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建设需要打破传统博物馆建设的限制,通过数字博物馆建设、“互联网+博物馆”、大数据以及VR技术应用来全面打造一个全新的博物馆建设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多种参观需求,保证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储、修复,发挥传统文化传承、社会大众文化教育及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等功能,而且更能够实现参观者和馆藏、参观者和参观者交互,从而使参观者凭借先进技术享受到更好的情景体验。
关键词:人工智能;博物馆建设;智慧博物馆;发展思考
博物馆保留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资料,对当地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振兴的今天,博物馆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博物馆向数字化、“互联网+”模式转变,通过大数据以及VR技术利用,推动博物馆建设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1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意义简述
首先,智慧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运营模式,不仅让博物馆馆藏管理、陈列管理、人员管理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提高了博物馆运行效率,而且还能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得更多参观者信息,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继而调整相应的科技手段,打造出独有的参观环境,增强参观者的带入感,让参观者和馆藏可以深度交互。这种交互主要运用于珍贵馆藏的展览当中,通过虚拟技术将其“摆放”于展览区,让参观者可以多角度观察,甚至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观察文物内部构造。
其次,智慧博物馆能够在云端和其他博物馆形成战略同盟,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馆藏”,让本地群众“足不出县”便可看到更多文物,了解更多历史。并且可以通过云端具有的一些功能来分析参观者特点,如学历、性别、住址等,通过详细的信息分析整合出新的服务项目,让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对于参观者而言,其能够在云端进行热烈交互,这对于任何一个博物馆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对于博物馆宣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再次,智慧博物馆在文物收藏、管理、利用方面具有紧密对接性,保证文物不断更新,提升文物管理水平,并让文物具有的社会教育作用不断增强。这其中涉及具体的多种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每个智慧博物馆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故宫博物院每年的实体展品只有总体馆藏的5%,大量的馆藏都存在于库房之内,没有发挥其本身价值,而智慧博物馆能够实现这些文物的统一展览,将它们转化为数字形态上传网络,和网友们见面。
最后,智慧博物馆能够主动形成推广内容,利用微博、博客、官网,甚至通过5G技术和社会大众互动,不断扩散博物馆信息,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到博物馆参观和学习。甚至可以形成电子地图,参观者点击任何一个光点,就能对应相应展厅,了解相应的馆藏信息。
智慧博物馆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人工智能、VR技术等实现人和人、人和建筑、人和展品、人和业务、业务和业务、展品和藏品、展品和展品之间形成更好的互动,让整个博物馆成为一座智能体,在人的操作下完美运转。或者说人在其中只是发挥了核心部件作用。这样的博物馆实现了高效运营,减少了资源耗费,是文博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
2 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建设策略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物联网、5G技术、传感技术等先后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之下的博物馆建设和传统博物馆建设有着本质区别,其在建设过程中会融入更多智能技术,会让实体博物馆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数字博物馆,也会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形成“互联网+博物馆”的发展模式,而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又让博物馆的信息分析能力得到增强,更可以通过植入VR技术让参观者进入虚拟空间和文物近距离接触。这些都充分说明现代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一片崭新天地当中。
2.1 数字博物馆建设
数字博物馆建设涉及诸多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效技术。这些技术完美组合,将实体博物馆完整地投射到网络上。其具有实体信息虚拟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提供多元化等特点。建设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时代人们文化需求多元化、阅读网络化、学习碎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博物馆必须改变自身存在的状态,以网络形态出现于大众面前,以迎合大众,寻求进一步发展,让自己具有的文物收藏、保护、利用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功能发挥出来,为我国文化振兴做出贡献。①通过数字博物馆,实体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将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方略,实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能够更好地为参观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可以说,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和社会大众交流的窗口。另外,数字博物馆让传统博物馆经营短板得到弥补,资金管理、馆藏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管理等都获得了长足进步。
2.2 “互联网+博物馆”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博物馆”模式构建,主要是在传统的宣传、产品研发、项目体验、参观服务等环节融入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业务的全面革新,让原本具有传统性质的博物馆产业向在线化、数据化转变。第一,“互联网+宣传”,改变过去不精于宣传或者只是通过传统媒体宣传的模式,充分实现融媒体宣传,通过新老媒体宣传抓住不同的人群,并利用现代媒体交互性和社会公众互动紧密,对接受众,为产品研发、项目体验等提供诸多参考。第二,“互联网+产品研发”,这里的产品指的是文创产品,即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文创政策,创新方式,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古董文物,让参观者可以触摸感受,甚至可以作为纪念品购回家中。第三,“互联网+项目体验”,指的是参观者通过官网了解自己喜欢的博物馆项目,了解其特点,做到精准参观,提高参观者的参观兴趣,提高其时间利用率。第四,“互联网+参观服务”,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大众的需求,繼而在实体博物馆中设置相应的服务区域,能够实现O2O参观模式。另外,在文物收藏中也可以融入互联网思维,实现开拓收藏路径,有效扩充馆藏的目的。更可以在馆藏保管中融入互联网思维,了解文物保管存在的各类风险,继而采取对应的管理模式,确保文物馆藏得到必要保护。 2.3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这一词汇最初源自国外,其指的是海量信息,包括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半结构性数据。大数据技术便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继而提炼出和经营主体、经营范围有关的核心信息,能够帮助经营者形成正确的经营策略。大数据技术在博物馆建设当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馆藏管理、市场分析等方面。
之所以要在馆藏管理当中融入大数据技术,是因为文物管理涉及温度、湿度、通风的变化,这其中细微的变化都会导致馆藏发生反应,如书画类文物会因为空气湿度过大防腐性能快速减弱。市场分析融入大数据,是因为在新时代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人們参观需求多元化,人的心理更不好琢磨,所以通过行业大数据来对参观者等主体行为特点、心理模式等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规律,方便博物馆给出针对性举措。②目前,各地方的博物馆都在积极向“互联网+”模式转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国际合作,能够在文物管理、修复等方面实现深度交流。
2.4 VR技术应用
VR技术便是虚拟现实技术,其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来塑造一个虚拟环境,让人和人、人和建筑、人和文物等可以交互。其有利于参观者深入了解文物,对文物的纹理、质感等有深度体验。我们知道,博物馆当中很多文物价值连城,根本不可能让参观者近距离观察,更不允许触摸。这一点从文物鉴定当中专家戴口罩、戴手套便可见一斑。而通过VR技术将文物投射出来,以立体形象呈现出来,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甚至在传感器帮助下可以体验文物的质感。目前博物馆的VR技术应用在国外相对成熟,我国刚刚起步,面临着费用巨大、投入产出不合理的现实问题。
VR技术除了以上功能之外,在文物保护当中也有很好的作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环境对文物的影响,找到目前保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做到改善;将文物碎片进行智能化组合,帮助文物恢复最初面貌。而且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给予观众更直接的感受,甚至可以提升博物馆接待能力。这一方面在故宫博物院得到了很好证明。故宫博物院日接待量最多为6万人次,若是超过该标准,故宫博物院各方面都会临近极限,而融入VR技术之后能够分流一部分观众到网上参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体展厅的接待压力。①
3 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的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博物馆是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文物收藏、保管、修复功能,培养群众文化自信为目标的。在此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着手于智能交互、情景体验。因为只有做好智能交互、情景体验,才能让参观者对文物有更深了解,触动其内心,使其受到相应的教育。
3.1 智能交互
智能交互主要分为文物管理过程中管理员和馆藏交互、博物馆物理构件间交互、参观过程参观者和馆藏交互、社会公众和博物馆交互几个方面。智能交互当中包含二维码技术、VR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众多技术。
第一,管理员和馆藏交互。融入二维码技术之后,馆藏管理员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知道馆藏保存的各种要求,然后可以非常精准地将其转移到相应的保管区域。而且在馆藏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来对管理员身份予以确认,若是发现并非管理员便会发出警报。
第二,博物馆物理构件间交互。整个博物馆各个构件之间也都有智能性,有的构件可以根据需要拆卸组装,做到了构件彼此间的交互。另外,建筑内的弱电系统具有很好的智能性,可根据需求自动调整监控、消防、防尘、监听、扫描等功能,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
第三,参观过程中参观者和馆藏交互。传统馆藏管理当中,参观者难以全面观察馆藏,视角不全、不可触摸等都让参观变得有缺陷,难以让参观者的好奇心理、学习心理得到满足。通过相应技术的融入,参观者可以和馆藏交互,参观者扫描馆藏附带的二维码便可以了解其全部信息,对文物历史有系统的了解,实现了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
第四,社会公众和博物馆交互。博物馆需要面向社会推广自己,但以往的媒体宣传不仅耗费精力,而且还难以达到精准推送的效果。在5G技术的帮助下,博物馆外的人也能够得到博物馆推送的信息,可以了解文物特点以及博物馆近期展览安排,让更多人可以和博物馆互动,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3.2 情景体验
所谓情景体验,指的是通过智能技术塑造相应的情境,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当时历史事件的场景,使其和历史事件发生情感连接,让今人可以体验到古人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心理感受。这种方式弥补了传统展览当中参观者、文物之间缺乏情感沟通的短板,让参观者产生共鸣。例如,对金字塔进行情景模式构建,让参观者似乎穿梭时空站在建筑现场,看到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理解金字塔存在的一些谜题,如石缝很细扎不进钢针、巨大石块如何运至金字塔顶等。这会让今人对古人智慧生出钦佩之情,对于如今的一些建筑工作也有参考价值。在情景体验方面,英国V&A博物馆推出了“探索爱丽丝的奇妙仙境”这一智能交互环节,让参观者在爱丽丝的引导下跳下“兔子洞”去经历那一连串的奇特经历。
4 结束语
现代博物馆建设必须要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这是确保博物馆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目前来看,智能化技术人才稀少,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向智能化转变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国各类高校有必要培养一批精于智能技术、热爱文物考古的特殊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推动,让智能技术可以融入博物馆的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其神经中枢作用,将所有资源纳入进来,犹如翻转魔方一样,不断地组合资源、优化资源,让博物馆拥有浑厚的资源基础。另外,需要注意相应硬件的兼容性,给予博物馆未来扩建、升级的空间,保证其拥有更加系统的插口,实现不同部件的兼容。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通过考察、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来不断充实自身的软实力,促进智慧博物馆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人工智能;博物馆建设;智慧博物馆;发展思考
博物馆保留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资料,对当地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振兴的今天,博物馆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博物馆向数字化、“互联网+”模式转变,通过大数据以及VR技术利用,推动博物馆建设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1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意义简述
首先,智慧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运营模式,不仅让博物馆馆藏管理、陈列管理、人员管理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提高了博物馆运行效率,而且还能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得更多参观者信息,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继而调整相应的科技手段,打造出独有的参观环境,增强参观者的带入感,让参观者和馆藏可以深度交互。这种交互主要运用于珍贵馆藏的展览当中,通过虚拟技术将其“摆放”于展览区,让参观者可以多角度观察,甚至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观察文物内部构造。
其次,智慧博物馆能够在云端和其他博物馆形成战略同盟,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馆藏”,让本地群众“足不出县”便可看到更多文物,了解更多历史。并且可以通过云端具有的一些功能来分析参观者特点,如学历、性别、住址等,通过详细的信息分析整合出新的服务项目,让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对于参观者而言,其能够在云端进行热烈交互,这对于任何一个博物馆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对于博物馆宣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再次,智慧博物馆在文物收藏、管理、利用方面具有紧密对接性,保证文物不断更新,提升文物管理水平,并让文物具有的社会教育作用不断增强。这其中涉及具体的多种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每个智慧博物馆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故宫博物院每年的实体展品只有总体馆藏的5%,大量的馆藏都存在于库房之内,没有发挥其本身价值,而智慧博物馆能够实现这些文物的统一展览,将它们转化为数字形态上传网络,和网友们见面。
最后,智慧博物馆能够主动形成推广内容,利用微博、博客、官网,甚至通过5G技术和社会大众互动,不断扩散博物馆信息,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到博物馆参观和学习。甚至可以形成电子地图,参观者点击任何一个光点,就能对应相应展厅,了解相应的馆藏信息。
智慧博物馆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人工智能、VR技术等实现人和人、人和建筑、人和展品、人和业务、业务和业务、展品和藏品、展品和展品之间形成更好的互动,让整个博物馆成为一座智能体,在人的操作下完美运转。或者说人在其中只是发挥了核心部件作用。这样的博物馆实现了高效运营,减少了资源耗费,是文博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
2 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建设策略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物联网、5G技术、传感技术等先后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之下的博物馆建设和传统博物馆建设有着本质区别,其在建设过程中会融入更多智能技术,会让实体博物馆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数字博物馆,也会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形成“互联网+博物馆”的发展模式,而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又让博物馆的信息分析能力得到增强,更可以通过植入VR技术让参观者进入虚拟空间和文物近距离接触。这些都充分说明现代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一片崭新天地当中。
2.1 数字博物馆建设
数字博物馆建设涉及诸多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效技术。这些技术完美组合,将实体博物馆完整地投射到网络上。其具有实体信息虚拟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提供多元化等特点。建设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时代人们文化需求多元化、阅读网络化、学习碎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博物馆必须改变自身存在的状态,以网络形态出现于大众面前,以迎合大众,寻求进一步发展,让自己具有的文物收藏、保护、利用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功能发挥出来,为我国文化振兴做出贡献。①通过数字博物馆,实体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将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方略,实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能够更好地为参观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可以说,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和社会大众交流的窗口。另外,数字博物馆让传统博物馆经营短板得到弥补,资金管理、馆藏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管理等都获得了长足进步。
2.2 “互联网+博物馆”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博物馆”模式构建,主要是在传统的宣传、产品研发、项目体验、参观服务等环节融入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业务的全面革新,让原本具有传统性质的博物馆产业向在线化、数据化转变。第一,“互联网+宣传”,改变过去不精于宣传或者只是通过传统媒体宣传的模式,充分实现融媒体宣传,通过新老媒体宣传抓住不同的人群,并利用现代媒体交互性和社会公众互动紧密,对接受众,为产品研发、项目体验等提供诸多参考。第二,“互联网+产品研发”,这里的产品指的是文创产品,即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文创政策,创新方式,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古董文物,让参观者可以触摸感受,甚至可以作为纪念品购回家中。第三,“互联网+项目体验”,指的是参观者通过官网了解自己喜欢的博物馆项目,了解其特点,做到精准参观,提高参观者的参观兴趣,提高其时间利用率。第四,“互联网+参观服务”,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大众的需求,繼而在实体博物馆中设置相应的服务区域,能够实现O2O参观模式。另外,在文物收藏中也可以融入互联网思维,实现开拓收藏路径,有效扩充馆藏的目的。更可以在馆藏保管中融入互联网思维,了解文物保管存在的各类风险,继而采取对应的管理模式,确保文物馆藏得到必要保护。 2.3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这一词汇最初源自国外,其指的是海量信息,包括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半结构性数据。大数据技术便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继而提炼出和经营主体、经营范围有关的核心信息,能够帮助经营者形成正确的经营策略。大数据技术在博物馆建设当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馆藏管理、市场分析等方面。
之所以要在馆藏管理当中融入大数据技术,是因为文物管理涉及温度、湿度、通风的变化,这其中细微的变化都会导致馆藏发生反应,如书画类文物会因为空气湿度过大防腐性能快速减弱。市场分析融入大数据,是因为在新时代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人們参观需求多元化,人的心理更不好琢磨,所以通过行业大数据来对参观者等主体行为特点、心理模式等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规律,方便博物馆给出针对性举措。②目前,各地方的博物馆都在积极向“互联网+”模式转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国际合作,能够在文物管理、修复等方面实现深度交流。
2.4 VR技术应用
VR技术便是虚拟现实技术,其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来塑造一个虚拟环境,让人和人、人和建筑、人和文物等可以交互。其有利于参观者深入了解文物,对文物的纹理、质感等有深度体验。我们知道,博物馆当中很多文物价值连城,根本不可能让参观者近距离观察,更不允许触摸。这一点从文物鉴定当中专家戴口罩、戴手套便可见一斑。而通过VR技术将文物投射出来,以立体形象呈现出来,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甚至在传感器帮助下可以体验文物的质感。目前博物馆的VR技术应用在国外相对成熟,我国刚刚起步,面临着费用巨大、投入产出不合理的现实问题。
VR技术除了以上功能之外,在文物保护当中也有很好的作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环境对文物的影响,找到目前保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做到改善;将文物碎片进行智能化组合,帮助文物恢复最初面貌。而且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给予观众更直接的感受,甚至可以提升博物馆接待能力。这一方面在故宫博物院得到了很好证明。故宫博物院日接待量最多为6万人次,若是超过该标准,故宫博物院各方面都会临近极限,而融入VR技术之后能够分流一部分观众到网上参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体展厅的接待压力。①
3 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的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博物馆是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文物收藏、保管、修复功能,培养群众文化自信为目标的。在此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着手于智能交互、情景体验。因为只有做好智能交互、情景体验,才能让参观者对文物有更深了解,触动其内心,使其受到相应的教育。
3.1 智能交互
智能交互主要分为文物管理过程中管理员和馆藏交互、博物馆物理构件间交互、参观过程参观者和馆藏交互、社会公众和博物馆交互几个方面。智能交互当中包含二维码技术、VR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众多技术。
第一,管理员和馆藏交互。融入二维码技术之后,馆藏管理员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知道馆藏保存的各种要求,然后可以非常精准地将其转移到相应的保管区域。而且在馆藏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来对管理员身份予以确认,若是发现并非管理员便会发出警报。
第二,博物馆物理构件间交互。整个博物馆各个构件之间也都有智能性,有的构件可以根据需要拆卸组装,做到了构件彼此间的交互。另外,建筑内的弱电系统具有很好的智能性,可根据需求自动调整监控、消防、防尘、监听、扫描等功能,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
第三,参观过程中参观者和馆藏交互。传统馆藏管理当中,参观者难以全面观察馆藏,视角不全、不可触摸等都让参观变得有缺陷,难以让参观者的好奇心理、学习心理得到满足。通过相应技术的融入,参观者可以和馆藏交互,参观者扫描馆藏附带的二维码便可以了解其全部信息,对文物历史有系统的了解,实现了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
第四,社会公众和博物馆交互。博物馆需要面向社会推广自己,但以往的媒体宣传不仅耗费精力,而且还难以达到精准推送的效果。在5G技术的帮助下,博物馆外的人也能够得到博物馆推送的信息,可以了解文物特点以及博物馆近期展览安排,让更多人可以和博物馆互动,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3.2 情景体验
所谓情景体验,指的是通过智能技术塑造相应的情境,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当时历史事件的场景,使其和历史事件发生情感连接,让今人可以体验到古人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心理感受。这种方式弥补了传统展览当中参观者、文物之间缺乏情感沟通的短板,让参观者产生共鸣。例如,对金字塔进行情景模式构建,让参观者似乎穿梭时空站在建筑现场,看到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理解金字塔存在的一些谜题,如石缝很细扎不进钢针、巨大石块如何运至金字塔顶等。这会让今人对古人智慧生出钦佩之情,对于如今的一些建筑工作也有参考价值。在情景体验方面,英国V&A博物馆推出了“探索爱丽丝的奇妙仙境”这一智能交互环节,让参观者在爱丽丝的引导下跳下“兔子洞”去经历那一连串的奇特经历。
4 结束语
现代博物馆建设必须要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这是确保博物馆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目前来看,智能化技术人才稀少,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向智能化转变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国各类高校有必要培养一批精于智能技术、热爱文物考古的特殊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推动,让智能技术可以融入博物馆的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其神经中枢作用,将所有资源纳入进来,犹如翻转魔方一样,不断地组合资源、优化资源,让博物馆拥有浑厚的资源基础。另外,需要注意相应硬件的兼容性,给予博物馆未来扩建、升级的空间,保证其拥有更加系统的插口,实现不同部件的兼容。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通过考察、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来不断充实自身的软实力,促进智慧博物馆的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