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77-01
1 问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那么,在课堂上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发现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呢?下面自己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谈一谈如何利用“问题式学习法”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2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1 课前导学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预习,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自己就能看得懂、学得会;对于较难的知识,学生自己不能解决,而这有可能正是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可做上标记,在教师精讲点拨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从而能真正的发现问题,由于预习过程是学生自学新知识的过程,不能解决难点、疑点问题是很正常的。那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教师要对本节要掌握的内容适当的以提纲的形式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刚接触到新的知識,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可能能够解决基本的问题,但要求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将会非常困难,即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可能是自己课本上看不明白的地方或不能够解答老师的问题,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将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以问题提纲的形式列出,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行预习。(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梯度,不可太难,要以学生能“跳一跳,摸得到”为原则。只有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兴趣,才能体会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才有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设置的问题太难,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绪,则起不到预习的作用。(3)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不放心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担心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全,也担心影响教学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成绩,所以绝大多数的教师以讲解为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解决的疑难问题才能掌握的最扎实,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创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预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交流或老师参与其中进行点拨,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只有长此以往,才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2 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精讲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正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师要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要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树立提出问题的勇气和信心。据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很少有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质疑问难的同学多进行鼓励,特别是基础差、胆子小的同学,更要细心、耐心的解答,要使这部分学生具有成就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向课本挑战、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
2.3 解题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们的学生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解题能力强,提出问题的能力差,创新能力差。解题作为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反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
(1)教师设置思维障碍,提出问题。如学习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为防止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丢解,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方程。有的同学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把方程因式分解得:,然后把方程的两边都除以x,得x-2=0,最终得方程的解为x=2。可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错解的原因。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假设按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我再把方程x-2=0两边都除以x-2,得1=0,很多同学感到非常的惊讶,因为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过同学们探究、交流,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x和x-2都有可能为0,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只有在方程的两边同乘(或除以)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才不变。由此,同学们明白了此方程丢解的原因。这样,通过故意设置“思维陷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2)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为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能比较容易的提出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适当的引导,诱导他们向着探究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向逐步发展。
如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动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边BC、CA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
学生做完后,我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如果三角形的形状保持不变,动点的位置怎样变动时,∠BQM=60°?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出以下问题:
若将题目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有∠BQM=60°?
(2)如果把正三角形改为其余的正多边形,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学生联想到把正三角形换为正方形,会想到以下问题:
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是否仍有∠BQM=60°?
学生通过这种提出问题方式的变式训练,能把所学的知识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知识变得系统化。
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77-01
1 问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那么,在课堂上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发现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呢?下面自己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谈一谈如何利用“问题式学习法”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2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1 课前导学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预习,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自己就能看得懂、学得会;对于较难的知识,学生自己不能解决,而这有可能正是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可做上标记,在教师精讲点拨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从而能真正的发现问题,由于预习过程是学生自学新知识的过程,不能解决难点、疑点问题是很正常的。那么,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教师要对本节要掌握的内容适当的以提纲的形式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刚接触到新的知識,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可能能够解决基本的问题,但要求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将会非常困难,即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可能是自己课本上看不明白的地方或不能够解答老师的问题,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将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以问题提纲的形式列出,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行预习。(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梯度,不可太难,要以学生能“跳一跳,摸得到”为原则。只有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兴趣,才能体会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才有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设置的问题太难,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绪,则起不到预习的作用。(3)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不放心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担心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全,也担心影响教学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成绩,所以绝大多数的教师以讲解为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解决的疑难问题才能掌握的最扎实,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创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预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交流或老师参与其中进行点拨,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只有长此以往,才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2 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精讲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正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师要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要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树立提出问题的勇气和信心。据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很少有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质疑问难的同学多进行鼓励,特别是基础差、胆子小的同学,更要细心、耐心的解答,要使这部分学生具有成就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向课本挑战、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
2.3 解题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们的学生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解题能力强,提出问题的能力差,创新能力差。解题作为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反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
(1)教师设置思维障碍,提出问题。如学习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为防止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丢解,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方程。有的同学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把方程因式分解得:,然后把方程的两边都除以x,得x-2=0,最终得方程的解为x=2。可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错解的原因。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假设按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我再把方程x-2=0两边都除以x-2,得1=0,很多同学感到非常的惊讶,因为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过同学们探究、交流,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x和x-2都有可能为0,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只有在方程的两边同乘(或除以)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才不变。由此,同学们明白了此方程丢解的原因。这样,通过故意设置“思维陷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2)变式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为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能比较容易的提出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适当的引导,诱导他们向着探究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向逐步发展。
如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动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边BC、CA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
学生做完后,我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如果三角形的形状保持不变,动点的位置怎样变动时,∠BQM=60°?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出以下问题:
若将题目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有∠BQM=60°?
(2)如果把正三角形改为其余的正多边形,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学生联想到把正三角形换为正方形,会想到以下问题:
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是否仍有∠BQM=60°?
学生通过这种提出问题方式的变式训练,能把所学的知识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知识变得系统化。
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