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画通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和艺术是相通的。在语文教学中以作者的精神实质为切合点,用绘画的审美艺术去欣赏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理解文章内容,走进作者内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绘画;语文教学;色彩;线条;构图
  中图分类号:G633.3
  绘画艺术是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的理论,在一个平面二维空间里获得三维立体,或者更高的艺术境界。同为艺术大类的文学,其实也一样,文学创造者们通过语言文字在平面空间里创造着自己的思维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与读者获得精神的共鸣。所以,从艺术发源的角度思考,语文教学和绘画有很多的相关性。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绘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特点,将绘画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如何促使学生借助绘画深入感悟语言内涵,通过绘画艺术来开启学生思维,则是当前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我认为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的切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二者相关联的部分合而为一,发挥优势,为教育服务。
  我认为,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切合点在于——精神。这个“精神”,从绘画艺术讲,就是用色彩、线条和构图从点、线、面等方面展现创作者的欲望、激情和理性;而文学艺术则是用内容、章法和语言展现创作者的内心。把展露这个精神实质的各种形式整合研究,即是我们当前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尝试着从一下些方面努力:
  一用色彩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我在分析一篇文章时,我经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若是让你给描写对象设定一个环境色调,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颜色呢?”或者“这个人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用一种颜色来表达。”我认为色彩很能激发人的想象和联想,展露人的内心。如红色代表着热情奔放;蓝色代表着宁静舒适;灰色使人抑郁;绿色让你倾心……色彩实际就是对人物内心的丰富展示。同时,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又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都给我们展现出令人激越的情景:丽日虹霞、长空明月、青松参天、红花绿草、潺潺流水、茫茫草原、朝晖夕照……这些情景若是学生加之想象,填充上自己心中所能理解的色彩,实际也就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激励了学生在与作者,与文本,与自然对话的同时,挥洒自己的笔墨和情感走进大自然,在兴趣勃勃中领略魅力自然,陶冶自身情操,怡养个人情性,感悟语言精妙。
  例如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在“秋晨小院图”中作者用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训鸽、蓝色的牵牛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将故都的秋色与作家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丰富联想和想象,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画面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青天蓝花之中。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教学的时候不妨让学生把这些颜色改用红、黄、橙等“热色”,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就会发觉文字改动后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同时对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理解得更透彻了。
  二用线条勾勒艺术家朴素的思想
  中国传统的绘画在儒家伦理型色彩美学思想和道、禅的朴素型色彩美学思想指引下,在总体上有些缺乏色彩的魅力,有更多的静谧和质朴,简单的触笔线条就饱含了天地之理。所以,人们往往用淡雅的水墨画来描绘江南的小桥流水,用简单的线条,甚至空白来展示艺术家心中朴素的思想。
  作为传统文学教学之一的诗歌教学中,延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思想,绘画对诗歌意韵的理解更是有很大的帮助。古典诗歌不仅是那个时代生活的反映,而且还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示真理。在诗歌教学中与绘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集合和点线面的艺术,一横一竖中,整圆的切合,既体现横竖垂直美又展示了圆弧线的回归美。图画一出,诗歌意境全出。
  又如揭示《守财奴》主题时先画一个“失衡的天平”:在高高翘起的托盘放四个砝码,低的托盘只放一个砝码。当学生惊讶于有这样的天平时,让学生思考两边托盘中的砝码分别代表什么的时候这样的天平才存在。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一个砝码代表的是钱,四个砝码分别代表了“夫妻之情”“父女之情”“妻子的生命”“女儿的幸福”。在葛朗台这样的人心目中“夫妻之情”“父女之情”“妻子的生命”“女儿的幸福”合在一起也没有钱的分量重。这样一幅简单又直观的画帮助学生轻松地体会到作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旨。
  三用构图解构文章的章法美
  一户人家中物品的摆放即可展示主人的个性,绘画中景物的远近高低的安排亦能透露出创作者对艺术空间的理解。写文章也如此,文章结构的安排也能张显作者的艺术创作风格。对一篇文章的行文安排的理解,也即是跟作者心与心的交流。
  我们常常讲一面板书是教师与学生对文本沟通的直接渠道。一面好的板书,能让三者达到心灵的沟通,让读者、作者和文本有机的统一起来。所以,当一名好老师,首先就应该会设计一面好板书。而一面好的板书,实际就是用一种最直接的形式来解构文本的思路,也就是绘画中的构图。从构图中体会创作者的思想,体会文本的章法美。
  曾记得几年前听的一次公开课,那位教师教授过程和内容已经很模糊,惟独那幅板书至今记忆犹新。那位教师讲的是鲁迅的《风筝》,整块板书就是一个蝴蝶风筝的样式,其中左右两翼分别是作者我和弟弟的相关内容,正中即文章主题,一幅“风筝图”就简单明了的给我们展示出了《风筝》的结构和内涵,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并且里面填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根据文意理解自己添加上去的。
  由此可见,将绘画形式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更生动地交流信息,也能让学生更自由地表达情感,更直接地反馈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心灵滋润在优美的语言和画面之中,审美情趣彰显在在优美的语言和画面之中。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但又总是高于生活,因为他们都加之了创作者们的精神所在,所以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心灵写诗”的祖先们用他们的实际成果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理论。那我们在对这些文化艺术欣赏并借鉴的同时,就应该多整合各类艺术的长处和共性,去理解艺术,并努力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一切,那世界终将“花好月圆”。同为艺术创作的语文教学也将同成为这生活百花园里一朵绚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史》
  [2]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3]参考:《新语文课程标准》
  [4]参考:黄筱铃《让绘画与语文教学携手同行》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几年来,在写作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写作时,往往写着写着就不知该怎么去写了,觉得收获越来越小,结果搜肠刮肚也无话可说,只能望纸长叹,最终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局面。如何让学生引进“活水”,让其“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面对这种困扰,我冥思苦想,大胆尝试,经过实践的检验,虽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也颇有一些成效。现对此浅谈一下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 、多读书、广积累、丰素
期刊
【摘要】本文对小学低段课堂学生书写问题突出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书写习惯、指导书写规范、注重书写评价等策略。  【关键词】低段;书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部首,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细观课堂却不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修订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四基”之一。所谓经验,即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体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体验越发丰富,成为学生思维的载体。学生原来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新的学习活动的基础,也就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隶属于社会学问题。本文从社会学发展的视角对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社会学现象进行探讨和逻辑分析,深入阐明了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课程改革社会学,着重从课程决策性社会学问题、课程结构性社会学问题、课程评价性社会学问题和课程改革全球化社会学问题四个方面深入地探讨,目的为课程改革社会学的和谐发展服务。  [关键词]课程改革社会学/ 课程决策性社会学/ 课程结构性社会学/ 课程评价性社会学/
期刊
摘要: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我们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偏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用“诵读–––解读–––拓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偏向;诵读;解读;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我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  素质教育的实施,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巨大转折。随着学生上课时间的减少,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在课堂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解决最多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收获。构建有效课堂的两个核心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  一、提升教师素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
期刊
【摘要】:有人从信息论角度指出说和写是发射信息而听和读则是接受信息因而有人指出用口写的是写同样用耳读的则是听因而听、说、读、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语文能力四个基本的构件并且听说读写能力的机制以及相互间的促动、激发等复杂的心理联系全统摄于思维进而语言则成为信息的载体和思维的工具。确定支点来培养思维能力而锻造作为臂力和重臂  的杆来培养语言能力。本文在探讨同中有异和异种求同两种思维方式或者两种思维过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每一名教师都是舵手,应有明确的方向。否则,必然会被淘汰。回首多年的教学生涯,可谓感想颇多。下面我将自己近几年在教学中总结出并实施的“自主高效教学法”介绍给大家,与同仁商榷。  一、自主高效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如对学生“双基”的要求,教师应能与时俱进地认识
期刊
(摘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学生在感知人类文明演进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智力;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3.51  弗朗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历史使人明智。就是说,通过历史学习、教育可以产生一种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许多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台湾地区自然也不例外,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是台湾地区目前为止涉及面最广,受关注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与学生评价方面都充分反应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9.21  多元智能理论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