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体系构建的要素、困境及路径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dq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校合作体系是一种界于行政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新型组织,其构建需要以家庭、学校、社区的协同关系为前提,以各主体间目标的聚拢或交叉为中心,以社会资源整合为推动力.当前,在家校合作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着行动主体间协同合作有待加强、主体间的共同目标尚未明确以及社会资源的推动力不足等困境.建立具有组织性、规范性、可延续性的家校合作体系,一是要推动"家—校—社"的协同联动,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二是要建立"家—校—社"三方的信任关系,促成共同目标的达成;三是要社会资源全面助力,培育良性教育生态.
其他文献
近30年,我国重点高校建设的四项政策——"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以及"双一流"建设——都直接指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虽然不同阶段的政策目标各不相同,但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在这四项政策中,工具价值取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人本价值取向逐渐凸显;四项政策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呈现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政策模式,政策之间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其中也有制度的微调与置换;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经济体制是影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度安排的宏观因素
作为我国边疆建设的重要举措,兴边富民行动自启动以来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政策内容不断丰富、实施效果不断增强.20余年来,内蒙古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城镇居民增收困难、公共服务支持不足、抵边农村牧区空心化加剧、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边境城乡统筹发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抵边村屯乡村振兴,创新人口发展体制机制,强化生态屏障建设,以生态建设产业化拓宽兴边富民新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