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心脏不良反应信号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挖掘和分析非布司他上市后心脏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检测2009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非布司他的不良反应信号,统计并分析心脏病症信号的相关信息.结果 从8282份以非布司他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中共检测出不良反应信号209个,其中心脏病症信号27个,涉及不良事件报告754份.症状类信号上报数(262份)最多,包括头晕、外周水肿、胸痛、心悸、重力性水肿等;随后依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信号、心力衰竭信号、心律失常信号、心脏性猝死信号(报告数分别为233、157、90、12份).其中一半以上的信号在药品说明书中有所提及,而未被提及的信号主要为各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期前收缩等.应用非布司他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集中在60岁及以上,用药剂量多为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即40 mg/d或80 mg/d),相关不良事件多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结论 临床需在使用非布司他的过程中常规关注其心脏安全性,且后期仍需进一步评价和验证该药的心脏不良反应信号.
其他文献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及医用耗材(以下简称“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检索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我国出台的药品及耗材集采相关政策文件,运用政策分析法并参照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我国集采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结果 与结论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保障部门通过激励和监督措施来保障医疗机构合理使用中选产品;医疗保障部门通过优化医保支付方式,促进医疗机构自主控费,并做好招标采购信用评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一致性评价和中选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随着国家组织和省际跨区域联盟
目的 建立知母栽培品和野生品的指纹图谱,确认两者的差异性成分.方法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4批知母栽培品和14批知母野生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混合对照品色谱图比对指认共有峰.同法测定知母栽培品和野生品中指认共有峰对应成分的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确认两者的差异性成分,并比较其含量.结果 在28批知母药材中共有10个共有峰,指认出新芒果苷(峰1)、芒果苷(峰2)、异芒果苷(峰3)、知母皂苷B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