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合物沉积物复电导率测试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与开发了一套可用于测量含水合物沉积物低频复电导率频谱的实验系统.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样品夹持器和参数测量模块,自主开发的测控软件能够完成参数测量模块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测量数据的显示、处理和保存.开展了天然海沙中四氢呋喃水合物模拟实验与测试,分析了样品的复电导率参数响应特性,进而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复电导率实部反映了含水合物模拟沉积物的导电性,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则沉积物导电能力越弱;复电导率虚部反映了模拟沉积物的电极化强度,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则双电层极化作用越弱、界面极化作用越强.该系统将用于开展甲烷水合物生成/分解实验以及复电导率参数测试,为建立电法测井数据的解释模型、开发新型的测井方法提供实验平台.
其他文献
为建立岩石工程灾害精准预测预报体系,本文进行了红砂岩试件震源时空演化特征及破裂机制实验研究.采用单轴加载方式,以声发射技术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基于矩张量反演方法,分析岩石变形局部化带相对位移速率和震源体积参数、裂纹能量的对应关系,探讨岩石破裂机制及前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承载力受变形局部化结构演化控制,变形局部化带的变形集中是引起岩石应力-应变曲线非线性演化的主要原因;(2)声发射信息与岩石的拉伸和错动变形具有相关性,当变形局部化带相对拉伸和错动位移速率突增时,声发射裂纹体积参
为提高熔融沉积成型(FDM)制件的表面质量,采用回归设计试验与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打印速度、喷嘴温度、层高、走线宽度以及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FDM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表面粗糙度的显著性因素和使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的工艺参数组合,基于最优参数组分析了倾斜角度对于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顺序为:层高>外壁线宽>喷头温度>外壁速度,当选取工艺参数为外壁速度55 mm/s、喷头温度210℃、层高0.20 mm、外壁线宽0.6 mm时,表面质量最佳.零件斜面倾角越小(
为实现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过程的可视化,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具有浓度可视化功能的砂箱实验平台.以地下水污染物前向扩散与反向扩散过程为例,采用荧光素钠作为污染物,通过数字图像分析和标准曲线测定,建立了荧光素钠溶液吸光度-浓度-图像灰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多孔介质中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及变化过程的准确捕捉.结果表明,在可视化实验中,获取的图像边缘清晰,空间分辨率高,最低检测浓度在(10-2~10-3)mg/L,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靠性.通过对所获取图像的“逐像素”校准,实现了对污染物迁移过程的有效分析,为污染物迁移
探地雷达方法是检测隧道衬砌空洞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模型试验,分别利用1.0 GHz和0.5 GHz探地雷达天线,对衬砌内部空洞、二衬与初衬脱空、衬砌背后空洞等工况进行探测,并对雷达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0 GHz天线的穿透能力有限,0.5 GHz天线对各类空洞都表现出良好的探测能力,衬砌内部空洞的反射回波呈现出明显的双曲线特征:二衬与初衬脱空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水平同相轴,衬砌背后空洞不再表现出明显的双曲线特征,但可以通过多次反射来判别.试验结果可为实际检测工作中天线频率选取、空洞识别提供参考
设计了TiO2修饰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综合实验.采用水热法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修饰介孔分子筛的光催化复合材料(TiO2-MCM-41),运用多种分析手段(SEM、XRD、FT-IR及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污水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探讨了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在介孔分子筛的孔道及表面,TiO2-MCM-41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纯TiO2,其2 h后的降解率可达86.2%.TiO2负载量
构建了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由视觉模块、计算机、机器人以及软件组成,通过视觉模块获取对象图像,并进行分析,得出目标的坐标位置.运用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控制器的脉冲输出进行补偿控制,从而使得机器人各关节的运动更加平滑可靠.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可以实现按预设连续轨迹精确运行,以取代人工进行涂胶、打磨、装配、焊接等工作.
为研究直径对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特性的复合实验测试系统,分别构建了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分解特性实验测试装置.定量分析了火焰高度、火焰温度、脉动频率等水合物火焰特性以及质量变化速率、表面形态演变等水合物分解特性,结合这两类燃烧特性,探讨了甲烷水合物球燃烧的复杂传热传质过程.结果表明,受火焰传热以及水合物分解的作用,甲烷水合物球燃烧过程中的直径变化满足D2定律;甲烷水合物的火焰高度主要受质量变化速率与水合物球初始直径两方面的影响,随着水合物球直径的增大,质量变化速率迅速增大,火
研究固液界面上的力学行为对于界面科学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检测液滴在材料表面的横向摩擦力一直是界面领域研究的难题之一.本文基于微悬臂梁传感技术和视觉图像分析技术,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固液横向摩擦力检测系统,将毛细管端部的弯曲程度与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力建立关系,实现对固液界面间横向摩擦力的精确测量;通过对水滴在疏水界面运动过程的检测,分析液滴运动时固液界面横向摩擦力的变化,并验证系统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 表明,固液界面间横向摩擦力的变化与液滴体积以及表面润湿性有关,液滴体积以及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增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KGdF4:Eu3+,Ln3+(Ln=Sm,Yb)的红光荧光粉,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能谱和荧光光谱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KGF:0.20Eu3+中双掺进Yb3+后获得了负热猝灭效应,进而使KGF:0.20Eu3+,0.002Yb3+具有很高的荧光热稳定性.该样品在130、170和210℃时的荧光积分强度分别为30℃下初始值的117.7%,115.5%和105.8%.对负热猝灭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部分热能被转换为光能,从而让样品的荧光具有负热猝灭效应,其
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纹影系统和气流发生器,获取了非接触观测不同流量的气体喷流时的流场演化图像,实时展现了流场演化过程中的诸多细节,结合Tracker软件图像分析和COMSOL有限元模拟,定量测量了气体的喷流速度,研究了气体喷流时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空气阻力对气体的喷流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喷流速度初始时刻会迅速衰减,随后缓慢减小并随时间演化出现一定的涨落;还发现气柱内压和空气阻力会导致气柱明显加宽,随着喷流速度的增加气柱加宽现象更加明显,进而阐明了实验结果与理想情况下理论计算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