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古人的消暑冷饮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ium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来袭,气温日日攀高,汹涌而至的热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我们躲在空调房里,大口含着雪糕时,不禁会想,在没有发明电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三伏天的呢?事实上,虽然古人没有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却也不乏各色消暑冷饮。
  唐宋时期,每到盛夏便有走街串巷兜售“冰糖冰雪冰元子”、“雪泡豆儿水”、“冰凉酸梅汤”等冰镇小食的小贩,甚至还一度出现了类似的专卖店。他们在加工冷饮时,掺入蜜糖和珍珠粉等佐料,使得冷饮不但拥有很好的口感,还多了美容功能,食者如堵。对此,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曾在诗中描绘道:“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国人藏冰用冰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夏朝历书中记载,每到三伏天,朝廷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的礼物,赏赐给士大夫。从周朝开始,朝廷还专门设立了负责藏冰的官吏,称为“凌人”,此后历朝历代多有沿袭效仿。考古学家在对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发掘时,发现其存在大范围的夯土和陶质井圈,这正是古籍所载的“凌阴”,是古人用来存放食物和藏冰的“冰箱”。
  《左传》中提到,楚国的子冯,对楚王非常不满,为了拒绝楚王要他当令伊的命令,就穿着棉袄盖上棉被装病。按说,大暑时节,如此这般,不弄假成真,也得满身臭汗在人前露馅。但子冯成功了,因为他事先在床下垫大冰块降温。唐代,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得势时,夏天在家里设宴,曾用大块冰雕琢成山,围于宴席四周,使得宾客喝酒都要穿上薄棉衣,制冷效果堪与如今的空调媲美。要论藏冰的规模,最是清代给力,《大清会典》中记载,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有学者根据数据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即相当于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
  除了官方的大规模藏冰,古时民间也多有隆冬时节存储冰块的习惯,用器物装好坚冰,收藏到冰窖或冰井之中,待到炎夏再敲成小块取用。冰块既可以置于犀内降温,也可以添加到汤羹或水果盘中,虽然存储数量不多,但也够给酷暑一丝凉意了。
  另有传言,现在我们处处可见的冰激凌,实际上是马可波岁从元代大都的冰奶酪中受到启发,介绍到西方演变而来的。令人叫绝的消暑良方,承载着古人的超几智慧,也时时激励着今天的我们。
其他文献
在本文中,我们对于高校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于该过程所必需遵守的原则也进行了说明。此外,也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常见的三个阶段也做出了具体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及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特性的基础上,从
随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跨越地域界限,甚至跨出国门来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问,合资企业与合作经营的浪潮已势不可挡.合资与合作的深层含义就是相异的文化在碰撞中寻求融
说来惭愧,已为人父十几年的我,对儿子的习惯爱好了如指掌,但父母的事情却有很多不记得。他们穿多大尺码的衣服、鞋子,他们的肠胃怎样,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这些我都不是特别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开设了游泳课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师生们的喜爱。然而,游泳课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进行,本文主要就如何将趣
1.肺与脾肾相生。先有脾胃虚弱,而后出现肺虚的称为“土不生金”;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的称为“金不生水”。
目前,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存在同质化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课程设置和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老年养生方面,有几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一是应尽可能让老年人增加社会交往,消除他们的孤寂落寞;二是要鼓励他们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不宜整天端坐安乐椅中;三是饮食营
宋朝窦材自诩为“第三扁鹊”,从他自述的学医经历中我们得知,他是一位孜孜求索的学者。他在其《扁鹊心书》的序言中说:“余初学医,尽博六子之书(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