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包括许多要素,如:作文备课、作文准备、作文指导、作文讲评、作文修改等。其中,在讲评课中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在讲评课中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好文章都是通过反复修改方闻名于世的。对初学写作者尤其重要。因此,小学阶段如何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要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做到评讲到位,然后有步骤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修改可分为三个步骤:略讲复作、精讲互评、总结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路逐渐打开,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初改——领悟——提高的过程。
一、略讲复作
我们收上学生的初次习作之后,往往会发现这些习作距离要求相差甚远,这时,教师可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大致浏览一遍,再抽出上中下水平的作文各二分之一,对他们中出现的问题归类排队,结合习作要求,抓住共性问题,重点评述。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作文的要求是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难忘的原因,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以前先列提纲,写完认真修改。从学生作文中看,共性问题是:选取的材料缺乏特色,思路偏窄,不能突出难忘这一中心,面对这些问题,讲评课上教师可以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扩大选材范围,可以这样提问:在人的生活中,难忘的事有很多,如第一次干什么,学什么,去什么地方?做错什么?受到什么表扬……这些一定都很令你难忘,你能从中选一件吗?然后,再进一步引导: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是什么呢?使学生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是平时、节日、假日,事情发生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这样学生就有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时,选材面拓宽了,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选什么样的材料更好。要让他们明白,必须选取能具体叙述的,而舍去直来直去的,选取富有时代气息的,舍去陈旧俗套的,保证材料的精度。然后,选读初作佳稿,指出优缺点,让学生修改,需要推翻重写的或大篇幅需要改动的,也要忍痛割爱。指出主要问题后,再考虑其他毛病,然后重写。
二、精讲互评
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想通过一次讲评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收上学生第一次改好的文章后,教师可用两三天的时间浏览,这两三天的时间,也是让学生对全篇文章再认识的过程,这段时间,可以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不断接受外界信息,再次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琢磨、修饰。两三天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三分之一,标出优缺点,利用投影卡片等形式,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评,交给学生评改文章的思路、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并且让学生用所悟到的理性认识去评、去改。如:可采用对比性讲评、引导学生欣赏佳作,找出佳作,剖析佳作,找出不足。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优秀习作指出不足,提出润饰意见。对中、下水平的作文引导分析,挖掘闪光点,这也是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发言,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充当角色,参评、参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最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完成第三稿,抄写在作文本上。
三、总结、提高
总结课对于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非常有益,所以,教师在收上学生再次修改好的作文稿以后,要认真地从中心、选材方面做出统计,及时总结。每一人都期望自己被肯定,教师可以让那些同学都认可的作者谈谈自己新颖的构思或独到的见解,是怎么写的以及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给其他同学以思想上的启迪,同时又能清除同学们对作文惧怕,厌恶的心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个性,其间伴以教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会使学生自尊心得到满足,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也可把优秀的作文编辑成册,让他们在同学之间传阅,这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作文能力差的同学也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把写作的过程变成一种自主行动,使作文教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
四、积累,充实文章内容
写文章仅会搭架子却“言之无物”,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言之有物”也是自古以来文章大家们所倡导的。“物”如何取得呢?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只有拥抱生活,关注生活,积淀生活,文章才能呈现出鲜活的力量。但现实却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生活的单调狭窄,直接造成学生作文的枯燥乏味、贫瘠肤浅,即使写作功底稍好的学生,作文时也有搜肠刮肚之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人人都要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罗丹的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就道出了发现美的重要性。
总之,总结、提高课的意义是深远的,他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鲜血液。学生在教师评讲、引导下,动脑、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练习写法,理解写法,提高认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陈钟梁. 纵论语文教育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尚文. 语文教育学导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王丽编.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要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做到评讲到位,然后有步骤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修改可分为三个步骤:略讲复作、精讲互评、总结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路逐渐打开,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初改——领悟——提高的过程。
一、略讲复作
我们收上学生的初次习作之后,往往会发现这些习作距离要求相差甚远,这时,教师可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大致浏览一遍,再抽出上中下水平的作文各二分之一,对他们中出现的问题归类排队,结合习作要求,抓住共性问题,重点评述。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作文的要求是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难忘的原因,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以前先列提纲,写完认真修改。从学生作文中看,共性问题是:选取的材料缺乏特色,思路偏窄,不能突出难忘这一中心,面对这些问题,讲评课上教师可以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扩大选材范围,可以这样提问:在人的生活中,难忘的事有很多,如第一次干什么,学什么,去什么地方?做错什么?受到什么表扬……这些一定都很令你难忘,你能从中选一件吗?然后,再进一步引导: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是什么呢?使学生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是平时、节日、假日,事情发生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这样学生就有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时,选材面拓宽了,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选什么样的材料更好。要让他们明白,必须选取能具体叙述的,而舍去直来直去的,选取富有时代气息的,舍去陈旧俗套的,保证材料的精度。然后,选读初作佳稿,指出优缺点,让学生修改,需要推翻重写的或大篇幅需要改动的,也要忍痛割爱。指出主要问题后,再考虑其他毛病,然后重写。
二、精讲互评
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想通过一次讲评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收上学生第一次改好的文章后,教师可用两三天的时间浏览,这两三天的时间,也是让学生对全篇文章再认识的过程,这段时间,可以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不断接受外界信息,再次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琢磨、修饰。两三天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三分之一,标出优缺点,利用投影卡片等形式,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评,交给学生评改文章的思路、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并且让学生用所悟到的理性认识去评、去改。如:可采用对比性讲评、引导学生欣赏佳作,找出佳作,剖析佳作,找出不足。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优秀习作指出不足,提出润饰意见。对中、下水平的作文引导分析,挖掘闪光点,这也是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发言,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充当角色,参评、参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最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完成第三稿,抄写在作文本上。
三、总结、提高
总结课对于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非常有益,所以,教师在收上学生再次修改好的作文稿以后,要认真地从中心、选材方面做出统计,及时总结。每一人都期望自己被肯定,教师可以让那些同学都认可的作者谈谈自己新颖的构思或独到的见解,是怎么写的以及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给其他同学以思想上的启迪,同时又能清除同学们对作文惧怕,厌恶的心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个性,其间伴以教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会使学生自尊心得到满足,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也可把优秀的作文编辑成册,让他们在同学之间传阅,这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作文能力差的同学也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把写作的过程变成一种自主行动,使作文教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
四、积累,充实文章内容
写文章仅会搭架子却“言之无物”,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言之有物”也是自古以来文章大家们所倡导的。“物”如何取得呢?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只有拥抱生活,关注生活,积淀生活,文章才能呈现出鲜活的力量。但现实却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生活的单调狭窄,直接造成学生作文的枯燥乏味、贫瘠肤浅,即使写作功底稍好的学生,作文时也有搜肠刮肚之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人人都要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罗丹的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就道出了发现美的重要性。
总之,总结、提高课的意义是深远的,他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鲜血液。学生在教师评讲、引导下,动脑、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练习写法,理解写法,提高认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陈钟梁. 纵论语文教育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尚文. 语文教育学导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王丽编.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