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论
(一)什么是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师生之间互动交往、沟通对话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双向信息传输的过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提问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甚至出现了以提问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
课堂提问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还可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学生学习的盲点。不仅如此,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还能启发学生,开启学生思考的各种视角,对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活动时,就需要重视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可以利用有价值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价值的课堂提问的概述
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追求的应该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利用恰当的内容对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好的提问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介绍有价值的课堂提问的特点。
(一)从教育教学过程来分析
首先,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之上。教材是重要的教学材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渠道。教师应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作深入的研究。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标,切忌无的放矢,天马行空的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如果为了提问而提问,那就很形式化了。比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听到教师问“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当然,这样的问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是有它的作用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属于没有价值或是价值不大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减少提出此类问题的频率。
其次,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要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每堂课都有它的总目标及为了实现总目标而设置的具体目标。各个具体目标在内容多寡、难易度、重要性等方面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各个具体目标的特点进行设计,提出的问题应有助于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
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通盘考虑提问的数量、时机、方法等问题。更有一些教师会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设计一堂提问启发式的教学课。《论语·述而》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提问启发式教学从课堂导入到教学过程到课堂小结都以问题的形式贯穿其中,使学生经常处于“愤”和“悱”的心理状态中,从而达到建构新知,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时应注意逻辑的严密,结构的严谨及节奏的紧凑,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和多角度地思考,使这种模式的功能达到最大化。
例如,在上《生活处处有哲学》这节课时,就可以在课堂导入和教学重难点处设置问题。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情境,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等等。让学生自由发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介绍“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问学生:“我们大家平时都会进行哪些活动呢?”学生会列举很多活动。再次提问:“我们将这些活动归归类,可以分为几类活动呢?”学生可能因为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列出不同的类别。然后再提出这一知识点,一步一步的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状态。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的第一节课,可以说是这门课的导入课,所以在学生不太了解这门课的前提下,应该使课堂氛围自然,轻松,让学生能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如果讲解了太多的哲学概念,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晦涩,从而对哲学望而生畏。
(二)从学生角度来分析
1. 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不同,问题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过程。如果问题处于“已知区”区域内,则问题过易,不仅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处于“未知区”区域内,则问题过难,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不再努力探索答案,使提问失去价值。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现有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处设问。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例如,在讲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时,如果直接问学生:“人类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可能学生会不知从何回答或答非所问。我们可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重新设计。首先问学生:“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龙,那‘龙’是从何而来的呢?”可能学生知道一点,教师加以补充:“龙的形象取自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动物形象的综合,如头似鸵、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身似蛇等等,‘龙’的观念是以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为依据来创造的”。接着继续提问:“那么天上真有神仙,地下又真有鬼怪吗?”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得出结论,这些天神鬼怪也不过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天神鬼怪。然后趁热打铁,引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即离开了客观对象,不能产生人的意识。
问题的设计应该难易适度,当有些问题较难回答时,可以分解成几个相关的较易回答的问题,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够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思考、回答问题。我国教育界也提出了“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即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也能太简单,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2. 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一个好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民主和谐的关系。
例如,在讲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这一原理时,如果直接讲解,学生没有达到这种抽象思维能力,很难理解这个原理。可以先向同学提问:“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请举几个矛盾特殊性的例子。”“什么矛盾的普遍性?请举几个矛盾普遍性的例子。”这些内容都是学习过的,经过思考学生也能够举出实例来。然后从学生举出的实例中选择一个进行引导。我这里以教材为例,“同学们都有哪些教材?”“语文书,数学书,政治书……”“这些书都属于矛盾的特殊性。教材可以是语文书,教材可以是数学书,教材可以是政治书,那么,教材这一矛盾的普遍性就由语文书,数学书,政治书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了”,接着继续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3. 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问题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兴奋点,使提问价值最大化。可以事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好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问。这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灵活的处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在介绍“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这一部分时,就可以以学生的人际关系为例,亲人、同学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但同时也是和我们矛盾最多的人。这样,不仅很自然的推出了原理,还可以教导学生要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4. 有价值的提问需要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可能比较简单,但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则回答起来比较困难。如何让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要。比如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先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或是后进生回答,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补充,使每个学生都去思考,都有表达的机会。
(三)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
提问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善于提问,问题的价值性才能体现出来。什么是善于提问呢?简而言之,就是语言要简洁,时机要恰当。语言是一个问题提出的载体,我们知道,形式的好坏对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平缓的语速和清晰的发音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抓住问题的中心,而如果语句冗长,则很难抓住问题的中心,使提问失去意义。
提问的时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恰当的时机可以是新旧知识过渡处、教学重难点处、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学生的思维定势处以及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等。
例如,在解读“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时,如果一味的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这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携带着百宝箱去旅行,里面有金钱、地位、知识、友情、生命、道德……但是你在旅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你必须要抛弃百宝箱中的一样东西,那么你最先抛弃哪一个?请同学们依次列出。”学生们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有价值的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需要具备上述特点,但是,要想在教学活动中使提问的效果达到最好,还应该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提问的目的要明确。为什么要提问呢?可以是为了调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是为了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亦可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只有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提问,提出的问题才具有针对性,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提问后要留有一定的等候时间。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马上指定学生回答,时间仓促,会影响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降低提问的价值。学生思考问题,有一个分析与综合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理论界一般认为,一个问题提出后,至少应该等候3—5秒再指定学生回答。如果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等候时间则以10秒左右为宜。
最后,一节课内设计的问题最好既要有递进式的,又要有辐射式的。递进式的提问有助于深化理解某些问题,而辐射式的提问能使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思维形式都是学生需要培养的。
四、小结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非易事,漫无目的、随意设计的问题是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发现创新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 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2]教育部.普通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R].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0-41.
[3]孔凡哲. 上好课有效技能[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4]胡兴松.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1).
[5]张志文.走进高中新课程[M]. 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8).
[6]艾思奇. 大众哲学[M].新华出版社,2001(05).
[7]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1).
(一)什么是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师生之间互动交往、沟通对话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双向信息传输的过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提问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甚至出现了以提问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
课堂提问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还可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学生学习的盲点。不仅如此,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还能启发学生,开启学生思考的各种视角,对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活动时,就需要重视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可以利用有价值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价值的课堂提问的概述
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追求的应该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利用恰当的内容对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好的提问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介绍有价值的课堂提问的特点。
(一)从教育教学过程来分析
首先,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之上。教材是重要的教学材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渠道。教师应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作深入的研究。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标,切忌无的放矢,天马行空的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如果为了提问而提问,那就很形式化了。比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听到教师问“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当然,这样的问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是有它的作用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属于没有价值或是价值不大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减少提出此类问题的频率。
其次,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要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每堂课都有它的总目标及为了实现总目标而设置的具体目标。各个具体目标在内容多寡、难易度、重要性等方面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各个具体目标的特点进行设计,提出的问题应有助于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
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通盘考虑提问的数量、时机、方法等问题。更有一些教师会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设计一堂提问启发式的教学课。《论语·述而》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提问启发式教学从课堂导入到教学过程到课堂小结都以问题的形式贯穿其中,使学生经常处于“愤”和“悱”的心理状态中,从而达到建构新知,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时应注意逻辑的严密,结构的严谨及节奏的紧凑,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和多角度地思考,使这种模式的功能达到最大化。
例如,在上《生活处处有哲学》这节课时,就可以在课堂导入和教学重难点处设置问题。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情境,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等等。让学生自由发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介绍“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问学生:“我们大家平时都会进行哪些活动呢?”学生会列举很多活动。再次提问:“我们将这些活动归归类,可以分为几类活动呢?”学生可能因为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列出不同的类别。然后再提出这一知识点,一步一步的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状态。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的第一节课,可以说是这门课的导入课,所以在学生不太了解这门课的前提下,应该使课堂氛围自然,轻松,让学生能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如果讲解了太多的哲学概念,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晦涩,从而对哲学望而生畏。
(二)从学生角度来分析
1. 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不同,问题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过程。如果问题处于“已知区”区域内,则问题过易,不仅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处于“未知区”区域内,则问题过难,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不再努力探索答案,使提问失去价值。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现有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处设问。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例如,在讲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时,如果直接问学生:“人类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可能学生会不知从何回答或答非所问。我们可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重新设计。首先问学生:“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龙,那‘龙’是从何而来的呢?”可能学生知道一点,教师加以补充:“龙的形象取自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动物形象的综合,如头似鸵、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身似蛇等等,‘龙’的观念是以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为依据来创造的”。接着继续提问:“那么天上真有神仙,地下又真有鬼怪吗?”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得出结论,这些天神鬼怪也不过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天神鬼怪。然后趁热打铁,引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即离开了客观对象,不能产生人的意识。
问题的设计应该难易适度,当有些问题较难回答时,可以分解成几个相关的较易回答的问题,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够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思考、回答问题。我国教育界也提出了“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即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也能太简单,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2. 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一个好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民主和谐的关系。
例如,在讲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这一原理时,如果直接讲解,学生没有达到这种抽象思维能力,很难理解这个原理。可以先向同学提问:“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请举几个矛盾特殊性的例子。”“什么矛盾的普遍性?请举几个矛盾普遍性的例子。”这些内容都是学习过的,经过思考学生也能够举出实例来。然后从学生举出的实例中选择一个进行引导。我这里以教材为例,“同学们都有哪些教材?”“语文书,数学书,政治书……”“这些书都属于矛盾的特殊性。教材可以是语文书,教材可以是数学书,教材可以是政治书,那么,教材这一矛盾的普遍性就由语文书,数学书,政治书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了”,接着继续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3. 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问题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兴奋点,使提问价值最大化。可以事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好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问。这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灵活的处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在介绍“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这一部分时,就可以以学生的人际关系为例,亲人、同学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但同时也是和我们矛盾最多的人。这样,不仅很自然的推出了原理,还可以教导学生要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4. 有价值的提问需要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可能比较简单,但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则回答起来比较困难。如何让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要。比如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先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或是后进生回答,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补充,使每个学生都去思考,都有表达的机会。
(三)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
提问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善于提问,问题的价值性才能体现出来。什么是善于提问呢?简而言之,就是语言要简洁,时机要恰当。语言是一个问题提出的载体,我们知道,形式的好坏对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平缓的语速和清晰的发音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抓住问题的中心,而如果语句冗长,则很难抓住问题的中心,使提问失去意义。
提问的时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恰当的时机可以是新旧知识过渡处、教学重难点处、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学生的思维定势处以及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等。
例如,在解读“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时,如果一味的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这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携带着百宝箱去旅行,里面有金钱、地位、知识、友情、生命、道德……但是你在旅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你必须要抛弃百宝箱中的一样东西,那么你最先抛弃哪一个?请同学们依次列出。”学生们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有价值的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需要具备上述特点,但是,要想在教学活动中使提问的效果达到最好,还应该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提问的目的要明确。为什么要提问呢?可以是为了调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是为了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亦可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只有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提问,提出的问题才具有针对性,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提问后要留有一定的等候时间。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马上指定学生回答,时间仓促,会影响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降低提问的价值。学生思考问题,有一个分析与综合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理论界一般认为,一个问题提出后,至少应该等候3—5秒再指定学生回答。如果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等候时间则以10秒左右为宜。
最后,一节课内设计的问题最好既要有递进式的,又要有辐射式的。递进式的提问有助于深化理解某些问题,而辐射式的提问能使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思维形式都是学生需要培养的。
四、小结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非易事,漫无目的、随意设计的问题是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发现创新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 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2]教育部.普通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R].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0-41.
[3]孔凡哲. 上好课有效技能[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4]胡兴松.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1).
[5]张志文.走进高中新课程[M]. 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8).
[6]艾思奇. 大众哲学[M].新华出版社,2001(05).
[7]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