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手段,其中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总结和探究。把“听”的各个方面认识清楚,将对演奏学习产生较为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演奏 学习 “听”
“听”的意义
学习演奏,首先需要在内心建立起准确、清晰、完整的音乐形象。
建立内心的音乐形象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听”,二是“读谱”。
“听”是直接感知音乐,准确全面地获取鲜明的、感性的音乐形象。“读谱”是通过视觉和知觉来识别、分析、理解音乐符号,然后在乐器上奏出相应的音乐,再获得具体的音乐形象。对器乐演奏学习来说,无论通过“听”还是“读谱”都是为在大脑中建立起准确的音乐形象,引导肢体的动作行为来实现内心的音乐目标。要在内心建立起清晰明确的音乐目标,“听”非常重要。大脑中的音乐目标越清晰,肢体行动目标就越明确,也就越有助于形成正确合理的演奏行为。音乐对动作有非常直接的引领作用,“听”是支配和塑造动作行为的重要因素。演奏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听”:演奏学习之前要听,这是为了在内心建立音乐和动作行为的目标;演奏中要听,是为鉴别演奏出的音乐是否与内心的音乐相吻合;演奏出声音后也要听,这是为鉴别检审,及时调整、完善演奏出的音乐及其演奏的动作行为。
“听”不仅是对某一具体音乐作品的感性认知,直接地在内心中构建起当下所学音乐的音响目标,同时也是对音乐共性的、普遍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广泛的“听”是对心灵的滋养,它会在无形中丰富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加深内心的音乐积淀,提升音乐品位,使人的音乐情感日趋完善细腻,逐渐地形成一个人广义的、理性高度的音乐辨析能力。经过长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音乐感觉,最终会形成一个人诸如音色感、气质感等抽象的音乐表现特质,明显地改变他的实际演奏效果。
“听”为分感性的听和理性的听。感性的“听”后一般是直接的模仿,做出相似的音乐效果。这种模仿没有太多的判断、分析、对比、取舍等等,仅是以别人的演奏为示范;理性的听,是理性的分析判断,有是非好恶的鉴别。经过一定时间后,渐渐形成自我细腻而敏锐的鉴别能力,建立起个人的音乐品位和音乐价值观念。有了鉴别的习惯,就能逐渐形成个人的品位喜好,进而形成自我的音乐演奏风格。
“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练琴前听示范,对练琴的影响非常大。它有利的一面是:直接建立起鲜明的音乐形象,直接模仿、复制音乐目标。不利的一面是:因为内心首先接受了示范演奏的“成熟的”音乐形象,常常会对慢速的练习造成影响,使“慢练”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慢练时慢不下来,或虽然强制慢下来了,但肌体动作方式不舒适、不自然等等。
内心正确的音乐目标是指引肌体行为的准绳,但在练习中,演奏者练习时奏出的声音往往也会影响演奏者自己。他们在练习中不断听到自己练习的音响,下意识地“接纳”自己奏出的音乐,使自己内心原有的音乐目标被扭曲、篡改,或被覆盖、淹没,因而内心原有的理想音乐目标变得模糊。对此,练习中需要经常听示范,以使内心正确的音乐目标再次变得清晰起来。对一首具体的音乐作品来说,学习前的“听”是为了音乐意念初步形成之后的不听,是为了参考、比较、借鉴他人的演奏之后,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特色,表现自我真切的音乐感受,培养个性化的音乐演绎等等。最终不再简单地模仿他人。
对于“听音乐”这件事,过去的人非常强调要听好的演奏,不能听那些不好的。因为他们认为,那会对演奏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新的观点认为,难听的音乐,粗糙的演奏并不是毫无益处,它们同样有益于器乐演奏的学习。因为,只有知道了不好的演奏,才能知道什么演奏是美好精湛的。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所谓“不知悲安知乐,不知涩安知甜,不知丑安知美。”因此,无论“美、丑”,听就有好处。知道了美,才会追求美。长期处于“呕哑嘈杂难为听”的环境中,听到好的音乐时才会“如听仙乐耳暂明”。人天生就有厌恶“丑”而趋向“美”的本能,关键是要让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精美的音乐演奏,特别是好的古典音乐,人们常常是“听若罔闻”,不觉其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不好的演奏作为参照。对一首曲子,学琴的人往往在听了不好的演奏后,才会被真正精湛的演奏所深深折服。
人天生都具有鉴别美丑的能力,他们大都能在各种演奏版本中,挑选出那些真正好的演奏来。过去认为要多听,但多听也不是只有好处:多听会导致心理的餍足。一首作品听多了,感觉会逐渐改变,因为对它的餍足也会使学习它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所以听也不能过度。
音乐的“饥饿感”是重要的
人天生有对音乐的需求,当生活中缺乏音乐时,会导致非常强烈的向往,激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望。在改革开放前,整个社会都有音乐的“饥渴症”,人们学习音乐的热情非常高。现在这种“饥渴”似乎不明显了,人们学习音乐的愿望似乎也没有过去那么强烈了。
注意不要过度地听“好听”的东西,那会让人产生厌腻。唱片“喂养”大的人,听现场时常常感到现场的演奏都是“生涩粗糙的”,他们对现场演奏缺乏兴趣。听很重要,但不能完全靠听来学习演奏,要和“看”结合起来,要重视“读谱”。要在听的同时,通过音乐符号建立起内心的音乐,弥补“听”的不足。通过眼睛和耳朵同时在内心中设想、推理、构思、形成内心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念,这对演奏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听音乐”来学习演奏,和通过“看音符”来学习演奏,两种途径缺一不可。通过“读谱”建立起内心的音乐目标,可能比较麻烦。因为内心没有直接、成型、明确的音乐形象,听觉系统处于空白状态,内心的音乐可能不明确、不具体,学习进度就比较慢。但通过慢慢的练习,最后依然可以获得理想的音乐形象效果。
“先不听”的好处主要在于,没有先入为主的“成熟”音乐形象的干扰,人们就可以充分、合理地“慢练”。这有利于动作行为方式的稳定建立。
在器乐演奏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听”的习惯和能力,因为“听”会对我们的心智发展产生神奇的作用,它将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慧。
【关键词】演奏 学习 “听”
“听”的意义
学习演奏,首先需要在内心建立起准确、清晰、完整的音乐形象。
建立内心的音乐形象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听”,二是“读谱”。
“听”是直接感知音乐,准确全面地获取鲜明的、感性的音乐形象。“读谱”是通过视觉和知觉来识别、分析、理解音乐符号,然后在乐器上奏出相应的音乐,再获得具体的音乐形象。对器乐演奏学习来说,无论通过“听”还是“读谱”都是为在大脑中建立起准确的音乐形象,引导肢体的动作行为来实现内心的音乐目标。要在内心建立起清晰明确的音乐目标,“听”非常重要。大脑中的音乐目标越清晰,肢体行动目标就越明确,也就越有助于形成正确合理的演奏行为。音乐对动作有非常直接的引领作用,“听”是支配和塑造动作行为的重要因素。演奏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听”:演奏学习之前要听,这是为了在内心建立音乐和动作行为的目标;演奏中要听,是为鉴别演奏出的音乐是否与内心的音乐相吻合;演奏出声音后也要听,这是为鉴别检审,及时调整、完善演奏出的音乐及其演奏的动作行为。
“听”不仅是对某一具体音乐作品的感性认知,直接地在内心中构建起当下所学音乐的音响目标,同时也是对音乐共性的、普遍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广泛的“听”是对心灵的滋养,它会在无形中丰富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加深内心的音乐积淀,提升音乐品位,使人的音乐情感日趋完善细腻,逐渐地形成一个人广义的、理性高度的音乐辨析能力。经过长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音乐感觉,最终会形成一个人诸如音色感、气质感等抽象的音乐表现特质,明显地改变他的实际演奏效果。
“听”为分感性的听和理性的听。感性的“听”后一般是直接的模仿,做出相似的音乐效果。这种模仿没有太多的判断、分析、对比、取舍等等,仅是以别人的演奏为示范;理性的听,是理性的分析判断,有是非好恶的鉴别。经过一定时间后,渐渐形成自我细腻而敏锐的鉴别能力,建立起个人的音乐品位和音乐价值观念。有了鉴别的习惯,就能逐渐形成个人的品位喜好,进而形成自我的音乐演奏风格。
“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练琴前听示范,对练琴的影响非常大。它有利的一面是:直接建立起鲜明的音乐形象,直接模仿、复制音乐目标。不利的一面是:因为内心首先接受了示范演奏的“成熟的”音乐形象,常常会对慢速的练习造成影响,使“慢练”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慢练时慢不下来,或虽然强制慢下来了,但肌体动作方式不舒适、不自然等等。
内心正确的音乐目标是指引肌体行为的准绳,但在练习中,演奏者练习时奏出的声音往往也会影响演奏者自己。他们在练习中不断听到自己练习的音响,下意识地“接纳”自己奏出的音乐,使自己内心原有的音乐目标被扭曲、篡改,或被覆盖、淹没,因而内心原有的理想音乐目标变得模糊。对此,练习中需要经常听示范,以使内心正确的音乐目标再次变得清晰起来。对一首具体的音乐作品来说,学习前的“听”是为了音乐意念初步形成之后的不听,是为了参考、比较、借鉴他人的演奏之后,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特色,表现自我真切的音乐感受,培养个性化的音乐演绎等等。最终不再简单地模仿他人。
对于“听音乐”这件事,过去的人非常强调要听好的演奏,不能听那些不好的。因为他们认为,那会对演奏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新的观点认为,难听的音乐,粗糙的演奏并不是毫无益处,它们同样有益于器乐演奏的学习。因为,只有知道了不好的演奏,才能知道什么演奏是美好精湛的。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所谓“不知悲安知乐,不知涩安知甜,不知丑安知美。”因此,无论“美、丑”,听就有好处。知道了美,才会追求美。长期处于“呕哑嘈杂难为听”的环境中,听到好的音乐时才会“如听仙乐耳暂明”。人天生就有厌恶“丑”而趋向“美”的本能,关键是要让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精美的音乐演奏,特别是好的古典音乐,人们常常是“听若罔闻”,不觉其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不好的演奏作为参照。对一首曲子,学琴的人往往在听了不好的演奏后,才会被真正精湛的演奏所深深折服。
人天生都具有鉴别美丑的能力,他们大都能在各种演奏版本中,挑选出那些真正好的演奏来。过去认为要多听,但多听也不是只有好处:多听会导致心理的餍足。一首作品听多了,感觉会逐渐改变,因为对它的餍足也会使学习它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所以听也不能过度。
音乐的“饥饿感”是重要的
人天生有对音乐的需求,当生活中缺乏音乐时,会导致非常强烈的向往,激发起学习音乐的热望。在改革开放前,整个社会都有音乐的“饥渴症”,人们学习音乐的热情非常高。现在这种“饥渴”似乎不明显了,人们学习音乐的愿望似乎也没有过去那么强烈了。
注意不要过度地听“好听”的东西,那会让人产生厌腻。唱片“喂养”大的人,听现场时常常感到现场的演奏都是“生涩粗糙的”,他们对现场演奏缺乏兴趣。听很重要,但不能完全靠听来学习演奏,要和“看”结合起来,要重视“读谱”。要在听的同时,通过音乐符号建立起内心的音乐,弥补“听”的不足。通过眼睛和耳朵同时在内心中设想、推理、构思、形成内心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念,这对演奏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听音乐”来学习演奏,和通过“看音符”来学习演奏,两种途径缺一不可。通过“读谱”建立起内心的音乐目标,可能比较麻烦。因为内心没有直接、成型、明确的音乐形象,听觉系统处于空白状态,内心的音乐可能不明确、不具体,学习进度就比较慢。但通过慢慢的练习,最后依然可以获得理想的音乐形象效果。
“先不听”的好处主要在于,没有先入为主的“成熟”音乐形象的干扰,人们就可以充分、合理地“慢练”。这有利于动作行为方式的稳定建立。
在器乐演奏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听”的习惯和能力,因为“听”会对我们的心智发展产生神奇的作用,它将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