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去年美国奥巴马政府通过的“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从2012年开始,将投资2.5亿美元用于该项计划,从2013年至2021年,每年将投资5亿美元补助用于太阳能屋顶计划。该项立法的补助资金可以补贴40G W的新安装容量,加上地面光伏电站、各州联邦政府补贴,到2021年,美国光伏市场总量将超过100GW,将取代德国成为未来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发动机。美国“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补贴额度最高的新政策。
中国先于美国推出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可是无论从覆盖面还是政府补贴层面都远远无法满足中国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预计将于今年10月出台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迟迟不显露真容,很大的原因就是对国家发展光伏装机目标确定不下来,从最早的5GW,到征求意见稿中的10GW,现在确切消息表明已经增加至15GW,但究竟如何还是要等到规划正式发布方能明确,只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布局已经显著扩大了。
光伏产业真正发展,屈指算来不过十年时间。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在能源方面的消耗也不分伯仲,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两国必然共同面对的话题,当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中美两国在化石燃料紧缺的今天不约而同的锁定光伏产业,之间的纠葛也就在所难免。
醉翁之意不在酒
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裁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称中国的进口光伏产品对美国光伏产业厂家形成“危害”或“危害威胁”。一方面美国政府提出扩大国内光伏市场的庞大计划,另一方面个别美国企业向美国有关部门提出“双反”调查,这就好比是把蛋糕做大了却不让别人分食,无论如何是违背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原则的。
中国领军的光伏企业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指出,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价格下降。此外,薄膜光伏电池竞争、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需求刺激政策和财政支持、消费者需求、其他可替代能源竞争等因素,也导致了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
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经历10年激烈的竞争,生产成本普遍已经下降到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位置,这一点正是提出调查申请的SolarWorld公司所无法企及的。自己做不到反而说中国企业有问题,这本身就是大大的问题。
一位在中国的欧洲新能源业界人士认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只占财政的很小一部分,但对行业至关重要。“你可以说是不公平,但是中国政府不在意,在航空等领域美国和欧洲政府也在做相同的事情。很多国家都会扶持一些产业,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新能源行业,政府补贴很容易使行业迅速发展。”
那边厢,SolarWorld公司向美国政府寻求庇护,这边厢,美国政府也主动出招。已经向破产法庭提交破产申请的美国太阳能企业Evergreen Solar于11月1日举行资产拍卖,与工厂设备一起进入拍卖的还包括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技术,据说这项技术能将生产成本降低33%。但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正在寻求为Evergreen Solar的专利技术设置一个法律限制,阻止外国实体获得受联邦政府资助的技术的控制权。而这一行动源于正在热切关注Evergreen Solar的资产的买家主要是亚洲企业,其中又以中国企业居多。
事实上,在去年9月,美国对我国风机产品发起301调查之后,多家新能源企业均将在海外投资建厂或在当地进行并购作为避险选择。例如,2010年10月,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就宣布在美国凤凰城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阿特斯阳光电力也于2010年11月宣布,将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资建设200兆瓦/年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2011年1月,赛维LDK对外宣布,同意用大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对内扩大本国市场,对外竖起藩篱,以此吸引外资前往投资对其输血,这正是深陷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所急需的。可以说这才是美国的目的。
然而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全球化的产业,美国政府倘若不幸真的筑起藩篱,利弊权衡还真的很不好说,美国太阳能产业提供约10万工作岗位,SolarWorld公司提供约1,000工作岗位。如美国市场无法获得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光伏电池产品,其他99,000个工作岗位将陷入危险境地。这正是为什么大量美国公司,从上游原材料、机械设备供应商到下游经销商和用户,以及环保组织和气候专家反对SolarWorld“双反”申请的原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美国开展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本是理亏之举,但如果中国一味谦让,受损的终将是蓬勃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表示,中国光伏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成为为数不多的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行业,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源于中国光伏企业在规模技术上的创新和在产业链的建设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此形式一片大好的局面,中国企业显然在中美太阳能光伏布局中占据某种优势。作为中美都看重的产业,美国有所行动想必也是应该的。
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11月25日,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规定,发布2011年第69号公告,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根据商务部的信息,在这项贸易壁垒调查中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以攻为守”,自此,中美之间的新能源大战正式形成,虽然美国不是第一次在新能源领域挑起对华贸易战,但是这次势必不同以往,美国重金资助的太阳能光伏企业接连折戟破产,形势危急,实在有损奥巴马政府的面子,作为美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表示中国企业已掌握光伏产业世界领先技术。而美国政府的“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正是奥巴马苦心经营的国策,一来为减少碳排放,尽管美国并没有签署那份过时了的《京都议定书》,二来为振兴本国制造业,美国政府至今仍被经济危机搞得焦头烂额,实体制造业与其说要振兴,实在是不得不振兴。 但是有关指控“中国政府非法补贴本国太阳能制造商”的说法将很容易让美国能源部和财政部自己“引火烧身”,因为这些美国政府部门不但大量对美国的光伏“创新”公司进行现金援助和财政补贴,而且个别拿了钱又“不争气”的美国公司反而把能源部的财政补贴政策搞得声名狼藉。来自德国的SolarWorld公司在美国开厂,向当地政府承诺了有关增加就业的目标,美国人是按照就业人数给这家德国公司税收补贴的。现在经济不景气又面临中国厂商的竞争,SolarWorld要关掉一些生产线,有关增加就业的承诺就要打折扣,税收补贴也可能泡汤,势必心中不平。美国政府面对本土“阿斗”企业,虽然多有不满,但是不得已还是要出手相救,只是这出手的方式实在很考验美国有关部门的智慧。
针对中国商务部的调查,天合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商务部提出美国贸易壁垒的调查,是按照WTO的原则进行的,和美国对华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从本质上来讲是两个独立的事件,我相信WTO会根据国际原则进一步做出行动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日前,商务部机电与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在中国太阳能产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目前欧洲国家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北美、亚洲一些新兴市场需求正在兴起,国内市场已经启动。“我国光伏产业要努力开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西边不亮东边亮,中国本土光伏市场开启在即。
近来中国光伏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论调,认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光伏产能从多晶硅开始到硅片、电池片、组件,再到逆变器,整条产业都有了相当大的扩充,这个扩充不是为了侵占海外市场也不是为了侵占美国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中国市场,中国是对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获得减排有着强烈要求的国家,现在多余的产能将来都会被中国市场所消耗,而不是美国市场。这与半年前国内光伏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态度完全不同,但这种变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
在光伏市场海外藩篱隐现的当下,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当利用这个契机来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品在中国更快的应用,发改委已把“十二五”期间光伏装机目标由最早的5GW,提到15GW,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足以振奋国内光伏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的决心。中国市场的扩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阿特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表示,“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这个行业出现了一个转折期,市场在向那些有实力的一线品牌,能够保证25年质保的优秀企业转移,从第三季度财报和第四季度目前的财报看,我自己的感觉是发货量还不错,说明即使在市场下沉的情况下,有实力的一线品牌,那些抱着一种持续经营态度的企业,它们的市场份额还是扩张的”。
光伏市场才刚刚立冬,虽然这场寒冬来到的太快了。中国光伏企业从生产线到原材料大量从美国进口,此举虽然和美国光伏产业绑在了一起,使得美国政府在裁决中投鼠忌器,但也暴露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短板,在危险之下,更加促使中国光伏产业向全产业拓展,而不要固步自封。寒冬来到未必就是不好的消息,过去几年中国光伏制造业井喷式的增长,导致了大量的产能过剩,现在到了整合这些产能的时候了。只是中国光伏产业非市场的因素太多了,这样一个过程中,假使实力大的光伏企业支撑不住,技术落后的光伏企业利用种种方式侥幸逃脱,这将极大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更加长远的发展,优胜劣汰新陈代谢,这样的自然规律在这次光伏大洗牌中无法顺利的发挥作用才真正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灭顶之灾”。
中国先于美国推出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可是无论从覆盖面还是政府补贴层面都远远无法满足中国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预计将于今年10月出台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迟迟不显露真容,很大的原因就是对国家发展光伏装机目标确定不下来,从最早的5GW,到征求意见稿中的10GW,现在确切消息表明已经增加至15GW,但究竟如何还是要等到规划正式发布方能明确,只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布局已经显著扩大了。
光伏产业真正发展,屈指算来不过十年时间。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在能源方面的消耗也不分伯仲,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两国必然共同面对的话题,当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中美两国在化石燃料紧缺的今天不约而同的锁定光伏产业,之间的纠葛也就在所难免。
醉翁之意不在酒
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裁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称中国的进口光伏产品对美国光伏产业厂家形成“危害”或“危害威胁”。一方面美国政府提出扩大国内光伏市场的庞大计划,另一方面个别美国企业向美国有关部门提出“双反”调查,这就好比是把蛋糕做大了却不让别人分食,无论如何是违背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原则的。
中国领军的光伏企业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指出,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价格下降。此外,薄膜光伏电池竞争、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需求刺激政策和财政支持、消费者需求、其他可替代能源竞争等因素,也导致了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
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经历10年激烈的竞争,生产成本普遍已经下降到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位置,这一点正是提出调查申请的SolarWorld公司所无法企及的。自己做不到反而说中国企业有问题,这本身就是大大的问题。
一位在中国的欧洲新能源业界人士认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只占财政的很小一部分,但对行业至关重要。“你可以说是不公平,但是中国政府不在意,在航空等领域美国和欧洲政府也在做相同的事情。很多国家都会扶持一些产业,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新能源行业,政府补贴很容易使行业迅速发展。”
那边厢,SolarWorld公司向美国政府寻求庇护,这边厢,美国政府也主动出招。已经向破产法庭提交破产申请的美国太阳能企业Evergreen Solar于11月1日举行资产拍卖,与工厂设备一起进入拍卖的还包括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技术,据说这项技术能将生产成本降低33%。但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正在寻求为Evergreen Solar的专利技术设置一个法律限制,阻止外国实体获得受联邦政府资助的技术的控制权。而这一行动源于正在热切关注Evergreen Solar的资产的买家主要是亚洲企业,其中又以中国企业居多。
事实上,在去年9月,美国对我国风机产品发起301调查之后,多家新能源企业均将在海外投资建厂或在当地进行并购作为避险选择。例如,2010年10月,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就宣布在美国凤凰城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阿特斯阳光电力也于2010年11月宣布,将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资建设200兆瓦/年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2011年1月,赛维LDK对外宣布,同意用大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对内扩大本国市场,对外竖起藩篱,以此吸引外资前往投资对其输血,这正是深陷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所急需的。可以说这才是美国的目的。
然而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全球化的产业,美国政府倘若不幸真的筑起藩篱,利弊权衡还真的很不好说,美国太阳能产业提供约10万工作岗位,SolarWorld公司提供约1,000工作岗位。如美国市场无法获得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光伏电池产品,其他99,000个工作岗位将陷入危险境地。这正是为什么大量美国公司,从上游原材料、机械设备供应商到下游经销商和用户,以及环保组织和气候专家反对SolarWorld“双反”申请的原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美国开展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本是理亏之举,但如果中国一味谦让,受损的终将是蓬勃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表示,中国光伏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成为为数不多的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行业,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源于中国光伏企业在规模技术上的创新和在产业链的建设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此形式一片大好的局面,中国企业显然在中美太阳能光伏布局中占据某种优势。作为中美都看重的产业,美国有所行动想必也是应该的。
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申请,11月25日,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规定,发布2011年第69号公告,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根据商务部的信息,在这项贸易壁垒调查中申请人提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申请人要求商务部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消除美国政府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不利影响,以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以攻为守”,自此,中美之间的新能源大战正式形成,虽然美国不是第一次在新能源领域挑起对华贸易战,但是这次势必不同以往,美国重金资助的太阳能光伏企业接连折戟破产,形势危急,实在有损奥巴马政府的面子,作为美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表示中国企业已掌握光伏产业世界领先技术。而美国政府的“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正是奥巴马苦心经营的国策,一来为减少碳排放,尽管美国并没有签署那份过时了的《京都议定书》,二来为振兴本国制造业,美国政府至今仍被经济危机搞得焦头烂额,实体制造业与其说要振兴,实在是不得不振兴。 但是有关指控“中国政府非法补贴本国太阳能制造商”的说法将很容易让美国能源部和财政部自己“引火烧身”,因为这些美国政府部门不但大量对美国的光伏“创新”公司进行现金援助和财政补贴,而且个别拿了钱又“不争气”的美国公司反而把能源部的财政补贴政策搞得声名狼藉。来自德国的SolarWorld公司在美国开厂,向当地政府承诺了有关增加就业的目标,美国人是按照就业人数给这家德国公司税收补贴的。现在经济不景气又面临中国厂商的竞争,SolarWorld要关掉一些生产线,有关增加就业的承诺就要打折扣,税收补贴也可能泡汤,势必心中不平。美国政府面对本土“阿斗”企业,虽然多有不满,但是不得已还是要出手相救,只是这出手的方式实在很考验美国有关部门的智慧。
针对中国商务部的调查,天合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商务部提出美国贸易壁垒的调查,是按照WTO的原则进行的,和美国对华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从本质上来讲是两个独立的事件,我相信WTO会根据国际原则进一步做出行动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日前,商务部机电与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在中国太阳能产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目前欧洲国家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北美、亚洲一些新兴市场需求正在兴起,国内市场已经启动。“我国光伏产业要努力开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西边不亮东边亮,中国本土光伏市场开启在即。
近来中国光伏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论调,认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光伏产能从多晶硅开始到硅片、电池片、组件,再到逆变器,整条产业都有了相当大的扩充,这个扩充不是为了侵占海外市场也不是为了侵占美国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中国市场,中国是对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获得减排有着强烈要求的国家,现在多余的产能将来都会被中国市场所消耗,而不是美国市场。这与半年前国内光伏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态度完全不同,但这种变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
在光伏市场海外藩篱隐现的当下,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当利用这个契机来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品在中国更快的应用,发改委已把“十二五”期间光伏装机目标由最早的5GW,提到15GW,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足以振奋国内光伏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的决心。中国市场的扩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阿特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表示,“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这个行业出现了一个转折期,市场在向那些有实力的一线品牌,能够保证25年质保的优秀企业转移,从第三季度财报和第四季度目前的财报看,我自己的感觉是发货量还不错,说明即使在市场下沉的情况下,有实力的一线品牌,那些抱着一种持续经营态度的企业,它们的市场份额还是扩张的”。
光伏市场才刚刚立冬,虽然这场寒冬来到的太快了。中国光伏企业从生产线到原材料大量从美国进口,此举虽然和美国光伏产业绑在了一起,使得美国政府在裁决中投鼠忌器,但也暴露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短板,在危险之下,更加促使中国光伏产业向全产业拓展,而不要固步自封。寒冬来到未必就是不好的消息,过去几年中国光伏制造业井喷式的增长,导致了大量的产能过剩,现在到了整合这些产能的时候了。只是中国光伏产业非市场的因素太多了,这样一个过程中,假使实力大的光伏企业支撑不住,技术落后的光伏企业利用种种方式侥幸逃脱,这将极大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更加长远的发展,优胜劣汰新陈代谢,这样的自然规律在这次光伏大洗牌中无法顺利的发挥作用才真正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