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与过去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如何在减少课时量的情况下确保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去年,我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改变了原有的按教材内容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一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但高一化学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化学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化学,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化学学习任务。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教法双重并举
高一化学教师要研究初中化学教材,了解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化学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化学的信心。
2 进度难度恰到好处
正如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因为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与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以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亲历环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而需要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或文本,而是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的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例如,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探究,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刻了,懂得了如何让可燃物充分燃烧,如何安全用火和灭火,大大提高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3 规律概念清楚透彻
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是化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化学规律要使学生掌握化学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那些化合价的意义,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化学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等不利的现象。
4 思想方法明确端正
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化学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化学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建立化学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化学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化学实验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化学思想的建立与化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化学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化学过程的分析,并把化学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认识观,形成清晰的化学过程。化学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化学认识观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结合物理和数学知识来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化学计算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化学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最后,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中化学教学任务,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果。
去年,我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改变了原有的按教材内容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一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但高一化学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化学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化学,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化学学习任务。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教法双重并举
高一化学教师要研究初中化学教材,了解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化学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化学的信心。
2 进度难度恰到好处
正如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因为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与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以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亲历环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而需要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或文本,而是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的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例如,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探究,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刻了,懂得了如何让可燃物充分燃烧,如何安全用火和灭火,大大提高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3 规律概念清楚透彻
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是化学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化学规律要使学生掌握化学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那些化合价的意义,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化学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等不利的现象。
4 思想方法明确端正
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化学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化学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建立化学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化学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化学实验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化学思想的建立与化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化学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化学过程的分析,并把化学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认识观,形成清晰的化学过程。化学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化学认识观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结合物理和数学知识来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化学计算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化学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最后,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中化学教学任务,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