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6日
周日
晚上7时,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上演柴可夫斯基的三幕抒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由指挥大师穆蒂、西蒙·拉特尔和捷杰耶夫的助理——英国指挥家利奥·赫塞恩(Leo Hussain)执棒,波兰导演克里兹托夫·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执导,波兰舞美设计师马戈尔扎塔·什切斯尼亚克(Malgorzata szcze§niak)担任舞台与服装设计,巴伐利亚国家交响乐团伴奏,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合唱团演唱、芭蕾舞团伴舞。
本制作2007年10月31日首演于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由当时的音乐总监长野健执棒。本届艺术节版本中的演员阵容除奶妈费丽比耶芙娜和格列敏公爵外几乎全部更新,青年贵族奥涅金由波兰男中音马若舒·柯伟骞(Mariusz Kwiecien)替换迈克尔·沃尔(Michael Volle)出演,庄园主女儿塔吉亚娜由俄罗斯女高音安娜·涅特里布科(Anna Netrebko)替换奥尔佳·格娅科娃(Olga Guryakova)出演,青年诗人连斯基由斯洛伐克男高音帕福尔·布雷斯列克(Pavol Breslik)替换克里斯托夫·斯特雷尔(Christoph Strehl)出演。饰演奥涅金与塔吉亚娜的正是笔者曾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观赏过的2013-2014演出季开幕大戏《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中的柯伟骞与涅特里布科。能够在不同的顶级舞台上和不同的制作版本中再次现场观赏两位黄金搭档演绎同一对角色,为笔者当晚的观剧增添了不少期待与新意。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2013演出季,《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全世界47个城市就有56个不同的制作上演。此次克里兹托夫·瓦里科夫斯基以现代视角导演制作的版本,不仅改变了每一幕的场景,而且在多处改变了故事情节。如第一幕第一场连斯基和奥涅金的来访场景,不是在庄园主拉丽娜家的客厅,而是在一个玩游戏机和打桌球的娱乐场所;第二幕第二场的决斗场景,没有发生在黎明时分白雪皑皑的树林里,而是在一间寝室里,连斯基和奥涅金没有按约定进行决斗,而是奥涅金抢先拿起连斯基放在床上的一把手枪将其毫无防备地射杀;第三幕第一场开场在华丽的“波兰舞曲”伴奏下,没有绅士淑女们优雅地跳着交谊舞,而是穿吊带裙的几位男子跳起了现代芭蕾群舞,加上第二幕第一场在塔吉亚娜生日舞会上和奥涅金射杀连斯基后几位穿牛仔服男子的现代芭蕾群舞,不免令人联想起马修·伯恩的男子版《天鹅舞》和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情结。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幕第二场,塔吉亚娜在不速之客连斯基和奥涅金来访后,被奥涅金的翩翩风度所吸引,沉醉于爱河而不能自拔,在那个心神荡漾的不眠之夜,她唱出了著名的写信场景的咏叹调。塔吉亚娜既不甘心把自己这段激情的表白埋藏心底,又担心被对方嫌弃以致奚落嘲笑,于是她犹豫、彷徨起来,困扰心头的塔吉亚娜此时所唱的主题乐句“你是我的守护天使,还是奸险诱惑我的人”极其动人心弦。经过一番甜蜜的回忆和幸福的遐想,她终于鼓起勇气奋笔疾书:“我不能将我的心给世上其他的人!我是属于你的!”安娜·涅特里布科将塔吉亚娜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演绎得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揭示了整部歌剧的灵魂。人们不仅为涅特里布科饱满、圆润的歌喉所倾倒,更对她驾驭角色的演绎能力赞叹不已!
2001年,马若舒·柯伟骞在奥地利格拉茨第一次出演奥涅金,如今这一角色几乎已成为他标志性的国际名片。在纽约大都会的舞台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柯伟骞与涅特里布科联袂出演对手戏的身影,俨然是一对黄金搭档。在接到塔吉亚娜信后的“说教”以及与塔吉亚娜“再次见面”这两个场景中,奥涅金的表现截然不同,一个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一个是悔恨交加、物是人非,老练的柯伟骞表演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显示出他对玩世不恭的青年贵族奥涅金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解读。
前晚刚在《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饰演了悲剧角色埃德加多的斯洛伐克男高音帕福尔·布雷斯列克出演了青年诗人连斯基。第二幕第二场,在决斗前夕,一首悲痛悱恻的咏叹调“年轻的黄金岁月流落何方”成为连斯基的生命绝唱。
7月27日
周一
顾不上《玛侬·莱斯科》与《奥菲欧》的最后两场演出,我们一行27日上午就打点行李告别慕尼黑歌剧节,驱车经9号高速公路一路往北,下午终于抵达魂牵梦萦的朝拜胜地拜罗伊特,晚上6时在节日剧院观看本届拜罗伊特歌剧节《指环》首轮演出的第一部前夕剧《莱茵的黄金》(独幕)。
按传统惯例,拜罗伊特歌剧节每年自7月25日开幕至8月28日闭幕,演出七部瓦格纳歌剧,除《指环》四联剧外,再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和《帕西法尔》六部歌剧中轮流挑选三部作为演出剧目。今年选中的三部歌剧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和《罗恩格林》。在德国大家都知道:“如果普通民众想见到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最好去听歌剧或看戏剧。”果然,德国总理默克尔携先生量子化学教授阿希姆·绍尔出现在本届歌剧节的开幕式上,观看瓦格纳曾孙女卡特琳娜执导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
本次《指环》第一部前夕剧《莱茵的黄金》由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俄罗斯指挥家基里尔·佩特连科(KirillPetrenko)执棒,德国戏剧导演、柏林大众剧院艺术总监弗兰克·卡斯托夫(FrankCastorf)执导,塞尔维亚布景设计师亚列克桑达·德尼克(Aleksandar Denic)担任舞台设计,拜罗伊特节日管弦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
基里尔·佩特连科出生于苏联的鄂木斯克,2015年5月在柏林爱乐乐团的2018年新帅选举中成为一匹黑马,轰动世界乐坛。2001年,佩特连科第一次成功地指挥了《指环》的演出,从而一跃成为德奥地区引人瞩目的指挥家。他2002至2007年出任柏林喜歌剧院音乐总监,2013年起接替长野健成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2013至2014年连续在两届拜罗伊特歌剧节上执棒《指环》。佩特连科的指挥风格严谨但不雕琢,其非凡的演绎使瓦格纳的音乐在浓厚的织体中透出明亮的音色和清晰的层次。每当他登台谢幕,立即会引起全场旋风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夹杂着拜罗伊特所特有的脚跺地板声。但今年早些时候,佩特连科宣布本届歌剧节将是他最后一次踏上拜罗伊特指挥台执棒《指环》四联剧演出。 现代的舞台制作大都不会出现如1876年《指环》首演时瓦格纳版本中的莱茵河河床、山顶空地与地下深谷的场景,但当演出的大幕打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竟是如今已被废弃的美国66号公路旁一座加油站与汽车旅馆的场景,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瓦格纳的《指环》使导演弗兰克·卡斯托夫联想到北美平原上曾经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命脉的66号公路,联想到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就是“尼伯龙根的宝藏”,就是“莱茵的黄金”。也许正是公路沿途布雷德伍德的“波尔卡原点汽车旅馆”与德怀特的“德士古加油站”激发了卡斯托夫的创作灵感。
舞台上另一个亮点,无疑是在“黄金汽车旅馆”前、代表着莱茵河的游泳池边演唱的莱茵河三少女。巴西女服装设计师阿德里亚娜·布拉加·佩雷茨基(Adriana Braga-Peretzki)为她们设计了时尚的服饰,拉近了与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距离。其中,饰演沃格林德的德国女高音米雷拉·哈根(MirellaHagen)还在《齐格弗里德》中出演林中鸟(原是不露面的角色)。
出演众神之王沃坦的德国男中音沃尔夫冈·科赫(Wolfgang Koch)是本版《指环》2013年首演和2014年复演时的原班人马。在2013年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帕西法尔》中,科赫一人分饰了圣杯骑士团国王安福塔斯与巫师克林索尔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其具有说服力的演绎令业界和“瓦迷”们刮目相看。科赫的嗓音饱满浑厚、技艺圆熟、身手不凡,是当晚舞台上一位至关重要的灵魂人物。面对捣毁了加油站的便利店,并上门强行索要建造瓦尔哈拉城堡工钱的巨人兄弟,沃坦最终只能将从尼伯龙根侏儒阿尔伯里希手中抢夺来的指环交出,赎回自己妻子的妹妹弗莱娅。为了独吞指环,法索纳打死了弟弟法夫纳,也因此验证了“令佩戴之人死去”的“阿尔伯里希的诅咒”。
7月28日
周二
上午的行程是参观瓦格纳博物馆,这是由瓦格纳曾孙女卡塔琳娜的堂姐尼克·瓦格纳主持开办的。这个耗费五年时间修建而成的博物馆,建筑范围包括瓦格纳故居旺弗利德别墅、齐格弗里德寓所和新建的地下博物馆。当年瓦格纳为自己的新居取名“旺弗利德”,含义是“幻想破灭后获得的宁静”,因此有人将旺弗利德别墅意译为“灵静别墅”。大门旁两扇窗户上方各镌刻着一行诗句,可以作为别墅命名的注解:“我的苦痛在此处寻得了安宁,且让此屋名日苦痛中的安宁”。屋前竖立了一座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胸像雕塑,以表其资助建成别墅的感恩之情。
从下午到晚上,我们在节日剧院观看了《指环》首轮演出的第一日剧《女武神》,三幕音乐戏剧分别于4时、6时与8时25分接连开幕,约九时半演出结束。每次开幕前15分钟、10分钟及5分钟,由四位小号手和四位长号手站在正门阳台上吹奏当天演出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音乐,提醒观众入场。当晚吹奏的是第二幕前奏曲中的“女武神动机”。
《女武神》的场景并不是设置在武士洪丁家的房舍和有巨大梣树的庭院中,也不是设置在崇山峻岭的山谷洞穴中或山顶布满鲜苔石块上,而是出人意料地设置在苏联阿塞拜疆的巴库“石油城”!舞台转台上矗立着一个六层楼高的木架钻井台,和下面的库房等构成了立体布景,库房平台的银幕上运用电影语言显示出从钻井油管中喷出的滚滚石油,还有奔跑的汽车、摩托和火车等景象。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或随心所欲的一笔,而是导演弗兰克·卡斯托夫经过深思熟虑后酝酿的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奇思妙想。卡斯托夫以反讽的态度,颠覆并解构了《指环》的经典,又将这些被颠覆及解构了的非经典碎片进行非连续性的重新拼贴,为我们建构了一幅独辟蹊径的展示经典的画卷。这种流行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拼贴不仅反映在场景的设置上,也体现在角色服饰和化妆的设计上。如众神之王沃坦,在《莱茵的黄金》中穿的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休闲西服,而在《女武神》中却蓄起了俄罗斯式的大胡子并穿上了传统的东正教宽袖长袍。此外,舞台上同时进行的电影投影与歌剧表演同样也是一种拼贴。
《女武神》第一幕因其离奇而又感人的故事情节成为全剧的一出重头戏。南非男高音约翰·博塔(Johan Botha)与德国女高音安雅·坎佩(Ania Kampe)均是业内饰演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的出类拔萃者,也是本版《指环》2013年首演和2014年复演时的原班人马。博塔早在2007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环》新制作中即以英雄男高音的金色嗓音唱响了齐格蒙德一角。坎佩2003年曾在华盛顿国家歌剧院以齐格琳德一角与饰演齐格蒙德的多明戈同台演出,成为其迈入瓦格纳女高音行列的重大突破;2014年她曾在上海科隆爱乐音乐会版的《女武神》第一幕中担当齐格琳德,上海观众和“瓦迷”对其并不陌生。
安雅·坎佩拥有温润、明朗的嗓音,声线厚实而有穿透力。在人困马乏的齐格蒙德误闯洪丁家中、洪丁外出归来的第二场中,坎佩将齐格琳德对洪丁的胆怯与对齐格蒙德的关切两者之间复杂的表情和心理表现得栩栩如生、丝丝入扣。第三场中,在洪丁喝了添加安眠药的饮料熟睡后,齐格琳德毅然决然地指引齐格蒙德拔剑迎战。在齐格蒙德动情的“春之歌”之后,齐格琳德充满喜悦,满怀激情地唱出了“在严寒的冬季里,你就是我无比渴望的春光”,这一连串层次递进的出色演绎使坎佩成为当晚舞台上一颗大放异彩的明星。
7月30日周四
《指环》第二日剧《齐格弗里德》因演唱量大、演出时间长,演员为了准备最佳演出状态,按惯例休息一天。乘此机会,前一天(29日)我们一行驱车经9号和4号高速公路前往拜罗伊特北面的文化历史名城魏玛游览。30日当天上午,我们又参观了距离旺弗利德别墅大约50米不到的李斯特博物馆。下午和晚上,在节日剧院观看《指环》首轮演出的第二日剧《齐格弗里德》。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原来只是瓦格纳为上演《指环》而建造,剧场体现了瓦格纳“希腊露天圆形剧场”的理念,没有包厢,仅有扇形的阶梯式观众席,现有1943个座位,整个装饰并不豪华。为了使乐池低于舞台而不为观众所察觉,瓦格纳特意要求建造一个下沉式并进一步扩大到舞台底下的乐池。乐池中七层阶梯上的座位按音量大小排列,铜管位于后部最低一层,弦乐则位于前面最高一层。之后,在乐池围栏上方又添加了一个木质的音屏,使观众的视线几乎完全被遮蔽。木质音屏把乐队的声音反射到舞台上,与演员的歌声和塑造的形象结合成一个整体呈现给现场的观众,使人有一种委婉、朦胧的音乐好像从远处“神秘的深渊”传来一般的感觉。这一神奇的剧场演出效果,实现了瓦格纳1872年在一次演说中道出的设计初衷:“真实场景的奇妙幻觉似乎移到了远处,观众以为舞台上的事件远离了他们,但却感觉如此接近真实,看得如此清晰。”
导演卡斯托夫又一次颠覆并解构了《指环》的经典:《齐格弗里德》的场景并不是设置在森林中的岩洞与铁匠铺,也不是设置在岩石山山脚下的荒野与崖顶上一块隆起的平地。他将非连续性与非经典碎片的拼贴场景设置在原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和变样的“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组成的转台上,只是将岩石上原来的四位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杰弗逊、罗斯福和林肯的头像,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头像。尽管身份与方式不同,前者是艺术革新者而后者是政治革命家,瓦格纳和马克思都曾参加过当年的“青年德国”运动和1849年5月的德累斯顿革命。导演的意图应该是:马恩列毛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的革命导师,而齐格弗里德则是一位勇于打碎旧世界的天真的英雄。
当晚,齐格弗里德由德国男高音斯特凡·芬克(Stefan Vinke)替换2013年首演和2014年复演时的英裔加拿大男高音兰斯·雷恩(Lance Ryan)出演。芬克自2000年获得“年度新生代歌唱家”的国际声誉以来,几乎演遍了所有瓦格纳英雄男高音的主要角色,是“瓦迷”们熟知的善演绎英雄形象的男高音。芬克的嗓音雄浑而充满力量,但不够洪亮。2011年,芬克首次涉足拜罗伊特,饰演《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骑士瓦尔特·冯·施托尔金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武士特里斯坦,目前已经跻身于瓦格纳男高音的国际一线演员行列。
周日
晚上7时,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上演柴可夫斯基的三幕抒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由指挥大师穆蒂、西蒙·拉特尔和捷杰耶夫的助理——英国指挥家利奥·赫塞恩(Leo Hussain)执棒,波兰导演克里兹托夫·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执导,波兰舞美设计师马戈尔扎塔·什切斯尼亚克(Malgorzata szcze§niak)担任舞台与服装设计,巴伐利亚国家交响乐团伴奏,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合唱团演唱、芭蕾舞团伴舞。
本制作2007年10月31日首演于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由当时的音乐总监长野健执棒。本届艺术节版本中的演员阵容除奶妈费丽比耶芙娜和格列敏公爵外几乎全部更新,青年贵族奥涅金由波兰男中音马若舒·柯伟骞(Mariusz Kwiecien)替换迈克尔·沃尔(Michael Volle)出演,庄园主女儿塔吉亚娜由俄罗斯女高音安娜·涅特里布科(Anna Netrebko)替换奥尔佳·格娅科娃(Olga Guryakova)出演,青年诗人连斯基由斯洛伐克男高音帕福尔·布雷斯列克(Pavol Breslik)替换克里斯托夫·斯特雷尔(Christoph Strehl)出演。饰演奥涅金与塔吉亚娜的正是笔者曾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观赏过的2013-2014演出季开幕大戏《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中的柯伟骞与涅特里布科。能够在不同的顶级舞台上和不同的制作版本中再次现场观赏两位黄金搭档演绎同一对角色,为笔者当晚的观剧增添了不少期待与新意。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2013演出季,《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全世界47个城市就有56个不同的制作上演。此次克里兹托夫·瓦里科夫斯基以现代视角导演制作的版本,不仅改变了每一幕的场景,而且在多处改变了故事情节。如第一幕第一场连斯基和奥涅金的来访场景,不是在庄园主拉丽娜家的客厅,而是在一个玩游戏机和打桌球的娱乐场所;第二幕第二场的决斗场景,没有发生在黎明时分白雪皑皑的树林里,而是在一间寝室里,连斯基和奥涅金没有按约定进行决斗,而是奥涅金抢先拿起连斯基放在床上的一把手枪将其毫无防备地射杀;第三幕第一场开场在华丽的“波兰舞曲”伴奏下,没有绅士淑女们优雅地跳着交谊舞,而是穿吊带裙的几位男子跳起了现代芭蕾群舞,加上第二幕第一场在塔吉亚娜生日舞会上和奥涅金射杀连斯基后几位穿牛仔服男子的现代芭蕾群舞,不免令人联想起马修·伯恩的男子版《天鹅舞》和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情结。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幕第二场,塔吉亚娜在不速之客连斯基和奥涅金来访后,被奥涅金的翩翩风度所吸引,沉醉于爱河而不能自拔,在那个心神荡漾的不眠之夜,她唱出了著名的写信场景的咏叹调。塔吉亚娜既不甘心把自己这段激情的表白埋藏心底,又担心被对方嫌弃以致奚落嘲笑,于是她犹豫、彷徨起来,困扰心头的塔吉亚娜此时所唱的主题乐句“你是我的守护天使,还是奸险诱惑我的人”极其动人心弦。经过一番甜蜜的回忆和幸福的遐想,她终于鼓起勇气奋笔疾书:“我不能将我的心给世上其他的人!我是属于你的!”安娜·涅特里布科将塔吉亚娜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演绎得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揭示了整部歌剧的灵魂。人们不仅为涅特里布科饱满、圆润的歌喉所倾倒,更对她驾驭角色的演绎能力赞叹不已!
2001年,马若舒·柯伟骞在奥地利格拉茨第一次出演奥涅金,如今这一角色几乎已成为他标志性的国际名片。在纽约大都会的舞台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柯伟骞与涅特里布科联袂出演对手戏的身影,俨然是一对黄金搭档。在接到塔吉亚娜信后的“说教”以及与塔吉亚娜“再次见面”这两个场景中,奥涅金的表现截然不同,一个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一个是悔恨交加、物是人非,老练的柯伟骞表演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显示出他对玩世不恭的青年贵族奥涅金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解读。
前晚刚在《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饰演了悲剧角色埃德加多的斯洛伐克男高音帕福尔·布雷斯列克出演了青年诗人连斯基。第二幕第二场,在决斗前夕,一首悲痛悱恻的咏叹调“年轻的黄金岁月流落何方”成为连斯基的生命绝唱。
7月27日
周一
顾不上《玛侬·莱斯科》与《奥菲欧》的最后两场演出,我们一行27日上午就打点行李告别慕尼黑歌剧节,驱车经9号高速公路一路往北,下午终于抵达魂牵梦萦的朝拜胜地拜罗伊特,晚上6时在节日剧院观看本届拜罗伊特歌剧节《指环》首轮演出的第一部前夕剧《莱茵的黄金》(独幕)。
按传统惯例,拜罗伊特歌剧节每年自7月25日开幕至8月28日闭幕,演出七部瓦格纳歌剧,除《指环》四联剧外,再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和《帕西法尔》六部歌剧中轮流挑选三部作为演出剧目。今年选中的三部歌剧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和《罗恩格林》。在德国大家都知道:“如果普通民众想见到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最好去听歌剧或看戏剧。”果然,德国总理默克尔携先生量子化学教授阿希姆·绍尔出现在本届歌剧节的开幕式上,观看瓦格纳曾孙女卡特琳娜执导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
本次《指环》第一部前夕剧《莱茵的黄金》由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俄罗斯指挥家基里尔·佩特连科(KirillPetrenko)执棒,德国戏剧导演、柏林大众剧院艺术总监弗兰克·卡斯托夫(FrankCastorf)执导,塞尔维亚布景设计师亚列克桑达·德尼克(Aleksandar Denic)担任舞台设计,拜罗伊特节日管弦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
基里尔·佩特连科出生于苏联的鄂木斯克,2015年5月在柏林爱乐乐团的2018年新帅选举中成为一匹黑马,轰动世界乐坛。2001年,佩特连科第一次成功地指挥了《指环》的演出,从而一跃成为德奥地区引人瞩目的指挥家。他2002至2007年出任柏林喜歌剧院音乐总监,2013年起接替长野健成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2013至2014年连续在两届拜罗伊特歌剧节上执棒《指环》。佩特连科的指挥风格严谨但不雕琢,其非凡的演绎使瓦格纳的音乐在浓厚的织体中透出明亮的音色和清晰的层次。每当他登台谢幕,立即会引起全场旋风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夹杂着拜罗伊特所特有的脚跺地板声。但今年早些时候,佩特连科宣布本届歌剧节将是他最后一次踏上拜罗伊特指挥台执棒《指环》四联剧演出。 现代的舞台制作大都不会出现如1876年《指环》首演时瓦格纳版本中的莱茵河河床、山顶空地与地下深谷的场景,但当演出的大幕打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竟是如今已被废弃的美国66号公路旁一座加油站与汽车旅馆的场景,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瓦格纳的《指环》使导演弗兰克·卡斯托夫联想到北美平原上曾经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命脉的66号公路,联想到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就是“尼伯龙根的宝藏”,就是“莱茵的黄金”。也许正是公路沿途布雷德伍德的“波尔卡原点汽车旅馆”与德怀特的“德士古加油站”激发了卡斯托夫的创作灵感。
舞台上另一个亮点,无疑是在“黄金汽车旅馆”前、代表着莱茵河的游泳池边演唱的莱茵河三少女。巴西女服装设计师阿德里亚娜·布拉加·佩雷茨基(Adriana Braga-Peretzki)为她们设计了时尚的服饰,拉近了与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距离。其中,饰演沃格林德的德国女高音米雷拉·哈根(MirellaHagen)还在《齐格弗里德》中出演林中鸟(原是不露面的角色)。
出演众神之王沃坦的德国男中音沃尔夫冈·科赫(Wolfgang Koch)是本版《指环》2013年首演和2014年复演时的原班人马。在2013年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帕西法尔》中,科赫一人分饰了圣杯骑士团国王安福塔斯与巫师克林索尔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其具有说服力的演绎令业界和“瓦迷”们刮目相看。科赫的嗓音饱满浑厚、技艺圆熟、身手不凡,是当晚舞台上一位至关重要的灵魂人物。面对捣毁了加油站的便利店,并上门强行索要建造瓦尔哈拉城堡工钱的巨人兄弟,沃坦最终只能将从尼伯龙根侏儒阿尔伯里希手中抢夺来的指环交出,赎回自己妻子的妹妹弗莱娅。为了独吞指环,法索纳打死了弟弟法夫纳,也因此验证了“令佩戴之人死去”的“阿尔伯里希的诅咒”。
7月28日
周二
上午的行程是参观瓦格纳博物馆,这是由瓦格纳曾孙女卡塔琳娜的堂姐尼克·瓦格纳主持开办的。这个耗费五年时间修建而成的博物馆,建筑范围包括瓦格纳故居旺弗利德别墅、齐格弗里德寓所和新建的地下博物馆。当年瓦格纳为自己的新居取名“旺弗利德”,含义是“幻想破灭后获得的宁静”,因此有人将旺弗利德别墅意译为“灵静别墅”。大门旁两扇窗户上方各镌刻着一行诗句,可以作为别墅命名的注解:“我的苦痛在此处寻得了安宁,且让此屋名日苦痛中的安宁”。屋前竖立了一座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胸像雕塑,以表其资助建成别墅的感恩之情。
从下午到晚上,我们在节日剧院观看了《指环》首轮演出的第一日剧《女武神》,三幕音乐戏剧分别于4时、6时与8时25分接连开幕,约九时半演出结束。每次开幕前15分钟、10分钟及5分钟,由四位小号手和四位长号手站在正门阳台上吹奏当天演出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音乐,提醒观众入场。当晚吹奏的是第二幕前奏曲中的“女武神动机”。
《女武神》的场景并不是设置在武士洪丁家的房舍和有巨大梣树的庭院中,也不是设置在崇山峻岭的山谷洞穴中或山顶布满鲜苔石块上,而是出人意料地设置在苏联阿塞拜疆的巴库“石油城”!舞台转台上矗立着一个六层楼高的木架钻井台,和下面的库房等构成了立体布景,库房平台的银幕上运用电影语言显示出从钻井油管中喷出的滚滚石油,还有奔跑的汽车、摩托和火车等景象。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或随心所欲的一笔,而是导演弗兰克·卡斯托夫经过深思熟虑后酝酿的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奇思妙想。卡斯托夫以反讽的态度,颠覆并解构了《指环》的经典,又将这些被颠覆及解构了的非经典碎片进行非连续性的重新拼贴,为我们建构了一幅独辟蹊径的展示经典的画卷。这种流行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拼贴不仅反映在场景的设置上,也体现在角色服饰和化妆的设计上。如众神之王沃坦,在《莱茵的黄金》中穿的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休闲西服,而在《女武神》中却蓄起了俄罗斯式的大胡子并穿上了传统的东正教宽袖长袍。此外,舞台上同时进行的电影投影与歌剧表演同样也是一种拼贴。
《女武神》第一幕因其离奇而又感人的故事情节成为全剧的一出重头戏。南非男高音约翰·博塔(Johan Botha)与德国女高音安雅·坎佩(Ania Kampe)均是业内饰演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的出类拔萃者,也是本版《指环》2013年首演和2014年复演时的原班人马。博塔早在2007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环》新制作中即以英雄男高音的金色嗓音唱响了齐格蒙德一角。坎佩2003年曾在华盛顿国家歌剧院以齐格琳德一角与饰演齐格蒙德的多明戈同台演出,成为其迈入瓦格纳女高音行列的重大突破;2014年她曾在上海科隆爱乐音乐会版的《女武神》第一幕中担当齐格琳德,上海观众和“瓦迷”对其并不陌生。
安雅·坎佩拥有温润、明朗的嗓音,声线厚实而有穿透力。在人困马乏的齐格蒙德误闯洪丁家中、洪丁外出归来的第二场中,坎佩将齐格琳德对洪丁的胆怯与对齐格蒙德的关切两者之间复杂的表情和心理表现得栩栩如生、丝丝入扣。第三场中,在洪丁喝了添加安眠药的饮料熟睡后,齐格琳德毅然决然地指引齐格蒙德拔剑迎战。在齐格蒙德动情的“春之歌”之后,齐格琳德充满喜悦,满怀激情地唱出了“在严寒的冬季里,你就是我无比渴望的春光”,这一连串层次递进的出色演绎使坎佩成为当晚舞台上一颗大放异彩的明星。
7月30日周四
《指环》第二日剧《齐格弗里德》因演唱量大、演出时间长,演员为了准备最佳演出状态,按惯例休息一天。乘此机会,前一天(29日)我们一行驱车经9号和4号高速公路前往拜罗伊特北面的文化历史名城魏玛游览。30日当天上午,我们又参观了距离旺弗利德别墅大约50米不到的李斯特博物馆。下午和晚上,在节日剧院观看《指环》首轮演出的第二日剧《齐格弗里德》。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原来只是瓦格纳为上演《指环》而建造,剧场体现了瓦格纳“希腊露天圆形剧场”的理念,没有包厢,仅有扇形的阶梯式观众席,现有1943个座位,整个装饰并不豪华。为了使乐池低于舞台而不为观众所察觉,瓦格纳特意要求建造一个下沉式并进一步扩大到舞台底下的乐池。乐池中七层阶梯上的座位按音量大小排列,铜管位于后部最低一层,弦乐则位于前面最高一层。之后,在乐池围栏上方又添加了一个木质的音屏,使观众的视线几乎完全被遮蔽。木质音屏把乐队的声音反射到舞台上,与演员的歌声和塑造的形象结合成一个整体呈现给现场的观众,使人有一种委婉、朦胧的音乐好像从远处“神秘的深渊”传来一般的感觉。这一神奇的剧场演出效果,实现了瓦格纳1872年在一次演说中道出的设计初衷:“真实场景的奇妙幻觉似乎移到了远处,观众以为舞台上的事件远离了他们,但却感觉如此接近真实,看得如此清晰。”
导演卡斯托夫又一次颠覆并解构了《指环》的经典:《齐格弗里德》的场景并不是设置在森林中的岩洞与铁匠铺,也不是设置在岩石山山脚下的荒野与崖顶上一块隆起的平地。他将非连续性与非经典碎片的拼贴场景设置在原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和变样的“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组成的转台上,只是将岩石上原来的四位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杰弗逊、罗斯福和林肯的头像,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头像。尽管身份与方式不同,前者是艺术革新者而后者是政治革命家,瓦格纳和马克思都曾参加过当年的“青年德国”运动和1849年5月的德累斯顿革命。导演的意图应该是:马恩列毛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的革命导师,而齐格弗里德则是一位勇于打碎旧世界的天真的英雄。
当晚,齐格弗里德由德国男高音斯特凡·芬克(Stefan Vinke)替换2013年首演和2014年复演时的英裔加拿大男高音兰斯·雷恩(Lance Ryan)出演。芬克自2000年获得“年度新生代歌唱家”的国际声誉以来,几乎演遍了所有瓦格纳英雄男高音的主要角色,是“瓦迷”们熟知的善演绎英雄形象的男高音。芬克的嗓音雄浑而充满力量,但不够洪亮。2011年,芬克首次涉足拜罗伊特,饰演《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骑士瓦尔特·冯·施托尔金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武士特里斯坦,目前已经跻身于瓦格纳男高音的国际一线演员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