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第四期的《大东方》,容止先生以崭新的视角“为袁世凯辩护”,令我肃然起敬。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是一个“就事论事者”,不赞成简单地定性好人、坏人,一句话判终生;而是主张分阶段、分事件、分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袁世凯是清朝末代官僚中颇有眼光的开明派,为推动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许多贡献。然而,袁也有许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其中,毁了袁一生业绩的,无疑就是“称帝”一事。
容止先生认为,当年“内忧外患”,而“泊来品民主共和并没有成为随处可抹的万金油”,因而推想,袁的称帝“会不会是因为他有一种有关中国国情的独特理解?”袁确实有“独特理解”。他说过,在被迫退隐的三年之间,他考查了中国的情形,国民中有十分之七八,仍是守旧分子,愿意拥戴皇室,“深惧民主国之不能稳固及溃裂瓜分之祸”。如果我们也因为民主共和是泊来品,就附和袁的“独特理解”,觉得恢复帝制为好,那么,中国就永远不会有民主共和,中国社会就永远不会进步。何况,当年的“内忧”,并非因为多了民主共和,恰恰因为官僚阶层习惯于封建制度下的独断专行。
容止先生进而肯定“袁不是一个有做皇帝梦的人”,相信袁的表白“未必不是实话”。我对此不敢苟同。评说政治家,不能轻信其言论——因为人言可“伪”,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结果。不想做皇帝的话,袁对很多人说过很多次,直到临终,还表白他“不欲以帝位自居”,是民意“迫切吁请,使本大总统无可诿避”。他还宣称:“我只想成为华盛顿,不想成为拿破仑。”但我以为,袁做皇帝梦,有一个萌芽、膨胀、成形到付诸实施的过程;袁说面子话,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由真到假的过程:野心尚未萌动,是明智的思考;八字还没有一撇,是内心犹豫的反映和留有余地的谋略;好梦即将成真,是掩饰权欲的作秀;临终前的表白,则是诿过于人的伎俩。当年的《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推其心,欲将万世一系之专制君主易为袁姓而始快意也。”正如容止先生所言,事隔九十年后的人们,“很容易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反之,身处当年环境中的人,对于袁的用心,大概比今天的我们看得更透彻罢!我们能信其言而忘其行,还他一个“清白”吗?
袁早年主张立宪,但他那时为臣,想用宪法束缚清朝皇帝;一旦为君,他会“去伪共和而行真君宪”,出现一个“洪宪盛世”,“成为随处可抹的万金油”吗?依我看,极不可能。袁克齐回忆:他父亲认为,要民国就要有议会,而议员又事事掣肘,实在不胜其苦,倒不如干脆自己独断一切。当年,袁忍受不了“临时约法”而断言:“国事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临时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他断然废弃《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大总统选举法》,为终身执政和传子传孙开辟了通道。“二次革命”后,袁下令解散国民党,使所剩议员不足法定的过半数而无法开会,又改组府院系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正是袁扼杀了孙中山开辟的民主进程,破除了许多人对他的幻想和企盼。
容止先生称道袁的政治手腕“高超”。依我看,当袁行事合理时,手腕的确高超;当袁行事荒谬时,手腕就很拙劣。当临时大总统不过瘾,就组织“公民团”包围国会施压:“不选出我们中意的(正式)大总统,不许选举人走出会场一步”;要制造民意,就凑合人力车夫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理由都是“共和实于国情不适,以致人无固志,国本不安”;欲控制舆论,就压制反对帝制或有疑问的报刊;想体现“民所好恶”,就密电各地军政首脑:“暗中物色可以代表此种民意之人……再将选举人设法指挥,妥为支配”,“使各地代表共同一致,主张改为君宪国体”。对袁主导的这一整套政治表演——假造“民意”谎称天意,依靠“请愿”剥夺民权,借助“民主”成为君主,通过“选举”实现专制——梁启超惟妙惟肖地描述为:“所谓讨论者,皆袁氏自讨自论;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赞自成;所谓请愿者,皆袁氏自请自愿;所谓表决者,皆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如此利令智昏的手腕,正好自曝丑恶、自丧人气,实在当不得“高超”二字。
发动护国首义的云南,是个政治舞台上少有作为的穷省,为什么登高一呼,全国响应?紧跟袁的进步党,为什么转而反对帝制?袁的干将冯国璋,为什么与云南代表商定保持中立,不与护国军为敌?道理很简单,因为当年的主流民意厌弃封建帝制、向往民主共和。不能因为后来民主共和搞得不好,就颠倒当时的是非。
复辟活动正值高潮之际,袁的弟弟世彤、妹妹张氏公开声明:“将来帝制告成,功名富贵概不与我二人相干。”张伯驹与袁的儿子谈论袁世凯可以比作历史上什么人时,袁克端说:“可比(王)莽、(曹)操。”袁克权说:“可比桓温。”连至亲骨肉也这样表态和类比,值得我们深思。
容止先生批评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开创了“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的恶劣先河”。其实,“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早有先例,孙中山所发动的历次起义直到武昌起义是这样;再往前说,陈胜、吴广是这样;武王伐纣也是这样。外国也有先例,法国大革命是这样;美国南北战争是这样;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思起义也是这样。在宪法确立、法制完备,政党轮替有章可循的国家,“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绝对非法,而在专制制度下,有时就得使用武力,故不宜一概斥之为“恶劣”。
说到筹安会“六君子”,先得承认人人会变,李燮和当初指责袁“不过一反复无常之小人耳”,何等激昂慷慨!杨度晚年大彻大悟,卖掉私宅营救李大钊,又秘密加入共产党……“他们都不是小人”,但就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来说,也很难用“贤人君子”简单地盖棺论定。
容止先生认为,六君子“为国家所做的事情不应该受到指责,走的路不一样”。依我看,“为国家”做事情,也有个是非;“走的路不一样”,也有个正误,不论好歹,都“不应该受到指责”的说法恐怕不妥。容止先生不顾六君子政治抉择的失误,依然赞赏他们“通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这就更难令人信服了。评判政治过失,既不能用往昔的光芒来掩饰,也不能以日后的辉煌来抵偿,更不能拿学术成就来代替,瑕不掩瑜,瑜不饰瑕嘛。
对袁的称帝作出理性的探讨与客观的诠释,是有益的、必要的,但不必着力于谅解、开脱。不知容止先生以为当否?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是一个“就事论事者”,不赞成简单地定性好人、坏人,一句话判终生;而是主张分阶段、分事件、分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袁世凯是清朝末代官僚中颇有眼光的开明派,为推动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许多贡献。然而,袁也有许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其中,毁了袁一生业绩的,无疑就是“称帝”一事。
容止先生认为,当年“内忧外患”,而“泊来品民主共和并没有成为随处可抹的万金油”,因而推想,袁的称帝“会不会是因为他有一种有关中国国情的独特理解?”袁确实有“独特理解”。他说过,在被迫退隐的三年之间,他考查了中国的情形,国民中有十分之七八,仍是守旧分子,愿意拥戴皇室,“深惧民主国之不能稳固及溃裂瓜分之祸”。如果我们也因为民主共和是泊来品,就附和袁的“独特理解”,觉得恢复帝制为好,那么,中国就永远不会有民主共和,中国社会就永远不会进步。何况,当年的“内忧”,并非因为多了民主共和,恰恰因为官僚阶层习惯于封建制度下的独断专行。
容止先生进而肯定“袁不是一个有做皇帝梦的人”,相信袁的表白“未必不是实话”。我对此不敢苟同。评说政治家,不能轻信其言论——因为人言可“伪”,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结果。不想做皇帝的话,袁对很多人说过很多次,直到临终,还表白他“不欲以帝位自居”,是民意“迫切吁请,使本大总统无可诿避”。他还宣称:“我只想成为华盛顿,不想成为拿破仑。”但我以为,袁做皇帝梦,有一个萌芽、膨胀、成形到付诸实施的过程;袁说面子话,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由真到假的过程:野心尚未萌动,是明智的思考;八字还没有一撇,是内心犹豫的反映和留有余地的谋略;好梦即将成真,是掩饰权欲的作秀;临终前的表白,则是诿过于人的伎俩。当年的《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推其心,欲将万世一系之专制君主易为袁姓而始快意也。”正如容止先生所言,事隔九十年后的人们,“很容易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反之,身处当年环境中的人,对于袁的用心,大概比今天的我们看得更透彻罢!我们能信其言而忘其行,还他一个“清白”吗?
袁早年主张立宪,但他那时为臣,想用宪法束缚清朝皇帝;一旦为君,他会“去伪共和而行真君宪”,出现一个“洪宪盛世”,“成为随处可抹的万金油”吗?依我看,极不可能。袁克齐回忆:他父亲认为,要民国就要有议会,而议员又事事掣肘,实在不胜其苦,倒不如干脆自己独断一切。当年,袁忍受不了“临时约法”而断言:“国事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临时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他断然废弃《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大总统选举法》,为终身执政和传子传孙开辟了通道。“二次革命”后,袁下令解散国民党,使所剩议员不足法定的过半数而无法开会,又改组府院系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正是袁扼杀了孙中山开辟的民主进程,破除了许多人对他的幻想和企盼。
容止先生称道袁的政治手腕“高超”。依我看,当袁行事合理时,手腕的确高超;当袁行事荒谬时,手腕就很拙劣。当临时大总统不过瘾,就组织“公民团”包围国会施压:“不选出我们中意的(正式)大总统,不许选举人走出会场一步”;要制造民意,就凑合人力车夫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理由都是“共和实于国情不适,以致人无固志,国本不安”;欲控制舆论,就压制反对帝制或有疑问的报刊;想体现“民所好恶”,就密电各地军政首脑:“暗中物色可以代表此种民意之人……再将选举人设法指挥,妥为支配”,“使各地代表共同一致,主张改为君宪国体”。对袁主导的这一整套政治表演——假造“民意”谎称天意,依靠“请愿”剥夺民权,借助“民主”成为君主,通过“选举”实现专制——梁启超惟妙惟肖地描述为:“所谓讨论者,皆袁氏自讨自论;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赞自成;所谓请愿者,皆袁氏自请自愿;所谓表决者,皆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如此利令智昏的手腕,正好自曝丑恶、自丧人气,实在当不得“高超”二字。
发动护国首义的云南,是个政治舞台上少有作为的穷省,为什么登高一呼,全国响应?紧跟袁的进步党,为什么转而反对帝制?袁的干将冯国璋,为什么与云南代表商定保持中立,不与护国军为敌?道理很简单,因为当年的主流民意厌弃封建帝制、向往民主共和。不能因为后来民主共和搞得不好,就颠倒当时的是非。
复辟活动正值高潮之际,袁的弟弟世彤、妹妹张氏公开声明:“将来帝制告成,功名富贵概不与我二人相干。”张伯驹与袁的儿子谈论袁世凯可以比作历史上什么人时,袁克端说:“可比(王)莽、(曹)操。”袁克权说:“可比桓温。”连至亲骨肉也这样表态和类比,值得我们深思。
容止先生批评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开创了“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的恶劣先河”。其实,“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早有先例,孙中山所发动的历次起义直到武昌起义是这样;再往前说,陈胜、吴广是这样;武王伐纣也是这样。外国也有先例,法国大革命是这样;美国南北战争是这样;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思起义也是这样。在宪法确立、法制完备,政党轮替有章可循的国家,“用武力来解决政治问题”绝对非法,而在专制制度下,有时就得使用武力,故不宜一概斥之为“恶劣”。
说到筹安会“六君子”,先得承认人人会变,李燮和当初指责袁“不过一反复无常之小人耳”,何等激昂慷慨!杨度晚年大彻大悟,卖掉私宅营救李大钊,又秘密加入共产党……“他们都不是小人”,但就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来说,也很难用“贤人君子”简单地盖棺论定。
容止先生认为,六君子“为国家所做的事情不应该受到指责,走的路不一样”。依我看,“为国家”做事情,也有个是非;“走的路不一样”,也有个正误,不论好歹,都“不应该受到指责”的说法恐怕不妥。容止先生不顾六君子政治抉择的失误,依然赞赏他们“通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这就更难令人信服了。评判政治过失,既不能用往昔的光芒来掩饰,也不能以日后的辉煌来抵偿,更不能拿学术成就来代替,瑕不掩瑜,瑜不饰瑕嘛。
对袁的称帝作出理性的探讨与客观的诠释,是有益的、必要的,但不必着力于谅解、开脱。不知容止先生以为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