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
春节,表弟来到我家,桌上的一盘像螺一样的东西吸引了他,我告诉他这是一种海鲜,叫泥螺,我们如东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海边滩涂盛产泥螺,而螺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老百姓还常用它来防治咽喉炎、肺结核。因为它既营养丰富又具有一定的医药作用,沿海一带的人们,常常将它加盐、黄酒若干,放入容器内密封腌制一星期,制成“醉泥螺”,家庭常备。这就是我家自制的“醉泥螺”。表弟一听,立即兴趣来了,要我演示怎么吃:咬住泥螺舌头,上下嘴唇同时向前一推,一个螺肉出来了。表弟也学我尝试吃了一个,谁知吃了个满嘴泥。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泥螺虽佳,但不是所有的人均能享受,因泥螺体内含有沙,不会吃的人常常弄成滿嘴泥沙,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将泥螺肚子里的沙自己吐出来呢?
我到海边问了一些老渔民,他们告诉我,用干净的海水浸泥螺,过一段时间泥螺会吐沙。但海水只有海边才有,对家庭而言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我在家选了一个容器加入清水,用海水晶(海水晒制的盐)调制人工海水代替海水,尝试了一下,果然开始吐沙。但第二天我发现吐出来的沙少了,而泥螺胃里还是有沙。我到网上进行了查询,没能找到信服的答案,带着迷惑我走进了新学期。
开学后,我咨询了老师,老师告诉我,泥螺生性喜欢吃沙,吐出来的沙又被吃进去了,所有泥螺胃里的沙不可能完全去掉。怎么办呢?多希望老师能直接帮我解决问题啊?没想到老师竟然留了一个问题让我思考:“不让泥螺把它吐出的沙再吃进胃,不就行了?”我开始守着容器清理泥螺吐出的沙,太好时了,怎么才能及时处理掉吐出的沙?一次化学实验课,我看到了过滤网,对啊,用这个试试?我在容器中间加了一层滤网,新鲜泥螺放置在滤网上,吐出来的沙被过滤到容器下层,这样泥螺就吃不到自己吐出来的沙了。针对这个思路,我设计了一个装置,如图(1),经过几次试验,最后发现过滤网的网眼大小为5mm*5mm效果较好(因泥螺吐出的沙带有粘液,网眼太密过滤效果不好),我终于吃到了自己制成的无沙泥螺!
夏天
到了夏天,我发现泥螺吐沙又不干净了,又怎么了呢?我上网查询泥螺的生活习性,知道了泥螺适应性较强,在1.5℃的严冬和33℃的炎夏都能生存,但最适生长水温为15~30℃,如水温超过33℃,48小时内,成活率只有60%。如东的夏天气温在30℃以上的天数偏多。气温高对泥螺吐沙有什么影响呢?
无意中我看见,鱼塘都有一个增氧器,夏天气压低,鱼塘里氧气不足,鱼儿活动欲望不强,增氧后明显好转。那么泥螺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与老师商议了一下,在容器内加了个小型增氧器,增氧后泥螺的活动欲望强了,又干净了。
秋天
通过春天、夏天的尝试,泥螺中的沙吐干净了,但吐沙时间的时间不确定,有时要12小时,有时短一些,怎样能把时间控制住,而且最好在8小时以内,这样早上买回来,脱完沙晚上就能炒着吃。因为现代人生活水平高了,喜欢吃炒泥螺,具体方法是将新鲜的泥螺用沸水(水里放点醋,一滴就够了)灼一下。锅里放油,放入葱、姜、蒜炝锅。放入泥螺,在高温里与香葱一起和油爆炒,放盐、胡椒后,即可上菜。这道菜用大火猛炒,速度快(炒不能超过2分钟),这样既可以保留了泥螺本身的鲜味又使泥螺的肉质更有弹性。和老师商议后,我们开始像做科学实验一样研究泥螺的吐沙时间长短的控制—在含盐度上做起了文章,含盐度用盐度计进行精确测量,设计了几个盐度值,做了一组实验,发现盐度15以上开始脱沙,在盐度28.80以上泥螺不能存活,最终经过试验,确定最佳吐沙盐度为18,吐沙在6-8小时内即可完成。
冬天
进入了冬天,泥螺明显不愿意动了,也不肯吐沙了,我想,人冷不愿意工作,还吹空调取暖呢,泥螺是不是嫌冷呢?老师说这问题好解决,给它加加温吧,想想电工电子课上的知识。我在容器底部安装了一个加热装置,并开始进行试验,加热后,泥螺又开始吐沙了,试验完成后,我们得出了一组数据,0至30摄氏度适宜泥螺生存,20-25摄氏度适宜吐沙。
这样,经历了2011年的春夏秋冬,我们设计了这款家用泥螺去沙设备(图2):在容器内加入清水,用海水晶调制人工海水代替海水,含盐度用盐度计测量。在容器中添加滤网,新鲜泥螺放置在滤网上,吐出来的沙被过滤到容器下层。底部增氧装置保证吐沙过程中泥螺的鲜活率,加热装置能调节温度。这样通过调节温度和盐度就可以控制吐沙速度,使想吃的人都能方便地吃到无沙泥螺。
春节,表弟来到我家,桌上的一盘像螺一样的东西吸引了他,我告诉他这是一种海鲜,叫泥螺,我们如东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海边滩涂盛产泥螺,而螺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老百姓还常用它来防治咽喉炎、肺结核。因为它既营养丰富又具有一定的医药作用,沿海一带的人们,常常将它加盐、黄酒若干,放入容器内密封腌制一星期,制成“醉泥螺”,家庭常备。这就是我家自制的“醉泥螺”。表弟一听,立即兴趣来了,要我演示怎么吃:咬住泥螺舌头,上下嘴唇同时向前一推,一个螺肉出来了。表弟也学我尝试吃了一个,谁知吃了个满嘴泥。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泥螺虽佳,但不是所有的人均能享受,因泥螺体内含有沙,不会吃的人常常弄成滿嘴泥沙,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将泥螺肚子里的沙自己吐出来呢?
我到海边问了一些老渔民,他们告诉我,用干净的海水浸泥螺,过一段时间泥螺会吐沙。但海水只有海边才有,对家庭而言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我在家选了一个容器加入清水,用海水晶(海水晒制的盐)调制人工海水代替海水,尝试了一下,果然开始吐沙。但第二天我发现吐出来的沙少了,而泥螺胃里还是有沙。我到网上进行了查询,没能找到信服的答案,带着迷惑我走进了新学期。
开学后,我咨询了老师,老师告诉我,泥螺生性喜欢吃沙,吐出来的沙又被吃进去了,所有泥螺胃里的沙不可能完全去掉。怎么办呢?多希望老师能直接帮我解决问题啊?没想到老师竟然留了一个问题让我思考:“不让泥螺把它吐出的沙再吃进胃,不就行了?”我开始守着容器清理泥螺吐出的沙,太好时了,怎么才能及时处理掉吐出的沙?一次化学实验课,我看到了过滤网,对啊,用这个试试?我在容器中间加了一层滤网,新鲜泥螺放置在滤网上,吐出来的沙被过滤到容器下层,这样泥螺就吃不到自己吐出来的沙了。针对这个思路,我设计了一个装置,如图(1),经过几次试验,最后发现过滤网的网眼大小为5mm*5mm效果较好(因泥螺吐出的沙带有粘液,网眼太密过滤效果不好),我终于吃到了自己制成的无沙泥螺!
夏天
到了夏天,我发现泥螺吐沙又不干净了,又怎么了呢?我上网查询泥螺的生活习性,知道了泥螺适应性较强,在1.5℃的严冬和33℃的炎夏都能生存,但最适生长水温为15~30℃,如水温超过33℃,48小时内,成活率只有60%。如东的夏天气温在30℃以上的天数偏多。气温高对泥螺吐沙有什么影响呢?
无意中我看见,鱼塘都有一个增氧器,夏天气压低,鱼塘里氧气不足,鱼儿活动欲望不强,增氧后明显好转。那么泥螺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与老师商议了一下,在容器内加了个小型增氧器,增氧后泥螺的活动欲望强了,又干净了。
秋天
通过春天、夏天的尝试,泥螺中的沙吐干净了,但吐沙时间的时间不确定,有时要12小时,有时短一些,怎样能把时间控制住,而且最好在8小时以内,这样早上买回来,脱完沙晚上就能炒着吃。因为现代人生活水平高了,喜欢吃炒泥螺,具体方法是将新鲜的泥螺用沸水(水里放点醋,一滴就够了)灼一下。锅里放油,放入葱、姜、蒜炝锅。放入泥螺,在高温里与香葱一起和油爆炒,放盐、胡椒后,即可上菜。这道菜用大火猛炒,速度快(炒不能超过2分钟),这样既可以保留了泥螺本身的鲜味又使泥螺的肉质更有弹性。和老师商议后,我们开始像做科学实验一样研究泥螺的吐沙时间长短的控制—在含盐度上做起了文章,含盐度用盐度计进行精确测量,设计了几个盐度值,做了一组实验,发现盐度15以上开始脱沙,在盐度28.80以上泥螺不能存活,最终经过试验,确定最佳吐沙盐度为18,吐沙在6-8小时内即可完成。
冬天
进入了冬天,泥螺明显不愿意动了,也不肯吐沙了,我想,人冷不愿意工作,还吹空调取暖呢,泥螺是不是嫌冷呢?老师说这问题好解决,给它加加温吧,想想电工电子课上的知识。我在容器底部安装了一个加热装置,并开始进行试验,加热后,泥螺又开始吐沙了,试验完成后,我们得出了一组数据,0至30摄氏度适宜泥螺生存,20-25摄氏度适宜吐沙。
这样,经历了2011年的春夏秋冬,我们设计了这款家用泥螺去沙设备(图2):在容器内加入清水,用海水晶调制人工海水代替海水,含盐度用盐度计测量。在容器中添加滤网,新鲜泥螺放置在滤网上,吐出来的沙被过滤到容器下层。底部增氧装置保证吐沙过程中泥螺的鲜活率,加热装置能调节温度。这样通过调节温度和盐度就可以控制吐沙速度,使想吃的人都能方便地吃到无沙泥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