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颈椎矫正联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椎矫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关节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77%,对照组总有效率85.1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复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矫正联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独针刺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矫正;针刺;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4-0089-02
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常见,各种机械因素和动力因素均可能导致颈椎受压迫而引起血管狭窄,导致血供不足,周围组织病变,从而引发颈椎病[1-2]。常规针灸治疗该病虽可对部分患者生效,但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3]。而颈椎矫正可通过复位脱位的颈椎,减轻压迫,改善患处血供,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应用颈椎矫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男50例,女3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1.1±8.8)岁,病程5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8±0.9)年。观察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1.7±9.0)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7±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针刺治疗。复位手法:患者取端坐位,嘱其低头,下颌向前略伸,操作者以右侧拇指按压在患者左侧C6关节突,左手托住其下颌,将头部沿着矢轴向左旋转10°,保持姿势向前牵引,并嘱患者放松后,左手腕向前上轻抖,右手拇指向右推按,听到咯一声结束。针刺:选择百会穴、风府穴、翳风穴、天柱穴、风池穴。患者取俯卧位,或者坐位,操作者对穴位进行消毒后。从风池穴至鼻尖方向刺入30 mm,直刺天柱穴10 mm,直刺翳风穴5~10 mm,从风府穴向下颌方向行缓慢刺入5~10 mm,以30°倾斜从百会穴向后刺入25 mm,1次/d,持续3 d,每隔1d进行1次,持续10次为1疗程,每疗程休息3d,持续2疗程。
1.2.2 观察组 采取针刺联合颈椎矫正治疗,针刺方法与对照组一致,颈椎矫正根据X线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正位作为张口位,侧位作为平视片,观察找出颈椎的半脱位,选用美式脊椎矫正术中的颈椎矫正,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以分筋点穴法将颈部肌肉放松,拔伸颈部,让患者侧向转头直至最大限度,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脸颊上,以拇指贴下颌,食指贴于椎关节突上,瞬间发力,可听见声响,食指的指腹有关节滑动到位感。疗程与针刺一致。
1.3 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头痛、眩晕、猝倒、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椎X线结果显示颈椎形态已恢复至基本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关节半脱位均恢复至正常,可正常工作及生活,随访半年,未复发;②有效:头痛、眩晕、猝倒、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颈椎X线结果显示颈椎形态轻度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关节半脱位均明显改善,过度劳累、受寒均会导致复发;③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關节复位效果评定标准[4]:观察颈椎X线结果,对寰枢关节半脱位、寰齿关节半脱位、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颈椎阶段性不稳定4项指标。①正常:治疗后4项指标恢复至正常;②基本正常:治疗后4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③轻度异常:治疗后4项指标有明显改善;④中度异常:治疗后4项指标有改善,但不太明显;⑤重度异常:治疗后4项指标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关节复位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58.02%的患者基本正常,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显著,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大多数患者仍然倾向于选择保守治疗,但常规治疗效果难以保证,故需更加适宜的治疗方法[5-6]。
中医治疗颈椎病一般采用针灸治疗。该病病因在骨,经络不畅而发生筋骨麻痹,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其症状十分顽固,单纯针灸时常难以奏效,以综合治疗为主的疗法治疗该病逐渐成为国内主流,尤以针刺配合颈椎矫正为佳[7]。
颈椎矫正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关节脱位,导致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长久发生各种病变,压迫神经,引起各种临床症状。而颈椎矫正可改善颈部血管,帮助血流畅通,并且减小颈部压力,缓解颈椎处压迫感[8]。该方法与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两者配合可起到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矫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单独针刺更好,利用针刺刺激患处周围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再进行颈椎改进,复位脱位的颈椎,可维持椎体平衡,缓解压迫,促进颈椎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故联合疗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綜上所述,颈椎矫正联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独针刺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6):157-158.
[2]李玉英.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52-653.
[3]Payabvash,S.,McKinney,A.M.,et al.Screening and detection of blunt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upper cervical fractures: The role of cervical CT and CT angiography[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4,83(3):571-57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李鹏飞,王立红,贾楠,等.颈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曲度矫正对改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6,37(3):196-200.
[6]蒋伟,郑星,黄玲,等.美式脊椎矫正辅以针灸疗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68-269.
[7]申庆丰,徐天同,夏英鹏,等.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伴有颈椎后凸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7):3800-3804.
[8]Aghayev,K.,Doulgeris,J.J., 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a two-level anterior discectomy and a one-level corpectomy, combined with fusion and anterior plate reconstruction in the cervical spine[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4,29(1):21-25.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矫正;针刺;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4-0089-02
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常见,各种机械因素和动力因素均可能导致颈椎受压迫而引起血管狭窄,导致血供不足,周围组织病变,从而引发颈椎病[1-2]。常规针灸治疗该病虽可对部分患者生效,但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3]。而颈椎矫正可通过复位脱位的颈椎,减轻压迫,改善患处血供,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应用颈椎矫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男50例,女3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1.1±8.8)岁,病程5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8±0.9)年。观察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1.7±9.0)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7±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针刺治疗。复位手法:患者取端坐位,嘱其低头,下颌向前略伸,操作者以右侧拇指按压在患者左侧C6关节突,左手托住其下颌,将头部沿着矢轴向左旋转10°,保持姿势向前牵引,并嘱患者放松后,左手腕向前上轻抖,右手拇指向右推按,听到咯一声结束。针刺:选择百会穴、风府穴、翳风穴、天柱穴、风池穴。患者取俯卧位,或者坐位,操作者对穴位进行消毒后。从风池穴至鼻尖方向刺入30 mm,直刺天柱穴10 mm,直刺翳风穴5~10 mm,从风府穴向下颌方向行缓慢刺入5~10 mm,以30°倾斜从百会穴向后刺入25 mm,1次/d,持续3 d,每隔1d进行1次,持续10次为1疗程,每疗程休息3d,持续2疗程。
1.2.2 观察组 采取针刺联合颈椎矫正治疗,针刺方法与对照组一致,颈椎矫正根据X线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正位作为张口位,侧位作为平视片,观察找出颈椎的半脱位,选用美式脊椎矫正术中的颈椎矫正,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以分筋点穴法将颈部肌肉放松,拔伸颈部,让患者侧向转头直至最大限度,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脸颊上,以拇指贴下颌,食指贴于椎关节突上,瞬间发力,可听见声响,食指的指腹有关节滑动到位感。疗程与针刺一致。
1.3 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头痛、眩晕、猝倒、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椎X线结果显示颈椎形态已恢复至基本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关节半脱位均恢复至正常,可正常工作及生活,随访半年,未复发;②有效:头痛、眩晕、猝倒、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颈椎X线结果显示颈椎形态轻度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关节半脱位均明显改善,过度劳累、受寒均会导致复发;③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關节复位效果评定标准[4]:观察颈椎X线结果,对寰枢关节半脱位、寰齿关节半脱位、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颈椎阶段性不稳定4项指标。①正常:治疗后4项指标恢复至正常;②基本正常:治疗后4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③轻度异常:治疗后4项指标有明显改善;④中度异常:治疗后4项指标有改善,但不太明显;⑤重度异常:治疗后4项指标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关节复位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58.02%的患者基本正常,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或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显著,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大多数患者仍然倾向于选择保守治疗,但常规治疗效果难以保证,故需更加适宜的治疗方法[5-6]。
中医治疗颈椎病一般采用针灸治疗。该病病因在骨,经络不畅而发生筋骨麻痹,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其症状十分顽固,单纯针灸时常难以奏效,以综合治疗为主的疗法治疗该病逐渐成为国内主流,尤以针刺配合颈椎矫正为佳[7]。
颈椎矫正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关节脱位,导致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长久发生各种病变,压迫神经,引起各种临床症状。而颈椎矫正可改善颈部血管,帮助血流畅通,并且减小颈部压力,缓解颈椎处压迫感[8]。该方法与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两者配合可起到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矫正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单独针刺更好,利用针刺刺激患处周围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再进行颈椎改进,复位脱位的颈椎,可维持椎体平衡,缓解压迫,促进颈椎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故联合疗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綜上所述,颈椎矫正联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独针刺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16):157-158.
[2]李玉英.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52-653.
[3]Payabvash,S.,McKinney,A.M.,et al.Screening and detection of blunt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upper cervical fractures: The role of cervical CT and CT angiography[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4,83(3):571-57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李鹏飞,王立红,贾楠,等.颈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曲度矫正对改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6,37(3):196-200.
[6]蒋伟,郑星,黄玲,等.美式脊椎矫正辅以针灸疗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68-269.
[7]申庆丰,徐天同,夏英鹏,等.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伴有颈椎后凸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7):3800-3804.
[8]Aghayev,K.,Doulgeris,J.J., 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a two-level anterior discectomy and a one-level corpectomy, combined with fusion and anterior plate reconstruction in the cervical spine[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4,29(1):21-25.