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但在偏远的民族地区,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学中遇到许多困惑和困难,所以认真对待并积极探索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尤为重要。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州民族地区的中职教育蓬勃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低下,在作为基础课的英语教学中遇到许多困难,面临诸多挑战。
一、民族地区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生源现状不容乐观。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尤其在我州民族偏远山区,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很差。新生进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认识26个字母的学生有不少。加上部分学生为农村留守或单亲家庭儿童,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等都较差,在英语学习中常把基础差、跟不上作为借口,厌学情绪严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更谈不上热情。
(二)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民族地区的中职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原来的英语基础教育上转型过来的,教师对外界了解甚少,也没有行业实践经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知之甚少。在教学中仍以传统讲授占主导地位,采用黑板、粉笔加录音机的教学模式。中职英语老师们精心备课、上课认真,但效果甚微,为此感到迷茫、困惑不已。
(三)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现行中职英语教材实用性不强,除了几个单元的日常生活情景对话外,其他内容多为面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的应用文写作。由于学生多地处偏远封闭山区,教材所涉及的许多内容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既有难度又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的教材内容,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分外吃力,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日趋降低,导致教师无法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并没有与时俱进,仍以传统“填鸭式”的方式灌输,老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下面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式既局限了学生思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又剥夺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乐趣。结果学生学得很疲劳,没有激情,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教学评价机制起不到激励作用。学校在各专业课中已建立了相对较为系统的体系,各种等级证书考核使各专业知识评价受到重视。而中职英语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评价机制,基本就以期中或期末测试为唯一的评价制度,使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应对策略
(一)以爱育爱、因材施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对偏远地区的藏族学生,首先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用关爱、理解和帮助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突破口。如果学生从内心认可某个教师,便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感兴趣,愿意认真学。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最基础记忆单词的方法着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学习方法,让他们重新点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首先,让民族地区的教师有机会走出去,开阔教师队伍的视野;其次,组织英语教师多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再次,安排英语教师代表到工厂观摩,让教师先切身体会学生们以后的工作场景,探究他们最需要掌握哪些英语,按实际需要编排课堂内容。教师真正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实用性人才。
(三)结合专业特点,尝试校本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教师在备课时从中职教材中精选内容较简单但又含有一定知识量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专业特点、岗位需求等编写校本教材,大胆尝试,最大限度地增强教材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教材,使之在持续的教学中长久地发挥作用。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教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模式变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应用,利用色彩丰富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直观的三维动画,让信息闭塞的民族学生了解英语背景知识,用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民族学生的视野,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构建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一句由衷的称赞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雨般的责备与批评更有力量。多正面鼓励学生,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的滋味。同时,在每次的测试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语言能力和专业需求并重,探索借鉴多种试题类型,可以加上一些灵活的与其专业相关的主观性试题,从而激励每个学生认真对待英语课。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尝试,努力探寻符合民族地区中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在民族地区也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英语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娟.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中职英语教学[J].海外英语,2011(6):62-63.
[2]高艳.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3(8):13-15.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州民族地区的中职教育蓬勃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低下,在作为基础课的英语教学中遇到许多困难,面临诸多挑战。
一、民族地区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生源现状不容乐观。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尤其在我州民族偏远山区,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很差。新生进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认识26个字母的学生有不少。加上部分学生为农村留守或单亲家庭儿童,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等都较差,在英语学习中常把基础差、跟不上作为借口,厌学情绪严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更谈不上热情。
(二)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民族地区的中职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原来的英语基础教育上转型过来的,教师对外界了解甚少,也没有行业实践经历,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知之甚少。在教学中仍以传统讲授占主导地位,采用黑板、粉笔加录音机的教学模式。中职英语老师们精心备课、上课认真,但效果甚微,为此感到迷茫、困惑不已。
(三)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现行中职英语教材实用性不强,除了几个单元的日常生活情景对话外,其他内容多为面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的应用文写作。由于学生多地处偏远封闭山区,教材所涉及的许多内容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既有难度又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的教材内容,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分外吃力,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日趋降低,导致教师无法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并没有与时俱进,仍以传统“填鸭式”的方式灌输,老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下面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式既局限了学生思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又剥夺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乐趣。结果学生学得很疲劳,没有激情,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教学评价机制起不到激励作用。学校在各专业课中已建立了相对较为系统的体系,各种等级证书考核使各专业知识评价受到重视。而中职英语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评价机制,基本就以期中或期末测试为唯一的评价制度,使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应对策略
(一)以爱育爱、因材施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对偏远地区的藏族学生,首先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用关爱、理解和帮助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突破口。如果学生从内心认可某个教师,便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感兴趣,愿意认真学。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最基础记忆单词的方法着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学习方法,让他们重新点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首先,让民族地区的教师有机会走出去,开阔教师队伍的视野;其次,组织英语教师多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再次,安排英语教师代表到工厂观摩,让教师先切身体会学生们以后的工作场景,探究他们最需要掌握哪些英语,按实际需要编排课堂内容。教师真正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实用性人才。
(三)结合专业特点,尝试校本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教师在备课时从中职教材中精选内容较简单但又含有一定知识量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专业特点、岗位需求等编写校本教材,大胆尝试,最大限度地增强教材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教材,使之在持续的教学中长久地发挥作用。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教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模式变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应用,利用色彩丰富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直观的三维动画,让信息闭塞的民族学生了解英语背景知识,用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民族学生的视野,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构建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一句由衷的称赞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雨般的责备与批评更有力量。多正面鼓励学生,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的滋味。同时,在每次的测试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语言能力和专业需求并重,探索借鉴多种试题类型,可以加上一些灵活的与其专业相关的主观性试题,从而激励每个学生认真对待英语课。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尝试,努力探寻符合民族地区中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在民族地区也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英语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娟.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中职英语教学[J].海外英语,2011(6):62-63.
[2]高艳.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3(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