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中关于用线的对比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线条在绘画中一直是重要的造型元素之一,是视觉形式最基本的语言。由于中西文化、生活方式与绘画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绘画对于线条的理解与运用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中国绘画中的用线和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就中西绘画中线条与造型的关系以及中西绘画中线条在造型运用中的地位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中西绘画 线条 造型 地位 比较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线条是视觉形式最基本的语言,也是人的主观创造;线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成果,又是人的感觉、领悟和想象。以线条的形式来观察和认识自然界,应该是人类视觉的一种普遍特征。无论在东方国家还是在西方国家,人们来表现事物都是如此。然而,就象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一样,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与成因,种族、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创造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与绘画便有所不同。那么,中国绘画中的用线和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有什么区别呢?
  一 中西绘画中线条与造型
  我们所说的狭义的造型,一般都离不开轮廓、质感、量感、体积感等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绘画中线条讲究一笔一个造型,造型中关注线条本身的厚重苍润感。在中国书法大字典里面的“一”字,就是一个独立的造型,在轮廓上,它是由两端和双边组成的,在质感上,线条本身也有枯润、苍腴等质地感。东晋的女书法家卫铄就说过,写一竖要写得像万年枯藤。就是说不但遒劲有力,还要有苍老的质感。再说说量感,主要指的是轻与重。齐白石画鸟兽的羽毛,线条是很有重量感的,包括他画的轻扬的灯焰也是如此,依西方再现对象的观点,应该是以轻浮的线条为主才是恰当的。齐白石这种看来似乎矛盾的做法,说明他的线已经摆脱造型的附庸地位,线自身的的量感审美备受重视。关于线条的体积感,是指有限的三维感,既常说的“厚重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厚重感”,强调用笔时要运用向纸后方的穿透力造成的效果,给人一种沉实、丰富的感受。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这是西方人画线条很少自觉追求的一种境界。西方绘画中“线”的作用和意义,是随着不同时期及绘画流派成折节方式发展的。如在线的认识和表现上,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在西方绘画中把“线”作为一种视觉形态,用“线”的不同表现方法以达到造型准确、形的空间处理合理。主要是以体、面、色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但是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注重素描关系,立体效果,明暗调子,注重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理来描述对象和营造气氛。如安格尔的绘画中,线条虽很流畅、优美,但他始终把素描关系放在第一,充分利用点线面的相互结合来塑造画面、驾驭色彩;马蒂斯的线条,已从写实造型中解放出来,传达出一种自由、舒畅的气息。
  除了狭义的造型外,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绘画中,线条在造型中是个有“气”、“力”的生命体。中国人把线条看作是骨、肉、筋、血结合成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绘画里面,画线又叫“骨法用笔”或叫“骨线”。线条的骨力如何,并不只是注重在外表的硬挺方瘦,更注重其内在所求。比如苏东坡的书法,其线条有时也似肥弱乏力的,但有鉴赏经验的人却认为是“肉丰骨劲”、“态浓意淡”。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绘画画线条是需要“功力”的。一个筋骨强健的生命体,未必有丰富的情感、个性、格调等精神品格,所以中国书画的线条并不以取得健康的生命感为满足。在中国绘画中,线条更是具有情感、个性、格调的。中国画“六法”之首曰“气韵生动”,“气韵”是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的向外展露。比如表现人物的“气韵”,也就是传神,比什么都重要,用笔应该有丰富的变化,才有可能达到“气韵生动”。勾画形象的线条本身也得有力度,这除了用有力度的线条来描绘形象的生命力外,还在于线条受到书法美学影响,要有力度美。在中国绘画中用笔是技法的核心,也是中国绘画本质的一种基因。笔触下纸要有变化,不仅包括粗细、轻重、疾缓、曲直、浓淡、枯湿等形态变化和组织的统一,更要有笔法的刚柔、轻重、缓疾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体现出线条造型的艺术美。还要相互顾盼情感,交印成趣,因而每根线条本身就有不同的笔势、笔意和笔趣才能耐人寻味。而西方绘画中由于用的是平头笔,这就决定了是用面来造型,它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光的明暗表现客观形象,注重立体空间的真实效果,而若把凡高《星空》的一个笔触单独择出来,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欣赏价值。情感、个性、格调都属于“神”的范畴,实为作者人格境界的反映。在以线条传“神”方面,中国人追求在“功力”的基础上进行,而西方的习惯则往往是放笔直干,纵情所之,“不择手段”。当亢奋时可能是快速挥扫,喜悦时可能是轻提柔画,愤怒时可能是用力拍按等等,在中国人看来,难免产生滑、浮、飘、滞等弊病,也就是说,线条本身虽有情,但其生命力还不够健壮,因而审美内涵亦受影响。在西方绘画中印象派之后,“线”开始作为画家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手段。抽象主义的出现,才将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线从物象的形和内容中分离出来,“线”自身所构成的动律、节奏、情绪等也给以了充分展现。当然这种线条的运用也是当时情感的反映,也可以传达作者的个性,比如卢奥那种粗拙的线就显得沉郁,马蒂斯的线条就较欢畅轻松,波洛克借行动的快慢畅滞等状态滴洒出的不同情绪,都用线条来表达了当时的某种心态。总体看来,西方的线条偏重此时此地特定情感的宣泄,是情感的符号,其中折射着西方重“摹仿”的美学观念。
  很多人觉着中西绘画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的绘画用线条造型,西方绘画是用面来造型,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中国绘画只有白描、工笔画重彩勾线,水墨画则是综合运用点线面来造型的。而西洋画早在古希腊初期,绘画就已经用线条造型,中世纪宗教绘画中运用线条的典范也不少,到今天线条在西方绘画中运用的比比皆是。因此,以用线条还是用面来区别中西绘画是不合理的,只看到了其表象并没有真正抓住其内在的本质。
  二 中西绘画中线条在造型运用中地位的比较
  在绘画艺术中,线条被艺术家们看成是最简洁、最质朴、最富于表现力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元素。质朴、单纯的线条结构一旦赋予它合乎时代审美要求的艺术观念,其特有的神韵必然会能动地唤醒我们灵魂深处的丰富性和存在价值,进而为我们的情感世界重新建立一种超越于客观外界的艺术氛围。
  中国绘画始终以线造型为主,早在民族文化的启蒙时期,线条就成就了民族艺术的灵感。尤其是中国的书法艺术自始就是展示线性美、想象力、创造力的纯线性表现艺术,并自始至终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发展。从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人们都是用线条来表现所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客观物体,线条无处不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中国汉字从形象的甲骨文、金文,到意象的隶书、楷书、行草,都标志着文字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确切地讲,汉字是一种线条演变的艺术。大概中国绘画是自“文字画”发展而来,所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一直居于主要地位。中国画被誉为“线条的艺术”,由此可见线条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
  虽然西方也有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但它与中国绘画中线条的地位与作用是不相同的。首先,中国画的线条不仅是“形”的表现,而且还包含着所表现事物的“质”的本身。而西方绘画中的“线”,一般只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手段,这就使中西绘画在用线条的观念去观察对象、表现对象时,其审美方式与审美情趣都不尽相同。具体地讲,西方绘画一般将线条作为勾画对象形体外沿的轮廓,以及形体结构的界限,因此主要着眼于事物形体的外部特征,以及线条勾画形体的客观准确度,诸如形体的大小、曲直、部位和比例等等。而这在中国绘画中只是线描功能的一部分而已,因为中国绘画中的线条,除完成外形特征的勾勒外,还必须以线条本身的艺术变化去体现物体形态与构成的力度,运用不同性质的线条去适应事物的不同质感、气度、神态,并将作者对事物的不同情感有机地融合于其中。因此,中国绘画中的线条,显然不仅是反映式的描绘,而且是作者的造型能力、功力、涵养、理解与感觉的结合。
  艺术家依靠手段表达自己的精神状态,其中包括视觉的形式。虽然西方绘画从印象派以后,受到东方绘画影响,由立体性逐步转向平面性,勾线平涂色彩的东方绘画形式技巧被借鉴,原本以体积塑造形象,变成主要以轮廓线表现形体。比如马蒂斯的作品《舞蹈》,他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热烈的色彩来打动和感染人。非常有趣的是,马蒂斯的这幅作品和我国青海马家窑文化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有惊人的相似,两者在线条的运用及作品体现的动势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足见马蒂斯对东方艺术的偏好和向东方传统造型观念的靠拢。但是,他的线条也只是为了烘托他所钟情的风格,并没有提高到一个可以独立出来的地位。谈及西方艺术家里面关于线条的运用,还有一位出名的艺术家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在《艺术的精神》中试图用色彩和形式接触了解艺术的本质意义,希望超越对这种表达方式的执着。并且对不同形式上的线条给于了一个貌似科学的分析。他认为,任何以感官为目的的艺术都是物质的,非精神的,如果用庄子的学说来解释,便是由技入道,与他向往的由道入技的境界虽然异曲同工,然而艺术并不是一本可以分析的教科书,他对线条的各种分析不免有了陷入桎梏的危险。
  中国和西方在线条理论上的差异,与中国和西方在一些基本哲学和美学观点上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达芬奇说过,“不是数学家请不要读我的基本著作”。一根线条在达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运动轨迹,乃至解析几何里面一个方程式所界定的点的集合,线条无宽度也无厚度。因此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后或接受过文艺复兴思想的西方人来说,对于线条的理解是基于几何学和数学。而对于中国传统而言,线条不仅有宽度,有厚度,还有方向,甚至能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对于线条的理解完全基于主观感受。这也是中国线条的魅力所在。
  由此可见,线条造型在中西绘画中自古至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西方艺术家对线条的理解与运用既有共同点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对线条本质的认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曾经写道:“在自然本身,原无轮廓和笔触”。与中国艺术家的“线条并非物质所本有的,它来自主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西方艺术家没深入研究线条更深的审美内涵。但从大量西方素描用线造型来看,用线造型不是中国绘画所独有的专利。中西绘画都有用线造型的历史和实践。线条是东西方绘画共享的造型手段。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中西绘画发展历史来看,不管在表现任何现象、任何有型的物质,都需要通过线条来塑造形体,线条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同时也是最高级的手段之一。凡高、马蒂斯、康定斯基等把线条推到了“是绘画本身的一部份”的地位,线条成为一种有生命意味的形式。这样,中西绘画对线条本身就是由抽象的审美意味做出了共同的认识。21世纪新的科技文明发展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且成为必然。西方绘画在中国扎根成长,东方艺术为西方美术发展提供了条件,互相吸收,互相作用。我们在不断汲取西方绘画营养的同时,更应该从中国传统的用线方面学习。
  
   参考文献:
   [1] 初敬业、王建民、高群:《中西方绘画中“线”之比较》,《临沂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2] 王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3] 吴菁:《中西绘画比较》,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年版。
   [4] 陈葆真:《中国历代绘画研究概况》,《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 林平:《中西绘画用线造型的比较研究》,《福建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 罗莉红:《略论中西绘画之异同》,《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徐金姬,女,1978—,山东诸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工作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文章指出虚拟维修训练正面临一个已被广泛认识和存在巨大需求的发展机遇,虚拟维修训练的通用化、平台化、标准化是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桌面式虚拟维修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