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听本地教师的课或去外地参加教研活动,也会担任一些公开课的评委。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都把朗读作为制胜的法宝,变着花样让学生反复地读。诚然,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今天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文本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色。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的体验。但文本朗读也有讲究,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型,朗读的内容选择、朗读的时机和朗读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一、因文而异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意思”有客观的内容,也有主观的思想情感。因此,读懂意思应包括读懂“内容和情感两部分”,他们是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特别是情感的体会,更与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文体)分不开。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规律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不辨文体,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影响了对文意的涵泳体悟。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思想,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技巧。此外,教师还应在文体思路方面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文章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线索,从而使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
高中课本中阅读材料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小说篇幅较长,一般应选择精彩的场面描写和体现人物个性的对话来读。戏剧是以人物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从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诗歌篇幅短小,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宜组织学生齐声朗诵,感受诗歌充沛的情感和语言的精妙。散文可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对记叙描写性散文,要理清事件条理,找出所描写人物或景物的特征,注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否含有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抓住这些描写文字仔细阅读,理解含义。对议论抒情性散文,应试着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找出表现作品主题的语句或段落反复阅读。对说明文则要把握语言标志,读出事物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二、因“课”制宜
这里所说的“课”,不是课文,而是课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致有这样一些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作文指导课、练习(试卷)评讲课等。课型不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也应该因“课”制宜。
在新授课上,学生面对的是一篇陌生的课文,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就应该根据课文类型提出阅读要求。在讲授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读”(读通文本)——“自主读”(读出个性)——“品味读”(读出内涵)等阅读流程,放手让学生从反复阅读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课文表现的感情和表达的主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有人把读书叫“煮书”。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读”为学生提供榜样,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学生也能在教师入情的范读中潜心会文,学生的情感会和教师朗读的情感及文本中的情感融为一体。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进而提出阅读的标准。对于阅读的评价一定要具体,有一定的导向性。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既可以指定段落,也可以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读中张扬个性。
上复习课,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就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回顾,重点选择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来读。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做好筛选工作,把学生容易忽视、遗忘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出来,上课时让学生反复阅读乃至背诵,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也不能搞“一言堂”,大谈作文技法,而要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范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实例中品味语言妙处,领悟作文精髓,掌握写作技巧。
练习(试卷)评讲课一般以教师分析评点为主,但也可以在“读”上做文章。一是讲解字音、成语、名句默写题时,让学生齐读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效果;二是讲解仿写句子、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时,可以事先把学生答案中写得比较好的输入电脑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齐声朗读中既明确答题要领,又得到鉴赏语言的美的享受。如果是未经批改的练习,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读自己的答案,既让教师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评讲;又可让学生从不同的答案和教师的分析里反观自己,纠正错误。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里这样说:语文课要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是要把一篇篇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而是要培养学生读文悟情的能力。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练习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才能尝到阅读书籍的甜头,语文课也才能真正体现书声琅琅的本色。
作者简介:江苏省金湖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观摩课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高考优秀指导教师”,市“优秀教师”、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十百千”“533”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一、因文而异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意思”有客观的内容,也有主观的思想情感。因此,读懂意思应包括读懂“内容和情感两部分”,他们是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特别是情感的体会,更与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文体)分不开。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规律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不辨文体,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影响了对文意的涵泳体悟。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思想,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技巧。此外,教师还应在文体思路方面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文章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线索,从而使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
高中课本中阅读材料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小说篇幅较长,一般应选择精彩的场面描写和体现人物个性的对话来读。戏剧是以人物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从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诗歌篇幅短小,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宜组织学生齐声朗诵,感受诗歌充沛的情感和语言的精妙。散文可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对记叙描写性散文,要理清事件条理,找出所描写人物或景物的特征,注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否含有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抓住这些描写文字仔细阅读,理解含义。对议论抒情性散文,应试着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找出表现作品主题的语句或段落反复阅读。对说明文则要把握语言标志,读出事物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二、因“课”制宜
这里所说的“课”,不是课文,而是课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致有这样一些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作文指导课、练习(试卷)评讲课等。课型不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也应该因“课”制宜。
在新授课上,学生面对的是一篇陌生的课文,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就应该根据课文类型提出阅读要求。在讲授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读”(读通文本)——“自主读”(读出个性)——“品味读”(读出内涵)等阅读流程,放手让学生从反复阅读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课文表现的感情和表达的主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有人把读书叫“煮书”。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读”为学生提供榜样,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学生也能在教师入情的范读中潜心会文,学生的情感会和教师朗读的情感及文本中的情感融为一体。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进而提出阅读的标准。对于阅读的评价一定要具体,有一定的导向性。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既可以指定段落,也可以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读中张扬个性。
上复习课,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就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回顾,重点选择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来读。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做好筛选工作,把学生容易忽视、遗忘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出来,上课时让学生反复阅读乃至背诵,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也不能搞“一言堂”,大谈作文技法,而要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范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实例中品味语言妙处,领悟作文精髓,掌握写作技巧。
练习(试卷)评讲课一般以教师分析评点为主,但也可以在“读”上做文章。一是讲解字音、成语、名句默写题时,让学生齐读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效果;二是讲解仿写句子、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时,可以事先把学生答案中写得比较好的输入电脑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齐声朗读中既明确答题要领,又得到鉴赏语言的美的享受。如果是未经批改的练习,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读自己的答案,既让教师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评讲;又可让学生从不同的答案和教师的分析里反观自己,纠正错误。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里这样说:语文课要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是要把一篇篇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而是要培养学生读文悟情的能力。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练习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才能尝到阅读书籍的甜头,语文课也才能真正体现书声琅琅的本色。
作者简介:江苏省金湖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观摩课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高考优秀指导教师”,市“优秀教师”、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十百千”“533”拔尖人才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