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所传承和代表的文化内涵各具特色,孕育出了七彩纷繁的灿烂民族艺术。在结束了千年的封闭时代迎来开放交流的现代文化时,本土民族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有些民族文化艺术已经在这些碰撞中消失。在习近平时代思想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及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得到了充分重视。本文通过研究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来展开对其传承发展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族舞蹈;传承
引言
开放交流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让外界人们了解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但同时外部的文化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导致现在很多族内年轻人不理解本族舞蹈中的某些意象是什么,对本族文化产生排斥,民族文化渐渐开始出现无人为继的断流现象,为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1.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1.1 民族舞蹈的起源
云南少数民族在此定居之前历经了长远的迁徙,民族舞蹈是由祖辈流传下来的,中间杂糅了本民族生存历史过程中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各民族之间的舞蹈特点鲜明但也有共通之处。以壮族手巾舞、舂堂舞为例,都是充分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劳作、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慢慢形成的,并且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舞蹈来与之对应。
1.2 民族舞蹈蕴含的意义象征
虽然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各具特色,但是大都蕴含着两种意象。一个是生活经验上的美学象征意义,一个是精神超越的宗教祭祀意义[1]。比如文山州苗族的滚麻舞,为一些日常动作舞蹈化,将劳作中的洗麻、踩麻、纺麻化为舞蹈中手与脚优美的动作语言,舞蹈本身的灵动身姿充满活力和热情,会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让观赏者仿佛置身在苗族人民农忙劳作的场景当中。再比如瑶族的度戒,在本族中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瑶族男孩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就需要举行一次受戒的仪式。度戒舞通过舞蹈的形式,向观众讲述该民族古老、庄重的祭祀活动,此时就可以很好地将承载有此类意义非凡的民族文化的舞蹈传递给大众。
1.3 民族舞蹈的传承性
因为当地民族历史上与外界沟通较少,因此一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得以保存,通过这些民族舞蹈可以直观的看到古时候的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和描述,通过与现代文化对比来研究历史文化脉络。在此基础上上的民族舞蹈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2.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危机
民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着的、不断生成的文化现象,是人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现有生活状态的融合性理解,不同文化的融入势必要改变民族舞蹈的内涵。人是民族舞蹈传承最重要的载体。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现代生活理念也与传统生活产生了较大分歧。迫切需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物质生活上,对于传统舞蹈艺术缺少思考和继承,导致了少数民族舞蹈日益衰微。这是民族文化中沉浸了大半生的老一辈人不想看到的,他们对于本民族舞蹈的满怀热忱与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这不光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现状,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
3.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策略
3.1让民族传统舞蹈走进课堂
民族舞蹈进课堂,经过很多学者反复分析论证研究过,为走进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持。首先课堂民族舞蹈教学中一本好的教材必不可少,《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系列教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舞蹈进行充分了解。当然少数民族舞蹈形式复杂种类繁多,还需要大量修改完善,才能保证为学生们呈现一个完整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面貌[2]。其次,除了一些基本的描述,学生还应尽可能地实际体会民族舞蹈的魅力,如安排一些舞蹈民间艺人进校园为学生表演。或者让学生们走进民族舞者的生活中去,原汁原味地感受民族舞蹈蕴含的浓郁文化气息。此外,也要明确课程内容以及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以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课程为重点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其他的课程可以适当减少。最后,应该保证在重视对于舞蹈的学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其舞蹈蕴含文化理解,做到全面深入地传承民族舞蹈。
3.2 民族舞蹈内涵在文化研究上的发掘
民族舞蹈是一种最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和表现能力上有着其他符号所无法传达的优势,在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视也将进一步挖掘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如苗族的芦笙舞,其在表情、音乐、动作、服装等多方面的协调一致性,是对其传统舞蹈风格的一种继承,而在各個地区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传达的,则是一种真正驱动着本民族在历史中前进的精神内涵,这些是生活中体验到却无法言说的。民族舞蹈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隐含着的东西充分发挥出来,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给民族舞蹈的发展指明方向。
3.3 推动少数民族舞蹈的变革和发展
传统民族舞蹈本身具有极强的吸收融合性质,但是在当前社会却出现了很多本土文化消亡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给予的消化时间不够充足,还没来得及思考出传统舞蹈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方法,就被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垮了,导致我们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资源[3]。当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发扬文化之间的融合特性,将民族文化以扬弃的方式获得最大程度的保留,通过民族舞者与当地文化保护单位、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机构的合作,让民族舞蹈迸发出新的活力,将其中的优良文化传统有机地融入到现代文化中来,尤其是要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它重新成为人们生活中承载本民族特有情感的载体,这样才能没有破坏性地将传统民族舞蹈、民族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出他们的光亮。
结语
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当前的中国一样在风雨坎坷中一路成长。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扬中,每个传承者都要明确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用心钻研,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素养,积极创新赋予民族舞蹈新的文化内涵,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传承做出最大努力,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明权.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分析[J]. 智库时代, 2019, (039):P.223-224.
[2]胡荣梅.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当代审美观念中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传统舞蹈为例[J]. 民族音乐, 2020(5).
[3]郭大伟. 非遗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005):P.58-59.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族舞蹈;传承
引言
开放交流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让外界人们了解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但同时外部的文化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导致现在很多族内年轻人不理解本族舞蹈中的某些意象是什么,对本族文化产生排斥,民族文化渐渐开始出现无人为继的断流现象,为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1.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1.1 民族舞蹈的起源
云南少数民族在此定居之前历经了长远的迁徙,民族舞蹈是由祖辈流传下来的,中间杂糅了本民族生存历史过程中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各民族之间的舞蹈特点鲜明但也有共通之处。以壮族手巾舞、舂堂舞为例,都是充分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劳作、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慢慢形成的,并且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舞蹈来与之对应。
1.2 民族舞蹈蕴含的意义象征
虽然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各具特色,但是大都蕴含着两种意象。一个是生活经验上的美学象征意义,一个是精神超越的宗教祭祀意义[1]。比如文山州苗族的滚麻舞,为一些日常动作舞蹈化,将劳作中的洗麻、踩麻、纺麻化为舞蹈中手与脚优美的动作语言,舞蹈本身的灵动身姿充满活力和热情,会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让观赏者仿佛置身在苗族人民农忙劳作的场景当中。再比如瑶族的度戒,在本族中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瑶族男孩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就需要举行一次受戒的仪式。度戒舞通过舞蹈的形式,向观众讲述该民族古老、庄重的祭祀活动,此时就可以很好地将承载有此类意义非凡的民族文化的舞蹈传递给大众。
1.3 民族舞蹈的传承性
因为当地民族历史上与外界沟通较少,因此一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得以保存,通过这些民族舞蹈可以直观的看到古时候的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和描述,通过与现代文化对比来研究历史文化脉络。在此基础上上的民族舞蹈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2.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危机
民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着的、不断生成的文化现象,是人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现有生活状态的融合性理解,不同文化的融入势必要改变民族舞蹈的内涵。人是民族舞蹈传承最重要的载体。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现代生活理念也与传统生活产生了较大分歧。迫切需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物质生活上,对于传统舞蹈艺术缺少思考和继承,导致了少数民族舞蹈日益衰微。这是民族文化中沉浸了大半生的老一辈人不想看到的,他们对于本民族舞蹈的满怀热忱与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这不光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现状,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
3.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策略
3.1让民族传统舞蹈走进课堂
民族舞蹈进课堂,经过很多学者反复分析论证研究过,为走进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持。首先课堂民族舞蹈教学中一本好的教材必不可少,《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系列教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舞蹈进行充分了解。当然少数民族舞蹈形式复杂种类繁多,还需要大量修改完善,才能保证为学生们呈现一个完整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面貌[2]。其次,除了一些基本的描述,学生还应尽可能地实际体会民族舞蹈的魅力,如安排一些舞蹈民间艺人进校园为学生表演。或者让学生们走进民族舞者的生活中去,原汁原味地感受民族舞蹈蕴含的浓郁文化气息。此外,也要明确课程内容以及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以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课程为重点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其他的课程可以适当减少。最后,应该保证在重视对于舞蹈的学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其舞蹈蕴含文化理解,做到全面深入地传承民族舞蹈。
3.2 民族舞蹈内涵在文化研究上的发掘
民族舞蹈是一种最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和表现能力上有着其他符号所无法传达的优势,在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视也将进一步挖掘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如苗族的芦笙舞,其在表情、音乐、动作、服装等多方面的协调一致性,是对其传统舞蹈风格的一种继承,而在各個地区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传达的,则是一种真正驱动着本民族在历史中前进的精神内涵,这些是生活中体验到却无法言说的。民族舞蹈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隐含着的东西充分发挥出来,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给民族舞蹈的发展指明方向。
3.3 推动少数民族舞蹈的变革和发展
传统民族舞蹈本身具有极强的吸收融合性质,但是在当前社会却出现了很多本土文化消亡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给予的消化时间不够充足,还没来得及思考出传统舞蹈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方法,就被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垮了,导致我们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资源[3]。当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发扬文化之间的融合特性,将民族文化以扬弃的方式获得最大程度的保留,通过民族舞者与当地文化保护单位、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机构的合作,让民族舞蹈迸发出新的活力,将其中的优良文化传统有机地融入到现代文化中来,尤其是要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它重新成为人们生活中承载本民族特有情感的载体,这样才能没有破坏性地将传统民族舞蹈、民族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出他们的光亮。
结语
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当前的中国一样在风雨坎坷中一路成长。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扬中,每个传承者都要明确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用心钻研,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素养,积极创新赋予民族舞蹈新的文化内涵,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传承做出最大努力,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明权.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分析[J]. 智库时代, 2019, (039):P.223-224.
[2]胡荣梅.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当代审美观念中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传统舞蹈为例[J]. 民族音乐, 2020(5).
[3]郭大伟. 非遗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005):P.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