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师的个性与教学创新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要有个性,这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从客观条件来看,“语文”的存在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从学习的主体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心灵世界。语文教学的这种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和不确定性显示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征,这个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有个性,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越强,教学的创新意识就越强,越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目前,语文教师都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己任,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却只是从外在形式上作努力,忽略了自身个性素质的内在涵养,这就依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创新的终极问题。俗话说,唯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唯有自身像绵绵不绝的春水,才有可能把创造的生机带进课堂,哺育出异彩纷呈的花朵。那么,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涵养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呢?
  
  一、孕育真切的情感,开启语文教学创新之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如何、聪明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肯定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能使人心境愉快,充满热情,乐于创新,对其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强大的实施动力。语文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叶澜教授曾说过:“语文教学和情感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关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也就是触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1]语文教师,必定像艺术家那般拥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灵。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教师积极的情感对于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引发教学创新的原动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就像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能使学生领悟真谛,陶冶情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的飞跃。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血肉丰满的个体。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诵读、鉴赏、探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和浓重的感情,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切身体验到老师真诚的关爱,最终开启他们的心扉,使之通过热情的参与融入语文艺术之中,进而打开语文教师教学创新的大门。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素质:即真实的情感。真情来源于对职业的真挚热爱。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深刻的认识,要能深刻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同时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深深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生,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洋溢着饱满的热情。
  
  二、锤炼独特的语感,展现多姿的教学语言风采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能力愈强,语感能力就愈强。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近似直觉的敏感,准确、深刻地领会语言的能力。对于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力,让他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2]由此可见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语感是语文教学实现情、智、意转换的纽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灵魂,离开语感单纯地追求技术、模式、程序,这只是接触到语文教学的形式,而未能直抵语文的本质。人的语感具有真切、细腻和敏感的特点,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他的语文课才能焕发出鲜活的灵气和律动的韵味,才能显示生机和创意。如果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独特的语感,或者语感粗糙不到位,他自己对课文就不会有深切的体验和真实的震撼,那就只能照着教参上课,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语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在于他是能够通过创造人对言语世界深刻、全面、丰富的感觉实现对学生的心灵的育化。语文教师只有培养独特的语感,才能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带领学生走向一片新的语感天地。
  所以,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注意从生活中积累语感,因为生活与语感的形成有着内在的关系,生活的积累,是形成敏锐语感的基础和源泉。有些语文教师不理解语感来自何处,上课只是单纯地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或者翻字典查资料,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这是得不到什么真实、丰富和深切的语感的,因为语感不仅仅体现为枯燥的字面意义,它既是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过程,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过程。我们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和习得,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见深切,实现对语言的个性理解,从而逐渐形成独特敏锐的语感,绽放语文教学创新的奇葩。
  
  三、凝聚深刻的人生感悟,抒发内心诗意的追求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文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广博精深的人文精神。尤其是文学经典,集语言学、审美学和精神哲学为一体,是民族人文精神的神彩之所在,是人文素养长效的营养剂。李泽厚先生说过:“文学的最高价值、文学的永恒性源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心灵进行美好的历史性积淀。就是说,成功的文学作品,它总是在人类心灵中注入新的美好的东西。这可能看不见,不是像科学那样可以测量、计算,但它确实存在着。”[3]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心灵独唱,如舒婷的一首《双桅船》,短短一首诗歌,几个画面就积淀了作者的特殊的人生经验与情感体验,解读作品本身就是解读舒婷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况味,它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给学生情感与灵魂造成的震荡可能是终身的,也可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此,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鉴赏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需要感悟人生。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便是追求美、追求心灵感悟的高妙境界,审美性的特点同样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凝聚人生感悟,重视形象之美,重视情感之美,重视山间明月与湖中倒影。只有具备了深刻感悟力的语文教师,才有可能以自己的知识积淀和人生经验为基础,去发现、开掘、创造出语文教学机变、巧构、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欣赏并从中获得精神培养。
  人生感悟是语文素养的最高表现,它建立在生活和体验的基础上。语文不像其他学科,它的知识储备不是显性的,只有基于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才能不断提高感悟能力。可见,感悟与生活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凝聚人生感悟?笔者认为,首先,要热爱生活,丰富精神、充实内心;精神丰富、内心充实,是蕴含深刻感悟力的前提和底子。其次,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历练和挥洒人生真谛,真实地抒发对生活发自内心的诗意追求。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指的就是语文教师对生活的这种美学志趣。
  
  四、培养教学艺术感觉,营造新、美的语文育人境界
  
  新颖、别致是教学艺术创造特征的鲜明标志,英国18世纪的艺术家越诺尔兹说,“我们所从事的艺术以美为目标,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而且表现这些美。”教学艺术就是要让审美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情、智的有效方式,它“天然”地应该具有美感。因而,可以断言,任何教学艺术的创造都应当是美的创造,教学艺术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应当是新颖性和美感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它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言既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特别具有审美教育的天地。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和教育者。敏锐的艺术感觉、丰富的艺术想象,必然成为具有鲜明教学艺术个性的语文教师的应有素质,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文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然而,教学艺术美感并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教学领域中教师主体有意识地创造和追求的产物。它跟审美直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语文教师要注重通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教学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学是个性的事业,教师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审美主体面对生活过程中最富孕育性、情感性的东西,要善于结合自己个人独特的阅历体验和价值取向进行联想和自由创造;同时,语文教育还是诗性的事业,教师还要广泛阅读诗书,注意培养自己的诗人气质和细腻的诗性敏感力。具有诗性敏感力的教师,一般比较容易提升语文教学的艺术感觉,从而营造出新美的语文育人境界。
  总之,唯有个性,才有创造;只有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新一代的教育寄希望于教师,因而呼唤教师的个性和创新教学尤其重要。语文教师应当“努力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群体形象中挣脱出来,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内核确立起来,成为‘个人’。不再让行为遮蔽思考,不再让角色掩埋真我,不再让义务消减权利,不再让个性臣服共性,不再让他律取代自律。在教育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实践自己的创意,享受自己的成功,追求自我的实现。”[4]
  
  参考文献
  [1] 叶澜.关于当前语文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师,2004.
  [2] 学习语法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1).
  [3]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 袁卫星.听袁卫星老师讲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付一静)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题示方法中钾,阐述了方法原理,并研究了参比电极外盐桥对钾测定的影响。选用0.5mo./L BqaCl2溶液作外盐桥,对复合磷肥中钾含一进行测定,其SD(n=6)为1.92%,加标回收率为98.4%-102.4%。
韩国设计业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已经完成了从模仿者到创新者的战略转型。这个过程的关键里程碑之一是形成了一种称为K-Design DNA的韩国设计特性。另外,设计界对非物质文化价值
市政道路给排水的施工过程固然关键,可是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的设计应用更加不能被忽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了解有关'海绵城市'的一些知识,有利于推进我们的城市建设
1企业家简介李晨,男,198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西华大学,专修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201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父辈创业的成都新力公司,开始迈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为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白蚁防治知识和应对白蚁危害的能力,逐步构建群防群治的白蚁防治体系,1月27日宜春市房管局组织白蚁防治工作人员及所在社区党员共10余人在高士社区开展了白
陈俊辉,男,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大专文化。现任东方产业园董事长、党支部书记,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陈俊辉1990年参加工作,从最初的创业到立足砖瓦机械、跨
海绵城市观念的产生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度,弹性应对天然灾害与环境改变,给排水系统属于海绵城市创建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的内涵,介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中海绵城市的
地理学堪称“科学之母”,它以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多样的教学形式倍受学生喜爱,它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技能、张扬学生个性、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  一、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1.爱国主义教育  区域地理是某一地区资源环境与人文社会现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居
各有关单位: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批准,一年一度的中国墙体屋面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定于2016年11月24-26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市东新区商务内环路中央公园一号)举行
中国风险投资业一年一度的盛会——“2004中国风险投资论坛”,4月2日在深圳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来自海内外的60多位政府高层官员和业界知名人士登台论道,与700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