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欧洲,疣状毛癣菌所致皮肤癣菌感染是很少见的.1995~1999年期间,在意大利报道了6例.2例须癣,2例体癣和2例头癣,其中1例以前曾患过面癣.3例的传染源是马,2例是牛,1例是人.例1,一名来自印度的7岁男孩头顶部有一直径约2cm脱发区和全头各种较小的脱发区.皮损处有红斑鳞屑并在毛囊孔有毛发截断.例2,22岁男性也在头顶部有一脱发区并在右颞部有一边缘逐渐扩展呈同心圆状的红斑鳞屑斑片,有牛接触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洲,疣状毛癣菌所致皮肤癣菌感染是很少见的.1995~1999年期间,在意大利报道了6例.2例须癣,2例体癣和2例头癣,其中1例以前曾患过面癣.3例的传染源是马,2例是牛,1例是人.例1,一名来自印度的7岁男孩头顶部有一直径约2cm脱发区和全头各种较小的脱发区.皮损处有红斑鳞屑并在毛囊孔有毛发截断.例2,22岁男性也在头顶部有一脱发区并在右颞部有一边缘逐渐扩展呈同心圆状的红斑鳞屑斑片,有牛接触史.
其他文献
抗UI核糖核蛋白(抗-U1RNP)抗体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但存在于局限性硬皮病(LSc)患者中未见报道.作者用免疫沉淀等方法首次发现在LSc患者中具有抗-U1RNP抗体.病例和方法:血清标本来自70例LSc患者,30例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按临床类型LSc患者分为3组;①泛发性硬斑病组(n=22);②线状硬皮病组(n=28);③硬斑病组
近来有关女性生殖道中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报告出现了矛盾的结果,部分研究显示CD4+T细胞多于CD8+T细胞,另外的研究则显示CD8+T细胞为主要亚群.该研究利用细胞刷宫颈取样技术比较了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各亚群在宫颈炎患者和非宫颈炎个体之间、宫颈上皮和外周血之间分布的不同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生殖泌尿科进行性病筛查及因阴道分泌物就诊的21例妇女,均用窥器检查有无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水肿、异位及
报告1例74岁的女性患者,8年前出现高血压病,有右侧躯体麻木、短暂性失语,当时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脊椎基底动脉缺血.6年前双小腿出现肿胀,5年前双侧大腿出现伴有疼痛的脂膜炎样充血,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症状消退.4年前患者全身泛发水肿、皮肤变硬呈桔黄色外观、伴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身体极度虚弱,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值极度升高(3960~5804U/L,正常
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为一常见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口腔创伤、化学物质刺激、内分泌、精神紧张或病毒感染有关。多种药物的局部或系统应用可减轻其症状或起到预防作用。大多数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可通过局部外用氨来?づ怠⑻瞧ぶ世喙檀蓟蚩股?素来治疗,但对于频繁发作或重症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局部用药无效,往往需要系统给药。皮质类固醇、秋水仙碱、氨苯砜、已酮可可碱、沙利度胺等药都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高凝状态伴发多系统疾病,可原发或继发于多种疾病。血清学标志是狼疮抗凝物质和抗心磷脂抗体。皮肤表现常见且可能为首发症状,作者报告1例侵袭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病例。
经表皮失水(TEWL)及多普勒血流仪(LD)常被用来检测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引起的皮肤刺激反应,且在很多研究中发现,两种检测方法有密切相关性.但有时也发现当SLS引起TEWL值增加时,LD值却无变化.该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哪一种方法更适用于检测SLS刺激引起的皮肤变化.方法:18~60岁的健康受试者30名,每位受试者背部共5排,每排包括5个Finn小室斑试器,每斑试器内分别加入浓度为0125%、0
糖皮质类固醇应用于包括皮肤病在内的许多炎症性疾病。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骨质疏松是使用皮质类固醇所致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使用类固醇的患者发生自发性骨折或外伤性骨折的概率达30%~50%。其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性别、体重过轻,以及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平均剂量和耐受性。在有过骨折史的患者中其骨折的危险性更高。骨质疏松的发生是非常迅速的,因而预防应从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起
许多红斑狼疮(LE)患者有光敏感性,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临床报道的LE患者光敏感性的发生率不同。从1965年开始,人们逐渐运用光激发试验来评估LE患者的光敏感性。作者对405例LE患者的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坏疽性脓皮病是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本病的异常免疫学改变中,嗜中性粒细胞功能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主要是免疫抑制剂有效,除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外,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系统应用已取得较好疗效。但由于坏疽性脓皮病常并发溃疡性结肠炎等内科疾病,而这种疾病常在早期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等后使病情加重或复杂化,而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获得显着疗效,且副作用小。该文报告1例具有
脂肪瘤的常规治疗是切除,其切口的大小约是肿瘤本身的一半。单纯切除所产生的长的线状瘢痕对患者外貌无改善。通过小切口或钻孔切除脂肪瘤可减少瘢痕的大小,但并没有完全消除瘢痕。大多数患者希望去除脂肪瘤的同时,使瘢痕难以察觉。所以作者采用改良的窄孔去除脂肪瘤的方法来改善美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