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梦想剧场”。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建和谐课堂的角度来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 培养学习兴趣,创设和谐课堂
生动、有趣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和谐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启动学生积极思维。比如“一百万有多大”“能摸到红球吗”等课时的教学中,我们精心设置学习情境,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
2. 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在学习七年级(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时,利用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设置相关运算。如:3.8×106÷2×103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3. 数形结合,以形引题,使抽象的数学问题溶解消化在图形中。
比如,在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我们借助学生身边的图形和自做的教具。如,等边三角形、圆、小的风轮等等,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 利用多媒体教学,巩固和谐课堂
遵循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顺应了数学教学时代化的潮流。
1.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变革:
利用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界面,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作用,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在网络系统中可以利用系统的广播功能完成集体授课,又可利用“点对点”的操作实现个别指导与平等的交流讨论。这样,由传统的教师唱“主角”变成了以讨论操作、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协作解惑的方式,这无疑是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课堂。
2. 实现学习过程的生动高效
依靠多媒体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光、影、动漫等先进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高效。利用计算机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如设计学生喜爱的数学情景动画、知识游戏、竞赛活动等,将文学、图形和声音等和数学知识有机地编排在一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持续的渴求状态中学习到他们需要的数学知识,这样对巩固和谐课堂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正确对待解题错误,深化和谐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 对待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利用学生典型错误并进行正确诱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解八年级下学期分解因式一节时,引导学生得出a2-b2=(a b)(a-b)后,让学生分解a4-b4。很快学生就做完了。我一边巡视一边督促检查。但在最后宣布只有1人做对时,学生感到非常吃惊。做对同学的答案是(a2 b2)(a b)(a-b),我让学生观察把a4-b4分解为(a2 b2)(a2-b2)错在哪里呢?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发现原来(a2-b2)还可以继续分解。于是,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减少学生解题错误
2.1 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
上课之前,教师如果能预见到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产生的错误,在上课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例如,讲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分解因式第3节运用公式法之前,要预见到本节要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者有可能混淆,因而要在复习提问时准备一些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练习,帮助学生弄清两者的不同,避免产生混乱与错误。因此,预见错误并有效防范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
2.2 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堂讲授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
2.3 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
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总结出典型错误,加以评述。通过讲评,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也使学生再经历一次调适与修正的过程,增强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总之正确对待错误、认真分析错误、有效控制错误,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深化和谐课堂。
四、 关注后进生转化,完善和谐课堂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首先要关注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尽可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 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直观性使后进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2. 加强教学语言艺术性,让教学生动、有趣
后进生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不集中精力,他们对老师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解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后进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完善和谐课堂。
可见,采取多种方式,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创建和谐课堂,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苍山县南桥二中)
一、 培养学习兴趣,创设和谐课堂
生动、有趣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和谐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启动学生积极思维。比如“一百万有多大”“能摸到红球吗”等课时的教学中,我们精心设置学习情境,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
2. 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在学习七年级(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时,利用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设置相关运算。如:3.8×106÷2×103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3. 数形结合,以形引题,使抽象的数学问题溶解消化在图形中。
比如,在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我们借助学生身边的图形和自做的教具。如,等边三角形、圆、小的风轮等等,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 利用多媒体教学,巩固和谐课堂
遵循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顺应了数学教学时代化的潮流。
1.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变革:
利用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界面,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作用,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在网络系统中可以利用系统的广播功能完成集体授课,又可利用“点对点”的操作实现个别指导与平等的交流讨论。这样,由传统的教师唱“主角”变成了以讨论操作、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协作解惑的方式,这无疑是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课堂。
2. 实现学习过程的生动高效
依靠多媒体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光、影、动漫等先进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高效。利用计算机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如设计学生喜爱的数学情景动画、知识游戏、竞赛活动等,将文学、图形和声音等和数学知识有机地编排在一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持续的渴求状态中学习到他们需要的数学知识,这样对巩固和谐课堂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正确对待解题错误,深化和谐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 对待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利用学生典型错误并进行正确诱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解八年级下学期分解因式一节时,引导学生得出a2-b2=(a b)(a-b)后,让学生分解a4-b4。很快学生就做完了。我一边巡视一边督促检查。但在最后宣布只有1人做对时,学生感到非常吃惊。做对同学的答案是(a2 b2)(a b)(a-b),我让学生观察把a4-b4分解为(a2 b2)(a2-b2)错在哪里呢?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发现原来(a2-b2)还可以继续分解。于是,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减少学生解题错误
2.1 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
上课之前,教师如果能预见到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产生的错误,在上课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例如,讲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分解因式第3节运用公式法之前,要预见到本节要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者有可能混淆,因而要在复习提问时准备一些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练习,帮助学生弄清两者的不同,避免产生混乱与错误。因此,预见错误并有效防范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
2.2 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堂讲授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
2.3 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
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总结出典型错误,加以评述。通过讲评,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也使学生再经历一次调适与修正的过程,增强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总之正确对待错误、认真分析错误、有效控制错误,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深化和谐课堂。
四、 关注后进生转化,完善和谐课堂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首先要关注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尽可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 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直观性使后进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2. 加强教学语言艺术性,让教学生动、有趣
后进生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不集中精力,他们对老师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解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后进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完善和谐课堂。
可见,采取多种方式,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创建和谐课堂,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苍山县南桥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