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全国各地都会爆发声势浩大的“民工潮”,而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却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出国务工潮”,一条走出国门赚“洋”钱的致富路造福着新县的36万百姓。
新县,位于大别山深山区,地处河南省最南端,是一个集“老、山、边、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新县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纪委监察部、商务部对口帮扶新县,积极帮助新县调整思路、转变方式。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新县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对外劳务输出的国际劳务市场,引导农民漂洋过海闯世界、挣“洋”钱。
新县劳务输出起步于1984年,1994年开始向国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到2007年底,已先后向国内外派出劳务人员3万余人次。其中,向国外派出劳务人员1.3万余人次,年输出规模稳定在1300人,新县平均每八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人有出国务工经历,常年在外达4500人左右,年创外汇5600万美元,累计创汇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亿元,人均纯收入6万元以上。2007年,新县被商务部所属的中国对外承包商会评为全国5家“优秀对外劳务行业基地县”之一,还先后获得在韩国和日本设立办事处的权利。2008年3月,新县当选为“全国行业外派劳务基地委员会”主任单位,从18个外派劳务基地县中脱颖而出。
新县的对外劳务输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984年,新县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主要领导亲自南下北上,争取外派劳务项目;在县直各部门全方位配合下,新县劳务输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劳务输出环境更为宽松,服务更为方便快捷;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一套从招工报名、到选拔培训、跟踪管理的完善的业务工作程序和对外劳务人员管理办法。
在涉外劳工培训方面,新县根据参训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专长、从业意愿分门别类,分不同国家和工种,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分类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涉外务工人员的爱国热情,勉励他们在异乡为祖国、为家乡争光添彩;加强各类技能培训。首先,聘请外语教师,对劳务人员进行语言、思想、风俗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出国后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其次,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开设种植、养殖、建筑、缝纫等20多个专业,设置各类培训班200多个,年培训5000人以上;再次,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涉外劳工遵纪守法、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其四,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学员体质,以适应国外工作需要。
近年来,新县出台了一系列外派劳务扶持政策。2002年,新县在机构改革中设立了全国首家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和外派劳务信用保证体系。
为了适应用工方对务工者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县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订单培训,投资数千万元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和现代化的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年培训上万人,使该县涉外劳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技能型转变,被国家商务部誉为“全国县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一面旗帜”。
对外劳务合作,为新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打造了新县品牌,为新县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新县开展涉外劳务输出的做法给予了表扬,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新县调研时曾感慨地说:想不到深山区里有个国际劳务培训输出单位。
目前,涉外劳务输出已成为新县名副其实的“不冒烟”的大工厂、“换脑强技”的大学校、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新县,位于大别山深山区,地处河南省最南端,是一个集“老、山、边、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新县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纪委监察部、商务部对口帮扶新县,积极帮助新县调整思路、转变方式。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新县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对外劳务输出的国际劳务市场,引导农民漂洋过海闯世界、挣“洋”钱。
新县劳务输出起步于1984年,1994年开始向国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到2007年底,已先后向国内外派出劳务人员3万余人次。其中,向国外派出劳务人员1.3万余人次,年输出规模稳定在1300人,新县平均每八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人有出国务工经历,常年在外达4500人左右,年创外汇5600万美元,累计创汇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亿元,人均纯收入6万元以上。2007年,新县被商务部所属的中国对外承包商会评为全国5家“优秀对外劳务行业基地县”之一,还先后获得在韩国和日本设立办事处的权利。2008年3月,新县当选为“全国行业外派劳务基地委员会”主任单位,从18个外派劳务基地县中脱颖而出。
新县的对外劳务输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984年,新县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主要领导亲自南下北上,争取外派劳务项目;在县直各部门全方位配合下,新县劳务输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劳务输出环境更为宽松,服务更为方便快捷;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一套从招工报名、到选拔培训、跟踪管理的完善的业务工作程序和对外劳务人员管理办法。
在涉外劳工培训方面,新县根据参训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专长、从业意愿分门别类,分不同国家和工种,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分类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涉外务工人员的爱国热情,勉励他们在异乡为祖国、为家乡争光添彩;加强各类技能培训。首先,聘请外语教师,对劳务人员进行语言、思想、风俗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出国后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其次,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开设种植、养殖、建筑、缝纫等20多个专业,设置各类培训班200多个,年培训5000人以上;再次,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涉外劳工遵纪守法、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其四,进行体能训练,增强学员体质,以适应国外工作需要。
近年来,新县出台了一系列外派劳务扶持政策。2002年,新县在机构改革中设立了全国首家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和外派劳务信用保证体系。
为了适应用工方对务工者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县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订单培训,投资数千万元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和现代化的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年培训上万人,使该县涉外劳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技能型转变,被国家商务部誉为“全国县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一面旗帜”。
对外劳务合作,为新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打造了新县品牌,为新县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新县开展涉外劳务输出的做法给予了表扬,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新县调研时曾感慨地说:想不到深山区里有个国际劳务培训输出单位。
目前,涉外劳务输出已成为新县名副其实的“不冒烟”的大工厂、“换脑强技”的大学校、脱贫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