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自2018年12月25日开播以来,便受到观众追捧,但剧中台词也被网友挑出诸多语病,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忍不住在2019年1月5日以“《知否》,知否?语文老师按住了颤抖的手……”为题发文,点名批评该剧台词语病太多。
从《知否》被议论最多的几个语病来看,“款待不周”“小女嫁了个好人家”是自谦辞用错,“悉数全收”“手上的掌上明珠”是语义重复,“云英未嫁”属用典不当,“继承大统”是逻辑混乱,“满城文武”是自造生词……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感觉语文老师教过的各种语法错误,在《知否》里几乎都能找到例子。
而据媒体报道,这并不是古装剧的台词第一次出问题,之前播出的《芈月传》《杨贵妃秘史》和新版《水浒传》等剧也被发现有“雷人”台词。可以说,台词中错用典故、俗语,病句以及错别字屡见不鲜,让这些古装剧作失色不少。
别让语病台词霸屏
语病集中在古装剧,和当下不少古装剧改编自网络小说有关。经查,《知否》就是根据所谓的大IP改编的。网络大IP这些年多集中于各类后宫、穿越、历史等题材,作者也大多是年轻人,为了赶进度,日产万言者众,免不了在情节上胡编乱造,在遣词造句方面马马虎虎。这是长期以来网络文学的通病,作者没耐心打磨作品,读者也不追求精致的阅读,再加上网络发表缺乏编校环节,导致了大量达不到出版标准的作品问世。
其实不仅是古装剧,如今整个社会对于语文规范的重视都不够,各种广告标语、店面招牌、海报招贴,错别字层出不穷,经常出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而在自媒体时代,又出现了大量充斥着虚假信息、常识谬误、语病与错别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多是创作者东拼西凑而成,占领了各类全民使用的APP,每时每刻都在拉低公众的阅读审美。文章不再是文章,作品不再是作品,它们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叫“信息流”。
电视剧里的语病,只不过是其他平台、载体、渠道语病泛滥的一种。如此种种语病汇聚,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语言”,这种被商业潮流主导、被速朽文化引诱而导致的“语言”,在各个层面开始弥漫,试图切断人们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以粗鄙为荣,以消费劣质文化产品为快感来源……久而久之,语病的泛滥必然会带来智识的下降与减少,也会让精神追求变得萎靡。
所以我们不能把发生在电视剧里的语病当成一件小事,更不能将之当成娱乐话题津津乐道。影视剧从业者要重视对台词的锤炼,起码别让各种语病台词霸屏。
使用汉语应严谨规范
有人为《知否》辩护,认为鲁迅的小说中尚且有不少“语病”,何必对一部电视剧如此苛责?但是,鲁迅的创作年代处于现代汉语即白话文的探索和发展期,现代汉语规范并未明确确立。而在当代,现代汉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语法,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都应该遵循语法规范。
诚然,社会对汉语的误用应当有个底线“容错率”,但是,错的就是错的,不容狡辩。没有人可以当语言规范的“上帝”,不断纠正汉语使用中的错误,是公共媒体的责任,也是每个语言使用者的义务。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更是民族精神与民族价值观传承的基本载体。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就以一堂法语课为例子,表达了法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可见,强调民族语言的规范性,有利于強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直观体现。
就《知否》这部电视剧而言,既然故事情节发生在古代,就应当对古典文化知识有最基本的要求。现如今,古装剧成为许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共价值观,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古装剧制作不严谨、内容不规范,对年轻观众构成误导,就会阻碍传统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传播。
从《知否》被议论最多的几个语病来看,“款待不周”“小女嫁了个好人家”是自谦辞用错,“悉数全收”“手上的掌上明珠”是语义重复,“云英未嫁”属用典不当,“继承大统”是逻辑混乱,“满城文武”是自造生词……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感觉语文老师教过的各种语法错误,在《知否》里几乎都能找到例子。
而据媒体报道,这并不是古装剧的台词第一次出问题,之前播出的《芈月传》《杨贵妃秘史》和新版《水浒传》等剧也被发现有“雷人”台词。可以说,台词中错用典故、俗语,病句以及错别字屡见不鲜,让这些古装剧作失色不少。
别让语病台词霸屏
语病集中在古装剧,和当下不少古装剧改编自网络小说有关。经查,《知否》就是根据所谓的大IP改编的。网络大IP这些年多集中于各类后宫、穿越、历史等题材,作者也大多是年轻人,为了赶进度,日产万言者众,免不了在情节上胡编乱造,在遣词造句方面马马虎虎。这是长期以来网络文学的通病,作者没耐心打磨作品,读者也不追求精致的阅读,再加上网络发表缺乏编校环节,导致了大量达不到出版标准的作品问世。
其实不仅是古装剧,如今整个社会对于语文规范的重视都不够,各种广告标语、店面招牌、海报招贴,错别字层出不穷,经常出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而在自媒体时代,又出现了大量充斥着虚假信息、常识谬误、语病与错别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多是创作者东拼西凑而成,占领了各类全民使用的APP,每时每刻都在拉低公众的阅读审美。文章不再是文章,作品不再是作品,它们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叫“信息流”。
电视剧里的语病,只不过是其他平台、载体、渠道语病泛滥的一种。如此种种语病汇聚,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语言”,这种被商业潮流主导、被速朽文化引诱而导致的“语言”,在各个层面开始弥漫,试图切断人们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以粗鄙为荣,以消费劣质文化产品为快感来源……久而久之,语病的泛滥必然会带来智识的下降与减少,也会让精神追求变得萎靡。
所以我们不能把发生在电视剧里的语病当成一件小事,更不能将之当成娱乐话题津津乐道。影视剧从业者要重视对台词的锤炼,起码别让各种语病台词霸屏。
使用汉语应严谨规范
有人为《知否》辩护,认为鲁迅的小说中尚且有不少“语病”,何必对一部电视剧如此苛责?但是,鲁迅的创作年代处于现代汉语即白话文的探索和发展期,现代汉语规范并未明确确立。而在当代,现代汉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语法,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都应该遵循语法规范。
诚然,社会对汉语的误用应当有个底线“容错率”,但是,错的就是错的,不容狡辩。没有人可以当语言规范的“上帝”,不断纠正汉语使用中的错误,是公共媒体的责任,也是每个语言使用者的义务。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更是民族精神与民族价值观传承的基本载体。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就以一堂法语课为例子,表达了法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可见,强调民族语言的规范性,有利于強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直观体现。
就《知否》这部电视剧而言,既然故事情节发生在古代,就应当对古典文化知识有最基本的要求。现如今,古装剧成为许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共价值观,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古装剧制作不严谨、内容不规范,对年轻观众构成误导,就会阻碍传统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