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挥了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就业人员工资水平持续快速上涨,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相对较慢,加之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弱化。因此,必须努力加快培育人才比较优势,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变化趋势
(一)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化趋势
1、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于2012年达到峰值,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在2010—2015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8.9亿人。2012年达到峰值(8.94亿人),2013年开始呈下降之势,2025年将为8.4亿人,比峰值减少5409万人。
“十二五”时期,我国总人口将持续增长。2011年自然增长率为4.79‰,按2012—2015年每年自然增长率7.2‰推算,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于2009年达到峰值(66.53%),之后逐年下降,2015年将为64.22%,比峰值减少2.31个百分点。
2、农村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于2017年达到峰值,占全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从2012年开始逐年上升
分城乡看,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在2012—2017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4.15亿人。2017年达到峰值(4.16亿人),2018年开始呈下降之势,2025年将为4.02亿人,比峰值减少1426万人。
由于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高峰期晚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其占后者的比重先降后升。2005—2011年为下降阶段,从47.32%降至46.43%;2012年开始逐年回升,2025年将达到47.82%(约高于2003年水平)。
3、青年人口数量已于2006年达到峰值,占全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
分年龄看,青年人口(16—40岁)2003—2008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5.6亿人。2006年达到峰值(5.68亿人),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2025年将为4.55亿人,比峰值减少1.13亿人。
由于青年人口高峰期已过而全国劳动适龄人口正值高峰期,前者占后者的比重自2005年(66.61%)以来持续下降,2023年将降至谷底(53.79%),之后略有回升,2025年将达54.12%,比2005年低12.49个百分点。
4、农村青年人口数量于2003年已达峰值,2020年止跌企稳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农民工量大且廉价,而农民工的主体是青年,因此这里进一步对农村青年人口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农村青年人口在2001—2008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2.5亿人。2003年达到峰值(2.57亿人),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2019年将降至谷底(2.28亿人),之后略有回升,2025年将为2.3亿人,比峰值减少2637万人。
由于农村青年人口高峰期已过而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高峰期刚刚开始,前者占后者的比重自2005年(63.46%)以来持续下降,2017年将降至谷底(54.86%),之后逐年回升,2025年将达57.27%,略高于2012年水平。对农民工的调查也显示了这种趋势。据统计局数据,2011年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下人员占61.7%,比重比2008年下降8.3个百分点;农民工平均年龄36岁,比2008年提高2岁。按照这种趋势,“民工荒”将持续到“十三五”时期。
(二)劳动力资源素质变化情况
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以上,劳动适龄人口主体为初中及以下水平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200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4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高中三年级以上水平。2010年,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82.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含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下同)的占68.5%。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此比例为86.5%。青年人口中,此比例为62.3%。农村青年人口中,此比例为82.7%。
2、制造业就业人员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占近30%,高于全国就业人员平均水平
根据统计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统计,2010年全国就业人员中,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占23.9%,比重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制造业就业人员中,此比例为29.9%,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
3、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10%,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根据我国首次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高技能人才(包括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5.6%,比2008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2.5%,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比1978—2008年平均值(不完全统计)提高7.7个百分点。
以上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虽然规模较大,但即将进入减少阶段,农村劳动力比重正在上升,青年劳动力数量及比重已经持续下降,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虽然近年来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较低。在低素质的情况下走向供应趋紧,劳动力整体竞争力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一)劳动力成本变化及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劳动力成本从上世纪末开始呈持续快速上涨态势
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1995—1997年年均上涨3%;1998年开始涨幅超过10%(2010年除外),1998—2010年年均上涨12.7%。城镇工业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1995—1998年年均上涨3.8%;1999年开始涨幅超过10%,1999—2010年年均上涨12.9%。 2、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长期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数据显示,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同比涨幅从1998年开始持续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2007年和2010年除外),1998—2010年前者(12.7%)比后者(9.1%)高3.6个百分点,相当于高39.6%。从规模以上工业看,城镇工业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同比涨幅自2002年开始持续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2007年和2009年除外),2002—2010年前者(12%)比后者(8.3%)高3.7个百分点,相当于高44.6%。
劳动力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而上涨是合理的。近年来,就业者工资涨幅持续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这其中既有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的原因,也有国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的努力。但如果不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劳动力成本的长期大幅上涨势必对产业竞争力产生明显影响。
(二)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际对比
1、我国制造业工资上升速度明显较快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我国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以美元计,下同)2008年比2000年上涨2.3倍(其中人民币升值因素占23.1%),涨幅远远高于英国等发达国家和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与工资水平和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工资2000年比泰国低39.5%,2005年超过泰国(高0.6%),2008年比其高25.4%,2010年城镇制造业工资比其高44.8%。我国工资2001年仅比菲律宾高2.4%,2008年是其2.1倍,2010年城镇制造业工资是其2.5倍。
2、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工资几无上升空间
将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2008年制造业工资相当于美国的9.4%、韩国的11.6%,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例分别为10%和18.2%,劳动生产率比例均高于工资比例。
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比例经常高于劳动生产率比例。而且由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2008年比2000年上涨2倍)低于制造业工资涨幅,劳动生产率比例与工资比例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以泰国为例,我国2000年制造业工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相当于其60.5%和41.4%,前者比后者高19.1个百分点;2008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25.4%和63.8%,相差61.6个百分点,差距扩大了42.5个百分点。因此,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制造业工资已经几乎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了。
3、我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
根据前面的分析,2010年我国(人均GDP 4433美元)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占12.7%。与其他国家类似发展阶段相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南非2004年人均GDP 4695美元,2003年经济活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65.1%;马来西亚2003年人均GDP 4398美元,2000年经济活动人口中此比例高达49.5%;墨西哥1998年人均GDP 4342美元,2000年劳动力人口中此比例为25.4%。而目前人均GDP低于我国的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在2007年劳动力人口中此比例分别为27.7%、22.9%和16.5%,均高于我国水平。
以上研究表明,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以及国家重视改善民生、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相对滞后,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劳动力比较优势正逐步弱化。
三、关于加快培育我国人才比较优势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客观现象,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保持并扩大劳动力比较优势,就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除了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即培育人才比较优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加强对普通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
(一)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狭义上指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我国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使义务教育水平不断巩固提高。但基础教育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为此建议: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特别要避免因大范围的学校撤并而使农村学生难以就近入学甚至因此失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师资培训,采取开放式办学、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切实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差距。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二)加强监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2004年以来不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已于2009年超过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但由于地方主管部门监管缺位,中职办学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不择手段招生、随意设置专业、随意缩短在校学习时间、随意发放毕业文凭等问题。由于办学混乱,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鉴于缺乏有关公开数据,这里根据历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来计算学生流失率。数据显示,2004—2007级(2007—2010年毕业)学生流失率逐年上升。
因此,中职发展迫切需要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一是加强监管,强化地方主管部门对中职办学质量的管理责任,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向或定岗培训,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三是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相关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三)大力扶持,提升企业在职培训水平
在职培训是提高就业者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由于观念、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在职培训总体情况不佳,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普及程度低等问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的调查,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3‰以上的仅为8.7%,而低于0.5‰的占48.2%。
为此建议:一是督促企业提足、用好职工教育经费。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宣传,使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了解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精神。同时,要加强监管,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企业按照上述文件精神提足、用好职工教育经费。
二是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的作用。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进度管理。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培训经费直补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培训补贴等措施,提高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促进性质支出项目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大力发展培训服务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7月上旬撰文指出:应把发展培训服务业作为中小企业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构建支持其发展的政策体系。这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职培训的水平,又促进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一举两得。■
注:(1)根据国家统计局就《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使用作出的说明,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率为0.12%。(2)本文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时,不考虑出国和回国人员,及丧失劳动能力、病故和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同。由于2000年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对2010年以前年份的推算时间越长误差越大,因此本文往前推算时一般只到2005年(即2010年为65岁),青年除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变化趋势
(一)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化趋势
1、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于2012年达到峰值,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在2010—2015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8.9亿人。2012年达到峰值(8.94亿人),2013年开始呈下降之势,2025年将为8.4亿人,比峰值减少5409万人。
“十二五”时期,我国总人口将持续增长。2011年自然增长率为4.79‰,按2012—2015年每年自然增长率7.2‰推算,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于2009年达到峰值(66.53%),之后逐年下降,2015年将为64.22%,比峰值减少2.31个百分点。
2、农村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于2017年达到峰值,占全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从2012年开始逐年上升
分城乡看,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在2012—2017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4.15亿人。2017年达到峰值(4.16亿人),2018年开始呈下降之势,2025年将为4.02亿人,比峰值减少1426万人。
由于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高峰期晚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其占后者的比重先降后升。2005—2011年为下降阶段,从47.32%降至46.43%;2012年开始逐年回升,2025年将达到47.82%(约高于2003年水平)。
3、青年人口数量已于2006年达到峰值,占全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
分年龄看,青年人口(16—40岁)2003—2008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5.6亿人。2006年达到峰值(5.68亿人),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2025年将为4.55亿人,比峰值减少1.13亿人。
由于青年人口高峰期已过而全国劳动适龄人口正值高峰期,前者占后者的比重自2005年(66.61%)以来持续下降,2023年将降至谷底(53.79%),之后略有回升,2025年将达54.12%,比2005年低12.49个百分点。
4、农村青年人口数量于2003年已达峰值,2020年止跌企稳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农民工量大且廉价,而农民工的主体是青年,因此这里进一步对农村青年人口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农村青年人口在2001—2008年处于高峰期,数量超过2.5亿人。2003年达到峰值(2.57亿人),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2019年将降至谷底(2.28亿人),之后略有回升,2025年将为2.3亿人,比峰值减少2637万人。
由于农村青年人口高峰期已过而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高峰期刚刚开始,前者占后者的比重自2005年(63.46%)以来持续下降,2017年将降至谷底(54.86%),之后逐年回升,2025年将达57.27%,略高于2012年水平。对农民工的调查也显示了这种趋势。据统计局数据,2011年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下人员占61.7%,比重比2008年下降8.3个百分点;农民工平均年龄36岁,比2008年提高2岁。按照这种趋势,“民工荒”将持续到“十三五”时期。
(二)劳动力资源素质变化情况
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以上,劳动适龄人口主体为初中及以下水平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200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4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高中三年级以上水平。2010年,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82.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含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下同)的占68.5%。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此比例为86.5%。青年人口中,此比例为62.3%。农村青年人口中,此比例为82.7%。
2、制造业就业人员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占近30%,高于全国就业人员平均水平
根据统计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统计,2010年全国就业人员中,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占23.9%,比重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制造业就业人员中,此比例为29.9%,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
3、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10%,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根据我国首次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高技能人才(包括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5.6%,比2008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2.5%,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比1978—2008年平均值(不完全统计)提高7.7个百分点。
以上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虽然规模较大,但即将进入减少阶段,农村劳动力比重正在上升,青年劳动力数量及比重已经持续下降,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虽然近年来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较低。在低素质的情况下走向供应趋紧,劳动力整体竞争力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一)劳动力成本变化及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劳动力成本从上世纪末开始呈持续快速上涨态势
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1995—1997年年均上涨3%;1998年开始涨幅超过10%(2010年除外),1998—2010年年均上涨12.7%。城镇工业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1995—1998年年均上涨3.8%;1999年开始涨幅超过10%,1999—2010年年均上涨12.9%。 2、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长期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数据显示,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同比涨幅从1998年开始持续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2007年和2010年除外),1998—2010年前者(12.7%)比后者(9.1%)高3.6个百分点,相当于高39.6%。从规模以上工业看,城镇工业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同比涨幅自2002年开始持续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2007年和2009年除外),2002—2010年前者(12%)比后者(8.3%)高3.7个百分点,相当于高44.6%。
劳动力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而上涨是合理的。近年来,就业者工资涨幅持续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这其中既有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的原因,也有国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的努力。但如果不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劳动力成本的长期大幅上涨势必对产业竞争力产生明显影响。
(二)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际对比
1、我国制造业工资上升速度明显较快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我国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以美元计,下同)2008年比2000年上涨2.3倍(其中人民币升值因素占23.1%),涨幅远远高于英国等发达国家和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与工资水平和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工资2000年比泰国低39.5%,2005年超过泰国(高0.6%),2008年比其高25.4%,2010年城镇制造业工资比其高44.8%。我国工资2001年仅比菲律宾高2.4%,2008年是其2.1倍,2010年城镇制造业工资是其2.5倍。
2、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工资几无上升空间
将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2008年制造业工资相当于美国的9.4%、韩国的11.6%,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例分别为10%和18.2%,劳动生产率比例均高于工资比例。
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比例经常高于劳动生产率比例。而且由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2008年比2000年上涨2倍)低于制造业工资涨幅,劳动生产率比例与工资比例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以泰国为例,我国2000年制造业工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相当于其60.5%和41.4%,前者比后者高19.1个百分点;2008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25.4%和63.8%,相差61.6个百分点,差距扩大了42.5个百分点。因此,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制造业工资已经几乎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了。
3、我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
根据前面的分析,2010年我国(人均GDP 4433美元)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占12.7%。与其他国家类似发展阶段相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南非2004年人均GDP 4695美元,2003年经济活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65.1%;马来西亚2003年人均GDP 4398美元,2000年经济活动人口中此比例高达49.5%;墨西哥1998年人均GDP 4342美元,2000年劳动力人口中此比例为25.4%。而目前人均GDP低于我国的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在2007年劳动力人口中此比例分别为27.7%、22.9%和16.5%,均高于我国水平。
以上研究表明,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以及国家重视改善民生、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相对滞后,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劳动力比较优势正逐步弱化。
三、关于加快培育我国人才比较优势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客观现象,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保持并扩大劳动力比较优势,就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除了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即培育人才比较优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加强对普通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
(一)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狭义上指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我国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使义务教育水平不断巩固提高。但基础教育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为此建议: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特别要避免因大范围的学校撤并而使农村学生难以就近入学甚至因此失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师资培训,采取开放式办学、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切实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差距。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二)加强监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2004年以来不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已于2009年超过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但由于地方主管部门监管缺位,中职办学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不择手段招生、随意设置专业、随意缩短在校学习时间、随意发放毕业文凭等问题。由于办学混乱,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鉴于缺乏有关公开数据,这里根据历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来计算学生流失率。数据显示,2004—2007级(2007—2010年毕业)学生流失率逐年上升。
因此,中职发展迫切需要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一是加强监管,强化地方主管部门对中职办学质量的管理责任,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向或定岗培训,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三是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相关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三)大力扶持,提升企业在职培训水平
在职培训是提高就业者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由于观念、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在职培训总体情况不佳,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普及程度低等问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的调查,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3‰以上的仅为8.7%,而低于0.5‰的占48.2%。
为此建议:一是督促企业提足、用好职工教育经费。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宣传,使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了解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精神。同时,要加强监管,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企业按照上述文件精神提足、用好职工教育经费。
二是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的作用。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进度管理。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培训经费直补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培训补贴等措施,提高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促进性质支出项目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大力发展培训服务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7月上旬撰文指出:应把发展培训服务业作为中小企业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构建支持其发展的政策体系。这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职培训的水平,又促进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一举两得。■
注:(1)根据国家统计局就《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使用作出的说明,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率为0.12%。(2)本文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时,不考虑出国和回国人员,及丧失劳动能力、病故和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同。由于2000年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对2010年以前年份的推算时间越长误差越大,因此本文往前推算时一般只到2005年(即2010年为65岁),青年除外。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