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86岁的邓小平第三次在上海过春节,留下一句话:“浦东开发晚了,但还来得及。” 当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
不久后,《纽约时报》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仍在从事经济建設》一文中提到:“在大片稻田和破旧的建筑物中,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这是外媒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最早报道之一。当时,大多数的外国读者只是看到了“浦东”这个词,却无法想象浦东未来的模样。
29岁的浦东,多次惊艳了全世界。中外媒体在报道今天的浦东时,“奇迹”是个高频词。浦东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浦东成长于最好的时代,它依然在不断萌生新的器官、新的肌体。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临港新片区……一块块开发区、新城区相继崛起,让浦东从蹒跚学步,到像少年一样飞驰,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短短29年,浦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从当时的60亿元到如今的超过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当年的10亿元到超过4000亿元。1210平方公里的浦东,以全市1/5的土地面积和1/4的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浦东29年的腾飞,背后折射的正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迈向而立之年的浦东,如何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2019年8月发表的联合署名文章《浦东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标杆》中给出了答案——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力争通过七年左右努力,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奋力打造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2007年3月31日,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仅一周的习近平来到浦东,作为当时上海19个区县调研的第一站。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习近平首先来到浦东新区展览馆。他仔细观看一张张珍贵的老图片,了解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
这次调研,习近平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发开放浦东这项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不仅对浦东开发开放寄予厚望,还要求浦东的工作要更多地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因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指向,不仅是建设一座新城,更是要为全国探索一条新路。
浦东落子,满盘皆活。
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获批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当时上交所只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买股票一度很难。而截至2019年8月,上交所上市公司达1511家,上市股票1554只,总市值突破31万亿元,跻身世界证券交易所前列。
浦东开发开放后的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迁址陆家嘴,开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新篇章。此后,金融机构快速向陆家嘴集聚。200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以来,上海金融业开放加速。作为国内外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重要承载区,陆家嘴成为名符其实的金融城。
以上交所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交易品种也日益丰富。A股B股、股票期权、债券、期货、基金等日益丰富。资本市场开放加速,熊猫债、黄金国际板、“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相继推出,量能不断放大。2018年推出的原油期货,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境外投资者开放数超过90个,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原油期货市场。
2018年放宽外资证券机构股比限制后,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出现,上海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科创板横空出世,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使命在浦东完成“二重唱”。
而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于2013年9月从浦东启航,则是上海再一次承担探路使命。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6年来,两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新增项目约400个,累计落地项目超过2800个,在认证机构、医疗服务、职业技能等38个开放领域涌现出一批全国首创项目。其中,在投资、贸易、金融与事中事后监管四大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百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上海自贸试验区,“不负重托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
自贸区的成立,也提升了浦东乃至整个上海的经济。
一是自贸试验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截至2018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5.9万户,新设外资企业1.1万户,累计实到外资263亿美元。
二是贸易便利化改革效应持续显现。在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浦东外贸进出口五年来持续保持增长,2018年浦东新区完成进出口总值2.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上海全市比重60.5%。2018年,洋山港和外高桥港区合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93万标箱,同比增长4.3%,推动上海港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
三是自贸试验区有力推动了浦东转型发展。2018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财政总收入增长8.3%。上海自贸试验区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3/4的生产总值、70%左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40%左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在“数据港”方面,浦东聚焦大数据产业,通过银行卡产业园、软件园、信息产业制造园“三园”融合发展,形成面向电子信息、金融服务、商务流通、智能装备等重点行业,以及电子政务、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提供数据服务的产业集聚区。在2019年9月落幕的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分赛暨上海5G应用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三个应用场景均和人工智能(AI)紧密结合,且都落在浦东,浦东在“数据港”方面的综合实力可见一斑。
当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劳动力成本降低70%,作业效率提升30%,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装卸可节省10个小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了生产和产业作业效率,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2019年上半年,浦东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建成首个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并设立5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来看,在六大“硬核产业”的推进下,浦东高质量发展颇有成效——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上半年上海各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19年上半年,浦东以709.7亿元的财政收入位列上海16个区的首位。其中,“创新药”与“蓝天梦”领域较为突出,生物医药与航空航天两大产业增长明显,1-5月产值增幅分别达到11.7%和40.1%。
值得注意的是,浦东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张江地区更是超过12%,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此外,浦东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1%,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由此看来,29岁的浦东,发展后劲还很足。
浦东的腾飞,让这里安居乐业的老百姓也有满满的获得感。
“浦东不拼爹”,很多从全国各地前往浦东发展事业的年轻人,津津乐道于这句话。透明的营商环境、公平的就业环境、活跃的文化环境,是维系当代青年情感和信心的基本条件。最高的大楼,最美的城市天际线,固然让人欣喜和向往,但要真正留住年轻人的心,在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于城市在“软件”开发上的“用户体验”。
以寸土寸金的陆家嘴为例,这里坐落着97幢“税收亿元楼”,环形天桥“空中走廊”的一隅是上海首座“税收超50亿元”的上海国金中心。据悉,陆家嘴高层次人才汇聚,50余万名金融白领中,近7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海归。
近期,陆家嘴定了一个“小目标”:税收亿元楼超过100幢。令人感到温情的是,这里也要成为众多白领的“精神家园”。高楼大厦里的白领们,每天午休、下班后都能在附近参加“金领驿站”,加入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这里有26个“金领驿站”,覆盖280多个党组织、8000多名海归,直接把“支部建在楼上”。
据悉,陆家嘴管理局会定期收集“白领槽点”,针对实际需求解决问题,帮助白领打通地铁站到办公楼的“最后一公里”,开通6条金融城巴士专线;动员各楼宇在地下通道等区域开设“白领食堂”,让白领不再吃每顿至少上百元的咖啡简餐;引入三甲医院开辟医疗点,上班间隙就可以找到医生求医问药、开简单处方,年轻人的创业更无后顾之忧。
对于很多外来人才而言,上海户口是一个大问题。随着今年7月上海首创向浦东下放户籍审批权,浦东在人才的引进、服务等方面空间愈加灵活。数据显示,浦东每年引进的人才量占上海全市的30%左右。
人才留得住,也离不开浦东“金牌店小二们”的努力。
据统计,早在2019年2月,浦东全区327项涉企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和“全程网上办理”,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了87%。同时,浦东以“把企业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为原则,建立“1 7”企业办事服务体系,包括1个区级企业服务中心,7个开发区分中心,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并行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浦东要致力于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在党委政府的服务水平上,浦东各个单位、各级干部都要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把引领发展的‘高站位’落实到服务浦东企业的‘低身段’上,成为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标杆。”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
作为标杆的浦东,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再出发。
不久后,《纽约时报》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仍在从事经济建設》一文中提到:“在大片稻田和破旧的建筑物中,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这是外媒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最早报道之一。当时,大多数的外国读者只是看到了“浦东”这个词,却无法想象浦东未来的模样。
29岁的浦东,多次惊艳了全世界。中外媒体在报道今天的浦东时,“奇迹”是个高频词。浦东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浦东成长于最好的时代,它依然在不断萌生新的器官、新的肌体。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临港新片区……一块块开发区、新城区相继崛起,让浦东从蹒跚学步,到像少年一样飞驰,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短短29年,浦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从当时的60亿元到如今的超过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当年的10亿元到超过4000亿元。1210平方公里的浦东,以全市1/5的土地面积和1/4的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浦东29年的腾飞,背后折射的正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迈向而立之年的浦东,如何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2019年8月发表的联合署名文章《浦东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标杆》中给出了答案——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力争通过七年左右努力,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奋力打造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闯出新天地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2007年3月31日,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仅一周的习近平来到浦东,作为当时上海19个区县调研的第一站。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习近平首先来到浦东新区展览馆。他仔细观看一张张珍贵的老图片,了解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
这次调研,习近平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发开放浦东这项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不仅对浦东开发开放寄予厚望,还要求浦东的工作要更多地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因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指向,不仅是建设一座新城,更是要为全国探索一条新路。
浦东落子,满盘皆活。
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获批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当时上交所只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买股票一度很难。而截至2019年8月,上交所上市公司达1511家,上市股票1554只,总市值突破31万亿元,跻身世界证券交易所前列。
浦东开发开放后的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迁址陆家嘴,开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新篇章。此后,金融机构快速向陆家嘴集聚。200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以来,上海金融业开放加速。作为国内外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重要承载区,陆家嘴成为名符其实的金融城。
以上交所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交易品种也日益丰富。A股B股、股票期权、债券、期货、基金等日益丰富。资本市场开放加速,熊猫债、黄金国际板、“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相继推出,量能不断放大。2018年推出的原油期货,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境外投资者开放数超过90个,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原油期货市场。
2018年放宽外资证券机构股比限制后,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出现,上海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科创板横空出世,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使命在浦东完成“二重唱”。
而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于2013年9月从浦东启航,则是上海再一次承担探路使命。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6年来,两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新增项目约400个,累计落地项目超过2800个,在认证机构、医疗服务、职业技能等38个开放领域涌现出一批全国首创项目。其中,在投资、贸易、金融与事中事后监管四大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百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上海自贸试验区,“不负重托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
自贸区的成立,也提升了浦东乃至整个上海的经济。
一是自贸试验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截至2018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5.9万户,新设外资企业1.1万户,累计实到外资263亿美元。
二是贸易便利化改革效应持续显现。在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浦东外贸进出口五年来持续保持增长,2018年浦东新区完成进出口总值2.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上海全市比重60.5%。2018年,洋山港和外高桥港区合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93万标箱,同比增长4.3%,推动上海港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
三是自贸试验区有力推动了浦东转型发展。2018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财政总收入增长8.3%。上海自贸试验区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3/4的生产总值、70%左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40%左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在“数据港”方面,浦东聚焦大数据产业,通过银行卡产业园、软件园、信息产业制造园“三园”融合发展,形成面向电子信息、金融服务、商务流通、智能装备等重点行业,以及电子政务、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提供数据服务的产业集聚区。在2019年9月落幕的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分赛暨上海5G应用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三个应用场景均和人工智能(AI)紧密结合,且都落在浦东,浦东在“数据港”方面的综合实力可见一斑。
当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劳动力成本降低70%,作业效率提升30%,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装卸可节省10个小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了生产和产业作业效率,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2019年上半年,浦东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建成首个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并设立5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来看,在六大“硬核产业”的推进下,浦东高质量发展颇有成效——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上半年上海各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19年上半年,浦东以709.7亿元的财政收入位列上海16个区的首位。其中,“创新药”与“蓝天梦”领域较为突出,生物医药与航空航天两大产业增长明显,1-5月产值增幅分别达到11.7%和40.1%。
值得注意的是,浦东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张江地区更是超过12%,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此外,浦东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1%,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由此看来,29岁的浦东,发展后劲还很足。
在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新作为
浦东的腾飞,让这里安居乐业的老百姓也有满满的获得感。
“浦东不拼爹”,很多从全国各地前往浦东发展事业的年轻人,津津乐道于这句话。透明的营商环境、公平的就业环境、活跃的文化环境,是维系当代青年情感和信心的基本条件。最高的大楼,最美的城市天际线,固然让人欣喜和向往,但要真正留住年轻人的心,在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于城市在“软件”开发上的“用户体验”。
以寸土寸金的陆家嘴为例,这里坐落着97幢“税收亿元楼”,环形天桥“空中走廊”的一隅是上海首座“税收超50亿元”的上海国金中心。据悉,陆家嘴高层次人才汇聚,50余万名金融白领中,近7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海归。
近期,陆家嘴定了一个“小目标”:税收亿元楼超过100幢。令人感到温情的是,这里也要成为众多白领的“精神家园”。高楼大厦里的白领们,每天午休、下班后都能在附近参加“金领驿站”,加入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这里有26个“金领驿站”,覆盖280多个党组织、8000多名海归,直接把“支部建在楼上”。
据悉,陆家嘴管理局会定期收集“白领槽点”,针对实际需求解决问题,帮助白领打通地铁站到办公楼的“最后一公里”,开通6条金融城巴士专线;动员各楼宇在地下通道等区域开设“白领食堂”,让白领不再吃每顿至少上百元的咖啡简餐;引入三甲医院开辟医疗点,上班间隙就可以找到医生求医问药、开简单处方,年轻人的创业更无后顾之忧。
对于很多外来人才而言,上海户口是一个大问题。随着今年7月上海首创向浦东下放户籍审批权,浦东在人才的引进、服务等方面空间愈加灵活。数据显示,浦东每年引进的人才量占上海全市的30%左右。
人才留得住,也离不开浦东“金牌店小二们”的努力。
据统计,早在2019年2月,浦东全区327项涉企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和“全程网上办理”,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了87%。同时,浦东以“把企业服务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为原则,建立“1 7”企业办事服务体系,包括1个区级企业服务中心,7个开发区分中心,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并行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浦东要致力于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在党委政府的服务水平上,浦东各个单位、各级干部都要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把引领发展的‘高站位’落实到服务浦东企业的‘低身段’上,成为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标杆。”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
作为标杆的浦东,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