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而21世纪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期,要拥有大量全方位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就必须做好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工作。本文主要从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及二者如何融合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融合策略
1.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很大比重。因此,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就必须关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
2.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做好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先了解它们的内涵。
2.1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个体自身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社会各种环境的磨炼,最后逐步形成趋于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向个人心理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个体心理领域的拓展。不同心理素质状况在认知社会事物、处理社会情感方面,会做出不同表现,影响也千差万别,因此,拥有健康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一个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可以在大千世界中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经受社会环境的考验,展示自己的才能。
2.2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狭义层面上专指一些学校正规的德育教育,广义层面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受教育个体实施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建树。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有效的德育教育机制,对当今社会至关重要。
3.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策略
在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涌现,使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搞好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社会两个大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3.1德育教育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德育教育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在德育教育时也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教育。
第一,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中,书本、练习题甚至考试卷子都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问题,还设有严格的分数制以确保学生达标。在社会中,制定公民道德规范、职员守则等,对社会人员道德等提出要求。可见,德育教育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
第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同时发生性。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3.2加大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要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课程设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心理素质教育未受到学校的同等重视。学校应该设置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多元化途径,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要做好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意识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珍惜人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学生在性格方面争强好胜,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出现灰心丧气现象,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学校应该鼓励舍友、班干部或者知心朋友正确疏导这些同学,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烦恼,消除心理障碍,拥抱美好人生。
3.3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群体和个人最终都走向社会,所以现今社会要承担教育人责任。社会制定出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道德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社会还应更加完善。
第一,设立正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锻炼、培养和造就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第二,加强对现任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的再培养。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水准和在职人员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切实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第三,强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社会教化意识。社会心理健康专职人员应加强对社会心态的评估、预警意识,引导群众理智看待社会问题,克服急功近利、麻木不仁、骄躁攀比等不良社会心态,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
4.结语
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对我们同等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同时注意,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史印花.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探讨[J].科教文化,2011(26):173.
[3]于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机制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2010(35).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融合策略
1.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很大比重。因此,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就必须关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
2.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做好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先了解它们的内涵。
2.1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个体自身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社会各种环境的磨炼,最后逐步形成趋于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向个人心理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个体心理领域的拓展。不同心理素质状况在认知社会事物、处理社会情感方面,会做出不同表现,影响也千差万别,因此,拥有健康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一个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可以在大千世界中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经受社会环境的考验,展示自己的才能。
2.2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狭义层面上专指一些学校正规的德育教育,广义层面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受教育个体实施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建树。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有效的德育教育机制,对当今社会至关重要。
3.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策略
在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涌现,使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搞好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社会两个大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3.1德育教育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德育教育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在德育教育时也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教育。
第一,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中,书本、练习题甚至考试卷子都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问题,还设有严格的分数制以确保学生达标。在社会中,制定公民道德规范、职员守则等,对社会人员道德等提出要求。可见,德育教育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
第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同时发生性。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3.2加大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要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课程设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心理素质教育未受到学校的同等重视。学校应该设置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多元化途径,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要做好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意识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珍惜人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学生在性格方面争强好胜,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出现灰心丧气现象,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学校应该鼓励舍友、班干部或者知心朋友正确疏导这些同学,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烦恼,消除心理障碍,拥抱美好人生。
3.3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群体和个人最终都走向社会,所以现今社会要承担教育人责任。社会制定出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道德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社会还应更加完善。
第一,设立正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锻炼、培养和造就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第二,加强对现任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的再培养。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水准和在职人员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切实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第三,强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社会教化意识。社会心理健康专职人员应加强对社会心态的评估、预警意识,引导群众理智看待社会问题,克服急功近利、麻木不仁、骄躁攀比等不良社会心态,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
4.结语
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对我们同等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同时注意,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史印花.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探讨[J].科教文化,2011(26):173.
[3]于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机制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