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究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了道路宽度、物种属性、植被类型、植物生长型和道路所属纬度等5个研究最多的因素,通过Meta分析,探讨了它们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发现:在这5个因素中,物种属性(是否是本地植物)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最大.外来植物、本地植物和不区分类型植物(在研究中不区分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显著升高(幅度分别为130.5%、14.9%和27.0%),且外来植物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本地植物.路域植物物
【机 构】
: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了道路宽度、物种属性、植被类型、植物生长型和道路所属纬度等5个研究最多的因素,通过Meta分析,探讨了它们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发现:在这5个因素中,物种属性(是否是本地植物)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最大.外来植物、本地植物和不区分类型植物(在研究中不区分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显著升高(幅度分别为130.5%、14.9%和27.0%),且外来植物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本地植物.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未随道路宽度增加表现出规律变化,但4.5 m道路宽度上下其变化幅度显著不同,4.5~26 m道路的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显著上升(幅度为42.1%)而4.5 m以下道路无显著变化.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在草原中变化不显著但在森林中显著升高.在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依次下降(分别为76.7%、38.0%和20.3%).在针叶林中,2.75 m道路宽度上下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显著不同,小于2.75 m道路的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显著低于2.75~26 m道路(分别为18.8%、74.0%).在森林路域中,灌木层与草本层植物物种丰富度显著升高(分别为16.2%、37.6%),但乔木层无显著变化.道路所属纬度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青梅(Vatica mangachapoi)是海南岛热带雨林的关键种,对海南岛甘什岭低地雨林群落的恢复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阐明海南岛甘什岭低地雨林青梅群落结构特征,揭示其恢复现状,本研究以海南岛甘什岭青梅群落为对象,采用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理论,分析了20个主要乔木树种(重要值前20)生态位特征与种间关联性.结果 表明,青梅与无翼坡垒(Hopea reticulata)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其他物种,是海南岛甘什岭低地雨林主要建群种;主要乔木树种190组种对中仅71.05%存在生态位重叠,主要乔木树种对环境资源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9年春、夏、秋三季对大庆龙凤湿地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分析.2019年春、夏、秋三季大庆龙凤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00个分类单位,隶属于7门10纲18目35科75属.其中以绿藻门(41.5%)、硅藻门(30%)为主,其次为蓝藻门(12.5%)和裸藻门(12%),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所占比例较低(4%).大庆龙凤湿地浮游植物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浮游植物丰度为夏季<春季<秋季;湿地浮游植物共划分为22个功能群,其中15个为代表性功能类群.双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可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依据。以党河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7、1994、2000、2006、2011和2017年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和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2017年,党河源区天然牧草地、沼泽地和裸岩石砾地呈减少趋势,沼泽草地、河流水
河口潮间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已成为微塑料研究的热点区域.为了解我国典型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微塑料组成和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长江口潮间带为研究区域,于2019年4月在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周边的潮间带植被分布区设置8个固定采样站点,对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结果 表明:长江口潮间带植被分布区沉积物微塑料平均丰度为0.015+0.002 n·g-1;微塑料平均粒径分布范围为204.4~546.4 μm;形状以纤维状和碎片状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9.8%和29.9%;颜色以透明、蓝色和白色最为丰富;材质类型以聚丙烯
以生长在东北黑土区的红皮云杉、白桦、樟子松、山杏、糖槭、榆叶梅和鸡树条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菌根类型树种间根系分泌速率和根际效应的差异,评价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7个树种的根系分泌速率差异显著(P<0.05),且外生菌根树种(红皮云杉、白桦和樟子松)的根系分泌速率显著高于丛枝菌根树种(山杏、糖槭、榆叶梅和鸡树条)(P<0.05)。土壤化学性质受树种根际影响显著,相较于非根际土壤,p H在糖槭
理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有利于抑制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本研究以西南山区的410个县(区)为对象,分析了其2000-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索西南山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结果 表明:(1) 2000-2015年西南山区各县(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各区县之间存在差异,基尼系数为0.385;(2)西南山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规律,高-高型与低-高型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低-低型多以“组团”形式零星分
于2018-2019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开展不同氮素水平(0、120、240、300和360 kg· hm-2)田间试验.2018年采用数码相机分别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获取冠层图像数据,并同步采集植株,测定其氮素营养指标,分析冠层数码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筛选氮素营养指标估测的最优冠层数码参数,构建氮素营养指标的估测模型.利用2019年相同独立氮素水平试验,对上述方程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绘制1:1线性关系图.结果 表明:块茎形成期,冠层数码参数R/B(红光和蓝光比值
生态敏感性是衡量区域生态脆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评价结果对于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土壤侵蚀与酸雨侵蚀两方面选取了7个敏感因子,在GIS支持下,将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分析江西省龙南县2003—2018年生态敏感性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 2003—2018年,龙南县生态敏感性始终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2)龙南县生态敏感性在空间上具有正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是从源头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减施或不施农药化肥,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标准及影响因素对于持续推行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洞庭湖流域农户调研数据出发,基于效用理论和补偿原理构建效用函数测度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个人效用最大化时的生态补偿额度,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在给予一定生态补偿的情况下,调查区有77.3%的农户愿意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若减少50%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不考虑客观因素的非参数农业面源污染
鸭绿江河口是东北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鸭绿江河口湿地为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随机森林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20年鸭绿江河口的6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分析湿地面积、景观指数、湿地质心迁移及中朝湿地对比等,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年间,研究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