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一组受事成分句进行三个平面的分析。旨在通过对这组受事成分句的三个平面分析,探索找出同义句式中符合特定表达的最佳句子的途径。
关键词:受事成分句;语法;语义;语用;同义句式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61-02
所谓“受事成分句”是指含有受事成分的句式。李临定先生将受事成分界定为“动作行为所延伸的部分(名词性的)。它经常位于谓语动词的后边,或可移位于谓语动词的后边。在某些条件下,受事成分不能移位于谓语动词的后边,但可移位于‘把’的后边和‘被’的前边,这两个位置,也是受事成分经常所在的位置”。
本文将沿用这一界定。为了研究得具体深入,本文将集中讨论以下四种受事成分句的句式表达:
S1:弟弟打破了杯子
S2:杯子弟弟打破了
S3:弟弟把杯子打破了
S4:杯子被弟弟打破了
这四个句子是受事成分的“动补”格式句。李临定先生曾用变换分析的方法讨论过几种受事成分句,但未涉及“动补”格式句;以后的学者也没有对之专门加以讨论。为此,本文试图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就以上四个动补格受事成分句具体加以讨论。
一、“语义”同义
本文从语义谈起,是因为句子的生成是从语义开始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便是在深层中描写并指定句子的基本意义,然后才能实现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就S1、S2、S3、S4而言,依据生成语法,人们首先从词库中调用符合思想意义的终端符号要求的词语,“弟弟”、“打碎”、“杯子”形成深层语义,最初在大脑中这些词语是无序的,经过大脑一系列规则才形成线性化的外部语言的。所以,语义居于语法及语用的初始,是语言的根源。
S1、S2、S3、S4是一组同义句式——“句子的语序不同或构造不同而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的两组或几组句子。”亦即一种隐性意义关系,一种语义模式,“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来表示,从而形成同义异构的句式。”S1、S2、S3、S4 4个不同句式,表达同一语义关系:施事(弟弟)——动作(打碎)——受事(杯子)。这四个句子的句法功能不一样,但语义的施受关系一样。用配价语法理论言之,动核“打碎”是二价动词,它肯定联系两个行动元——主语、宾语。不管表层句法形式怎样变化,动核结构的语义关系总是一样的,这是由动核的“价”的性质所决定的。
尽管本文所讨论的这一组动补格的受事成分句是一组同义句式,但这仅是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并非意义全同。若意义全同,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便会依据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将之规范掉。因此这四个句子在表义上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这种差异显然不是由深层语义带来的,而是由于显性语法关系——句法表层结构的差异带来的。
二、句法造成的语义差异
S1:“弟弟打破了杯子”是SVO(主谓宾)结构。根据生成语法“建立汉语动词抽象结构的三个原则”建立起的汉语动词的三种“基本结构”(即“原型结构”)之一:SP2(单宾语结构):〔S NP1V2NP2〕。也就是说S1是动补格受事成分句的“原型结构”。是核心句(按照静态短语语序构成的),客观表达事物的一般性陈述句。通过S1人们了解到的是“弟弟打破了杯子”这一客观事实。而S2、S3、S4则是S1的衍生句(由核心句衍生出来的在言语中经常使用的句式。语序发生移位,但属于非倒装性移位。)
S2:“杯子弟弟打破了”是由S1的受事成分移位得到的。这是一个主谓谓语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式。从传统语法理论上讲,是由受事成分移位于句首而得到的。从空语类理论上讲是由于“语迹t”移位造成的,即:杯子i〔S弟弟打破了ti〕将受事成分移到句首,“杯子”成为说话者要表达的话题,“杯子”被强调、被关注。“弟弟打破了”是对“杯子”的说明,显然与S1的一般性陈述有语义上的差异。
S3:“弟弟把杯子打破了”。把字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它其实也是由受事成分移位造成的。所不同的是受事成分移到了主语后、谓语前,并加入标识词“把”。若不加“把”,则为“弟弟杯子打破了”,易让人理解为“弟弟的杯子打破了”,这就改变了“原型结构”S1的原义,不再是同义句式范畴内的句子了,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事了。
把字句是标准的处置式。王力先生首先提出“处置”概念,认为“处置”是把字句最大的语法意义。尽管一些语法学家对此持有异议,但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更理想的提法来代替它。宋玉柱先生给“处置”下的定义是:“句中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对‘把’字介引的成分施加某种积极的影响,以致往往使得该成分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或处于某种状态。”S3就体现了“弟弟”对“杯子”的处置,即“打碎了”。
把字句一方面强化了受事成分的被处置义;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也强化了施事主语的“主动性”——是“弟弟”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杯子”打碎的,而不是一不小心把杯子打碎的。杉村博文认为,汉语中的“把”字句有一种“变无意为有意”的做法。张伯江认为汉语“把”字句总有“追究责任”的意味。这些与笔者之“主动性”是大同小异的。
S4:“杯子被弟弟打破了。”被动句式也是将受事成分“杯子”移位至句首,让“杯子”成为话题中心。与S2不同的是多了一个“被”字——被动句的标识词,以之别于S2。如果说S2是一种“话题——说明”句,那S4便是一种被动意态上的“话题——说明”句。这个介词“被”强调了“被动”的意义,因而往往表示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在现代汉语里,被动句也可以表示中性义甚至褒义,并有扩大之势,这也许受其它语言的影响——英、日等语言的被动句都可以表示如意及不如意。但“还是以表示贬义为常见。”这可以说是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介词“被”置于“弟弟”前,指明并强调造成“打碎”的直接当事人是“弟弟”。而S2则意在告知“杯子”的目前状况——“打碎了”;而“弟弟”是不被强调的,仅为陈述的性质。 以上分别讨论的S1、S2、S3、S4 四个同义的动补格受事宾语句,是由于句法差异导致的语义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语用差异。
三、句法语义影响下的语用差异
语法研究包括语法(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句法语义是句子的内层框架,表达句子的基本意义,决定句型与句式,有客观性,是语用信息的载体。而语用平面属句子的外部框架,研究承载句法语义的语言符号与它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主观性。如果说句法语义是研究静态的语法意义,那么语用则是研究动态的言语意义。故制约语用意义的因素不仅有语义句法,还包括使用者的个性用法及语境。
范开泰认为,语用分析包括:①“话语结构分析”(主题述题结构)②“心理结构分析”(表达的重心、焦点)③“信息结构分析”(新信息与旧信息的编排)④“语气情态分析”(语气、口气)⑤言外之意分析。本文将依据以上五种语用内容对S1、S2、S3、S4进行语用分析。
S1与S3:“弟弟”为主题,是表达的起点,是已知的旧信息,也是表达的中心,但却是次要焦点。“弟弟”之后的部分为述题是对主题的说明,是未知的旧信息,且是说话人表达的重心、焦点。而S2与S4:“杯子”是主题、主语,“杯子”后面的部分为述题。从语用表达上说,说话人有选择主语的自由,人们总拿最感兴趣或最关心的东西置前做主语。
从句式、句类上看,S1表一般陈述语气,具有评述功能,是主题句。S2是标记的话题——说明句,以强调受事成分。S3“把”字句,主要表处置义及主动性。S4被动句主要表达了不如意的情态,并指责当事人。
信息理论表明,汉语的被动句与“把”字句不仅仅是一个机械性的“被动化转换”及“处置化转换”的问题,重要的是说话人为了把过程处理为新信息。
一个句法结构在一定的场合中只有一种语法意义;一个特定语境下,也只有一个句子最符合表达需要。例如:
⑴——“弟弟为什么哭?”
——“弟弟打碎了杯子”(陈述原因)
⑵——“拿个杯子来”
——“杯子弟弟打碎了”(“杯子”成为话题中心。)
⑶——“妈妈,快来看!弟弟把杯子打碎了!”(姐姐在告状,追究责任——弟弟是故意打碎了。)
⑷——“谁干的好事?”
——“杯子被弟弟打碎了”(明确责任人)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S1、S2、S3、S4各有其特定的语用价值,这便是同义句式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这组同义句式进行分析,目的也就在于找出符合特定表达的最佳句子。
参考文献:
〔1〕李临定.受事成分句类型比较[J].中国语文,1986(5).
〔2〕赵金铭.同义句式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3(1).
〔3〕李临定.语法研究回顾[J].世界汉语教学,1993(1).
〔4〕路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语言文字学,2002(4).
〔6〕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表“难事实现”的被动句[J].世界汉语教学,1998(4).
〔7〕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
〔8〕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商务印书馆,1986.
〔9〕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J].中国语文,1986(6).
〔10〕吕叔厢,等.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 徐阳)
关键词:受事成分句;语法;语义;语用;同义句式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61-02
所谓“受事成分句”是指含有受事成分的句式。李临定先生将受事成分界定为“动作行为所延伸的部分(名词性的)。它经常位于谓语动词的后边,或可移位于谓语动词的后边。在某些条件下,受事成分不能移位于谓语动词的后边,但可移位于‘把’的后边和‘被’的前边,这两个位置,也是受事成分经常所在的位置”。
本文将沿用这一界定。为了研究得具体深入,本文将集中讨论以下四种受事成分句的句式表达:
S1:弟弟打破了杯子
S2:杯子弟弟打破了
S3:弟弟把杯子打破了
S4:杯子被弟弟打破了
这四个句子是受事成分的“动补”格式句。李临定先生曾用变换分析的方法讨论过几种受事成分句,但未涉及“动补”格式句;以后的学者也没有对之专门加以讨论。为此,本文试图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就以上四个动补格受事成分句具体加以讨论。
一、“语义”同义
本文从语义谈起,是因为句子的生成是从语义开始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便是在深层中描写并指定句子的基本意义,然后才能实现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就S1、S2、S3、S4而言,依据生成语法,人们首先从词库中调用符合思想意义的终端符号要求的词语,“弟弟”、“打碎”、“杯子”形成深层语义,最初在大脑中这些词语是无序的,经过大脑一系列规则才形成线性化的外部语言的。所以,语义居于语法及语用的初始,是语言的根源。
S1、S2、S3、S4是一组同义句式——“句子的语序不同或构造不同而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的两组或几组句子。”亦即一种隐性意义关系,一种语义模式,“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来表示,从而形成同义异构的句式。”S1、S2、S3、S4 4个不同句式,表达同一语义关系:施事(弟弟)——动作(打碎)——受事(杯子)。这四个句子的句法功能不一样,但语义的施受关系一样。用配价语法理论言之,动核“打碎”是二价动词,它肯定联系两个行动元——主语、宾语。不管表层句法形式怎样变化,动核结构的语义关系总是一样的,这是由动核的“价”的性质所决定的。
尽管本文所讨论的这一组动补格的受事成分句是一组同义句式,但这仅是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并非意义全同。若意义全同,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便会依据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将之规范掉。因此这四个句子在表义上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这种差异显然不是由深层语义带来的,而是由于显性语法关系——句法表层结构的差异带来的。
二、句法造成的语义差异
S1:“弟弟打破了杯子”是SVO(主谓宾)结构。根据生成语法“建立汉语动词抽象结构的三个原则”建立起的汉语动词的三种“基本结构”(即“原型结构”)之一:SP2(单宾语结构):〔S NP1V2NP2〕。也就是说S1是动补格受事成分句的“原型结构”。是核心句(按照静态短语语序构成的),客观表达事物的一般性陈述句。通过S1人们了解到的是“弟弟打破了杯子”这一客观事实。而S2、S3、S4则是S1的衍生句(由核心句衍生出来的在言语中经常使用的句式。语序发生移位,但属于非倒装性移位。)
S2:“杯子弟弟打破了”是由S1的受事成分移位得到的。这是一个主谓谓语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式。从传统语法理论上讲,是由受事成分移位于句首而得到的。从空语类理论上讲是由于“语迹t”移位造成的,即:杯子i〔S弟弟打破了ti〕将受事成分移到句首,“杯子”成为说话者要表达的话题,“杯子”被强调、被关注。“弟弟打破了”是对“杯子”的说明,显然与S1的一般性陈述有语义上的差异。
S3:“弟弟把杯子打破了”。把字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它其实也是由受事成分移位造成的。所不同的是受事成分移到了主语后、谓语前,并加入标识词“把”。若不加“把”,则为“弟弟杯子打破了”,易让人理解为“弟弟的杯子打破了”,这就改变了“原型结构”S1的原义,不再是同义句式范畴内的句子了,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事了。
把字句是标准的处置式。王力先生首先提出“处置”概念,认为“处置”是把字句最大的语法意义。尽管一些语法学家对此持有异议,但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更理想的提法来代替它。宋玉柱先生给“处置”下的定义是:“句中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对‘把’字介引的成分施加某种积极的影响,以致往往使得该成分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或处于某种状态。”S3就体现了“弟弟”对“杯子”的处置,即“打碎了”。
把字句一方面强化了受事成分的被处置义;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也强化了施事主语的“主动性”——是“弟弟”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杯子”打碎的,而不是一不小心把杯子打碎的。杉村博文认为,汉语中的“把”字句有一种“变无意为有意”的做法。张伯江认为汉语“把”字句总有“追究责任”的意味。这些与笔者之“主动性”是大同小异的。
S4:“杯子被弟弟打破了。”被动句式也是将受事成分“杯子”移位至句首,让“杯子”成为话题中心。与S2不同的是多了一个“被”字——被动句的标识词,以之别于S2。如果说S2是一种“话题——说明”句,那S4便是一种被动意态上的“话题——说明”句。这个介词“被”强调了“被动”的意义,因而往往表示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在现代汉语里,被动句也可以表示中性义甚至褒义,并有扩大之势,这也许受其它语言的影响——英、日等语言的被动句都可以表示如意及不如意。但“还是以表示贬义为常见。”这可以说是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介词“被”置于“弟弟”前,指明并强调造成“打碎”的直接当事人是“弟弟”。而S2则意在告知“杯子”的目前状况——“打碎了”;而“弟弟”是不被强调的,仅为陈述的性质。 以上分别讨论的S1、S2、S3、S4 四个同义的动补格受事宾语句,是由于句法差异导致的语义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语用差异。
三、句法语义影响下的语用差异
语法研究包括语法(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句法语义是句子的内层框架,表达句子的基本意义,决定句型与句式,有客观性,是语用信息的载体。而语用平面属句子的外部框架,研究承载句法语义的语言符号与它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主观性。如果说句法语义是研究静态的语法意义,那么语用则是研究动态的言语意义。故制约语用意义的因素不仅有语义句法,还包括使用者的个性用法及语境。
范开泰认为,语用分析包括:①“话语结构分析”(主题述题结构)②“心理结构分析”(表达的重心、焦点)③“信息结构分析”(新信息与旧信息的编排)④“语气情态分析”(语气、口气)⑤言外之意分析。本文将依据以上五种语用内容对S1、S2、S3、S4进行语用分析。
S1与S3:“弟弟”为主题,是表达的起点,是已知的旧信息,也是表达的中心,但却是次要焦点。“弟弟”之后的部分为述题是对主题的说明,是未知的旧信息,且是说话人表达的重心、焦点。而S2与S4:“杯子”是主题、主语,“杯子”后面的部分为述题。从语用表达上说,说话人有选择主语的自由,人们总拿最感兴趣或最关心的东西置前做主语。
从句式、句类上看,S1表一般陈述语气,具有评述功能,是主题句。S2是标记的话题——说明句,以强调受事成分。S3“把”字句,主要表处置义及主动性。S4被动句主要表达了不如意的情态,并指责当事人。
信息理论表明,汉语的被动句与“把”字句不仅仅是一个机械性的“被动化转换”及“处置化转换”的问题,重要的是说话人为了把过程处理为新信息。
一个句法结构在一定的场合中只有一种语法意义;一个特定语境下,也只有一个句子最符合表达需要。例如:
⑴——“弟弟为什么哭?”
——“弟弟打碎了杯子”(陈述原因)
⑵——“拿个杯子来”
——“杯子弟弟打碎了”(“杯子”成为话题中心。)
⑶——“妈妈,快来看!弟弟把杯子打碎了!”(姐姐在告状,追究责任——弟弟是故意打碎了。)
⑷——“谁干的好事?”
——“杯子被弟弟打碎了”(明确责任人)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S1、S2、S3、S4各有其特定的语用价值,这便是同义句式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这组同义句式进行分析,目的也就在于找出符合特定表达的最佳句子。
参考文献:
〔1〕李临定.受事成分句类型比较[J].中国语文,1986(5).
〔2〕赵金铭.同义句式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3(1).
〔3〕李临定.语法研究回顾[J].世界汉语教学,1993(1).
〔4〕路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语言文字学,2002(4).
〔6〕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表“难事实现”的被动句[J].世界汉语教学,1998(4).
〔7〕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
〔8〕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商务印书馆,1986.
〔9〕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J].中国语文,1986(6).
〔10〕吕叔厢,等.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