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河涌治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河涌对于一个城市的作用非常关键,既能防洪排涝,又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但一些地区的内河涌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几点思考,并提出了治理的措施,为其他地区类似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河涌;治理;水环境;防洪排涝
  1 内河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内河涌水环境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内河涌的水体质量都比较差,尤其是一些中小城镇由于缺乏资金及技術支持,内河涌已经常年缺乏管理。近年来,少数大中城市开始着手治理城市内河涌,但由于思想过于传统,观念太老套,技术也不到位,治理效果并不明显。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我们应该使内河涌的治理朝着生态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我国城市内河涌的治理在近两年来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1.2 内河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东莞市地势较平坦,水资源丰富。城市内河涌较为密集,东莞大部分的工厂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经过沟渠排至河涌中,久而久之,城中一些内河涌中水体被污染,污染物的浓度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质量下降,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生物锐减,水质发黑、发臭,此时内河涌已经完全起不到防洪排涝的功能了,恶劣的水质不仅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使城市的水环境失衡。
  除了水质被污染,内河涌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城市建设大量占用河道,使水面积骤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可用面积萎缩、污泥淤积、涌障严重。对内河涌的管理不到位,导致河道两岸开发无序、河堤低矮等问题,最严重的是在内河涌周边搭建了各类建筑,大量阻水物使河涌的调节功能下降,蓄水能力丧失,排水不通畅,严重阻碍了城市内河涌功能的发挥。
  2 对内河涌治理工作的思考
  2.1 治理工作秉持的理念
  在对内河涌的治理过程中,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案例可以借鉴。总的来说,对内河涌的治理工作需要秉持以下三点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内河涌的治理过程中全面规划、分清主次、按阶段进行,每一区域、每一阶段都需要与实际相结合。要将该地区的水环境与该水域的生态系统相结合,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规划好工程系统,尽量遵循自然环境优先发展的理念,提高水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提高城市内河涌的蓄水能力,在雨季来临时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对于内河涌还需要注重标本兼治,在内河涌治理大的目标下,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先后顺序,兼顾效益与公平,逐步改善该地区的水环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城市内河涌的整治过程中,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首位,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始终,以恢复和谐的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我们要科学管理,强调人与水友善相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且加强对洪涝的管理与防治,使洪涝自然有序地消退。我们还应将人对环境的需求与城市内河涌的建设紧密相连,将城镇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使水、城相依,建设花园式的城镇。同时可以美化河道景观,在河道两岸修建适量的娱乐设施,将居民的休闲娱乐融于自然环境中,形成独特的景观。
  (3)现代化的理念。要使内河涌的治理秉持现代化的理念就必须采用当前前沿的科学技术和设计手段,不论在水环境的设计、布局、建设还是在施工、建材选用、管理等方面都要运用先进的理念,使资源优化配置、水系运作合理、管理全面有效。
  2.2 内河涌治理措施
  2.2.1 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南方很多城市,比如东莞,更是将内河涌及其周边的水体环境作为不可多得的公共活动空间,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的重点区域,主要是恢复内河涌的河道生态环境,以建立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面对这样的治理目标,我们需要对内河涌中的混凝土河床及两岸的砖砌护栏进行相应的改造[2]。在护栏的下半部分用土料筑堤,上半部分设计为适合当地植物生长的护栏形式,并在岸边种植草皮。对于河道的设计,要保证内河涌的防洪排涝功能,允许少量侵蚀及淤积现象,要保持河道浅滩、深潭自然分布、宽窄搭配、衔接自然,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河岸空间。
  2.2.2 合理设计河涌
  合理设计河涌是治理工作中比较关键的一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规范和标准设计。若果条件允许,尽量多参考国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在护栏形式的选择时,也要根据整体风格进行选择,这样设计出的景观环境才能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融于一体。同时河道治理的材料要首选自然、无公害的材料,这样才能保障河道内的生物安全生存、繁殖,才能建造一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3]。
  例如东莞市麻涌镇的内河涌的设计,就充分结合当地水源丰富、水系发达的实际情况,在河岸两侧构建人工湿地,该湿地系统不但能净化水体、吸收降解水中污染物质,还与河涌周边的建筑群相得益彰,整体风格相互补充,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
  2.2.3 加强河涌管理
  除了加强对内河涌的治理,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河涌的治理工作,要认识到城市内河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各处河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管理,同时相关单位还要做好群众宣传工作,通过提高人们爱水护河的意识,对城市内河涌进行全面的管理。
  对河涌的管理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对骨干河道的管理,主要负责从大局着眼对河道进行管理和调度;②对各辖区内小河涌的管理,主要负责协助骨干河道的调度工作,并对各辖区的水资源进行管理。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理目标,对内河涌的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健全管理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以达到净化水质,改善内河涌环境的作用。
  2.2.4 与污水管网建设同步进行
  内河涌的治理工作要与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同步进行。内河涌的基本作用都是防洪、排内涝,因此在早期对其治理过程中多以防洪排涝为目的而治理,而没有将污水管网沿河岸铺设。由于河涌周边的污水的排入,很多内河涌治理完成后,一段时间后又变成臭水河,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的内河涌虽起到防洪排涝的效果,而未达到优化环境的作用。在今后的治理工作中,将结合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使污水管网沿河岸铺设,充分利用排水管渠,让河涌周边污水流入排水管,真正达到美化河涌环境的作用。
  3 结束语
  内河涌运作的好坏对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活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受到破坏的水系进行疏通与修复,是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的必经之路。治理后的内河涌既能防洪排涝、蓄水灌溉,又能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纳污自净的能力。通过对内河涌的治理,可以还给市民一个舒适、优美、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梅清.浅谈中山市大涌镇内河涌水环境和治理措施.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8月:56~58.
  [2]黄民生,陈振楼.城市内河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时间贸易组织,房屋的产权向复杂化、多元化方向演变,出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重视房产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房屋产籍、产权的管理。本文简要探讨了房产管理的作用,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房产发展。  关键词:房产管理;作用;相关问题;探讨  伴随着现今社会的逐步发展,建筑领域及房地产领域获取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我国在加入WTO以后
审计工作是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政府投资是政府工作中涉及范围广、牵扯利益集团较多的工作部分。由于政府是权力主体,因而对政府投资的审计通常流于形式,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政府投资审计实例,分析了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汇入到城市道路当中,对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阻碍.针对这一情况,许多城市相继开展公交车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城市地震防震减灾的有效措施,对我国城市地震的预防和降低震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震灾害;防震减灾;措施  引 言  地震灾害属于突发性的自然破坏,它的破坏力强大,给人们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城市地震,由于人口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聚中,地震灾害的危害更是巨大,因此,做好城市地震的减灾防灾工作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1
近年来,随着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已经超越水稻成为第一大农作物,玉米的生产关乎着我国粮食的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玉米种植区大多位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气候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本文从当前我国公共机构节能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以现代物业管理的视角,通过物业管理企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EMC)等方式,就有效促进公共建筑节能降耗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科技;物业管理;公共机构节能  1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自2008年10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