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74例患儿均展开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治疗,观察组3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之上接受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大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乳糖酸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9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83-01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感染性病症,在小儿肺炎中占比高达10%-20%[1],发病时具有多种形式临床表现,可同时并发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损坏症状。现阶段,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病率呈不断增多趋势。小儿支气管肺炎涉及到的系统较多,发病时各相关系统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包括气促、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2];消化系统包括腹胀、胃纳差或呕吐、腹泻、恶心等;神经系统包括意识障碍、烦躁或嗜睡等。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应对致病原因加以详细查找,展开对症治疗。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西医常用治疗方法为应用抗生素药物展开治疗[3],中医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平喘、止咳、宣肺及化痰的中药为主。然而,随着抗生素药物应用日益广泛,患儿感染的诸多病菌已形成耐药性,治疗后患者病情易有反复,患儿接受率较差。我院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展开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治疗与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其中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74例,将7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5.3±3.7)岁,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13例,咳嗽17例,呼吸困难2例,其他4例;观察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4.9±3.5)岁,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13例,咳嗽16例,呼吸困难4例,其他5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两组患儿均进行止咳、保持呼吸畅通、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治疗,用量为0.1g/kg,每天2次,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连续治疗3-5d。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进行一次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其仙,东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注射,在静脉滴注时,在10%或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乳糖酸阿奇霉素0.25g进行稀释,稀释至1-2mg/hl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3h滴注完毕,连续治疗5-7d。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3疗效判定显效:在治疗5d时,患儿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湿啰音基本消失,患儿血象显示完全正常,经X线胸片检查发现已彻底恢复正常;有效:在治疗5d时,患儿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弱,患儿血象显示基本正常,经X线胸片检查发现已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在治疗5d时,患儿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未见消失或有所加重,肺部湿啰音无变化,患儿血象未见好转,经X线胸片检查未见好转,甚至有加重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若计算结果满足P<0.05,则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統计学意义。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比可知,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小儿时期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常见肺炎类型之一,在全年各季均可发病,且在春冬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其普遍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气促、咳嗽与肺部固定湿啰音[4]。在出生时体重较低、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与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小儿中,支气管肺炎发病率较高[5]。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相关调查结果可知,我国小儿支气管肺炎常由病毒与细菌诱发。支气管肺炎起病较急,在临床表现上与其他疾病相似,易发生混淆导致患儿病情容易延误,致使患儿死亡率较高,因此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死亡重要原因。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常规方法是抗病毒、抗感染治疗,通过雾化吸入对呼吸道中分泌物进行清理,促使患儿呼吸道保持通畅,同时以氧疗方式对患儿缺氧症状加以改善,对其肺功能进行保护,避免并发症发生。
  大环内酯药物、青霉素与头孢菌素是支气管肺炎常规抗菌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常会对患儿肠道造成严重刺激,易引发病菌耐药性,因此在应用时要根据患儿病情慎重选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是应用于静脉中的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6],其化学结构是在14元内酯环9α位上多加1个甲基氧,因此与红霉素相比,该药在药物动力学特性与抗菌作用上更具优势。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相对较低,可以在机体组织中维持较长时间,具有酸稳定性强特征,在血清中的浓度相较于感染部位组织浓度与细胞中浓度而言低10-100倍,用量较小,半衰期长,见效较快,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效治疗药物。
  我院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治疗,观察组接受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儿不良反应多是胃肠道反应,均在患儿可耐受范围内,对继续用药均未造成影响。这充分证明,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大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与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参考文献
  [1]吕亚丽.浅析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J].医学信息(上半月),2013,26(7):92-93.
  [2]师翠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治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1(8):156-157.
  [3]Zhu XH,Chen Q,etc.Clinical analysis of immune function changes in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J].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2013,15(3):175-178.
  [4]崔海莲.小儿支气管肺炎60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31(14):1901-1902.
  [5]周涛.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1-22.
  [6]张春芳.乳糖酸阿奇霉素(其仙)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74-75.
其他文献
目的 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且实施全身麻醉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得42例,A组
烧伤为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损伤,严重烧伤会引起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依靠单纯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创面愈合延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代谢激素
期刊
期刊
期刊
0 引言rn目前关于老年人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WHO规定: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或长寿老年人.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于1982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司帕沙星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坦洛新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镇痛药物平均使用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以及镇痛药人均使用次数等方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患者7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舒
0 引言rn自从Trousseau[1] 1865年首次描述肿瘤和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关系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罹患VTE的风险增加,为非肿瘤患者的4~6倍[2
滚烫的食物顺着食管流入胃里,感觉全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了,十分舒适。但听说吃过烫的食物会让人发胖,这是真的吗?  是的。首先,吃進嘴里的东西太烫,我们的本能反应是随便嚼两口,赶紧吞下肚。殊不知食物因此错失了第一道消化防线——唾液淀粉酶,这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此外,我们的神经中枢反应吃饱需要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半个小时之内,无论我们吃下多少食物,都很难产生非常强烈的饱腹感。如果吃得过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