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塞万提斯写出了著名作品《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写出了著作《哈姆莱特》。他们都是时代的巨人。他们笔下的主人公都闻名于天下。将这两位人物形象进行比较,他们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其中不同点的差别更显著,更能代表他们各自的特点。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堂吉诃德 哈姆莱特 比较 不同 共同
14世纪—16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它是在西欧出现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就像礼炮一样,它灿烂而轰动,它的闪耀、它的美在人们心中划上了深刻的痕迹,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世纪文学的稍微沉寂之后又掀起了新一潮的朵朵浪花。
时势造就英雄。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高举的人文主义的旗帜被搬上舞台,两位巨人踏着时代的脉搏而闻名。他们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两位文学大师。他们是伟大的,他们被世人称颂,直到现在,甚至是未来。他們的神笔造就了世界名著《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的问世。
《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位五十多岁、瘦骨嶙峋的糟老头儿。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竟幻想着自己就是骑士。三次外出游历,怀抱着为人间除尽一切不平的理想。最后从幻想中醒来,却因过度抑郁而逝去。《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王子,在得知父亲离开之后,从学校回到城堡,被鬼魂告知父亲是被叔父害死而承担着为父复仇的重担。因自己的犹豫、延宕一直迟迟未杀害叔父。最后被设计与别人决斗,身中剧毒的最后时刻将国王刺死,自己也随风飘逝了。
可以说堂吉诃德是一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富于理想、执着的没落阶级的喜剧典型。他沉迷于幻想,拿个充满幻想性的比喻来说,他就是一颗疯狂的石头。有着沉迷小说的疯狂和游历行为的疯狂。他也像一个石头,那么坚硬、坚强与执着。小石头在前进到大海的途中,刚开始时是那么地坚强,不让自己被现实的河水磨去自己的棱角,但最后却还是像石子,被打磨得无棱无角。而哈姆莱特则是一位重思想、轻行动、忧郁延宕的理想破灭的人文主义典型。他就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是真实地演绎着自己生活的悲欢离合。他不存在幻想性的比喻,他是十足的延宕王子。
当疯狂的石头遇上延宕的王子,将他们进行比较,有着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这两部文学巨著也不例外。拿世界来说,诞生在文艺复兴这个大时代的温床上,《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两位主人公也代表了人文主义者,在他们身上绽放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同时,它们是由不同作者而作,两位作者的生活阅历、生活体验、思想水平、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不一样;它们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的读者。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形象就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个性更能突显鲜明的人物形象。两位主人公更多的是不同。
在行动方面,两位主人公有着明显的差别。堂吉诃德被称为“行动的巨人”,而哈姆莱特则被称为“行动的矮子”。堂吉诃德在深陷骑士小说、不能自拔并幻想做一名游侠骑士,去闯荡江湖的时候,就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找到曾祖父遗留下来的盔甲,擦掉锈斑,并进行修补。护脸的面罩做了再做,直到满意为止。行动上的三次半夜离家出游也是很好的证明。第一次出游,制止农夫殴打男孩;第二次,与风车大战;第三次,与狮子大战。这些,都是行动,是实实在在的、是惊天动地的行动。对于哈姆莱特,这一点就大大削弱了。他在鬼魂那里得知父亲离去的原因,同时也立下誓言为父亲报仇, 可在接受任务之后,仍然迟迟不付诸行动,表现为行动上的“矮”。在叔父祷告时,就可以在他背后夺了他的命,可他却没有抓住这个良机。
在思想方面,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而耽于幻想。虽然他在清醒的时候能够很有条理地认识事物,而且还很有道理,但小说中的他大多是不清醒的。他的思想已被疯狂所蒙蔽。他错把风车当巨人;错把两群奔跑的羊群当两国军队;错把脸盆当宝贝头盔;无法识破公爵夫妇的捉弄,自己骑着的木马明明原地不动,硬说已经上天了。他沉迷于小说如此之深,以至于完全按照小说里的情节来看待现实生活发生的一切事情,不存在自己的理性思维。而哈姆莱特刚刚相反,他被称为“思想的巨人”。他的思想就如同松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而不可收拾,也冲毁了农田。他思考着女人的脆弱,思考着叔父的阴险与狡诈,思考着人的丑陋,思考着人世间的丑恶与陈腐,思考着生与死。他的思想是如此的有逻辑、丰富而且深刻。
共性也是存在的。两个形象有着共同的东西。
从时代背景来看。同是以文艺复兴为背景,在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身上都显现了人文主义影子。在前面说过,堂吉诃德以人为本,主张个性解放,个人自由。而在早期的哈姆莱特思想里,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作出了高度赞美,肯定了人的价值。虽然后期残酷的现实让哈姆莱特认为人并不是那么圣洁、那么美好,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趋于“混乱”,但这些也是哈姆莱特对人文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而引起的思考,认为过分的个性解放就会导致罪恶。
从理想方面,两位主人公其实都充满了理想,只是后来,理想全破灭了。堂吉诃德怀有为人间扫不平、行侠仗义等理想,并一直为之奋斗。待第三次游侠归来,郁闷成疾,头脑清醒了,那个游侠骑士的梦想也不再了。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看到人世间的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期待,但回到丹麦,发现这个世界已“颠倒混乱”,人们恶梦不断,自己的理想也随之破碎。
同一个时代让他们有着共性、有共同点,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故事让他们又有着不同之处。但不同是占主导地位的。这些同与不同,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位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蒋承勇《外国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7年版
[2]刘洪涛《莎士比亚戏剧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年版
[3]驯刚改编《堂吉诃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4年版
【关键词】堂吉诃德 哈姆莱特 比较 不同 共同
14世纪—16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它是在西欧出现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就像礼炮一样,它灿烂而轰动,它的闪耀、它的美在人们心中划上了深刻的痕迹,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世纪文学的稍微沉寂之后又掀起了新一潮的朵朵浪花。
时势造就英雄。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高举的人文主义的旗帜被搬上舞台,两位巨人踏着时代的脉搏而闻名。他们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两位文学大师。他们是伟大的,他们被世人称颂,直到现在,甚至是未来。他們的神笔造就了世界名著《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的问世。
《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位五十多岁、瘦骨嶙峋的糟老头儿。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竟幻想着自己就是骑士。三次外出游历,怀抱着为人间除尽一切不平的理想。最后从幻想中醒来,却因过度抑郁而逝去。《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王子,在得知父亲离开之后,从学校回到城堡,被鬼魂告知父亲是被叔父害死而承担着为父复仇的重担。因自己的犹豫、延宕一直迟迟未杀害叔父。最后被设计与别人决斗,身中剧毒的最后时刻将国王刺死,自己也随风飘逝了。
可以说堂吉诃德是一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富于理想、执着的没落阶级的喜剧典型。他沉迷于幻想,拿个充满幻想性的比喻来说,他就是一颗疯狂的石头。有着沉迷小说的疯狂和游历行为的疯狂。他也像一个石头,那么坚硬、坚强与执着。小石头在前进到大海的途中,刚开始时是那么地坚强,不让自己被现实的河水磨去自己的棱角,但最后却还是像石子,被打磨得无棱无角。而哈姆莱特则是一位重思想、轻行动、忧郁延宕的理想破灭的人文主义典型。他就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是真实地演绎着自己生活的悲欢离合。他不存在幻想性的比喻,他是十足的延宕王子。
当疯狂的石头遇上延宕的王子,将他们进行比较,有着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这两部文学巨著也不例外。拿世界来说,诞生在文艺复兴这个大时代的温床上,《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两位主人公也代表了人文主义者,在他们身上绽放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同时,它们是由不同作者而作,两位作者的生活阅历、生活体验、思想水平、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不一样;它们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的读者。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形象就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个性更能突显鲜明的人物形象。两位主人公更多的是不同。
在行动方面,两位主人公有着明显的差别。堂吉诃德被称为“行动的巨人”,而哈姆莱特则被称为“行动的矮子”。堂吉诃德在深陷骑士小说、不能自拔并幻想做一名游侠骑士,去闯荡江湖的时候,就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找到曾祖父遗留下来的盔甲,擦掉锈斑,并进行修补。护脸的面罩做了再做,直到满意为止。行动上的三次半夜离家出游也是很好的证明。第一次出游,制止农夫殴打男孩;第二次,与风车大战;第三次,与狮子大战。这些,都是行动,是实实在在的、是惊天动地的行动。对于哈姆莱特,这一点就大大削弱了。他在鬼魂那里得知父亲离去的原因,同时也立下誓言为父亲报仇, 可在接受任务之后,仍然迟迟不付诸行动,表现为行动上的“矮”。在叔父祷告时,就可以在他背后夺了他的命,可他却没有抓住这个良机。
在思想方面,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而耽于幻想。虽然他在清醒的时候能够很有条理地认识事物,而且还很有道理,但小说中的他大多是不清醒的。他的思想已被疯狂所蒙蔽。他错把风车当巨人;错把两群奔跑的羊群当两国军队;错把脸盆当宝贝头盔;无法识破公爵夫妇的捉弄,自己骑着的木马明明原地不动,硬说已经上天了。他沉迷于小说如此之深,以至于完全按照小说里的情节来看待现实生活发生的一切事情,不存在自己的理性思维。而哈姆莱特刚刚相反,他被称为“思想的巨人”。他的思想就如同松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而不可收拾,也冲毁了农田。他思考着女人的脆弱,思考着叔父的阴险与狡诈,思考着人的丑陋,思考着人世间的丑恶与陈腐,思考着生与死。他的思想是如此的有逻辑、丰富而且深刻。
共性也是存在的。两个形象有着共同的东西。
从时代背景来看。同是以文艺复兴为背景,在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身上都显现了人文主义影子。在前面说过,堂吉诃德以人为本,主张个性解放,个人自由。而在早期的哈姆莱特思想里,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作出了高度赞美,肯定了人的价值。虽然后期残酷的现实让哈姆莱特认为人并不是那么圣洁、那么美好,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趋于“混乱”,但这些也是哈姆莱特对人文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而引起的思考,认为过分的个性解放就会导致罪恶。
从理想方面,两位主人公其实都充满了理想,只是后来,理想全破灭了。堂吉诃德怀有为人间扫不平、行侠仗义等理想,并一直为之奋斗。待第三次游侠归来,郁闷成疾,头脑清醒了,那个游侠骑士的梦想也不再了。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看到人世间的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期待,但回到丹麦,发现这个世界已“颠倒混乱”,人们恶梦不断,自己的理想也随之破碎。
同一个时代让他们有着共性、有共同点,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故事让他们又有着不同之处。但不同是占主导地位的。这些同与不同,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位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蒋承勇《外国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7年版
[2]刘洪涛《莎士比亚戏剧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M]2005年版
[3]驯刚改编《堂吉诃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