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学生三个角度论述如何在通过加强三者在课堂上的沟通从而使幼儿钢琴教育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 钢琴教学; 课堂沟通
师生沟通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施教的过程也是与学生甚至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既是联结教与学的中间环节,也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许多钢琴教师具备优秀的钢琴理论及演奏水平,但教学效果尤其对幼儿教学并不理想,其根源往往在于不善于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钢琴教学过程中的沟通问题理应引起钢琴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针对幼儿钢琴教学的课堂沟通问题作简单探讨。
对于4至6岁的小朋友,还在幼儿园接受朦胧教育,尚未涉足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钢琴也处于初学阶段,音乐和钢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是学生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时候,有效的课堂沟通远比传授高超的技术和深刻的乐曲理解重要。钢琴课堂沟通包括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学生的沟通。
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1、 学生是否明白教师要求什么 。老师要把观点传授给学生,具备过硬的表达能力固然重要,但从学生的角度,尤其是尚未接受系统教育的学前儿童,怎样令他们知道并理解老师的想法才是关键。作为教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学生是否已经理解老师的意思。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判断:
(1)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弹奏一次。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再弹奏可以知道学生是怎样理解教师刚才那句话的,亦可让教师在第一时间补充学生理解不充分的地方。
(2)教师分别用正确与错误的方法弹奏,让学生判断哪个才是教师的要求。这种做法更适合于难以让学生一时纠正的地方,可等学生在课堂充分理解正确弹法后再回去慢慢练习改正。
2、教师是否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对教师的要求百分之百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也难以保证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尽管有时学生已经有那方面的疑惑。由于师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强弱势的关系,孩子在教师面前通常会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主动地发现学生是否对某个地方产生了疑问,而又不敢或不知如何表达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题,让学生知道多提问题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知或愚蠢,而是积极好学和聪明而善于发现问题的表现。
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在钢琴课堂中,家长担当的角色绝非仅仅陪孩子来上课,而是引导、辅助孩子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和练琴效果。幼儿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有限,对于课堂上教授的多多少少会有遗漏或理解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具备成年人理解能力的家长就会起到很重要的弥补作用;而且当学生在回家练习过程中,家长从旁督促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虽然师生是钢琴教学的主体,但家长也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在课堂的沟通也不容忽视。教师与家长在钢琴课堂上的沟通通常体现在:
1、教师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孩子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通过家长更能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家练琴的状态,以及对学琴的态度想法,从而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制定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常表现得自尊心很强,在钢琴课堂上过于严厉反而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而如果教师能通过家长了解到学生这一性格,在课堂上稍加赞扬,鼓励多于批评,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更容易服从教导。
2、教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有些家长认为钢琴是孩子学弹的,自己没必要懂;加上每节课都有繁多的细节要学习,家长不一定有耐性钻研进去,甚至觉得自己学不来。当家长坐在旁边陪学生上课时,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如果家长能一起参与到钢琴学习中,学生的投入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家长感觉事不关己甚至在做其它事情(例如聊天、看书),那么学生会更容易走神,积极性降低。其实钢琴教学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孩子能学会的,家长一定能学会。
3、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家长在课堂上学习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帮助自己孩子学得更好。因此家长应积极把自己的疑问,包括平时练琴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毕竟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也未必有勇气给教师讲。当教师发现有些问题在课堂上一时难以完全解决时,可以交代给家长回家如何帮助学生练习、要注意的地方。条件允许下家长应多做笔记,课堂录音甚至录影,以便回家重温强化,把课堂的信息流失率降到最低,更高效地指导学生练琴。
三、家长与学生的沟通
前面提过,在课堂上孩子是很在意父母的举动和反应的。尤其面对严厉的父母,当学生弹得不能令老师满意时,会表现得很紧张,害怕被父母责备。作为家长陪伴在课堂时,应该做到积极投入、鼓励为主。当学生不够配合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时,应协助教师敦促学生完成;当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或表达不清时,家长应及时充当“代言人”。
总而言之,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虽然大家角色各异但目标是相同的——令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学好钢琴。充分利用沟通技巧,使三者在课堂上知己知彼、紧密合作,才能将钢琴课堂达到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 钢琴教学; 课堂沟通
师生沟通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施教的过程也是与学生甚至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既是联结教与学的中间环节,也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许多钢琴教师具备优秀的钢琴理论及演奏水平,但教学效果尤其对幼儿教学并不理想,其根源往往在于不善于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钢琴教学过程中的沟通问题理应引起钢琴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针对幼儿钢琴教学的课堂沟通问题作简单探讨。
对于4至6岁的小朋友,还在幼儿园接受朦胧教育,尚未涉足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钢琴也处于初学阶段,音乐和钢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是学生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时候,有效的课堂沟通远比传授高超的技术和深刻的乐曲理解重要。钢琴课堂沟通包括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家长与学生的沟通。
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1、 学生是否明白教师要求什么 。老师要把观点传授给学生,具备过硬的表达能力固然重要,但从学生的角度,尤其是尚未接受系统教育的学前儿童,怎样令他们知道并理解老师的想法才是关键。作为教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学生是否已经理解老师的意思。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判断:
(1)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弹奏一次。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再弹奏可以知道学生是怎样理解教师刚才那句话的,亦可让教师在第一时间补充学生理解不充分的地方。
(2)教师分别用正确与错误的方法弹奏,让学生判断哪个才是教师的要求。这种做法更适合于难以让学生一时纠正的地方,可等学生在课堂充分理解正确弹法后再回去慢慢练习改正。
2、教师是否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对教师的要求百分之百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也难以保证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尽管有时学生已经有那方面的疑惑。由于师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强弱势的关系,孩子在教师面前通常会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主动地发现学生是否对某个地方产生了疑问,而又不敢或不知如何表达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题,让学生知道多提问题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知或愚蠢,而是积极好学和聪明而善于发现问题的表现。
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在钢琴课堂中,家长担当的角色绝非仅仅陪孩子来上课,而是引导、辅助孩子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和练琴效果。幼儿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有限,对于课堂上教授的多多少少会有遗漏或理解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具备成年人理解能力的家长就会起到很重要的弥补作用;而且当学生在回家练习过程中,家长从旁督促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虽然师生是钢琴教学的主体,但家长也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在课堂的沟通也不容忽视。教师与家长在钢琴课堂上的沟通通常体现在:
1、教师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孩子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通过家长更能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家练琴的状态,以及对学琴的态度想法,从而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制定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常表现得自尊心很强,在钢琴课堂上过于严厉反而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而如果教师能通过家长了解到学生这一性格,在课堂上稍加赞扬,鼓励多于批评,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更容易服从教导。
2、教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有些家长认为钢琴是孩子学弹的,自己没必要懂;加上每节课都有繁多的细节要学习,家长不一定有耐性钻研进去,甚至觉得自己学不来。当家长坐在旁边陪学生上课时,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如果家长能一起参与到钢琴学习中,学生的投入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家长感觉事不关己甚至在做其它事情(例如聊天、看书),那么学生会更容易走神,积极性降低。其实钢琴教学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孩子能学会的,家长一定能学会。
3、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家长在课堂上学习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帮助自己孩子学得更好。因此家长应积极把自己的疑问,包括平时练琴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毕竟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也未必有勇气给教师讲。当教师发现有些问题在课堂上一时难以完全解决时,可以交代给家长回家如何帮助学生练习、要注意的地方。条件允许下家长应多做笔记,课堂录音甚至录影,以便回家重温强化,把课堂的信息流失率降到最低,更高效地指导学生练琴。
三、家长与学生的沟通
前面提过,在课堂上孩子是很在意父母的举动和反应的。尤其面对严厉的父母,当学生弹得不能令老师满意时,会表现得很紧张,害怕被父母责备。作为家长陪伴在课堂时,应该做到积极投入、鼓励为主。当学生不够配合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时,应协助教师敦促学生完成;当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或表达不清时,家长应及时充当“代言人”。
总而言之,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虽然大家角色各异但目标是相同的——令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学好钢琴。充分利用沟通技巧,使三者在课堂上知己知彼、紧密合作,才能将钢琴课堂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