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早饭里的“社会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ce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7日一大早,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来到黄浦区调研上海早餐工程推进情况。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对于奋斗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2400多万市民来说,早上吃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斗志。
  元气满满的一天,从热气腾腾的早饭开始。其实,上海的一顿早饭,还可以吃出“社会学”的味道。在哪儿吃,吃什么,花多少钱……不同时代的上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早餐关系着这座城市的面子和里子,处处体现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精致。
  上海的早餐,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早在2011年就成为“全国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的上海,在2020年的下半年开始提质升级。在调研上海早餐工程时李强强调,建设人民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千方百计多办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好事。要充分激活市场力量,有效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早餐服务品质化、在线化发展。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18条,正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的早饭,政府放在心上。
  这就是上海,一座践行“人民至上”重要理念的城市。

“四大金刚”演变史


  《早餐中国》的片头里藏了句名言:“人在异乡,胃在故乡。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上海的早餐店是城市里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就像朴实无华的“四大金刚”——踏实,管饱,满足。咸甜大饼刺激味蕾,油条下锅时青烟冒起,粢饭团里咸菜肉松内有乾坤,热腾腾的豆浆熨帖身心……
“四大金刚”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早餐的花样也是海纳百川的结果——民国初期,周边省市的人到大上海谋生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挑根扁担,把老家最具代表性的点心带过来。没过多久,人和吃的都会在上海落地生根。而在这些点心里,材料最实足、价格最实惠的就会受到大多人的追捧,这就是“四大金刚”的由来。
  其实,不同年代的人,对于“四大金刚”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老底子的“四大金刚”,除了大饼、油条,还有两样其实是老虎脚爪和馒头,后来才演变成粢饭豆浆。
  老虎脚爪,源自苏北当地的点心——金刚麒,这款和大饼一样在炉子里烘出来的面食,因为形状像一个老虎脚爪而在上海得名。如今上海街头,大饼油条和馒头都还在,只有老虎脚爪难觅踪影。
  一方面,老虎脚爪的制作工艺比大饼难,制作时间又长,必须现烤现卖,但又卖不出价格,导致这门手艺学的人很少。另一方面,老虎脚爪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所以就很难在上海立足了。
  2006年,老字号王家沙响应上海餐饮协会恢复传统早餐的号召,请来好几位专攻传统早点的老师傅,在南京西路总店开卖老虎脚爪,2元一个,每天可以卖出5000个。但就是因为烟太大,室内消防报警器天天叫,搬到吴江路的边门露天售卖又引来城管,最终王家沙只卖了5个月的老虎脚爪就无奈放弃了。
  老虎脚爪在上海街头的消失,更多是因为这座城市对于早餐制作规范的升级。以前的早餐摊位都是露天或者半露天的,如今要符合油烟排放的规范,很多传统现做的早餐就很难符合要求了。
  而保存下来的大饼油条,也在不断迎合这座城市的发展。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家更关注是否吃得饱。而当年上海流行的半两粮票,正好可以买一根油条,对于小胃口的人来说,半两粮票刚刚好。以前一副大饼油条其实是两个大饼配一根油条,因为物价长期稳定,大饼3分,油条4分,所以正好一角。随着大家肚子里渐渐有了油水,大多数上海人早餐吃不下那么多,因此“一副”就指一个大饼配一根油条了。以前的甜大饼是圆的,叫盘香;咸大饼是长的,叫朝板。吃“一副”指的是把大饼有芝麻的一面在里面,油条要对折以后包进去,这样吃起来才正宗。
  而且,以前上海人的节奏没那么快。很多人会选择在早餐摊位吃,或者带根筷子插好油条、拿个钢宗锅子拷好豆浆带回家笃笃定定吃。因此,現在的传统早餐即便可以复刻当年的味道,但顾客用食品袋包好边走边吃或带到办公室吃,像喝奶茶一样喝豆浆,总觉得早餐少了一点仪式感。
  值得注意的是,炸油条的油,以前是不会经常换的。当食品安全的概念深入人心,老百姓对油的更换频率也重点关心起来。2012年,上海市首家早餐工程样板店在虹口区三角地水电菜市场开业。当时是清美在售卖“四大金刚”,店内安装了排烟管道,承诺炸油条的油会每天更换,不放明矾……结果开业第一个月顾客络绎不绝,但清美的这家店还是亏损了。
  纯做早餐生意,或者只卖“四大金刚”,在租金成本不断上升的上海,自然会有生存困境。因此,如今的上海早餐摊位,有不少是店面外包出去专做早餐生意。等早餐时段结束,老板就会收拾干净,继续做其他生意。类似店面的“翻台”,增加了商品的灵活性,也让早餐在价格亲民的同时又保证了店家有钱可赚。
  对于60后70后上海人而言,“四大金刚”还有两样是粢饭糕和豆浆。粢饭糕是油炸的粢饭,单价比粢饭团便宜很多。而对于今天所说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粢饭说的是粢饭团,后者因为什么都可以包在米饭里而价格贵了不少。尤其是台湾餐饮连锁店进入大陆市场以后,上海人的粢饭团里开始出现了肉松,以前主要包的是油条或者白糖。
  洋快餐也打起了“四大金刚”的主意,只不过推出的油条短短的,粢饭团更像台湾饭团,而豆浆也只有甜豆浆。上海人想要喝一碗加榨菜辣油的咸豆浆,只能去传统早餐店才能过过念头(过把瘾)。

  因为很早就与国际接轨,上海餐厅的早餐花样也五花八门,为了照顾到不同人群的作息,以前的英式、美式早餐菜单被各式各样的brunch(早午餐)菜单所取代。
  传统早餐店的老板很少有上海本地人,因为做早餐是一个辛苦活,没有中央厨房配送的早餐现做现卖,每天凌晨就要起来准备。而且早餐摊位的市口(位置)很讲究,要靠近居民区或者公交地铁站,租金又不能太贵。
  因此,传统早餐摊位最多的地方,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老城厢和郊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下,咖啡店在街头随处可见,但传统早餐点就很难找得到了。

早餐花样多


  其实,对于1980年以后出生的上海人,“四大金刚”并不是早餐的首选。
  80后普遍有了每天早上在家喝鲜牛奶的习惯,这归功于上海很早就有了完备的生鲜牛奶生产和配送体系。
  上海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西方的饮食习惯逐渐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改革开放后,乳品行业迅速迎来蓬勃兴旺发展期,上海家庭都会给家里的小囡订上鲜牛奶,每天早上喝一瓶。
  除了牛奶,面包、咖啡等西式早点在上海也格外有市场。很多作人家的上海阿姨,会在晚上6点面包店打折以后去买第二天的早餐。至于咖啡,上海人以前家里都有速溶咖啡,逢年过节还会送送咖啡礼盒。现在上海人家里可能会配上一台咖啡机,滴滤也好,意式也罢。或是路过某家咖啡店买一杯。年轻人早上喝牛奶的习惯逐渐被喝拿铁代替,毕竟后者的含奶量也不低。
  因为很早就与国际接轨,上海餐厅的早餐花样也五花八门,为了照顾到不同人群的作息,以前的英式、美式早餐菜单被各式各样的brunch(早午餐)菜单所取代。很多老外到上海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总能找到家乡的味道,连早餐也可以拷贝不走样。

其他文献
完美华南基地。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4.0智能制造赋能,近年位处广东中山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核心的完美公司,紧抓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机遇,参与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搭建全生命周期大健康平台,打造行业领头羊品牌,让完美健康走进千家万户。  前不久,“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论坛”盛大开幕。其间,作为本次论坛的重磅环节——完美生科院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
8月8日上午10时,首尔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前,一名50岁左右的韩国男子崔某持凶器准备自杀,被警察拦下后紧急送医救治。韩国警方证实,最近因日本对韩展开“非正常”贸易制裁,已有多名抗议者在日本大使馆前准备自杀,表达“最严重的抗议”,其中在7月19日凌晨2时许,一名78岁的男子驾车来到日本大使馆前,引燃车辆自杀,送医后不治身亡,而8月1日上午7时30分许又有一名男子自杀,警方在他的背包里发现了笔记本,里
昨晚睡前在手机上翻看抖音,居然刷到了丁太太:晴好的春日,一處山坡上,丁太太领着一个大男孩立在成片的杜鹃花旁,笑靥灿烂。  短视频下方有一行文字:老丁,我和儿子一切都好,我们会珍惜好自己,你放心。  三年前的冬天,我去和一花园的老丁修车铺换胎,是丁太太接待的我。我问她,你老公呢?她答,回老家有一段日子了。我想起老丁曾经说过,他皖北老家还有个念初中的儿子,便问,是回去给孩子陪读了吧?她愣了一下,随后笑
3月11日,书香中梁公益捐赠签约仪式在遵义市汇川区山盆小学举行。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书香中梁”踏上新征程,起笔2021公益第一步,走进红色圣地——贵州遵义。  3月11日,中梁地产携手遵义市汇川区红十字会,向汇川区山盆小学、董公寺小学捐赠30万元,用于爱心图书室、電脑微机室的建立及相关教育物资的添置,鼓励同学们传承长征精神、孕育红色理想。  遵义市汇川区政协副主
萨拉赫利物浦埃及外援萨拉赫回国后被测出感染新冠,只能在酒店隔离。隔离期间,成了婚纱照背景墙。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处于疫情中心之地的欧洲、巴西,足球比赛一度停摆。可在赛事恢复后,与中超采用两阶段赛会制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职业联赛仍坚持主客场双循环制——这种比赛方式,堪称欧洲足球的一种信仰,似乎不这么比赛就不是正宗的顶级职业联赛一样。由此,也造成了多名国际球星先后感染新冠。  目前看,新冠疫情短期内不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上海,中国电影的摇篮。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勇往无前地出发;如今,党员总人数已经突破9000万的“世界第一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开天辟地,改写历史。  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2021年“七一”的前夕,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秉持初心,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而努力;同时,更重要的,本届上影节,要在党的百岁华诞的大好日子里,充分渲染这红色的
新冠病毒肺炎被发现不過两个多月,在这样的时刻,对于刚刚开始流行的地区而言,谈经验要比谈理论更有现实的价值。迄今,中国疾控和医学专家已经分别赶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将中国防控经验直接带到当地抗击疫情的一线。而在中国广州,不断接受视频连线邀请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团队,则通过与海外高级别专家讨论的形式,将中国的经验、教训和建议,分享到世界各地。  从2月24日到现在,
陈东  2012年,辰山植物园开园后迎来了一大批特殊游客。随着落日余晖霞光万道,户外山坡草坪上坐满了数千名观众。他们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的资深乐迷,忠实听众守候在芬芳的植物园,期待“星期广播音乐会30年专场”。这些游客和观众难以抑制雀跃之情:魏松、黄英、上海交响乐团都来了,他们何其有幸成为“辰山草地音乐节”的开幕见证者!  2016年,连续5年的辰山植物园草地音乐会给喜欢音乐的观众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在中国美术史上,宋代绘画永远是一座巍巍丰碑,令人高山仰止。这也正是电视剧《清平乐》拥有“制作精良,还原历史”评价的一大因素——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晴峦萧寺图》、郭熙的《早春图》……不少宋代的山水名作嵌入画面的背景或道具之中,既体现了宋代绘画崇尚自然的精神,展示了宋画纯熟精湛的技巧,更表达了宋代精致高雅的美学品味,令人过目难忘,也为全剧营造的历史感与高古格调,加分
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获奖是过年,写作是过日子。”  为故乡立风范,为岁月留品格。  刘醒龙1956年出生于湖北黄州,50多年来,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并创作着,用他的笔书写他熟悉的人与事,那是他的故乡,他脚下的岁月。  2011年8月,他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获奖是过年,写作是过日子。”  过年重要,还是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