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网络系统自身的不完善,计算机极易遭到互联网上病毒与黑客及恶意程序的攻击,使得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面临很大的威胁。
关键词: 信息;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110184-01
20世纪末,我国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更方便更快捷的为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逐渐从以前的单机系统转变为现代的开放系统,形成资源共享,终端分散的这样一个大环境。这无疑使得计算机信息安全传输遭到网络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等的潜在威胁。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各方专业人士展开对计算机网络防护措施的研究,杀毒软件应声而起,其中“奇虎360”这个后起之秀,在短短的几年内以飞速的发展迅速占领广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家喻户晓、备受亲睐的杀毒软件企业。下面我们主要针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分析探究其防护技术。
1 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
为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计算机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而网络的安全实质就是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系统中的数据受到某一软件或程序的保护,不因网络潜在威胁的攻击而受到破坏,导致数据被窃取、丢失或是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1.1 几种常见的保护信息安全的方式
1)加密。密码学对机制的安全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信息的安全,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恶意软件展开攻击。而加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减弱敏感数据的感性,达到确保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效果。另外加密可以是对称性的,即通信的双方使用一样的密钥;也可以是非对称性的,即一方公开密钥,而另一方隐藏密钥。
2)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依赖非对称密钥算法来提供某些安全服务的信息保护手段。签过名的数据单元除用户外,其他人不能伪造。
3)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通过控指表、口令和权力标志等手段授权指定用户访问资源的对资源实施限制访问的策略。
以上三种方式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比较普遍,但由于网络黑客的存在,可以轻松入侵用户的电脑破解密码,盗取机密文件或是篡改用户帐号。1994年,美国的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孩通过互联网闯入我国中科院网络中心,向我方管理员发出警告;1998年,我国众多网络黑客因为印尼事件集体入侵印尼官方网站,造成印尼多个网站瘫痪,与此同时,我国的部分网站也不同程度上遭到了印尼黑客的报复,如西安的某个银行系统被黑客入侵瞬间盗走80.6万人民币。由此看来,计算机的这些安全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一定领域内逐渐发挥不了作用。
1.2 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1)没有采用身份识别或访问控制等措施,致使用户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2)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一旦连入互联网,计算机很容易就会被感染上病毒。3)网络上的病毒侵入计算机,导致计算机运行迟钝,死机,更甚者系统瘫痪,无法运行。4)网络黑客利用电脑本身存在的漏洞完成密码探测,进而盗取机密文件或是攻击系统。
2 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手段
2.1 安装杀毒软件。众所周知,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类似细菌可以大量复制及传播的破坏性程序,它们像寄主一样潜藏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一旦被激活侵入计算机系统,轻则造成计算机运行缓慢,部分文件丢失;重则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无法运行。市场上正版的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小红伞、360、瑞星等都还不错,功能强大,广受欢迎。笔者在这里推荐使用病毒库更新较快的杀毒软件,这样用户的计算机能够及时应对网络上出现的新型病毒,减小被感染的几率。
2.2 安装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种最常用的,设置在局域网或广域网,建立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基础之上的认可程度相对较高、应用范围相对较广的安全技术。防火墙是通过对数据流的刷选,从而实现对内部网络安全的控制。它还具有非常强的抗攻击能力,当之无愧的成为计算机用户必不可少的一个安全程序。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全面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同杀毒软件相互合作,联手保护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更好的正常工作。
2.3 谨慎使用互联网。很多病毒都是以浏览网页、下载软件、邮箱或是QQ、MSN等聊天软件为媒介进行攻击的。至今为止,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导航站、下载站,木马、钓鱼等欺骗性网站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上下载资源的时候应该尽量找正式的官方网站,避免勿下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威胁;另外,当我们收到陌生的程序文件时,一定不要好奇打开,而应该理智的选择永久删除。
2.4 定期使用安全扫描。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扫描,及时查补系统漏洞,排除潜在的病毒或是木马隐患,防止恶意程序的入侵。一般软件,用户在下载时都会附带有插件,某些插件则是带有病毒的恶意软件,会自动篡改浏览器的主页,一旦被检查出,就要及时删除插件并恢复系统。
2.5 建立网络监视系统。在互联网的网页、邮箱、QQ等的服务器上连接网盾监视系统,拦截欺诈、木马网站,保护搜索引擎,自动标志百度等搜索结果中的危险和欺诈网站,监测通过IE、迅雷等下载工具下载的文件及QQ、飞信等常用聊天工具传输文件的安全性,并且设置针对网页上自动弹出、浮动及flash广告的自动过滤,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入网计算机的危险,还减少了用户上当受骗的机会。
3 总结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扩大,共享的信息鱼龙混杂,入网的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潜在安全隐患的威胁,为此本文粗略探讨了其防护措施,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会朝着对人们、对社会越来越有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张辉,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希望电子出版社,2006.
[2]刘荫铭、李金悔、刘国丽,计算机安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余静芬(1976-),女,江苏武进人,本科,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关键词: 信息;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110184-01
20世纪末,我国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更方便更快捷的为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逐渐从以前的单机系统转变为现代的开放系统,形成资源共享,终端分散的这样一个大环境。这无疑使得计算机信息安全传输遭到网络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等的潜在威胁。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各方专业人士展开对计算机网络防护措施的研究,杀毒软件应声而起,其中“奇虎360”这个后起之秀,在短短的几年内以飞速的发展迅速占领广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家喻户晓、备受亲睐的杀毒软件企业。下面我们主要针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分析探究其防护技术。
1 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
为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传输,计算机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而网络的安全实质就是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系统中的数据受到某一软件或程序的保护,不因网络潜在威胁的攻击而受到破坏,导致数据被窃取、丢失或是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1.1 几种常见的保护信息安全的方式
1)加密。密码学对机制的安全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信息的安全,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恶意软件展开攻击。而加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减弱敏感数据的感性,达到确保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效果。另外加密可以是对称性的,即通信的双方使用一样的密钥;也可以是非对称性的,即一方公开密钥,而另一方隐藏密钥。
2)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依赖非对称密钥算法来提供某些安全服务的信息保护手段。签过名的数据单元除用户外,其他人不能伪造。
3)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通过控指表、口令和权力标志等手段授权指定用户访问资源的对资源实施限制访问的策略。
以上三种方式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比较普遍,但由于网络黑客的存在,可以轻松入侵用户的电脑破解密码,盗取机密文件或是篡改用户帐号。1994年,美国的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孩通过互联网闯入我国中科院网络中心,向我方管理员发出警告;1998年,我国众多网络黑客因为印尼事件集体入侵印尼官方网站,造成印尼多个网站瘫痪,与此同时,我国的部分网站也不同程度上遭到了印尼黑客的报复,如西安的某个银行系统被黑客入侵瞬间盗走80.6万人民币。由此看来,计算机的这些安全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一定领域内逐渐发挥不了作用。
1.2 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1)没有采用身份识别或访问控制等措施,致使用户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2)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一旦连入互联网,计算机很容易就会被感染上病毒。3)网络上的病毒侵入计算机,导致计算机运行迟钝,死机,更甚者系统瘫痪,无法运行。4)网络黑客利用电脑本身存在的漏洞完成密码探测,进而盗取机密文件或是攻击系统。
2 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手段
2.1 安装杀毒软件。众所周知,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类似细菌可以大量复制及传播的破坏性程序,它们像寄主一样潜藏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一旦被激活侵入计算机系统,轻则造成计算机运行缓慢,部分文件丢失;重则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无法运行。市场上正版的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小红伞、360、瑞星等都还不错,功能强大,广受欢迎。笔者在这里推荐使用病毒库更新较快的杀毒软件,这样用户的计算机能够及时应对网络上出现的新型病毒,减小被感染的几率。
2.2 安装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种最常用的,设置在局域网或广域网,建立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基础之上的认可程度相对较高、应用范围相对较广的安全技术。防火墙是通过对数据流的刷选,从而实现对内部网络安全的控制。它还具有非常强的抗攻击能力,当之无愧的成为计算机用户必不可少的一个安全程序。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全面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同杀毒软件相互合作,联手保护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更好的正常工作。
2.3 谨慎使用互联网。很多病毒都是以浏览网页、下载软件、邮箱或是QQ、MSN等聊天软件为媒介进行攻击的。至今为止,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导航站、下载站,木马、钓鱼等欺骗性网站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上下载资源的时候应该尽量找正式的官方网站,避免勿下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威胁;另外,当我们收到陌生的程序文件时,一定不要好奇打开,而应该理智的选择永久删除。
2.4 定期使用安全扫描。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扫描,及时查补系统漏洞,排除潜在的病毒或是木马隐患,防止恶意程序的入侵。一般软件,用户在下载时都会附带有插件,某些插件则是带有病毒的恶意软件,会自动篡改浏览器的主页,一旦被检查出,就要及时删除插件并恢复系统。
2.5 建立网络监视系统。在互联网的网页、邮箱、QQ等的服务器上连接网盾监视系统,拦截欺诈、木马网站,保护搜索引擎,自动标志百度等搜索结果中的危险和欺诈网站,监测通过IE、迅雷等下载工具下载的文件及QQ、飞信等常用聊天工具传输文件的安全性,并且设置针对网页上自动弹出、浮动及flash广告的自动过滤,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入网计算机的危险,还减少了用户上当受骗的机会。
3 总结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扩大,共享的信息鱼龙混杂,入网的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潜在安全隐患的威胁,为此本文粗略探讨了其防护措施,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会朝着对人们、对社会越来越有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张辉,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希望电子出版社,2006.
[2]刘荫铭、李金悔、刘国丽,计算机安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余静芬(1976-),女,江苏武进人,本科,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