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这些应用型人才却并不完全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不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市场需求。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与校内实训教学中对职业意识的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在校内实训教学中的职业意识的缺失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职业意识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停留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近些年国家提出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和背景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在2010至2015年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合作化进程。
2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也区别于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独具的特点和规律。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其职业性,区别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被称为“平民教育”、“就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型建设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其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高教性,区别于其他职业教育。其他职业教育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再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受市场需求的调节。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特点表现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此一来,可以保证充分使教育资源转化为市场可以消化的人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3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内实训教学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体现其最突出的特点“职业性”,实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都包含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训教学两部分。校内实训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对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感知,教学过程主要在室内完成。目前的校内实训仅仅是在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执行能力三个方面与校外实训进行了衔接而忽略了学生在心理适应能力方面的衔接,后果很可能是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适应不良,从而失去了在校外实训获得锻炼的机会。不能在校内实训阶段给予学生职业性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认知锻炼从而初步建立职业意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中校内实训最缺失的部分。
4 职业意识形成和作用
职业意识是人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是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活动的统一,体现在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等方面,同时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经受历练达到培养和养成目的,为成为有价值的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尽早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对学生的发展有如下好处:首先,对自我和职业的正确认知有助于尽早确立择业观念和选择择业方向,有利于在就业过程中把握机会;其次,职业意识有助于学生尽早对职业产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在职业领域的成功并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再次,职业意识在驱动个人成功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整个产业乃至社会的进步。
5 职业意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的主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性”的体现由主观和客观两部分体现。职业意识是为其主观表现,职业素质是为其可观表现。职业一直包括职业的认知、职业的情感、职业意志,最终反映职业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法和认知论告诉我们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又可影响客观。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的同时不要忘记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可以促进职业素质的形成,最终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6 造成校内实训教学中职业意识缺失的原因
造成在校内实训教学过程中职业意识缺失的原因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学生本身原因,而另外一个方面主要是教师的原因。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意识的正确树立需要个人本身有比较完善的认知体系,那就意味着需要个人有比较完备的哲学观念。现实的情况是,在校学生仅仅把哲学当作必须完成的课业任务而不是对个人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知识,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能应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和认知从而无法主动而明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教师的方面考虑在实训过程中缺乏职业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有两个因素决定。第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大多数执行教学任务的教师没有完整的从业经历,本身就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职业意识,就更无从谈起协助学生建立职业意识,自然就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倾向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职业意识的树立。第二,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能够树立自己的职业教育哲学观念,对于执行职业教学任务还没有形成指导性的观念,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缺失。
7 展望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结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的高等职业发展目标,在校内实训过程中添加树立职业意识的部分是十分必要的。现阶段的职业意识在校内实训过程中的缺失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造成,文中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我相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水平的提高,职业意识在校内实训过程中的缺失终将成为历史,而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也将更加容易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文杰.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J].科技信息,2011,10:190.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3]季晓伟.高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衔接问题研究——以《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1,06:83-85.
[4]张伟.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与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林莉,曹大友.关于职业意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
301-302+304.
作者简介:李颖(1977-),女,吉林松原人,助理讲师职称,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免疫学。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职业意识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停留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近些年国家提出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和背景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在2010至2015年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合作化进程。
2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也区别于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独具的特点和规律。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其职业性,区别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被称为“平民教育”、“就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型建设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其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高教性,区别于其他职业教育。其他职业教育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再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受市场需求的调节。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特点表现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此一来,可以保证充分使教育资源转化为市场可以消化的人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3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内实训教学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体现其最突出的特点“职业性”,实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都包含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训教学两部分。校内实训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对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感知,教学过程主要在室内完成。目前的校内实训仅仅是在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执行能力三个方面与校外实训进行了衔接而忽略了学生在心理适应能力方面的衔接,后果很可能是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适应不良,从而失去了在校外实训获得锻炼的机会。不能在校内实训阶段给予学生职业性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认知锻炼从而初步建立职业意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中校内实训最缺失的部分。
4 职业意识形成和作用
职业意识是人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是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活动的统一,体现在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等方面,同时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经受历练达到培养和养成目的,为成为有价值的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尽早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对学生的发展有如下好处:首先,对自我和职业的正确认知有助于尽早确立择业观念和选择择业方向,有利于在就业过程中把握机会;其次,职业意识有助于学生尽早对职业产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在职业领域的成功并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再次,职业意识在驱动个人成功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整个产业乃至社会的进步。
5 职业意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的主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性”的体现由主观和客观两部分体现。职业意识是为其主观表现,职业素质是为其可观表现。职业一直包括职业的认知、职业的情感、职业意志,最终反映职业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法和认知论告诉我们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又可影响客观。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的同时不要忘记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可以促进职业素质的形成,最终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6 造成校内实训教学中职业意识缺失的原因
造成在校内实训教学过程中职业意识缺失的原因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学生本身原因,而另外一个方面主要是教师的原因。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意识的正确树立需要个人本身有比较完善的认知体系,那就意味着需要个人有比较完备的哲学观念。现实的情况是,在校学生仅仅把哲学当作必须完成的课业任务而不是对个人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知识,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能应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和认知从而无法主动而明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教师的方面考虑在实训过程中缺乏职业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有两个因素决定。第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大多数执行教学任务的教师没有完整的从业经历,本身就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职业意识,就更无从谈起协助学生建立职业意识,自然就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倾向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职业意识的树立。第二,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能够树立自己的职业教育哲学观念,对于执行职业教学任务还没有形成指导性的观念,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缺失。
7 展望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结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的高等职业发展目标,在校内实训过程中添加树立职业意识的部分是十分必要的。现阶段的职业意识在校内实训过程中的缺失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造成,文中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我相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水平的提高,职业意识在校内实训过程中的缺失终将成为历史,而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也将更加容易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文杰.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J].科技信息,2011,10:190.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3]季晓伟.高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衔接问题研究——以《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1,06:83-85.
[4]张伟.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与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林莉,曹大友.关于职业意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
301-302+304.
作者简介:李颖(1977-),女,吉林松原人,助理讲师职称,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