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事业单位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组织形式,是由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历史性产物,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正朝着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努力前进。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加大了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力度,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政府划拨的财政项目经费占到很大比例。因此,本文将就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提高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水平、全面顺应事业单位改革的新潮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事业单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转、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我国对事业单位加大了改革进程和力度,而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各不相同,而国家也需要适应潮流发展进行各种新项目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国家对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的投资不断增加,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如何对这些项目经费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件值得各事业单位深思的话题。因此,事业单位建立科学而有效的项目经费管理体制,对项目经费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从本质上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让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编制严重脱节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主要是遵循: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流程。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情况来看,基本是由财务人员独立完成,而从事项目研发的一线人员很少参与项目预算编制。还有的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编制是由项目技术人员完成,这些项目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实施的条件、工作量的大小、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来完成预算编制,然后再结合事业单位的相关比例系数、利润和税金等对项目预算进行调整,最后再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分解。由此可见,我国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编制存在的缺陷是大大降低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预算编制与实际严重脱节。
(二)项目费用支出的真实性较差
我国事业单位专项项目主要是以公益项目为主,要求对项目进行全程的核算,项目的结余应收回。正是由于这一现状很容易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超比例、超预算、随意扩大支出范围的现象,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出现了预期之中的违规操作、与项目预算内容无关的费用增加。可见,事业单位项目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存在很大隐患,对于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而言,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缺乏规范化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存在的众多客观原因导致项目在归集统计中存在很大困难,很可能出现错误归集、交叉归集、混用会计科目等现象。正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规范的财务核算,会计基础环境薄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部分业务部门在进行经费报销时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报销手续不完整、原始凭证不完善、报账不及时。
(四)对项目经费的结余处理缺乏合理性
我国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了有效防止财政资金的滞留和闲置,对于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如果存在结余应及时全额上缴,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项目结题但并不结帐的问题,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存在年底突击使用项目经费的问题,这些方式都是不规范的处理方式。事业单位为了避免项目中剩余的经费被收回,在项目结束前经常通过购置设备、各种耗材等方式突击将剩余的项目经费花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事前并没有进行详细、全面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最终造成了开支的不合理性,事业单位设备重复购置、还浪费现象严重,有的设备甚至用不上。
(五)缺乏健全的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财政的庞大支出,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成本控制意识,更没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进行约束,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关的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重形式轻过程,执行效率低下。例如:某事业单位充分控制具有滞后性,身处一线的业务部门通常是在经费花费之后而想起应该对成本进行预调预控制,缺乏成本管理理念、缺乏成本预算意识,缺乏科学的动态化调控手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例如:某事业单位2016年有220万项目经费,其中委托业务费为109万元,到年底项目委托业务费存在结余,专用材料费50万元,劳务费只有27万元,对于本就不多的项目经费而言,委托业务费的结余是一种浪费,该事业单位这种资金架构的不合理也充分体现出该单位并未进行前期论证取证,成本与管理申报严重脱节,面对这些问题该项目完成的质量也有待商榷。
二、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轉变成旧的理念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的转型期,事业单位为保证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面对改革的大环境,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效果的同时,有效节约国家资金。例如: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尽快摒弃陈旧的理念,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以大局为重,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努力探寻政治与经营活动之间的动态平衡点。
(二)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释放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事业单位应从经济结构、环境变化、技术结构等多方面促进经济构架的构建与拓展,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步伐,以此来促进定位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例如:事业单位应将老的、传统的理念已经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也是转变观念的另一个,从而彻底摒弃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阻碍。
(三)结合实际,将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制度落实到位
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据,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制度中应包括总则、职责、预算管理、执行监督管理等内容,而在总则中必须明确表示项目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等内容。
(四)全面提升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水平
事业单位中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过程应由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财务人员来主要完成,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该吸纳各项目的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经费客观、公正、有效的真实反映,从而降低预算差异。例如:某事业单位为了能够真实准确的测算出项目经费的需求,在进行预算评估时成立了由人事部门、财务部门、项目部门共同牵头组成的联合小组,在坚持端正、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下完成预算编制。
(五)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付诸于实际也是纸上谈兵。事业单位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并不能单靠事业单位领导、主管部门完成,而是应该有事业单位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完成。事业单位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单位内部全体人员必须以大局出发、杜绝私利,要始终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及时对制度进行补充与更新,以便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科学而完善的项目经费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进行各项活动和开展各项项目的基本前提,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项目经费管理水平,为促进的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丹静.基于内控视角的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J].管理观察,2018,(03).
[2]曾燕云.精细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经费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8,(01).
[3]席利峰.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时代金融,2017(12).
作者简介:刘晓燕,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事业单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转、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我国对事业单位加大了改革进程和力度,而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各不相同,而国家也需要适应潮流发展进行各种新项目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国家对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的投资不断增加,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如何对这些项目经费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件值得各事业单位深思的话题。因此,事业单位建立科学而有效的项目经费管理体制,对项目经费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从本质上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让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编制严重脱节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主要是遵循: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流程。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情况来看,基本是由财务人员独立完成,而从事项目研发的一线人员很少参与项目预算编制。还有的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编制是由项目技术人员完成,这些项目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实施的条件、工作量的大小、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来完成预算编制,然后再结合事业单位的相关比例系数、利润和税金等对项目预算进行调整,最后再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分解。由此可见,我国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编制存在的缺陷是大大降低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预算编制与实际严重脱节。
(二)项目费用支出的真实性较差
我国事业单位专项项目主要是以公益项目为主,要求对项目进行全程的核算,项目的结余应收回。正是由于这一现状很容易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超比例、超预算、随意扩大支出范围的现象,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出现了预期之中的违规操作、与项目预算内容无关的费用增加。可见,事业单位项目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存在很大隐患,对于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而言,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缺乏规范化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存在的众多客观原因导致项目在归集统计中存在很大困难,很可能出现错误归集、交叉归集、混用会计科目等现象。正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规范的财务核算,会计基础环境薄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部分业务部门在进行经费报销时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报销手续不完整、原始凭证不完善、报账不及时。
(四)对项目经费的结余处理缺乏合理性
我国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了有效防止财政资金的滞留和闲置,对于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如果存在结余应及时全额上缴,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项目结题但并不结帐的问题,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存在年底突击使用项目经费的问题,这些方式都是不规范的处理方式。事业单位为了避免项目中剩余的经费被收回,在项目结束前经常通过购置设备、各种耗材等方式突击将剩余的项目经费花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事前并没有进行详细、全面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最终造成了开支的不合理性,事业单位设备重复购置、还浪费现象严重,有的设备甚至用不上。
(五)缺乏健全的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财政的庞大支出,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成本控制意识,更没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进行约束,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关的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重形式轻过程,执行效率低下。例如:某事业单位充分控制具有滞后性,身处一线的业务部门通常是在经费花费之后而想起应该对成本进行预调预控制,缺乏成本管理理念、缺乏成本预算意识,缺乏科学的动态化调控手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例如:某事业单位2016年有220万项目经费,其中委托业务费为109万元,到年底项目委托业务费存在结余,专用材料费50万元,劳务费只有27万元,对于本就不多的项目经费而言,委托业务费的结余是一种浪费,该事业单位这种资金架构的不合理也充分体现出该单位并未进行前期论证取证,成本与管理申报严重脱节,面对这些问题该项目完成的质量也有待商榷。
二、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轉变成旧的理念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的转型期,事业单位为保证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面对改革的大环境,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效果的同时,有效节约国家资金。例如: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尽快摒弃陈旧的理念,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以大局为重,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努力探寻政治与经营活动之间的动态平衡点。
(二)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释放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事业单位应从经济结构、环境变化、技术结构等多方面促进经济构架的构建与拓展,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步伐,以此来促进定位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例如:事业单位应将老的、传统的理念已经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也是转变观念的另一个,从而彻底摒弃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阻碍。
(三)结合实际,将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制度落实到位
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据,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制度中应包括总则、职责、预算管理、执行监督管理等内容,而在总则中必须明确表示项目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等内容。
(四)全面提升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水平
事业单位中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过程应由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财务人员来主要完成,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该吸纳各项目的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经费客观、公正、有效的真实反映,从而降低预算差异。例如:某事业单位为了能够真实准确的测算出项目经费的需求,在进行预算评估时成立了由人事部门、财务部门、项目部门共同牵头组成的联合小组,在坚持端正、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下完成预算编制。
(五)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付诸于实际也是纸上谈兵。事业单位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并不能单靠事业单位领导、主管部门完成,而是应该有事业单位内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完成。事业单位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单位内部全体人员必须以大局出发、杜绝私利,要始终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及时对制度进行补充与更新,以便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科学而完善的项目经费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进行各项活动和开展各项项目的基本前提,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项目经费管理水平,为促进的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丹静.基于内控视角的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J].管理观察,2018,(03).
[2]曾燕云.精细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经费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8,(01).
[3]席利峰.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时代金融,2017(12).
作者简介:刘晓燕,山西省地质调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