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爵位”原是饮酒的等级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或者高官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高低。这个称谓最早与饮酒有关。
爵是青铜所制的古代酒器,最早出现于夏朝晚期,盛行于商周时期。爵的基本形制为深腹、圆底、三尖足,前有流(倾酒的酒槽),后有尖锐状的尾,侧面有把手,口沿上有的分立两柱。流和尾的造型是为使爵平衡和美观。爵的整体造型舒展空灵,取的是雀的形状,在古代,“爵”读作“雀”。前面的流好像雀的长喙,后面的尾好像雀的尾巴,腹下三足好像雀的长脚。爵只能供有身份的贵族或者高官使用,平民百姓没有资格使用。在国君的酒宴上,根据身份和职位的高低,爵的形制和组合也不一样,等级森严。等级越低,爵放置的位置离国君也就越远;等级越高,爵放置的位置离国君越近。这个放置爵的位置就叫“爵位”。由此“爵位”渐渐成为封号的称谓。
“犹豫”其实是动物
在很久以前,经常有两种怪动物出现在人们面前。一种叫作“犹”,住在山林里,它的样子很像狮子,只是腿很短,它的听觉非常灵敏,据说能听到非常微弱的声音。因它生性多疑,一听到什么声音,就怕有人来伤害它,立刻爬到树上,要等半天看不见有人来,才敢从树上慢慢下来。下来以后,还是很不放心,东张西望,忽然一溜,又上树去了。这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反复折腾好几次才罢休。另一种叫作“豫”,它的形体和猴子差不多,只是身体特别轻,跑动时能跳得很高,很灵活,它的视觉也非常灵敏,能看见很远处的极小的动物。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就怕受伤害,就躲起来,半天才敢动。
“犹”和“豫”这两种怪动物,经常在一起戏耍,两种动物正好又都生性多疑。古人根据它们的习性特征,将它们的名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叫作“犹豫”,用以形容人遇事疑惑,顾虑,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人面桃花”与颜值无关
有人用“人面桃花”形容美女,估计作者以为这个词是形容女子的容貌像桃花一样美丽,故而用之。事实上,这样的用法是对“人面桃花”这一成语的误解。
“人面桃花”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情感》:
唐代书生崔护,在清明节,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郊游玩,见到一个庄园,园内花木丛生,幽雅宜人。崔护上前,叩门求饮,一年轻女子开门设座,并递给崔护一杯水。年轻女子站在一株桃树旁,含情脉脉地看着崔护。到了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忽然想起这位女子,于是直奔城南,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大门却已上了锁;桃花依旧,去年的美人儿却不见踪影。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景同而人不见。同一景色,两次境遇,因人面不同,心境也截然不同。于不经意中偶然遇到美好事物,又在不知不觉中远去,再回首时,它已随风而逝,空留回忆和遗憾。崔护失望之余,感慨万千,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即《题都城南庄》,又题作《游城南》。
后来男女相见随即分离,男子追怀往事,称为“人面桃花之感”;也常借以表达爱情失意的情怀;或泛指爱慕而不能相见的女子,以及由此产生的怅惘心情。如柳永《满朝欢》词:“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梅鼎祚《玉合记·言祖》:“蝉联岁华,怕游丝到处将春挂,闷孤眠帐额芙蓉,可重逢人面桃花。”也作“桃花人面”。
古人是怎样称呼春天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稱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九十天,按十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年龄,它是指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也是春天的代称了。《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明·刘基《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还有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都是春天的意思。
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是后人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原来”原来是“元来”
如果现在将“原来”一词写成“元来”,一定会被人笑话这个简单的词都不会写。其实,“原来”本来就是“元来”,是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扼杀了明之前一直沿用的“元来”一词,并使其摇身变成现在的“原来”了。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有诗为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爱国名诗《示儿》中的前两句,首句中的“元”字乃起初、开始、本来之意,用得非常贴切准确,若改为“原”字,其意义就不太明显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登上皇位后,疑心很重,不仅屠杀了不少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还十分避讳,不能让人冲撞其名,且早年当过和尚、参加过黄巾军的他,还忌讳人家说“光”“秃”“僧”和“贼”“寇”等字眼,甚至与这些读音相近的字也不能随便说,不少人就因此获罪甚至殒命。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作《长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作《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作《正旦贺表》中有“建中作则”,澧州学正孟清作《贺冬表》中有“圣德作则”,皆因“则”与“贼”同,被视为骂朱元璋起兵当过贼,相继问斩。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生”与“僧”同,被视为骂朱元璋当过和尚,斩。一次,朱元璋私游一寺,见壁上有诗云:“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也何妨?”朱元璋大怒,将全寺僧人全部斩首。
对“元来”这个词,他更是一听就起鸡皮疙瘩。因为在他看来,“元来”不仅冲撞了其大名,还有“元朝回来”即“元朝要复辟”之意。这还了得?他要消灭这个词,可这是个常用词又不能不用。其手下一大臣善解其意,建议保留其大名中的“元”字,将其他的“元”字改为“原”字,得到朱皇帝的应允。这无异于当年一代女皇武则天为防止别人冲撞她,自己造了一个“曌”字,朱大皇帝也人为造了一个词——“原来”,来取代原来的“元来”。从此,“元来”从辞典中销声匿迹,“元始社会”也变成“原始社会”了。
“俸”“禄”其实是两回事
平时,大家习惯于将“俸”和“禄”连用,但在古代,“俸”和“禄”差别相当大。
在《论语别裁》里,南怀瑾曾探讨过“俸”和“禄”的不同,他说:“‘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如果再细分,“俸”指钱币,又称俸银或俸钱;“禄”指谷物,又称禄米,所以,史料常以俸银和禄米来计算官吏的俸禄。
具体到每个朝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形式又各有不同。据考,战国至秦朝,官吏的俸禄以禄为主,粟米充当了各级官员的“工资”。至两汉,官员俸禄开始正规化,官吏职位的高低和俸禄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每斛约合130斤),按月发给粟米。共有16等,万石官月俸350斛,百石官只有16斛。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官,每月90至70斛。这一时期,官员的俸禄由俸钱和禄米构成,二者各占一半的比例。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俸禄的形式也一改从前钱谷各半的形式,为帛、粟、钱各占三分之一。所谓的“帛”就是丝织品的总称。隋代官俸又恢复了两汉时期以粟米计算俸禄的方式。唐朝的俸禄形式则变得灵活,俸禄里除了传统的俸银、禄米外,还加上了田。除正常的俸禄外,官员还可领取薪炭、绸缎、纸笔及雇用人员的俸料银。
从唐朝中期开始直至明清,官员的俸禄构成以货币形式为主。唐开元年间,开始尝试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放,月俸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工资制了。此后,“俸”钱渐渐占了主导地位,“禄”米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直至今日。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或者高官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高低。这个称谓最早与饮酒有关。
爵是青铜所制的古代酒器,最早出现于夏朝晚期,盛行于商周时期。爵的基本形制为深腹、圆底、三尖足,前有流(倾酒的酒槽),后有尖锐状的尾,侧面有把手,口沿上有的分立两柱。流和尾的造型是为使爵平衡和美观。爵的整体造型舒展空灵,取的是雀的形状,在古代,“爵”读作“雀”。前面的流好像雀的长喙,后面的尾好像雀的尾巴,腹下三足好像雀的长脚。爵只能供有身份的贵族或者高官使用,平民百姓没有资格使用。在国君的酒宴上,根据身份和职位的高低,爵的形制和组合也不一样,等级森严。等级越低,爵放置的位置离国君也就越远;等级越高,爵放置的位置离国君越近。这个放置爵的位置就叫“爵位”。由此“爵位”渐渐成为封号的称谓。
“犹豫”其实是动物
在很久以前,经常有两种怪动物出现在人们面前。一种叫作“犹”,住在山林里,它的样子很像狮子,只是腿很短,它的听觉非常灵敏,据说能听到非常微弱的声音。因它生性多疑,一听到什么声音,就怕有人来伤害它,立刻爬到树上,要等半天看不见有人来,才敢从树上慢慢下来。下来以后,还是很不放心,东张西望,忽然一溜,又上树去了。这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反复折腾好几次才罢休。另一种叫作“豫”,它的形体和猴子差不多,只是身体特别轻,跑动时能跳得很高,很灵活,它的视觉也非常灵敏,能看见很远处的极小的动物。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就怕受伤害,就躲起来,半天才敢动。
“犹”和“豫”这两种怪动物,经常在一起戏耍,两种动物正好又都生性多疑。古人根据它们的习性特征,将它们的名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叫作“犹豫”,用以形容人遇事疑惑,顾虑,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人面桃花”与颜值无关
有人用“人面桃花”形容美女,估计作者以为这个词是形容女子的容貌像桃花一样美丽,故而用之。事实上,这样的用法是对“人面桃花”这一成语的误解。
“人面桃花”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情感》:
唐代书生崔护,在清明节,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郊游玩,见到一个庄园,园内花木丛生,幽雅宜人。崔护上前,叩门求饮,一年轻女子开门设座,并递给崔护一杯水。年轻女子站在一株桃树旁,含情脉脉地看着崔护。到了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忽然想起这位女子,于是直奔城南,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大门却已上了锁;桃花依旧,去年的美人儿却不见踪影。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景同而人不见。同一景色,两次境遇,因人面不同,心境也截然不同。于不经意中偶然遇到美好事物,又在不知不觉中远去,再回首时,它已随风而逝,空留回忆和遗憾。崔护失望之余,感慨万千,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即《题都城南庄》,又题作《游城南》。
后来男女相见随即分离,男子追怀往事,称为“人面桃花之感”;也常借以表达爱情失意的情怀;或泛指爱慕而不能相见的女子,以及由此产生的怅惘心情。如柳永《满朝欢》词:“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梅鼎祚《玉合记·言祖》:“蝉联岁华,怕游丝到处将春挂,闷孤眠帐额芙蓉,可重逢人面桃花。”也作“桃花人面”。
古人是怎样称呼春天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稱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九十天,按十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年龄,它是指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也是春天的代称了。《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明·刘基《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还有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都是春天的意思。
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是后人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原来”原来是“元来”
如果现在将“原来”一词写成“元来”,一定会被人笑话这个简单的词都不会写。其实,“原来”本来就是“元来”,是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扼杀了明之前一直沿用的“元来”一词,并使其摇身变成现在的“原来”了。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有诗为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爱国名诗《示儿》中的前两句,首句中的“元”字乃起初、开始、本来之意,用得非常贴切准确,若改为“原”字,其意义就不太明显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登上皇位后,疑心很重,不仅屠杀了不少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还十分避讳,不能让人冲撞其名,且早年当过和尚、参加过黄巾军的他,还忌讳人家说“光”“秃”“僧”和“贼”“寇”等字眼,甚至与这些读音相近的字也不能随便说,不少人就因此获罪甚至殒命。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作《长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作《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作《正旦贺表》中有“建中作则”,澧州学正孟清作《贺冬表》中有“圣德作则”,皆因“则”与“贼”同,被视为骂朱元璋起兵当过贼,相继问斩。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生”与“僧”同,被视为骂朱元璋当过和尚,斩。一次,朱元璋私游一寺,见壁上有诗云:“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也何妨?”朱元璋大怒,将全寺僧人全部斩首。
对“元来”这个词,他更是一听就起鸡皮疙瘩。因为在他看来,“元来”不仅冲撞了其大名,还有“元朝回来”即“元朝要复辟”之意。这还了得?他要消灭这个词,可这是个常用词又不能不用。其手下一大臣善解其意,建议保留其大名中的“元”字,将其他的“元”字改为“原”字,得到朱皇帝的应允。这无异于当年一代女皇武则天为防止别人冲撞她,自己造了一个“曌”字,朱大皇帝也人为造了一个词——“原来”,来取代原来的“元来”。从此,“元来”从辞典中销声匿迹,“元始社会”也变成“原始社会”了。
“俸”“禄”其实是两回事
平时,大家习惯于将“俸”和“禄”连用,但在古代,“俸”和“禄”差别相当大。
在《论语别裁》里,南怀瑾曾探讨过“俸”和“禄”的不同,他说:“‘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如果再细分,“俸”指钱币,又称俸银或俸钱;“禄”指谷物,又称禄米,所以,史料常以俸银和禄米来计算官吏的俸禄。
具体到每个朝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形式又各有不同。据考,战国至秦朝,官吏的俸禄以禄为主,粟米充当了各级官员的“工资”。至两汉,官员俸禄开始正规化,官吏职位的高低和俸禄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每斛约合130斤),按月发给粟米。共有16等,万石官月俸350斛,百石官只有16斛。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官,每月90至70斛。这一时期,官员的俸禄由俸钱和禄米构成,二者各占一半的比例。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俸禄的形式也一改从前钱谷各半的形式,为帛、粟、钱各占三分之一。所谓的“帛”就是丝织品的总称。隋代官俸又恢复了两汉时期以粟米计算俸禄的方式。唐朝的俸禄形式则变得灵活,俸禄里除了传统的俸银、禄米外,还加上了田。除正常的俸禄外,官员还可领取薪炭、绸缎、纸笔及雇用人员的俸料银。
从唐朝中期开始直至明清,官员的俸禄构成以货币形式为主。唐开元年间,开始尝试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放,月俸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工资制了。此后,“俸”钱渐渐占了主导地位,“禄”米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