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和防治。方法:对6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常见的是抗结核药、中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等。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多,许多临床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肝脏损害,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及药物性肝炎的防治。
关键词 药物性肝炎 药物 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71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5~79岁,平均42±11.6岁。
诊断标准:病前1~8周或1年内有明确用药史;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6%;有肝实质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瘀积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停药后临床表现在数天内消失而转氨酶下降>75%;偶然再次用药又发生肝损害。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原发病、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常规、病原学标志物、治疗及转归等。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胆红素,ALT、GGT、AKP等肝功能指标降至正常范围;②好转:临床症状好转,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③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肝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结 果
在6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肝细胞型43例(67.2%),胆汁瘀积型14例(21.9%),混合型7例。临床表现有发热6例,体温37.5~38.50℃。感到乏力59例(92.2%),黄疸36例(56.3%),厌油、纳差41例(64.1%),恶心、呕吐20例(31.3%),皮疹15例(23.4%),皮肤瘙痒8例,无明显症状者5例。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及构成,见表1。
64例用药后引起肝损害的时间1~2周发病29例,2~4周发病26例,>4周发病19例。64例确诊后均立即停药,同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平均住院时间22.5天,有62例治愈出院,1例因服用抗结核药物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另1例好转后自动出院。
讨 论
通过临床观察,目前已发现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多达600余种,几乎遍及各类药物。其中以抗生素类最为常见,包括抗结核、抗真菌、抗病毒及一些常见的抗细菌药物。随着耐结核药物病人增加、疗程延长及用药种类增多,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中草药引起肝损害比较常见,在本组中占18.8%。多为中药汤剂和复方制剂,因其种类多、成分复杂,易引起肝损害。
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减少联合用药种类,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如结核、肿瘤、甲亢、糖尿病、精神病、癫痫病等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谢敬东,谢青,王晖,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1(6):406-408.
2 伍百贺,詹俊.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10(5):413-415.
关键词 药物性肝炎 药物 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71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5~79岁,平均42±11.6岁。
诊断标准:病前1~8周或1年内有明确用药史;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6%;有肝实质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瘀积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停药后临床表现在数天内消失而转氨酶下降>75%;偶然再次用药又发生肝损害。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原发病、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常规、病原学标志物、治疗及转归等。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胆红素,ALT、GGT、AKP等肝功能指标降至正常范围;②好转:临床症状好转,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③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肝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结 果
在6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肝细胞型43例(67.2%),胆汁瘀积型14例(21.9%),混合型7例。临床表现有发热6例,体温37.5~38.50℃。感到乏力59例(92.2%),黄疸36例(56.3%),厌油、纳差41例(64.1%),恶心、呕吐20例(31.3%),皮疹15例(23.4%),皮肤瘙痒8例,无明显症状者5例。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及构成,见表1。
64例用药后引起肝损害的时间1~2周发病29例,2~4周发病26例,>4周发病19例。64例确诊后均立即停药,同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平均住院时间22.5天,有62例治愈出院,1例因服用抗结核药物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另1例好转后自动出院。
讨 论
通过临床观察,目前已发现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多达600余种,几乎遍及各类药物。其中以抗生素类最为常见,包括抗结核、抗真菌、抗病毒及一些常见的抗细菌药物。随着耐结核药物病人增加、疗程延长及用药种类增多,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中草药引起肝损害比较常见,在本组中占18.8%。多为中药汤剂和复方制剂,因其种类多、成分复杂,易引起肝损害。
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减少联合用药种类,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如结核、肿瘤、甲亢、糖尿病、精神病、癫痫病等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谢敬东,谢青,王晖,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1(6):406-408.
2 伍百贺,詹俊.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10(5):4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