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外事新闻的陈规旧套?——简评香港记者的采写技巧

来源 :新闻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长期以来,外事报道在我国新闻界似乎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动起笔来多是某时某地,谁会见了谁,或者举行了会谈;现场的气氛则常常是“亲切友好”,参加会见或会谈的总不外是。有关方面负责人”。然而,现实的外交舞台毕竟是多姿多彩的。外事报道既以外交舞台为反映对象,自然在形式上也应活泼多样的,何必自束于某一框框之内?笔者近日翻阅了—些香港报纸的外事报道,觉得他们的报道,从采写技巧上讲,似有不少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之处。(一)细致入微的现场观察,胜过概念笼统的形
其他文献
1 1986年6月,全国首届广播新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艾知生部长的首席发言,是以一个“小兵”的米信为作他论题的导语: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湘潭人民广播电台一位同志的来信。他在
我们俩都是三十多岁的女同志,既是记者又是妻子和母亲。在当前这个“孩子就是上帝”的时代,我们同所有的年轻父母一样,在工作之余,常常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喻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确有几分道理,不过,编辑的“选稿、改稿、编稿”与服装师的“选料、剪裁、缝纫”并不等同,布料不裁就无法缝制,而凡是选中的稿件,
1987年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组图片新闻,题为《没有规矩何成方圆》,批评了东方歌舞团歌唱演员成方圆在应邀参加张家口长城歌舞团到保定市河北影剧院演出时“
小勺子历来是餐具或舀东西的用具。可是,有人却能用它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他就是西安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协理员江华少校。江华今年34岁,他受父亲的熏陶,自幼喜爱书法。从戎十
徐:久违了,克里空!你这个怪物,人人讨厌,不知你从哪个娘胎里钻出来的? 克:说来话长。是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孕育我的。他的剧本《前线》中有个记者,叫克里空,也就是我,喜欢胡编
琵琶本应抱在怀中正弹,但敦煌莫高窟却有将琵琶置于脑后反弹的壁画。甘肃省歌舞团曾受此启发,在大型歌舞《丝路花雨》中设计了反弹琵琶的舞蹈动作,令中外观众赞不绝口。写稿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翻开你的“作品集”,看见你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的一篇又一篇的“大块头”,我诧异了。顺便和你一谈,发现在你身上似乎也有不少“新闻
前不久,一名基层的通讯员找到我,让我给她改一篇稿子;内容是一位电报投递员在母亲去世的情况下,化悲痛为力量不去参加吊唁,而整天骑上摩托车送电报。当然她这样写的目的是为
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说过:“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