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开新:阎锡山农业政策及科技思想研究

来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统治下满目疮痍的山西,如何才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对于统治者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纵观民国时期的山西省,在短短十几年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成为全国的模范省,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这与当时统治山西的阎锡山的决策和思想是分不开的.从山西是一个内陆农业省份的实际出发,探索阎锡山在农业政策及科技思想上的变化,对于了解民国山西的农业及涉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如今山西甚至全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生态宜居理念,从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建设等5个维度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晋江市47个样本村的人居环境治理水平进行综合考量.结果表明:晋江市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治理水平参差不齐,排序靠前与靠后的村(社区)的建设成效存在明显差距,得分因子优劣不齐.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晋江市人居环境治理水平.
汉代整个思想文化界对“物”有了新的认识,“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和结构中,物和物、物和人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的关系,大大推进了汉代人对于身边物的运动、现象以及表征的精微观察,发展了一种属引相续的联想和类推的思维.赋作家在赋作中注入了“体物的精神”,以三种特别的方式纂组成文:摹物通过汉字的声形之美极尽刻画物的形貌;感物以“五行”“阴阳”等特殊的描叙方法使物也具有了生命性德;类物是一种以物象作为语料所进行的语言复制,为汉赋的语言生产制造动力.这种“体物”的精神成就了汉赋巨丽宏伟的气势,华美炫丽的语言和与天地参的精
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基因中孕育萌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并在中国百年实践征程中凝练升华.英雄精神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崇高思想品德、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锻炼担当品质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用英雄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应坚持“四线合一”,将英雄精神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引入网络教育主阵地、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工程、融入大学生实践全过程.
北魏时期的比丘尼墓志是佛教文化与女性书写相结合的产物,墓志中所呈现的比丘尼这一佛教女性形象体现了创作主体匠心独运的书写策略:其一是进行形象虚构,它包含文学性虚构以及社会心理化虚构;其二是身份差异下的多元想象,书写者的身份决定了主体个性化视角的认知与想象;其三是充分契合墓志的文体特征来建构其女性形象.外来的佛教文化既改变了当时女性群体的活动空间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加强自身对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适应性.
基于福建、宁夏、甘肃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和ISM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户菌草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及其层级结构.研究发现:农户菌草技术采纳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共9个.其中,风险承受能力和技术效益认同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家庭耕地面积、家庭牲畜数量、家庭年收入、农业技能水平、参加合作社和技术掌握能力是中层间接因素,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增强农户风险承受能力,宣传菌草产品附加值以提升农户技术效益认同度,加大农村教育培训力度以提升农民综合素养等,从而提升
智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DT科技等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新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教育欠发达地区只有迅速适应智媒时代需求,制订出相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并与学生素质高度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城市社区并非孑然独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的“寄居”之所,充满了人与各类空间的互动.人塑造空间,亦被空间塑造.城市社区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斐伏尔和哈维的空间理论,在批判资本丑恶面的同时,也隐含地赞扬了资本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功绩;从空间角度重新审视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矛盾,由此进行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策略,使人可以在社区中“诗意地栖居”,促进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1919—1949年是中国从封建国家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封建伦理观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构建新的国家伦理观来确立国家的统一目标、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成为民众的迫切需要.诞生于东南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南高学派,作为近代中国史地研究与文化民族主义的一支重要学术派别,其对构建中国近现代国家伦理观的探索,藉由史地研究在民族观、文化观、学术观三个向度展开,是其价值理性与实践理性的集结和沉淀,对强化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启发爱国之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动荡中的中国社会迸发出强
命案私和作为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民间调解形式,至清中期已相当常见.前人研究因私和过程中普遍存在经济利益的交易,多将其视为建立在平等、理性协商基础上的经济行为.实际上,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对私和的提出、说合、接受等环节的促成作用往往更为关键.私和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寡妻、寡母为代表的社会下层女性等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蕴含着深刻的不平等因素.清律严禁私和,清代官府对私和的判决严厉而全面,但未能显著改善私和频发的现状.也因清律强调“以礼入法”的特征,使私和律与容隐律不相协调,导致在家内私和等领域增大了判决的
乡村建设行动如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YD县5个社区“五美乡村”示范点建设的研究发现,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由分权与赋权、组织建设、精英参与、理事会运行的可持续性和理事会的机制性经费保障共同决定.其中在建设期间形成的是工具性治理能力,这一能力可以转化为实质性治理能力,即变成永久性的社区治理能力.从工具性治理能力转换成实质性治理能力需要政府、官员和村庄给予社区组织一定的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机制性经费保障.否则乡村建设行动结束,工具性治理能力也就会相应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