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一年前的2017年2月26日,江西吉安井冈山市成为我国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当年11月,吉安市吉安县成功脱贫,这是此轮脱贫攻坚战中江西省内率先脱贫的两个贫困县。
井冈山市与吉安县为何能在全国率先脱贫?全国人大代表、吉安市市长王少玄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给出了答案:吉安脱贫有三驾马车,一是红色旅游,二是特色产业,三是“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的产融结合模式。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红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国首屈一指。
然而,受制于环境、交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井冈山仍深陷贫困之中,80%的乡村处在山区,70%的人口生活在偏远山村,贫困户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2600元,2014年初贫困发生率为13.8%。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来到我们井冈山,来到神山与我们一起过小年。”家住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回忆说,“总书记作出了‘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重要指示。”
这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红色旅游在当地蓬勃兴起。左香云说,“以前大家不知井冈山有神山,现在到了井冈山必定来神山。去年来神山的游客达到了22万人次,相比前年的10萬人次,翻了一倍多。”
不光是神山村,整个井冈山、吉安市都趁着这股东风“飞了起来”。王少玄认为,井冈山能够率先脱贫,发展红色旅游立下了汗马功劳。“井冈山的很多村子就是发展旅游项目,比如‘红军的一天’项目,走红军挑粮小道,体验红色文化。”
仅仅是游客的中餐就为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少收入。王少玄算了一笔账:“300块钱一餐饭,150块钱的本钱,农民的利润就有150块钱,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就有了。他一天如果能做两桌饭,那就更不得了。所以这个实实在在的带来了老百姓脱贫的效应。”
井冈山这个火车头也在拉动整个吉安市的全域旅游。“过去大家一来吉安就只去井冈山,其实,在吉安市,除了井冈山外,还有很多红色资源。”提及吉安的旅游资源,王少玄如数家珍:“比如毛主席称之为第二个井冈山的东固山;除了红,吉安还有‘绿、古’两大旅游底色,绿是指当地的生态环境,像安福的羊狮慕、武功山,万安县的万花世界;古则指历史底蕴,“‘三千进士出庐陵’,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都是吉安人。”
王少玄说,目前,“红、绿、古”融合发展的“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格局初步成型。
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在一起的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左香云介绍,神山村搞起了黄桃和茶产业,“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大家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自家的土特产。以我个人为例,以前做竹筒加工,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两年前总书记到我家,看了我做的竹筒,问了收入。这两年,我不仅新添了机器,扩大了规模,还注册了‘神山竹酒’商标,一年收入增加了10多万块钱。”
吉安县则创建了“四个一”的产业扶贫模式,即“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个鸡棚、一亩葡萄、一个劳动力在园区务工”。
将井冈山贫困人口从困境拉出来的第三驾马车是其首创的“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的产融结合模式。
王少玄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井冈山市整合扶贫资金,将以前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深度贫困户1万元,一般贫困户5000元)入股到当地农商行,按年利率15%分红。“井冈山市政府投资2000万,贫困户资金2000万。一家深度贫困户投资1万块钱,一年就能拿到1500元收益。这其实是井冈山市政府让利,把这一块利益让给贫困户。这是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则形成了一个闭环。王少玄举例说,农民入股1万块钱进黄桃基地,可能拿到10%的股金分红,一年就有1000块钱的稳定收入。农民同时在龙头企业就业,再赚一份工资。”
“在井冈山,老百姓有好多证,金融股权证、产业股权证、房产证,此外还有土地流转,都能有收入,收入来源多元化了,这就是稳定的长效机制。”王少玄说。
2017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和江西省政府批准,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1.6%,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鉴的“井冈答卷”。
摘掉“帽子”之后,曾经困扰吉安的贫困会不会重返?脱贫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
王少玄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后脱贫不脱帮扶责任,更不脱政策、不脱感情。要坚持“队伍不撤、政策不变、投入不减”,克服“贫困帽一摘,扶贫就到头”的思想。
井冈山市今年提出的目标是,着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6100元以上,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种植黄桃、猕猴桃、柰李等果树10棵以上,通过3年努力让每户贫困户拥有一亩以上致富产业。鼓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入股,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确保每年收益不低于10%的股份分红,实现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6万元以上。
摘掉贫困帽之后,吉安县的“四个一”模式仍在深化,今年要实现一户一亩井冈蜜柚1.3万亩、覆盖贫困户4614户;落实一户一亩横江葡萄2283亩、覆盖贫困户635户;落实一户一个鸡棚1719户、年出栏肉鸡135万只;鼓励贫困户进园区、城区务工,帮助9581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王少玄在作2018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确保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3万人以上,贫困村退出80个以上,万安县、永新县通过国家脱贫退出第三方评估,遂川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市95%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他更看重的是,彻底斩断返贫链条。
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主要计算人均收入之外,王少玄还有另一套算法,那就是老百姓的支出账,“一个四口之家一年有2万块钱收入,人均就5000块钱,按贫困标准一算,这就不属于扶贫对象。但是,他有一个人生病吃药花掉3万块钱,他还负一万块钱,那他就属于扶贫对象。”
为此,吉安市建立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大病医保、一般医保4道防线来阻断因病返贫。“我们现在是做到了贫困老百姓的大病医疗,大致上个人付费部分不会超过10%。”
尽管如此,“在井冈山市,过去脱贫的人里面有136个人又返贫了。”其原因主要是车祸、事故等特殊因素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收入下降。对此,吉安市的做法是滚动跟踪,发现特殊困难情况,及时列为扶贫对象。
王少玄自信地说,“在吉安市,过去5年脱贫40.5万人,现贫困在册的只有5.05万人,吉安市的贫困发生率只有1.2%。总体来说比较稳定,大面积返贫是不可能了。”
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从年初脱贫验收的1.6%下降至0.43%。
一年前的2017年2月26日,江西吉安井冈山市成为我国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当年11月,吉安市吉安县成功脱贫,这是此轮脱贫攻坚战中江西省内率先脱贫的两个贫困县。
井冈山市与吉安县为何能在全国率先脱贫?全国人大代表、吉安市市长王少玄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给出了答案:吉安脱贫有三驾马车,一是红色旅游,二是特色产业,三是“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的产融结合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红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国首屈一指。
然而,受制于环境、交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井冈山仍深陷贫困之中,80%的乡村处在山区,70%的人口生活在偏远山村,贫困户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2600元,2014年初贫困发生率为13.8%。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来到我们井冈山,来到神山与我们一起过小年。”家住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回忆说,“总书记作出了‘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重要指示。”
这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红色旅游在当地蓬勃兴起。左香云说,“以前大家不知井冈山有神山,现在到了井冈山必定来神山。去年来神山的游客达到了22万人次,相比前年的10萬人次,翻了一倍多。”
不光是神山村,整个井冈山、吉安市都趁着这股东风“飞了起来”。王少玄认为,井冈山能够率先脱贫,发展红色旅游立下了汗马功劳。“井冈山的很多村子就是发展旅游项目,比如‘红军的一天’项目,走红军挑粮小道,体验红色文化。”
仅仅是游客的中餐就为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少收入。王少玄算了一笔账:“300块钱一餐饭,150块钱的本钱,农民的利润就有150块钱,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就有了。他一天如果能做两桌饭,那就更不得了。所以这个实实在在的带来了老百姓脱贫的效应。”
井冈山这个火车头也在拉动整个吉安市的全域旅游。“过去大家一来吉安就只去井冈山,其实,在吉安市,除了井冈山外,还有很多红色资源。”提及吉安的旅游资源,王少玄如数家珍:“比如毛主席称之为第二个井冈山的东固山;除了红,吉安还有‘绿、古’两大旅游底色,绿是指当地的生态环境,像安福的羊狮慕、武功山,万安县的万花世界;古则指历史底蕴,“‘三千进士出庐陵’,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都是吉安人。”
王少玄说,目前,“红、绿、古”融合发展的“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格局初步成型。
井冈山首创“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模式
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在一起的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左香云介绍,神山村搞起了黄桃和茶产业,“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大家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自家的土特产。以我个人为例,以前做竹筒加工,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两年前总书记到我家,看了我做的竹筒,问了收入。这两年,我不仅新添了机器,扩大了规模,还注册了‘神山竹酒’商标,一年收入增加了10多万块钱。”
吉安县则创建了“四个一”的产业扶贫模式,即“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个鸡棚、一亩葡萄、一个劳动力在园区务工”。
将井冈山贫困人口从困境拉出来的第三驾马车是其首创的“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的产融结合模式。
王少玄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井冈山市整合扶贫资金,将以前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深度贫困户1万元,一般贫困户5000元)入股到当地农商行,按年利率15%分红。“井冈山市政府投资2000万,贫困户资金2000万。一家深度贫困户投资1万块钱,一年就能拿到1500元收益。这其实是井冈山市政府让利,把这一块利益让给贫困户。这是金融入股。”
产业入股则形成了一个闭环。王少玄举例说,农民入股1万块钱进黄桃基地,可能拿到10%的股金分红,一年就有1000块钱的稳定收入。农民同时在龙头企业就业,再赚一份工资。”
“在井冈山,老百姓有好多证,金融股权证、产业股权证、房产证,此外还有土地流转,都能有收入,收入来源多元化了,这就是稳定的长效机制。”王少玄说。
2017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和江西省政府批准,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1.6%,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鉴的“井冈答卷”。
脱贫不脱帮扶责任,更不脱政策、不脱感情
摘掉“帽子”之后,曾经困扰吉安的贫困会不会重返?脱贫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
王少玄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后脱贫不脱帮扶责任,更不脱政策、不脱感情。要坚持“队伍不撤、政策不变、投入不减”,克服“贫困帽一摘,扶贫就到头”的思想。
井冈山市今年提出的目标是,着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6100元以上,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种植黄桃、猕猴桃、柰李等果树10棵以上,通过3年努力让每户贫困户拥有一亩以上致富产业。鼓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入股,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确保每年收益不低于10%的股份分红,实现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6万元以上。
摘掉贫困帽之后,吉安县的“四个一”模式仍在深化,今年要实现一户一亩井冈蜜柚1.3万亩、覆盖贫困户4614户;落实一户一亩横江葡萄2283亩、覆盖贫困户635户;落实一户一个鸡棚1719户、年出栏肉鸡135万只;鼓励贫困户进园区、城区务工,帮助9581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王少玄在作2018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确保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3万人以上,贫困村退出80个以上,万安县、永新县通过国家脱贫退出第三方评估,遂川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市95%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他更看重的是,彻底斩断返贫链条。
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主要计算人均收入之外,王少玄还有另一套算法,那就是老百姓的支出账,“一个四口之家一年有2万块钱收入,人均就5000块钱,按贫困标准一算,这就不属于扶贫对象。但是,他有一个人生病吃药花掉3万块钱,他还负一万块钱,那他就属于扶贫对象。”
为此,吉安市建立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大病医保、一般医保4道防线来阻断因病返贫。“我们现在是做到了贫困老百姓的大病医疗,大致上个人付费部分不会超过10%。”
尽管如此,“在井冈山市,过去脱贫的人里面有136个人又返贫了。”其原因主要是车祸、事故等特殊因素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收入下降。对此,吉安市的做法是滚动跟踪,发现特殊困难情况,及时列为扶贫对象。
王少玄自信地说,“在吉安市,过去5年脱贫40.5万人,现贫困在册的只有5.05万人,吉安市的贫困发生率只有1.2%。总体来说比较稳定,大面积返贫是不可能了。”
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从年初脱贫验收的1.6%下降至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