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于童真 “画”美品行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社会教学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作者立足一线,从动画资源的选择、计划目标的制定以及活动的组织指导策略等几方面来论述,利用动画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大班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对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动画 社会教学 有效 课程
  
   一、现实的社会教学面临的多种考验
   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 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也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教育的特殊性,所以它比其他领域的集体教学更难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活动综合性特点和素材的匮乏弱化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
   我们知道,《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给我们呈现了《你变我变大家变》《中国娃》《亮眼看世界》等七个融五大领域的主题,但微观每一主题每个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我们的老师犯难了:除了《你变我变大家变》《七彩世界》这两个主题里,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教学方案外,其他的主题里,不是融合语言、就是融合科学,社会教学呈现综合性,而且在目标的确立上,社会性的发展目标往往被搁置在次要的位置上。对于现成的“课程供给”,于我们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我们老师,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在实际的社会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厚此薄彼”,甚至是“顾此失彼”,从而使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社会活动素材很少有现成的,如录像、课件、情景表演等,往往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自己设计准备,因此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觉得很麻烦,怕上社会课。由于缺乏直观的素材,教师只好多借助于语言来组织教学,难免造成教学中形式单一、单板的言语说教,致使活动起不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存在教师的“臆想”,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造成一厢情愿的尴尬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为此,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花样的翻新而闹出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且缺乏科学性的笑话。
   我曾观摩过“无声的爱”为主题的社会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感情,教师试图通过幼儿看图片、做手势、猜意思——教师教手语——播放动画学手语——观看舞蹈《千手观音》——欣赏 MTV《感恩的心》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从了解聋哑人入手, 通过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 激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平等地看待聋哑人。应该说这个立意是好的, 出发点也没错, 但是,倡导一个弱势群体去关心另一个弱势群体其实是成人对幼儿不切实际的要求,成人一厢情愿地赋予幼儿过高的道德期望,而忽视了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就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而言,聋哑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几乎没有与聋哑人亲密接触的机会, 缺乏相关经验。对于这样一个既没有相关经验又没有多少兴趣的主题来说, 教师即便是用尽了心思, 拼命地引导他们去学习, 其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整合动画,合理挖掘,让动画成为幼儿园社会教学推崇的对象
   上一学年我园申报了《动画片讲述促幼儿语言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这一课题,通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发现动画片教学不仅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增进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孩子在活动中乐看,乐听,乐思,乐说,动画片深深打动和牵引着孩子的心。爱因斯坦在写给纽约罗里奇博物馆的信中说道,“动画片,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因为动画片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鲁迅也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 为此,我以两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尝试着建构以动画资源为载体的社会教学的基本模式,将此教学活动命名为曰为“动画有约”,
   (一)四大原则,把好筛选关,建立大班社会教学动画资源库,夯实活动的物质保障
   著名教师朱静怡老师就说过,在选材时,我们需要关注三点:活的,动的,变的;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老师强调在选择绘本内容时应提倡:好玩的;故事里隐藏着一个道理;文本是优美有意境的。毋庸置疑,这也是放之动画选材而皆准的原则。著名学者彭聃龄就“电视与幼儿认知发展”问题经过四年的研究发现,动画片的内容(包括内容的熟悉性,内容的故事性,故事完整性,幽默生动性)越好,幼儿从动画片中得到的收获(满足好奇心,增加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快乐和安慰,增加了谈话资料)越大。
   为此,在选材上我坚持把握“四性”:1、教育性:动画作为幼儿的精神食粮,思想性和教育性是不可或缺的;2、趣味性:优秀的动画不仅能启迪幼儿的智慧,还能为幼儿提供娱乐,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所以,在选材时,应尽量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且具有幽默情趣的动画题材;3、量力性:选择的内容,应该在大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要适合其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4、艺术性:这一特性正好迎合了应彩云老师所提倡的“文本是优美,有意境的”这一原则。介于以上四大原则,在广泛收集中外优秀动画片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以能否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为前提条件,建立动画题材库,以资料的形式储存在幼儿园计算机系统中,根据需要随时选用。其中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儿子》《狮子王》《蓝猫淘气三千问》《巧虎》《聪明的一休》《聪明的乌龟》《猫和老鼠》《兔子等着瞧》《小贝流浪记》《种玉米》等。
   在选择动画内容过程中,我发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系列性的童话组合,是一部非常适合于社会教学的题材,本剧由诸多微小而有趣的日常生活故事组成,每一集大概七、八分钟左右,而且结构层次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束部分脉络分明。通过对一个个温馨、美丽、动人的故事的描述,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大头儿子在成长道路上,懂得了怎样去尊重别人,怎样去面对困难,怎样把自己的爱分送给大家这一主题。如第31集 “找朋友”:大头儿子站在窗前很无聊,他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小头爸爸对他说:“那你就出去找找吧!”大头儿子来到外面,帮别人找到了丢失的书本和钥匙,可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来有个妈妈委托大头儿子替她找找自己的儿子,大头儿子找啊找啊,终于发现那个儿子正跟一群伙伴在踢足球。大头儿子一下高兴起来,他终于明白自己原来缺少的是朋友!体验到了朋友所带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快乐!这一内容,刚好切合了主题《开心一刻》的目标要求,于是便生成了《找朋友》这一教学活动。又如第6集“小鸟游乐园”: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看小鸟表演,可大头儿子看了很不高兴,因为小鸟都被锁着,想飞不能飞,多可怜呀!中午趁表演的叔叔走开以后,大头儿子就用爸爸做的万能钥匙打开锁,把小鸟放了。不过后来小鸟还在那儿表演,看的人也越来越多。原来呀,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替小鸟做了很多表演的器具,这样小鸟就又能飞,又能给大家表演,使这个地方成了小鸟游乐园。这一内容又不失时机地迎合了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于是,又有了教学活动《小鸟游乐园》。
   (二)一“俱进”,二“契合”,制定目标与计划,增强实施的操作性
   我确立的动画有约教学活动目标为: 1.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整理出一整套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既符合社会领域本身的需求,又利于其他领域融合的动画教材,充实大班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资源。2. 将动画教学活动纳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探讨活动的组织策略,树立整体观,融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画对幼儿积极的促进作用。3. 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动画片,根据动画片优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动画片的艺术美和人性美,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    一“俱进”,二“契合”,即指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与主题俱进,和大班年龄阶段社会教学目标相契合,与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相契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以主题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为基点,融合大班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发展需要,设计相关的动画有约教学方案,充实和丰富大班社会教学内容。(见表一)
   表一 大班社会领域主题目标及相关动画教学活动安排
  
   (三)他山之石作后盾,两“法”交织共振,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
   据文献查询所得,动画观看所采用的指导方法有完整观看法、分段观看法、回放观看法、定格观看法、“销声”观看法等,而社会教育的通常方法有讲解法、行为练习法、调查法、表演法、参观法等。为了提高活动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我试着将动画观看的指导方法和社会教育的方法有机结合,并将其概括为一种特殊的动画感染教学模式,即通过观看动画这一形式,使幼儿理解和掌握寓于动画资源中的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要求。其一般程序为:欣赏动画,感染情绪——讨论小结,明理激情——情绪体验,移情深化——行为实践,学以致用。
   欣赏动画,感染情绪。这一环节需要我们教师根据目标灵活选用各种动画观看指导方法。以《地图上的家》为例,全剧共有八分多钟,如果让孩子欣赏全集,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其中一些不相关情节的干扰而被分散注意,不免有失妥当。如动画一开始大头小头在卫生间比刷牙时谁的泡沫多,这一场景虽然有趣,但对于所预设的“知道地图可以指引我们找到想去的地方,提升幼儿有关迷路时的生活经验;对地图产生兴趣,学习看简单的地图;尝试着画简单的地图,体验制作地图的乐趣”,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为此,我尝试着截取其中有价值的三个递进式片段进行教学:地图帮忙去做客(一分钟)——大头成了地图迷(两分半)——动物园的地图(半分钟)。
   讨论小结,明理激情。这一环节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问题,让幼儿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白蕴藏在动画当中的某个道理,激发良好的情感,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如《老鼠嫁女儿》,在观看动画之后,教师便引导孩子讨论:动画片里面说到了太阳、云、风、墙壁、老鼠,你们觉得他们谁最强?孩子们各抒己见:猫……太阳……墙壁……我觉得是老鼠因为老鼠女儿最后嫁给了老鼠……我又顺藤摸瓜:老鼠女儿最后嫁给了老鼠,那老鼠是最强的吗?(不是,他怕猫,)那猫是最强的吗?(不是,他怕太阳)……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里有最强的吗?(没有)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强的新郎,可是就算是没有最强的新郎,他们6个也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太阳最强的地方是什么?(照)云最强大的地方是什么?(遮)风最强大的地方是什么?(吹)...是啊,他们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强的,但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这种拨开云雾见真理式的讨论,使孩子们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情绪体验,移情提升。这一阶段可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论,以促进社会认知的进一步内化。在《老鼠嫁女儿》中,老师的一个问题:“你看,云有最强的地方,太阳也有最强的地方,那你有没有最强的地方呢?”将孩子的视线又拉回到自己身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豁然开朗:我最强的地方是折纸……扭屁股……跳绳……跳舞……画画……接着,继续引导孩子找一找比自己强的朋友,我最强的是弹古筝可是记性不好……。我记性好可是我吃饭不好…我吃饭好可是我扭屁股不好…孩子们终明白: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找到比自己强的人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又如在《找朋友》中,教师小结:在孤独无聊时,我们可以找朋友玩,和朋友一起踢球、玩游戏。之后,教师便组织了“找朋友玩玩”这一环节,让孩子在游戏实践中体验:朋友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朋友比什么都重要!
   行为实践,学以致用。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创作实践活动,让幼儿把学到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加以运用和体验,从而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再如《五个吻》,经过前期的一系列铺垫,在最后,教师便呈现课前创设好的情境:床上凌乱的被子,个别孩子的衣冠不整,让孩子寻找哪里需要帮助,最终通过这一行为实践,再一次体验:帮助别人就是给别人爱的力量,给别人爱的力量,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三、结语
   动画根植于孩子生活的丰厚土壤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魅力,充分利用动画片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社会教学活动,既追随了孩子的兴奋点,又充实了大班社会教学素材资源,对幼儿园社会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G],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第36页。
   [2]潘洁、唐淑、冯晓霞:《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大班)[G],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2、3、4、17、65、176页。
   [3]陈世明:《动画片讲述活动探究》[J], 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学前教育研究》2007,第一期,第31、33页。
   [4]唐晓娟:《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寻》[DB/OL],http://oldweb.cqvip.com/qk/82520X/200404/9505215.html,2004-04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的安排,精于预设,环节丝丝入扣,那么教师在课上对于幼儿信息的反馈和回应是否有效,就成了课堂精彩与否的关键。   什么是教师的应答?课堂中的教师的应答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幼儿言行表现所做出的回应和反应行为。应答
期刊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提及谦让,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年仅4岁的孔融,上让哥哥、下让弟弟,懂得谦让,不仅受到了人们的称颂,同时该故事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典范。   谦让是对别人关爱的一种表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习惯了在家里一件东西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能让给别人;或者样样东西都有占先的习惯。他们在生活中过多地接受成人的谦让,却很少
期刊
绘本,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绘本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一部分正被更多的幼儿园所接纳。但不少幼儿园在进行绘本阅读实践时缺乏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课程架构,在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
期刊
摘 要   区域环境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环境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创设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固定多、变化少;教师意志体现多,幼儿意志体现少;欣赏的多,探索的少等问题。为此,我们大胆尝试改革,创设具有变化性、自主性、探索性的环境,使区域环境真正成为孩子的另一位老师。  关键词   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 创设 幼儿教育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指教师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的
期刊
摘 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时至今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许多幼儿园都积极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 可见“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已经渗透在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我园是一所亲子教育特色园,针对《纲要》中“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
期刊
一提到早期阅读,我们很多人就会想到识字,其实阅读绝非单纯的识字。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来帮助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对大班幼儿进行了阅读方面的指导,主要做法及体会是:   一、激发兴趣,创设环境  
期刊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我园在追求剪纸方法、技能和外在表现力的同时,也没忘记在剪纸活动中融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习惯   “安全第一,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让孩子有安全意识、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实由剪刀引发的事故也不少。“老师,我家小孩的头发被某某剪掉了、老师,我的衣服被某某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安全教育比较广泛。《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但是近年来,幼儿园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
期刊
摘 要   通过自编的《幼儿创造力测查量表》,以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为具体指标,对菏泽100名学前班幼儿和100名幼儿园幼儿进行了一对一的初步测查,结果表明:不论是在言语创造力、形象创造力还是在操作创造力方面,幼儿园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均比学前班幼儿高,他们在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方面的差异性尤为突出。  关键词   菏泽市 学前班 创造力 实践操作     一、问题提出   小学
期刊
一、研究的背景   (一)越剧的地位与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