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汽车的系别之分已被淡化,但是在消费者的心中,各个国家的车还是有着明显的品质特点,而且一旦品牌特性形成,便会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很难改变。比如德国车操控性好、品质好、价格高;美国车大、乘坐舒服、费油;日本车省油、不安全等,虽然这种评价已经过时,但在消费者的心中却已根深蒂固。中国汽车业起步晚、发展快,给消费者树立什么样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好的品牌形象如同修路,坏的品牌形象则如同拆桥。品牌形象往往代表的不是某一个车企,而是一个国家的整体行业水平,海外市场尤其如此。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虽然蝉联世界第一,但汽车出口量仅有50多万辆,不足总产量的3%,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不仅无法企及欧洲、日韩等汽车出口大国,也比不上作为国际车企出口基地的泰国、墨西哥等,甚至与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巴西等国相比,也有差距。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不仅数量低,而且缺乏整体战略规划,出口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价格相对低廉;出口车型大部分集中在低端;出口秩序缺乏行业监管;国内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互相压价导致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加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关税、技术、认证方面设置了一些壁垒,增加了我国汽车出口的难度。另外,在我国一些出口企业中,缺乏国际化战略和扎根海外市场的意识,短期买卖、做一笔赚一笔,甚至“赔钱赚吆喝”只为获得出口退税;海外的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不足,在一些国家形成了中国汽车“散、乱、差”的印象。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中国汽车在部分海外市场快进快退的整体失利案例会一再上演。
攥紧拳头出门,不是为打架,而是自己先要形成合力,从整体战略规划到拿得出手的产品再到放眼未来的服务,要么不去,去了就要立足,就要树立好名声,至少不是骂名。具有多年出口经验的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今年两会期间,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议案:“建议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为‘中国车’品牌营造产业政策环境,在全球叫响‘中国车’,实现汽车强国梦。”这是一个在出口路上尝尽酸甜苦辣的汽车企业的心声,也是中国汽车出口翘楚对未来的期盼与担忧。
汽车出口应以品牌建设为重,不仅是企业私事,更是国家大事。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虽然蝉联世界第一,但汽车出口量仅有50多万辆,不足总产量的3%,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不仅无法企及欧洲、日韩等汽车出口大国,也比不上作为国际车企出口基地的泰国、墨西哥等,甚至与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巴西等国相比,也有差距。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不仅数量低,而且缺乏整体战略规划,出口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价格相对低廉;出口车型大部分集中在低端;出口秩序缺乏行业监管;国内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互相压价导致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加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关税、技术、认证方面设置了一些壁垒,增加了我国汽车出口的难度。另外,在我国一些出口企业中,缺乏国际化战略和扎根海外市场的意识,短期买卖、做一笔赚一笔,甚至“赔钱赚吆喝”只为获得出口退税;海外的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不足,在一些国家形成了中国汽车“散、乱、差”的印象。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中国汽车在部分海外市场快进快退的整体失利案例会一再上演。
攥紧拳头出门,不是为打架,而是自己先要形成合力,从整体战略规划到拿得出手的产品再到放眼未来的服务,要么不去,去了就要立足,就要树立好名声,至少不是骂名。具有多年出口经验的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今年两会期间,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议案:“建议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为‘中国车’品牌营造产业政策环境,在全球叫响‘中国车’,实现汽车强国梦。”这是一个在出口路上尝尽酸甜苦辣的汽车企业的心声,也是中国汽车出口翘楚对未来的期盼与担忧。
汽车出口应以品牌建设为重,不仅是企业私事,更是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