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如何实施改革才能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要想取得教育成功,达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愿望,仅靠一方面的力量很难胜任,我们教育迫切需要走家校合作道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教育意识形态要被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未来的家长们以至社会各界人士所普遍接受和认同至关重要,使家校合作活动在我国教育领域内能普遍开展,并最终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教育的自觉行为和风气,建设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教育社会。
一、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家校合作
我国目前教育正面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我国教育界已认识到教育领域内必须进行改革,即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元方向转变,由纯知识性教育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教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学会共同生活”,这充分说明新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精神,在国民教育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教育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全面合作,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我们传统教育的各种关系就得做出相应的调整,乃至变革。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农村更呼唤家校合作
农村家长与城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农村中学家校合作的工作存在许多困难,这里既有家长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谈到:“学开车”与“做父母”比较起来,哪个更复杂?很显然是“做父母”要困难多了。然而现实是学开车要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要笔试、路考,等等,过好几关才能拿到驾驶证,可是许多人做父母根本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培训,似乎谁都可以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就做起父母来。朱教授诙谐幽默的比喻真实地揭示了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这样的情况在农村中学显得更严峻。
从家庭方面来看,一是农村地区的家长由于忙于生计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祖孙一直生活的“隔代监护”现象普遍,由于祖辈家长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或多或少有距离,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二是受农村地域的条件限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的家长们普遍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未能认识到参与与学校的合作管理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不少父母认为一旦孩子上学,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和其它方面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从学校方面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农村社会发展和教育的现实情况,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家庭环境缺乏教育,自信力不足,缺乏沟通基础,他们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没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一味只对家长提出超越现实的要求,在教育问题上分歧巨大,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即使家长的素质较低,他也理应拥有平等合作的理由,就像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以一些人素质较低为理由而剥夺他们应当享有的有关权利一样。” 因此扎根在农村的基础教育学校更要肩负起教育的大旗,主动走向群众、教育群众,架起家校教育的桥梁,成为家长促进孩子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合作者。
三、建立务实高效的家校合作的教育
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了配合山区生态旅游城镇的建设,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家校关系,家校协同合作既是整合教育力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和深化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
1. 树立家庭教育首位观念,重构家校合作思想
农村不少家长认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以前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后来冷静思考后觉的自己处理的不好,因为责骂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让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三、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其言行举止、性格习惯等都对学生有熏陶作用,与其夸夸其谈,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倒不如身先士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心中,最具威望、最可效法的就是教师。“以身作则”向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以身作则,以规范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习惯直接熏陶学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注重名人效应。定期给学生讲中外名人习惯故事,告诉学生,成功来自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好的习惯,才能走向成功。在学生中间,也可定期选举“个人日常行为习惯优秀个人”,树立良好榜样,让其他学生可时常参照对比,时刻纠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利用班会课、开学典礼等活动,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介绍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打破学习成功的神秘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学习靠聪明,也靠勤奋,但最主要的是靠养成好习惯。
四、告诉学生如何去做
把自己的期待告诉学生,使其成为集体的奋斗目标,并始终如一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初中的孩子总希望做一个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这一点作为一名老师都有深有体会,并不难理解,实施起来非常容易。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坦诚地告诉学生,使其成为学生集体的道德标准。介绍许多优秀学生的事迹和优秀班集体的情况给学生,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便是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大家希望和肯定的行为,因而能够有很好的方向意识,在不自觉的行为中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去努力。
五、激发学生愿意去做
班级工作头绪众多,但并非杂乱无章。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不断重复操作。例如做值日、上课间操、做眼保健操等,在班级常规工作的方方面面,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商量解决办法。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实践证明的过程中,班级的各项常规应运而生。如《家庭作业制度》、《升旗纪律》、《值日生制度》、《晨读制度》、《班干部工作职责》等,这些不一定都形成书面的制度,但要让全体学生心里都明白我们班级有这样的制度,一旦违反将会受到班规的制约。
从健全精细化制度开始,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进程。建立了多样、精细化的制度,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生明确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干些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做得好会怎样,违反了纪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管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都深深的烙在学生心中,便于学生遵守。
责任编辑邱丽
一、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家校合作
我国目前教育正面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我国教育界已认识到教育领域内必须进行改革,即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元方向转变,由纯知识性教育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教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学会共同生活”,这充分说明新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精神,在国民教育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教育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全面合作,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我们传统教育的各种关系就得做出相应的调整,乃至变革。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农村更呼唤家校合作
农村家长与城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农村中学家校合作的工作存在许多困难,这里既有家长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谈到:“学开车”与“做父母”比较起来,哪个更复杂?很显然是“做父母”要困难多了。然而现实是学开车要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要笔试、路考,等等,过好几关才能拿到驾驶证,可是许多人做父母根本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培训,似乎谁都可以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就做起父母来。朱教授诙谐幽默的比喻真实地揭示了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这样的情况在农村中学显得更严峻。
从家庭方面来看,一是农村地区的家长由于忙于生计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祖孙一直生活的“隔代监护”现象普遍,由于祖辈家长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或多或少有距离,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二是受农村地域的条件限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的家长们普遍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未能认识到参与与学校的合作管理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不少父母认为一旦孩子上学,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和其它方面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从学校方面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农村社会发展和教育的现实情况,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家庭环境缺乏教育,自信力不足,缺乏沟通基础,他们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没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一味只对家长提出超越现实的要求,在教育问题上分歧巨大,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即使家长的素质较低,他也理应拥有平等合作的理由,就像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以一些人素质较低为理由而剥夺他们应当享有的有关权利一样。” 因此扎根在农村的基础教育学校更要肩负起教育的大旗,主动走向群众、教育群众,架起家校教育的桥梁,成为家长促进孩子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合作者。
三、建立务实高效的家校合作的教育
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了配合山区生态旅游城镇的建设,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家校关系,家校协同合作既是整合教育力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和深化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
1. 树立家庭教育首位观念,重构家校合作思想
农村不少家长认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以前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后来冷静思考后觉的自己处理的不好,因为责骂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让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三、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其言行举止、性格习惯等都对学生有熏陶作用,与其夸夸其谈,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倒不如身先士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心中,最具威望、最可效法的就是教师。“以身作则”向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以身作则,以规范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习惯直接熏陶学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注重名人效应。定期给学生讲中外名人习惯故事,告诉学生,成功来自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好的习惯,才能走向成功。在学生中间,也可定期选举“个人日常行为习惯优秀个人”,树立良好榜样,让其他学生可时常参照对比,时刻纠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利用班会课、开学典礼等活动,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介绍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打破学习成功的神秘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学习靠聪明,也靠勤奋,但最主要的是靠养成好习惯。
四、告诉学生如何去做
把自己的期待告诉学生,使其成为集体的奋斗目标,并始终如一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初中的孩子总希望做一个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这一点作为一名老师都有深有体会,并不难理解,实施起来非常容易。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坦诚地告诉学生,使其成为学生集体的道德标准。介绍许多优秀学生的事迹和优秀班集体的情况给学生,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便是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大家希望和肯定的行为,因而能够有很好的方向意识,在不自觉的行为中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去努力。
五、激发学生愿意去做
班级工作头绪众多,但并非杂乱无章。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不断重复操作。例如做值日、上课间操、做眼保健操等,在班级常规工作的方方面面,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商量解决办法。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实践证明的过程中,班级的各项常规应运而生。如《家庭作业制度》、《升旗纪律》、《值日生制度》、《晨读制度》、《班干部工作职责》等,这些不一定都形成书面的制度,但要让全体学生心里都明白我们班级有这样的制度,一旦违反将会受到班规的制约。
从健全精细化制度开始,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进程。建立了多样、精细化的制度,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生明确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干些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做得好会怎样,违反了纪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管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都深深的烙在学生心中,便于学生遵守。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