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生动起来。词语就像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握住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走进文字的大门,进入无限广阔的语言空间。词语教学有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解释词语,发现词语构成的规律,有意识地积累词语,运用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词语教学究竟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语文教师困惑的地方。下面,我就《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举出一些词语教学的案例,试图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力求对词语教学有更深更透彻的认识。
一、加减还原法
这种方法是把被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与加上后理解。它适合于理解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的词语。
《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中这样写道:“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句子中的“潜心”写徐悲鸿认真、投入地临摹,“潜心”是句子中的修饰成份。如果把这个修饰成份减去,变成“ 经过临摹,徐悲鸿的画技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读起来,主要意思没有变,但总觉得感情色彩不浓、平淡,体现不出徐悲鸿认真专心的样子。加上这个修饰成份,还原成原句,然后让学生说说“潜心”在句子中的意思以及它们的作用。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加深了词语的理解,而且对理解课文内容也大有脾益。
二、替换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把句子中要理解的词语用一个和它意思相尽的词语来替换,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出运用哪个词语好,并且懂得原词不能替换的理由。它适合于辩析同义词或同义语的细微差别。课题中“励志”一词的理解可以和“立志”替换比较,让学生仔细品味品味。徐悲鸿“立志”学画,只是在心中立下志愿要学画,而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这个“励”字是带有激励意味,奋发志气学画,这也与课文内容是极为吻合的。这样,不但辩析了“励志”与“立志”的差别,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分解组合法
课文中“清苦”一词的理解可以用拆分理解再组合的方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清”是“清贫”,“苦”是“困苦”,合起来指的就是“清贫而困苦的生活”。
四、就地取材法
也就是用文中句子解释词语的方法。课文中的词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可以借助前后联系的方法,给予解释。“清苦”一词,除了分解组合法,还可以联系下文,下文就有很好的句子来解释他的意思:“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这句句子中所描述的就是徐悲鸿清苦的日子。
五、分析综合法
有一些词语的理解可以教给学生先弄懂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的意思。比如文中的“轰动”“震惊”,可以先解决“轰”和“震”的意思,“轰”有“雷鸣、炮击、火药爆炸”的意思,它产生的效果不是一般的,而是巨大的,“轰动”的意思就是“同时惊动很多人”。“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震惊”就可以解释为“大吃一惊”。
六、查工具书法
《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品味词句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有些词语的理解还是要靠我们的工具书来解决,比如什么叫“嫉妒”,什么是“无知”,什么又是“偏见”,还得先去请教我们身边无声的老师——词典。
七、想象理解法
展开想象品味词句是一种好方法。例如教学句子“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指导理解“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有感情朗读,一边想象画面。“透过这些词语,请你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品味词句,徐悲鸿刻苦努力,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画的画面浮现于脑海,很好地理解了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及效果。
八、多种解释法
解释词语要做到观点正确,表达贴切,语言通俗。解释词语往往不局限某一种方法,有时解释一个词语要用到几种方法。
这篇课文中有两个谚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对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要分三步走,先得对里面的关键词语作逐一突破,比如“功夫”、“负”“有心人”“泰山”分别是什么意思,然后把整句话连起来理解,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应当把谚语放到文章或句子当中去理解,也就是我们平常用的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两句谚语的意思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能体会到谚语运用的恰到好处。
我们深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词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但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应始终关注学生主体的感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理解语文,进而喜爱语文、享受语文。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 江苏】
一、加减还原法
这种方法是把被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与加上后理解。它适合于理解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的词语。
《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中这样写道:“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句子中的“潜心”写徐悲鸿认真、投入地临摹,“潜心”是句子中的修饰成份。如果把这个修饰成份减去,变成“ 经过临摹,徐悲鸿的画技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读起来,主要意思没有变,但总觉得感情色彩不浓、平淡,体现不出徐悲鸿认真专心的样子。加上这个修饰成份,还原成原句,然后让学生说说“潜心”在句子中的意思以及它们的作用。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加深了词语的理解,而且对理解课文内容也大有脾益。
二、替换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把句子中要理解的词语用一个和它意思相尽的词语来替换,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出运用哪个词语好,并且懂得原词不能替换的理由。它适合于辩析同义词或同义语的细微差别。课题中“励志”一词的理解可以和“立志”替换比较,让学生仔细品味品味。徐悲鸿“立志”学画,只是在心中立下志愿要学画,而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这个“励”字是带有激励意味,奋发志气学画,这也与课文内容是极为吻合的。这样,不但辩析了“励志”与“立志”的差别,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分解组合法
课文中“清苦”一词的理解可以用拆分理解再组合的方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清”是“清贫”,“苦”是“困苦”,合起来指的就是“清贫而困苦的生活”。
四、就地取材法
也就是用文中句子解释词语的方法。课文中的词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可以借助前后联系的方法,给予解释。“清苦”一词,除了分解组合法,还可以联系下文,下文就有很好的句子来解释他的意思:“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这句句子中所描述的就是徐悲鸿清苦的日子。
五、分析综合法
有一些词语的理解可以教给学生先弄懂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的意思。比如文中的“轰动”“震惊”,可以先解决“轰”和“震”的意思,“轰”有“雷鸣、炮击、火药爆炸”的意思,它产生的效果不是一般的,而是巨大的,“轰动”的意思就是“同时惊动很多人”。“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震惊”就可以解释为“大吃一惊”。
六、查工具书法
《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品味词句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有些词语的理解还是要靠我们的工具书来解决,比如什么叫“嫉妒”,什么是“无知”,什么又是“偏见”,还得先去请教我们身边无声的老师——词典。
七、想象理解法
展开想象品味词句是一种好方法。例如教学句子“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指导理解“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有感情朗读,一边想象画面。“透过这些词语,请你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品味词句,徐悲鸿刻苦努力,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画的画面浮现于脑海,很好地理解了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及效果。
八、多种解释法
解释词语要做到观点正确,表达贴切,语言通俗。解释词语往往不局限某一种方法,有时解释一个词语要用到几种方法。
这篇课文中有两个谚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对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要分三步走,先得对里面的关键词语作逐一突破,比如“功夫”、“负”“有心人”“泰山”分别是什么意思,然后把整句话连起来理解,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应当把谚语放到文章或句子当中去理解,也就是我们平常用的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两句谚语的意思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能体会到谚语运用的恰到好处。
我们深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词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但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应始终关注学生主体的感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理解语文,进而喜爱语文、享受语文。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