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有一个东西在吸引他、折磨他是很重要的,而在拍摄过程中去寻找这种吸引他、折磨他的东西,其意义会超过电影本身的成功。”
姜文喜欢在他的电影里构筑一种主观的世界,他一直觉得这是艺术的规律,他认为拍电影和搞艺术一样,强调客观是件挺奇怪的事情。他认为导演表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主观选择,这才是艺术活动的规律和目的。有些导演认为这样做好像就是拒绝了观众和读者,其实恰恰相反,在姜文看来,你什么时候摸着你的心、按照你的冲动、忠实于你的主观世界来搞个东西,什么时候才有可能赢得未来的观众和市场,就像曹雪芹在当年创作《红楼梦》的时候肯定不会考虑后来的人会怎么评价啊、会怎么想啊、会不会认同啊,而是他自己着急上火要写这事的,他遵照自个儿的感受来弄它,今天读者才有可能谈论它。他要是当年为读者着急上火,那他那东西准完蛋!
姜文不太合群,如果说第五代导演是一个群体,很有时代个性,那么姜文是单个的,作为演员也是这样,陈丹青说,姜文只要在电影里一出现,其他人就一定被灭了,其实他把自己也灭了。他不喜欢格式化的东西,姜文说他选择当导演是因为不满足,不是对他演员工作状况不满足,而是对中国电影状况不满足。他觉得拍电影不该强调集体化,而要强调个性化,没有自我就没有好作品,跟潮流会埋没很多人。他觉得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做导演都要有更多的个人东西存在。不应该是照抄照搬。“不能是大家都在一条独木桥上走,好像大家一窝蜂地去拍《黄土地》,拍《红高粱》,非要骑上小毛驴,穿上小红袄。”
他拍摄的所有电影都是在反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对男人、女人、暴力、爱情、革命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艺术真正的魅力在于展现一个个深邃微妙的灵性,只有这样才是好的作品。正因为如此,姜文演电影、拍电影不会去追随什么东西、什么人或者什么风格。他发现有些东西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表现,他才有兴趣去做。他希望有改变,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拍电影,即便有人说“这是什么电影?”他都不在乎,他甚至觉得如果有人这样说,那么这部电影一定更有意义。对于姜文的电影,王朔的评价最高:“中国需要这么个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到《太阳照样升起》再到《让子弹飞》,16年只拍4部电影,姜文觉得这很正常,如果自己没有感觉,他就不拍电影,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创作者不从内心去找到一种激情,就不必去创作,用他的话讲:“导演是一个动作,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职务,你什么时候感到有必要行动就行动一次。如果你觉得,这是我的职务,我不拍不合适吧,这就违背了导演活动、艺术活动的本质。”
一旦想好要拍,他就会用上他的“轴劲儿”,姜文对电影有股子宗教般的情感,做电影的时候他永远精力旺盛,表现出一种很危险的生命力,特别狠,特别豁得出去!在写《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时,他把自己关在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桌子,一张床,联系外界的是一扇小窗户,“我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就是愿意干这事儿,困了就睡,醒了就写,写完了之后那一瞬间就觉得怎么就写完了呢?然后这时候才知道是几号。”
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姜文用了25万尺胶片,往往3分钟的戏可以被他拍到2个小时。剧中有一场戏是马小军和母亲去机场送父亲,片中用到的场景是:高大的毛泽东塑像,宽阔的机场,正在旋转的螺旋桨,即将起飞的飞机,整齐的军人队伍,依依惜别的人群,阳光下的草地,还有吹得睁不开眼睛的狂风,激昂的音乐和歌曲。为了拍出气势和激情,姜文把摄制组拉到北京郊区的良乡机场,调动了20辆坦克、10多架飞机,请了几十位群众演员,前后拍了半个月,耗去了巨大的经费,剪出了大约3个小时50分钟的素材,而最后在电影中只用了3分钟。在拍马小军跳烟囱的那场戏,因为觉得颜色不对,姜文把半个烟囱给染了,飞机也是这样,姜文觉得开场戏里飞机的颜色不对,就把飞机也染了一遍。
拍《太阳照常升起》第四个故事时,需要用到一个50年代的蒸汽机车,几经换代,这种蒸汽机车早就已经找不到了,最后,姜文发现,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一守车,和原来的样子并无太大的区别;于是强迫剧组拆下了13节守车,拼成了一列满意的火车,并将整列火车打油、漆成黑色。《让子弹飞》整部电影拍了80万尺胶卷,是一部普通电影好几倍,为了拍出针锋相对的效果,光姜文、葛优、发哥“鸿门宴”一场戏,就烧了10万尺胶卷。
据姜文的老师张仁礼回忆,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姜文为了成功地创造老工人的形象,他和演对手戏的吕丽萍化了妆,穿上衣服,在学校门口的胡同里溜达,寻找感觉。在拍摄《芙蓉镇》期间,姜文几乎翻烂了那本厚厚的小说,为了准确把握右派的内心情感,他在长沙、衡阳访问了近50个当年的“右派”。在拍末代皇帝溥仪传记《我的前半生》时,姜武曾经“控诉”过姜文:“那时候根本没办法和他在一起睡觉,只要醒着,他就要和你聊溥仪。”他研究了所有有关溥仪的纪录片,还专门找了溥杰,从他那里了解溥仪的生活细节。他认为这就是毛泽东讲的“下生活”。德尼罗演《愤怒的公牛》的时候学了两年的拳击,去拍出租车司机的时候开车跟出租车司机混。你不跟工农结合,你怎么写工农呀?他觉得这是一个挺简单的艺术规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所有给姜文当过演员的人都被他这样“腌制”和“下生活”过。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为了把这些演员变成70年代的那群孩子,姜文把所有的演员集中起来拉到良乡封闭训练。换上70年代孩子常穿的军衣军裤,要求他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做广播体操,7点吃早餐,9点开始学唱70年代革命歌曲,10点半练习“发呆”,12点午餐,下午去游泳池游泳,晒太阳。晚上8点看70年代的苏联影片,请中国杂技团的教练教孩子们学习骑自行车,请王朔对小演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此强化训练一个月,就是要把他们变成70年代的人。
拍《鬼子来了》的时候,姜文给每个演员配个语言顾问,教他们说唐山话,大概有了4个月时间,把他们扔唐山,让他们住老乡家,临走时,他对演员姜鸿波说:“你住这儿,就给我学喂猪、做饭,收拾农活,什么点儿起、什么点儿睡,完全按唐山人的意思来。”连陈强、陈述都发去体验生活,养猪去了,去农村住了两个月;他甚至把演日本鬼子的演员人发配到到武警部队做军训去了。在《太阳照样升起》一篇中,姜文又把房祖名发配到云南,每天在那儿体验生活,学开拖拉机,在山路上开,跟当地的孩子们混在一起。用他的话讲:你得深入,才能浅出!
姜文喜欢在他的电影里构筑一种主观的世界,他一直觉得这是艺术的规律,他认为拍电影和搞艺术一样,强调客观是件挺奇怪的事情。他认为导演表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主观选择,这才是艺术活动的规律和目的。有些导演认为这样做好像就是拒绝了观众和读者,其实恰恰相反,在姜文看来,你什么时候摸着你的心、按照你的冲动、忠实于你的主观世界来搞个东西,什么时候才有可能赢得未来的观众和市场,就像曹雪芹在当年创作《红楼梦》的时候肯定不会考虑后来的人会怎么评价啊、会怎么想啊、会不会认同啊,而是他自己着急上火要写这事的,他遵照自个儿的感受来弄它,今天读者才有可能谈论它。他要是当年为读者着急上火,那他那东西准完蛋!
姜文不太合群,如果说第五代导演是一个群体,很有时代个性,那么姜文是单个的,作为演员也是这样,陈丹青说,姜文只要在电影里一出现,其他人就一定被灭了,其实他把自己也灭了。他不喜欢格式化的东西,姜文说他选择当导演是因为不满足,不是对他演员工作状况不满足,而是对中国电影状况不满足。他觉得拍电影不该强调集体化,而要强调个性化,没有自我就没有好作品,跟潮流会埋没很多人。他觉得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做导演都要有更多的个人东西存在。不应该是照抄照搬。“不能是大家都在一条独木桥上走,好像大家一窝蜂地去拍《黄土地》,拍《红高粱》,非要骑上小毛驴,穿上小红袄。”
他拍摄的所有电影都是在反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对男人、女人、暴力、爱情、革命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艺术真正的魅力在于展现一个个深邃微妙的灵性,只有这样才是好的作品。正因为如此,姜文演电影、拍电影不会去追随什么东西、什么人或者什么风格。他发现有些东西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表现,他才有兴趣去做。他希望有改变,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拍电影,即便有人说“这是什么电影?”他都不在乎,他甚至觉得如果有人这样说,那么这部电影一定更有意义。对于姜文的电影,王朔的评价最高:“中国需要这么个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到《太阳照样升起》再到《让子弹飞》,16年只拍4部电影,姜文觉得这很正常,如果自己没有感觉,他就不拍电影,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创作者不从内心去找到一种激情,就不必去创作,用他的话讲:“导演是一个动作,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职务,你什么时候感到有必要行动就行动一次。如果你觉得,这是我的职务,我不拍不合适吧,这就违背了导演活动、艺术活动的本质。”
一旦想好要拍,他就会用上他的“轴劲儿”,姜文对电影有股子宗教般的情感,做电影的时候他永远精力旺盛,表现出一种很危险的生命力,特别狠,特别豁得出去!在写《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时,他把自己关在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桌子,一张床,联系外界的是一扇小窗户,“我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就是愿意干这事儿,困了就睡,醒了就写,写完了之后那一瞬间就觉得怎么就写完了呢?然后这时候才知道是几号。”
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姜文用了25万尺胶片,往往3分钟的戏可以被他拍到2个小时。剧中有一场戏是马小军和母亲去机场送父亲,片中用到的场景是:高大的毛泽东塑像,宽阔的机场,正在旋转的螺旋桨,即将起飞的飞机,整齐的军人队伍,依依惜别的人群,阳光下的草地,还有吹得睁不开眼睛的狂风,激昂的音乐和歌曲。为了拍出气势和激情,姜文把摄制组拉到北京郊区的良乡机场,调动了20辆坦克、10多架飞机,请了几十位群众演员,前后拍了半个月,耗去了巨大的经费,剪出了大约3个小时50分钟的素材,而最后在电影中只用了3分钟。在拍马小军跳烟囱的那场戏,因为觉得颜色不对,姜文把半个烟囱给染了,飞机也是这样,姜文觉得开场戏里飞机的颜色不对,就把飞机也染了一遍。
拍《太阳照常升起》第四个故事时,需要用到一个50年代的蒸汽机车,几经换代,这种蒸汽机车早就已经找不到了,最后,姜文发现,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一守车,和原来的样子并无太大的区别;于是强迫剧组拆下了13节守车,拼成了一列满意的火车,并将整列火车打油、漆成黑色。《让子弹飞》整部电影拍了80万尺胶卷,是一部普通电影好几倍,为了拍出针锋相对的效果,光姜文、葛优、发哥“鸿门宴”一场戏,就烧了10万尺胶卷。
据姜文的老师张仁礼回忆,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姜文为了成功地创造老工人的形象,他和演对手戏的吕丽萍化了妆,穿上衣服,在学校门口的胡同里溜达,寻找感觉。在拍摄《芙蓉镇》期间,姜文几乎翻烂了那本厚厚的小说,为了准确把握右派的内心情感,他在长沙、衡阳访问了近50个当年的“右派”。在拍末代皇帝溥仪传记《我的前半生》时,姜武曾经“控诉”过姜文:“那时候根本没办法和他在一起睡觉,只要醒着,他就要和你聊溥仪。”他研究了所有有关溥仪的纪录片,还专门找了溥杰,从他那里了解溥仪的生活细节。他认为这就是毛泽东讲的“下生活”。德尼罗演《愤怒的公牛》的时候学了两年的拳击,去拍出租车司机的时候开车跟出租车司机混。你不跟工农结合,你怎么写工农呀?他觉得这是一个挺简单的艺术规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所有给姜文当过演员的人都被他这样“腌制”和“下生活”过。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为了把这些演员变成70年代的那群孩子,姜文把所有的演员集中起来拉到良乡封闭训练。换上70年代孩子常穿的军衣军裤,要求他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做广播体操,7点吃早餐,9点开始学唱70年代革命歌曲,10点半练习“发呆”,12点午餐,下午去游泳池游泳,晒太阳。晚上8点看70年代的苏联影片,请中国杂技团的教练教孩子们学习骑自行车,请王朔对小演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此强化训练一个月,就是要把他们变成70年代的人。
拍《鬼子来了》的时候,姜文给每个演员配个语言顾问,教他们说唐山话,大概有了4个月时间,把他们扔唐山,让他们住老乡家,临走时,他对演员姜鸿波说:“你住这儿,就给我学喂猪、做饭,收拾农活,什么点儿起、什么点儿睡,完全按唐山人的意思来。”连陈强、陈述都发去体验生活,养猪去了,去农村住了两个月;他甚至把演日本鬼子的演员人发配到到武警部队做军训去了。在《太阳照样升起》一篇中,姜文又把房祖名发配到云南,每天在那儿体验生活,学开拖拉机,在山路上开,跟当地的孩子们混在一起。用他的话讲:你得深入,才能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