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文化与去他者化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制作一个非洲版的《哈姆雷特》,我自己会想要怎么做?
  是构置一个非洲/欧洲的二元权力结构,将文化冲突激烈地展现出来?比如将克劳狄斯塑造成一个来自欧洲的强取豪夺的殖民者,他所侵占的并不仅仅是王位和王后,还有当地的文化?还是做成像《狮子王》那样的音乐剧,浓墨重彩地渲染当地的“风土民俗”,将之变成感官和视觉的飨宴?这是笔者在听闻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又制作了一版几乎纯非裔演员卡司的《哈姆雷特》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前者可以将更多关于种族、性别、宗教的问题用“莎士比亚式”的视角去作一个解读,这也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不少莎剧制作的走向。这种类型的制作通常将莎剧作为手段,多少会牺牲一些文本本身的多样性。而后者则是堂而皇之地将他者文化作为商品,从一个消费主义的视角,将非洲文化放在了笼子里。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在不牺牲文本丰富内涵的前提下,将非洲文化作为主体去呈现呢?这版由西蒙·古德翁(Simon Godwin)执导、帕帕·厄希度(Paapa Essiedu)主演的《哈姆雷特》,似乎就是在探索这第三条路。本版将皇室设定在一个西非文化背景的国家,而哈姆雷特则是才从欧洲学成归国的王子。在没有对文本进行大规模删改的前提下,本剧加了一个“楔子”:哈姆雷特和他的欧洲同学们在威登堡大学获得学位的一幕。而当他学成归来,却发现等待他的,是父亲的葬礼和母亲与叔父的婚礼。克劳狄斯的婚礼这一场戏通常会突出表现哈姆雷特本人与宫廷的格格不入。而厄希度的格格不入,不仅仅是因为他仍然停留在丧父的悲伤之中,也同样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母文化感到陌生而疏离。回到母国,对他而言是再一次的文化冲击和自我异化。
  本版并没有将重心放在欧洲和非洲的关系上,而只是在恰当的时候略作暗示。比如见到老哈姆雷特鬼魂的那场戏,身穿传统非洲服饰的前国王和西装笔挺的年轻王子各占据了舞台两端,新非洲与老非洲之间的互相凝视,不言而喻。又比如,当他的同僚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来拜访的时候,剧组用甚是调侃的风格利用二人对殖民主义作讽刺:他们送给国王和王后的伴手礼是传统英国电话亭包装的茶叶和黄油饼干。与此同时,剧中“唯三”的白人则是霍拉旭,一个从始至终坚定地和哈姆雷特站在一起的伙伴。视友谊弥足珍贵的霍拉旭,和在权贵面前低头谄媚出卖友谊的罗与古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的,充满权利欲、狡诈而贪婪的克劳狄斯,和机智幽默充满生命力的哈姆雷特,即使属于同一个族裔,同样的肤色,也仍然是南辕北辙的品格和魅力。肤色和种族的标签本身不能表达也不能说明任何事物,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不应该由这些标签来定义。
  全剧尽管没有特意强调殖民主义的因素和影响,将整个《哈姆雷特》的故事构置在一个现代非洲的背景下,但在某种程度上倒是映射了非洲国家本身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少仍然是后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比如腐朽堕落奢靡的统治者们,会让我们想到现代非洲国家依然腐败的裙带政治。以福丁布拉斯、列奥提斯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军事力量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非洲国家接连不断的军事暴动。剧末福丁布拉斯再度统一丹麦的结尾,通常会被解读为重塑丹麦皇室混乱瓦解了的秩序。在该版中,当年轻的福丁布拉斯以其军事实力再度抓住了权力之巅,它更像是对于当代非洲政治制度的有力诘问:经历了去殖民化、民族解放和民主化进程的非洲,为何到头来还是变成了靠拳头说话?出问题的究竟是现代性,还是遇到了现代性的本土文化?同理,在欧洲身穿学士服的哈姆雷特,其结局却是被自己的“传统文化”所吞噬(部落比武)。霍米·巴巴将混杂性(hybridity)视为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一种解决方式,但现实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游走在不同文化中的人,面临着“两边都不属于”的尴尬困境。
  对于《哈姆雷特》这样一个对大多数观众而言烂熟于胸的故事,本剧从开始直到最后,都还是保有大量令人惊喜的细节,增添了观看乐趣。比如当列奥提斯提醒奥菲利亚要保护自己的“贞洁”时,奥菲利亚从列奥提斯的手提袋中抓出了一长串的安全套来戳穿自己兄弟的虚伪。又比如最著名的“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厄希度展现出了强烈地与观众对话的欲望,而并非沉溺在自我的哲学思考或是歇斯底里的哭泣中。厄希度的丹麦王子,是笔者这几年来看过的现场版《哈姆雷特》之中,最令人满意的一个。他扮演哈姆雷特游刃有余,幽默而风趣,仿佛他真的是一个摆脱了非洲惨痛过去的自信主体。将这样一个王子的形象置于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中,这样的人物塑造才显现出它独特的双重悲剧性:是叙事的悲剧,也是文化冲突的悲剧。
  比较令人遗憾的是,皇莎这一版《哈姆雷特》此次全英巡演,伦敦的舞台选在了哈克尼帝国剧院(Hackney Empire)。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和皇莎的伸展式舞台相比较而言,观演關系并不那么亲密。但当笔者对哈克尼地区的周边环境稍有了解后,又觉得在这个地区观看本版《哈姆雷特》的这件事本身,着实像一出需要自我警醒的行为艺术:在这个或许是全伦敦内饰最为富丽堂皇的剧院内,一个几乎纯非裔卡司正在诠释白人文化经典的最高峰。而在这剧场外,是全伦敦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在这里仍然有大量的非裔/少数族裔不能免于饥饿、寒冷和无法受教育的痛苦。该版制作本身确实已经尽最大力度去避免消费他们,但我们仍然应该时刻牢记,艺术品和商品,只有一线之隔。笔者最近看的另一部舞台剧《庆典》(Jubilee)里的跨性别主角说道:“如果你过着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艺术对你来说完全是多余的。我们的校训是‘将欲念变成现实’。别开玩笑了。像我这样的跨性别的小孩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只能掉入幻想的深渊中,掉入学校的课本剧、同人小说和愚蠢的流行音乐中。当我的欲念完全实现之时,我再也不需要幻想了。我也不需要艺术。”换句话说,全非裔的《哈姆雷特》,全女演员的《亨利五世》,或全是跨性别演员的《第十二夜》持续不断地在舞台和银幕上出现,不正是说明,他们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到,他们在现实中的处境,也并没有变好?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往来愈发深入,非洲文化走入中国主流视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相比英美等“老牌殖民帝国”,我们和非洲的渊源虽说尚浅,但比起这些国家左手《圣经》右手枪支的殖民史,我们的“打开方式”已经友好太多。正因如此,在对待他们的文化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走英美摸索了几百年的弯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艺术作品中出现黑人就先入为主地认定它是喊口号式的“政治正确”。但是,该非洲版的《哈姆雷特》在对待弱势文化上是比较超前的,它的探索精神,它对个人主体的尊重,对文化多样性和混杂性的思考, 无疑是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的。
其他文献
当圆号柔和的低鸣响起,白山黑水间的朔风与大雪便从记忆深处扑面而来,一段远去的英雄传奇也在那悠扬的旋律中逐渐回复生动和明朗。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再次赢得了上海观众的热烈喝彩。  演出的那一晚,仲夏的雨水连绵不绝,剧场里却人头攒动,几乎座无虚席。是呀,世上谁人不爱英雄呢?《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原本就有几分旧武侠壮怀激烈的底色,主人公更是有情有义、有胆有识的英雄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彻底扫
期刊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专家研讨会摘要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于6月30日起,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开启首演,并由此展开35城56场全国巡演。该剧根据江奇涛同名电视剧改编,姚远编剧、胡宗琪导演,讲述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复杂、最为惨烈也最为动人的历史。如何看其将片长50集、时间跨度逾20年的电视剧浓缩进4小时的话剧舞台;话剧版的故事又讲得怎样?让我们来听听上
期刊
建党百年之际,上海文慧沪剧团推出了取材于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真实事迹的大型原创沪剧《早春》。在戏中,我有幸扮演了男主角柔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有了这段表演经历,我可能不会关注中国早期革命的历史。但自从接了这个戏之后,我便不由自主地深入其中,越探究越入迷。这就是演员拿到好剧本的状态,越琢磨越有味道,表演起来也很有味道。整个排演期间,我都一直在思考如何深入剧本、深入角色,把人
期刊
2018年,上海昆剧团迎来了建团四十年生日。为了这个生日,上昆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的演出:一台纪念晚会、两台经典折子戏专场、一台京昆武戏专场、一台明星版《长生殿》,一台明星反串版《牡丹亭》。上昆五班三代昆剧人齐齐登台,全国其余七家昆曲院团以及上海京剧院友情加盟,为这个昆曲的喜庆日子一同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  2月 23日,上海昆剧团以一台“我们在路上——上海昆剧团纪念建团四十周年纪念演出”来纪
期刊
时值上海昆剧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要说的话很多,扼要谈两点,一是上昆情缘,二是上昆精神。  上昆情缘  我对上昆还是很熟悉的。四十年来,上昆传承发展,出人出戏,培养观众,成就斐然。仅就上昆表演人才这一个方面来说,从昆大班到昆五班,五班三代,行当齐全,文武兼备,人才济济,在全国七大昆剧院团中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上昆与中国剧协很有缘分,有11人12次荣获过中国戏剧梅花奖,令我刮目相看。我多次听前辈刘厚生先
期刊
编者按: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便是具有不断被解读、不断启人思考的力量,要成为优秀的编剧,便必须具备反复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的能力。本期“沙龙”我们请“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编剧来谈谈对“再读经典”的感悟,他们是来自话剧、戏曲、儿童剧、舞剧等各舞台艺术门类的80后青年编剧,此次参加“计划”学习使他们有机会系统地重新阅读经典剧作,那么这群步入而立之年的青年编剧们又能从中得到
期刊
2018年,里玛斯·图米纳斯受邀成为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艺委会成员, 这位立陶宛导演凭借2017年乌镇戏剧节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戏剧圈一炮而红,此次他携立陶宛VMT 国立剧院及其导演的《三姐妹》和《假面舞会》来到2018 现代戏剧谷展演,大家都翘首以盼。于是,本刊特别采访了这位立陶宛国宝级导演,在看戏前,聆听他对作品的解读,以及他对戏剧的理解。  Q: 《上海戏剧》  A:里玛斯·图米纳斯
期刊
编者按:  2008年,彼得·布鲁克做过一部戏叫《何以如是》(Warum Warum),在这部独角戏里,他借女演员的口提出了萦绕在心中多年的问题:“我们真正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什么是剧场经验的核心。为什么要做剧场?为什么要把原属某人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另一个人?为什么人们要花时间去看别人表演?”  这不但是彼得·布鲁克的思考,也是许多戏剧人共同的思考——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剧场?今天,当我们拥有更
期刊
一、不会忘却的纪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的日子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了一台满是青春气息的舞台剧《浪潮》,向广大观众奉献出的,是一整台红色青春的书写、红色激情的挥洒、红色年代的抒情。这是1931年在上海龙华监狱被反动派杀害的24位革命烈士的一座青春群雕,其中,就有鲁迅先生的名篇《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以沉痛忧愤却隐忍内敛、爱憎分明却正话反说的笔触记述过的“左联五烈士”——柔石、胡也频、李伟
期刊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昆剧团正式成立了。行行且回望,四十年风雨,四十年兼程。上海昆剧团一路走来,铿锵有力,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昆剧舞台艺术家,包括有演员、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专才,创排了大批响亮的昆剧剧目,有大戏小戏中型戏,得到“一流剧团、一流演员、一流剧目、一流演出”的赞誉,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文以十年为期,将上昆的艺术发展之路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