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和谐课堂,走轻负高质之路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关键词:和谐 课堂 自主学习 轻负高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有利于学校特色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课堂。和谐发展史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建构和谐课堂,走轻负高质之路,就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和谐课堂,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师要始终充满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面向全体,不放弃一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要付出更多的关爱,给予宽容、耐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去衡量他们的学习,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错误,并从错误中得到反馈,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美国人本主义心里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自尊心人皆有之,大人有,学生也有,尊重它是催人上进的动力。教师和学生尽管角色不同,但在思想意识、人格权利上是平等的,尊重学生就要做到目中有人,尊重学生就要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可以得到提高,学习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2、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营造坦诚交流的空间。和谐的课堂,教师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世界,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坦诚交流。有利于教师走进和剖析他们的思维世界。当然,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功在课外。老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创造与学生平等、民主、友好的交流机会,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爱上你,从而爱上数学。
  3、和谐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有激情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只是知识的探讨,同时也是情感上的交流与碰撞。而情感更多的是由语言来传递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有激情的,应该是催化剂,应该是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信任、鼓励与肯定。应该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唤醒学生的心灵和智慧。和谐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幽默的。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的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听讲,变机械的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探究。
  二、教与学的和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数学新课程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改变过去重视尖子生教育转为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多重角色”观念要树立起来。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教师要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经验。
  1、兴趣贯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比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的。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始终,是和谐课堂重要指数。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注重创造富有趣味的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再有,和谐课堂,决不是教师“一言堂”,老师调动了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人人都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2、和谐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动探究能力、与自主创新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自主有效地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传授良好的学习方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学生形成了思考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了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品质也不断加强。
  体验到了学习的无限乐趣。和谐的课堂应做到学生敢于质疑,会质疑,善于质疑,并学会释疑。和谐的课堂应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现代社会,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在学生中建立较为固定的自主学习模式,有效地化解过强的竞争压力,降低了竞争的对抗性,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欢声笑语。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不但优化了育人环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兴趣,减轻了学生负担,大大提升了教师与学生的素质。
  (扬州世明双语学校)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必然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而人才的培养则依赖于教育。教育培养人主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课程就是围绕教育目的而规划的具体的培养人的蓝图。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因此,我们要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一种大课程观,各门学科教学要从单纯传授知识,应付考试的圈子中跳出来,进而从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着眼,使每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和完善,着眼于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统一。  
期刊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学生,就是爱的最好诠释。  对于从教多年的我来说,我认为:信任也就是敢于托付。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而没有对学生的信任,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信任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一个人只要执教为师,就应该以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说明他缺乏最基本的师德修养,毫不夸张的说:对学生是否信任,不仅是一个教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从评价标准的角度来解释是指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索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节约资源最直接的体现是不要以牺牲学生的业余时间或身体健康为代价,努力让学生在课内就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认识上,从不
期刊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人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
期刊
阅读理解部分是任何一种英语考试中占分数最多的一个项目。可见,阅读理解这部分的成绩,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通过考试或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如何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尤其是掌握阅读理解的应试技术,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内容牵涉到两大类:一类是科技方面的,如有关医学、动植物、海洋、地质、遗传、语言、天文、空间技术等。另一类是社会方面的,如历史、文化、家庭、婚姻、教育、伦理、犯罪、娱乐、交
期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引导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归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从而做到真正的“教学合一”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
期刊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来讲,北师大版的教材有它自己特有的地方,比如教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以活动为线;落实过程性;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数学文化内容多,突出人文性等等。  作为一种新教材,北师大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教材内容的跳跃性比较大,知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明显,对于个别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
期刊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背景下,做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主动获得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性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